初中语文15 故乡教学ppt课件
展开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随后发表了《孔乙己》、《药》、《故乡》等,1921年发表了代表作《阿Q正传》。
《呐喊》(1918—1922)
《朝花夕拾》(1926)
《彷徨》(1924—1926)
在初中我们学过鲁迅的作品有:
1、《风筝》《雪》 ——选自《野草》散文诗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 ——选自《朝花夕拾》散文3、《社戏》《故乡》 ——选自《呐喊》小说
huì阴 晦
xíng五 行
jiàng 装 弶
biǎn 竹 匾
líng lì伶 俐
xùn 潮 汛
gǒng打 拱
jìn 寒 噤
dài 深 黛
1、作者回到阔别20余年的故乡,在故乡呆了大约多长时间?是如何推算出来的?
2、这么长的时间,作者对每天都作了介绍吗?着重写了哪些天的事情?
3、作者又着重写了这些天的哪些人、哪些事?
4、题为“故乡”,请你根据时间顺序,在“故乡”前再添一个词,概括全文结构层次。
明确:约半个月左右依据:“第二日”(P55第5自然段),“这样的过了三、四天”(P62第1自然段),“又过了九日” (P65第7自然段)等。
明确:着重写了这些日子的事情:“第二日”;“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又过了九日”
明确:“第二日”:母子见面;回忆少年闰土(回忆瓜地刺猹初见印象、讲雪地捕鸟和瓜地刺猹、离别赠物);见到杨二嫂“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会见闰土“又过了九日”:动身启程
萧索-------悲凉
小说以“我”的行踪(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为经,以“我”的见闻、感受为纬,逐步展开情节。
第一层(开头到第5自然段) 写“我”渐近故乡时的悲凉心情和眼前故乡破败萧条的景象,交代了“我”回故乡的时间和原因。
第二层(第6自然段到第77自然段) 叙述“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
第三层(第78自然段到结尾) 写“我”离开故乡的心情、感想,表达了“我”对新生活的向往
1、第1段中的“冒了严寒”说明什么?2、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3、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怎样理解“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我所感的悲凉”?
阅读1—5段,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冒着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 。
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从内容上看: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 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确是“我”的故乡。从情感上看: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 从结构作用: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眼前萧索的景象与“我”记忆中的故乡造成很大的反差,心中疑惑既而感到悲凉,只得自我安慰,实则流露出一种忧愤之情。
第12自然段描写的少年闰土月夜瓜地刺猹图。景物色彩明快、艳丽。人物英俊、活泼,景与人二者相映成辉。其作用是展现了20年前故乡的太平景象。表明帝国主义的势力还没来得及渗透到南方农村。
1、故乡除了景物的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人的变化)
2、看看人物到底有哪些变化?阅读课文填写下表。
1、对比是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除了对比故乡前后景色,以及杨二嫂和闰土前后的对比之外,还有那些对比描写?
①我和闰土关系的前后对比。②我和闰土与宏儿和水生的对比。
2、通过对比描写要突出什么?
理解探究一 阅读课文,指出表现“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说一说“我”对故乡有一份怎样的感情?
回故乡—急切:“冒着严寒”见故乡—悲凉:“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忆故乡—沉重、忧愤:“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忆闰土—高兴、佩服、依依不舍:“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都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故乡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故乡教学ppt课件
2021学年14 故乡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14 故乡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4故乡课件ppt、14故乡朗读wmv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5 故乡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5 故乡教学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谁是杨二嫂,杨二嫂独特的语言,杨二嫂独特的行动,杨二嫂的青春,“豆腐西施”,作者的情感态度,展开分析,从细节入手多角度,比较文本前后的内容,“我”的态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