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阶段测试复习试题(二)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阶段测试复习试题(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单元,填空题,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阶段测试复习试题(二)范围:一、二单元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3题;共6分)1.(2分)结合语境对下列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炽痛:热得有些疼痛感)B.在那亘古的地层里,有着一股燃烧的洪流,像我的心喷涌着血液一样。(亘古:远古)C.它们从来没有停息,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默契里它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D.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污秽:肮脏的东西)2.(2分)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是喜欢百草园呢?还是喜欢三味书屋?B.“啊,谢谢老天爷!”小鸭舒了一口气:“我丑得连猎狗也不咬我了!”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D.“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3.(2分)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A.①排比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对比B.①反复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引用C.①排比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对比D.①反复 ②排比 ③引用 ④引用二、填空题(共5题;共18分)4.(4分)解释划线字人称的用法。①卿今当涂掌事 ②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③非复吴下阿蒙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3分)选词填空。备选词语:A优雅 B优美 C优越 D优异①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 。②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 的“水袖”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③我国江西弋阳的主峰.是风景 的游览胜地。6.(4分) 一个想变成橘子的苹果,一定是一个kě 望创新改变的苹果。这样的苹果一般不会因循守旧,更不会dài 着镣铐跳舞,而是喜欢挣脱条条框框的束 fú ,像一只蝉一样,冲破躯壳的管制,直冲云xiāo 。7.(6分)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形容词。 的白桦林 的白桦树 的高粱 的鹿群 的山雕 的原野8.(1分)阅读下面的一组材料,写出你的发现。材料一: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鸣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安徒生《丑小鸭》)材料二:仲永之道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年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材料三: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孙权劝学》)我的发现: 三、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7分)9.(17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问8题。(一)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二)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1)(2分)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更刮目相待 即:就。B.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辞别。C.但当涉猎 但:只,只是。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见:知晓。(2)(5分)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5分)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4)(5分)两个语段中谈到的多种读书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试概括出两种并结合原文加以说明。四、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10.(7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1)(1分)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 、花堤和 等景物。(2)(5分)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五、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22分)11.(10分)读新闻,回答问题。【新闻内容】 央广网北京1月28日消息(记者吴喆华 刘笑梅 实习记者任宇坤 李晓斐),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黄河大合唱》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光未然作词的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它以黄河为背景,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但最近,一段《黄河大合唱》视频居然被贴上了搞笑的标签在网络流传。这是某单位年会上的场景。视频中,这抗战歌曲,被表演者以夸张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全程恶搞,引得台下哄笑不断。对此,《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者冼星海、光未然的后人通过中国之声表达了他们的愤怒和不满,因为恶搞歌曲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呼呼有关单位停止这样的演出,并要求限制相关视频的传播。 作曲家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看到后气得一晚上没睡,她认为这种表现形式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我是很反对的,我父亲是用血和泪来写的这部作品,代表我们这个中华民族之魂,不朽之作。严肃的音乐不可以这样来调侃,他们来恶搞,我觉得是忘本。词作者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也表示,他难以接受这种以娱乐大众为目的的恶搞行为,并怒斥这种做法不可原谅,我特别愤慨的就是那些主办这些节目的人,他们自己的年纪不小,他们对抗战文化会有印象,但是他们没有感觉,麻木的,还在以一种廉价娱乐大众的情绪下组织,我觉得难以接受或者不可原谅。【相关链接】 A.恶搞《黄河大合唱》,最早要追溯到2014年4月某卫视的一期节目,节目中参赛选手伴着《黄河大合唱》的背景音乐,做出一些夸张另类的肢体动作,当时这段表演引得现场四位评委大笑,并获得全票通过。有评委表示:我特别喜欢你们这个节目,我真的觉得太需要拿一些严肃的东西来调侃,我们缺这个,其实没有什么不可以调侃的,非常好玩。广西南宁斗逗乐喜剧坊,至今仍在舞台上表演这样的《黄河大合唱》。斗逗乐创办人马国富说,如果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用正常演唱的方式去指挥《黄河大合唱》,那不会有人看的。艺术,它一定是要创新的。整个从音乐、音符、指挥、武术、舞蹈,还有各方面的演技上面,都等于说是全方位的提升。