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第八讲:常见的酸docx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019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讲义第八讲:常见的酸docx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019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讲义第八讲:常见的酸docx学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0196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讲义第八讲:常见的酸docx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讲义第八讲:常见的酸docx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酸的通性,酸的化学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酸能使紫色石蕊变 红 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
2、酸 + 碱 --- 盐 + 水(复分解反应)
①用胃舒平中和过多胃酸 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
②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 。
3、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 水 (复分解反应)
①用盐酸除铁锈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②变黑的铜丝和稀硫酸反应 CuO + H2SO4 ==== CuSO4 + H2O
4、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①生锈铁钉在足量盐酸中产生气泡 Fe + H2SO4 = FeSO4 + H2↑
②实验室制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5、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复分解反应)
①检验氢氧化钠已变质(加盐酸)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②检验盐酸中的氯离子 HCl + AgNO3 === AgCl↓ + HNO3
③检验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 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例题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过滤 B. 称取氯化钠
C. 稀释浓硫酸 D. 测溶液的pH
【答案】 C
例题2 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B. 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
C. 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D. 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
【答案】 C
例题3 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 不溶物可能是Cu B. 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但不一定含有Cu2+
C. 不溶物一定含Fe ,可能含Cu D. 不溶物一定含Cu,但不一定含Fe
【答案】 D
例题4 .浓H2SO4稀释时,要将________慢慢沿杯壁倒入 ________中,不能将________倒入________中,否则将会使________,造成危险。衣服、纸张沾到浓硫酸会变焦.是由于浓硫酸有________性;浓硫酸可以干燥H2或O2 , 是由于它有________性。
【答案】 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脱水;吸水
二.常见的三大酸
1.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浓盐酸的特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会观察到瓶口有白雾出现,那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故在开启的瓶口处形成白雾。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应密封保存。
4.浓硫酸的特性:
(1)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具有强烈的吸水性。所以浓硫酸可以用来干燥某些气体,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但不能干燥氨气等碱性气体。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应密封保存。
(2)浓硫酸的脱水性:浓硫酸能使蔗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失水碳化,并不是因为浓硫酸吸取了有机物内部所含有的水分(结晶水),而是把组成有机物成分里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2∶1的比率(水的组成比)从有机物里夺取出来,形成硫酸的水合物,同时剩下有机物组成中的碳。对浓硫酸来说,它起了脱水作用,对有机物来说,则发生了碳化现象。
(3)浓硫酸的腐蚀性:
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所以使用浓硫酸时要格外小心,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4)浓硫酸的稀释
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如果水倒进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小,浮在硫酸的上面,硫酸溶解时放出的热量不易散失,使水暴沸,带着酸向四处飞溅,有可能发生意外。
十二字真言:“酸入水,沿器壁,缓慢倒,不断搅”。
例题5 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它们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点。
(1)它们都能除铁锈,将带锈迹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盐酸中,首先看到锈迹溶解,溶液呈________色。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不一会儿,又看到溶液中有气泡产生,这是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口,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写出把硫酸转化为盐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 (1)黄;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
(2)瓶口出现白雾
(3)H2SO4+BaCl2=BaSO4↓+2HCl
例题6 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量的某碱式碳酸铜晶体【Cu2(OH)2CO3·2H2O