光未然的儿子张安东认为,马国富的说法是在狡辩,《黄河大合唱》每个月都会在世界各地演出,有大量拥趸(yōng dǔn,指支持者、拥戴者)。张安东说,即便为了传播,也有更好的形式。浙江卫视的一档娱乐节目里,影视明星和专业人士在黄河边合唱的一段《保卫黄河》,就令他印象深刻,在滔滔河水声和澎湃交响乐的衬托下,这期节目感染了很多人。也有网友评论说:太感动了,眼泪根本忍不住。 B.2015年8月2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了我最喜爱的十大抗战歌曲网络投票结果,《黄河大合唱》是入选的10首歌曲之一。 C.90后声乐教师赵一菲,曾在法国参加这部作品的百人合唱演出。她说,在国外的华人圈中,《黄河大合唱》有着极高的地位。不论在哪里,响起这个旋律,都令人心潮澎湃。而在音乐演出中,这首歌一般也是压轴曲目。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抗战歌曲,的确没有老一代人体会那么深,但如果能现场完整地聆听这部作品,还是非常震撼心灵,我回国也两年了,最近的一次演出是在国家大剧院,是在结尾的时候唱了《保卫黄河》,全场观众都跟着在唱,而且,唱到最后哭了,现场气势磅礴,好像真的是黄河在怒吼,在奔腾。 D.武汉抗战研究文化学者陈勇认为,恶搞《黄河大合唱》带来的社会影响是消极的。对于饱含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尤其是抗战歌曲,决不允许恶搞,让歌曲在这个时代也能够起到精神粮食、精神支柱的作用,我们要有我们的自信,把这些歌曲在这样的活动中间唱起来,唱响。——根据相关网络新闻改编(1)(3分)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3分)恶搞经典抗战歌曲《黄河大合唱》,有的是无知者无畏,有的是消遣娱乐,有的还打着创新的旗号,对此,请你结合新闻内容和相关链接,驳斥这种错误的思想和行为。(3)(4分)我们在第二单元学过的《黄河颂》(歌词)和上述材料中提及的《保卫黄河》是《黄河大合唱》组歌的第二乐章和第七乐章,请你再写出任意两个乐章的题目(不讲究次序)。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柳和折柳赠别①中国古人送别时,常常折一截青青的柳枝送给远行的友人。《三浦黄图·桥》有这样的记载: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后来,人们经常用“折柳”作为送别之词。在中国古代抒写离情别绪的文艺作品中,“折柳” 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如“甲”,甚至一些惜别怀远的乐曲,也以“折柳”为曲名,比如“乙”。②古人为什么要在送别时折一段又轻又软的柳枝呢?一是因为“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丙,”,借柳条随风飘扬,似牵衣人,来表达难分难离,依依不舍的心情。二是因为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里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三是因为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啷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荫。所以古人折柳相送,也寓意友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③其实,古人折柳赠别,赋予柳树种种感情,其文化源头是他们对于柳的崇拜。④在中国古人看来,青青的柳树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界的植物,而且还是一种象征物。中国古代的神话中,太阳西沉的地方叫柳谷。古人认为太阳正是在有柳树的山谷里得到了生气,获得了力量,第二天早上才能那么新鲜、光明、温暖,从东方升起。另外中国古代棺材盖上的装饰,送葬的灵车都可以称作“柳”。这也曲折反映了古人希望死者能像“柳”一样,获得再生。⑤柳树在中国古代还经常被用作消灾祈福的工具:正月里,门前插一枝杨柳,可以挡住百鬼:有些地方认为柳枝可以驱除蛇蝎等毒虫;满族的巫师萨满们用柳枝袂除鬼怪:白族新婚的家庭以柳驱邪。很多地方有清明戴柳的习俗,认为这样可以使全家安康:满族祭祖时还用柳枝蘸水洒在儿童头上,这是向孩子赐福。⑥由于中国古人对柳有这样的认识,所以,他们送给远行之人的一-段柳枝,虽然谈不上尊责,却包含着殷切而深远的祝福--祝远去的人在任何环境中都能顽强而蓬勃地生存和发展;祝远去的人一路平安,来日幸福。12.(2分)填入文中甲、乙、丙三处的诗句依次应该是( ) 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②新知折柳赠,旧侣乘篮送③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13.(5分)文章第③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4.(5分)请简述古人折柳赠别的原因有哪些?六、写作题(共1题;共50分)15.(50分)任选一题作文。1)生活中既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不期而至的风雨。有时让人忍不住欢笑,有时又让人忍不住落泪;有时让人忍不住愤怒,有时又让人忍不住叫好。“忍不住”是我们生活中常有的现象,往往能流露出一个人的真感受、真想法、真性情。请以《忍不住 ▲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个人有记忆,民族有记忆,大自然也有记忆。记忆是一段经历,是一种积淀,是一笔财富……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部分1.A2.D3.B4.古代君对臣、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古时王侯的自称;阿蒙指吕蒙,在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5.C;A;B6.渴;戴;缚;霄7.葱郁;挺拔;饱满;奔驰;敏锐;广阔8.一个人成才与否与后天的教育、努力有关。9.(1)B(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3)孙权是用自己读书的经历来劝吕蒙学习的。(意思对即可) (4)示例:①泛读法。如“但当涉猎,见往事耳”。②定量读书法。如“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③圈点批注法。如“用朱笔圈批”。④定时读书法。如“决不肯今日耽搁”“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任意答出两种即可。每点2分,共4分) 10.(1)春雨;溪水(2)初春的午后,一个牧童惬意地躺在柳荫下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渐渐远去,直吃到柳林的西面。11.(1)《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创作者后人怒斥“忘本”。(2)①《黄河大合唱》展示了中华民族解放的战斗决心,塑造了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恶搞经典是对历史的不尊重。②恶搞是对原作品的一种侮辱,抗日经典是先辈们用血和泪来写的,代表中华民族之魂,严肃的音乐不可调侃。③即便为了传播,也有更好的形式,浙江某娱乐节目以严肃的方式唱《保卫黄河》感染了很多人。所以,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把严肃的音乐低俗化。④在国内外演出《黄河大合唱》都非常震撼心灵,经典歌曲在这个时代也能够起到精神粮食、精神支柱的作用。(3)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12.D13.既起到强调的作用,又承上启下,使得文章脉络清晰。 14.①“柳”与“留”谐音,含“留恋”“留别”之意;②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可传达“春常在”的祝愿;③柳条插土就活,希望友人到新的地方,能很快生根发芽。 15.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试题(二),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语言表达,课内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综合复习试题(二),共9页。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阶段语文测试(无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奇山异水馆,红色博物馆,新闻发布馆,山水梦寻馆,山水名士馆,山水写作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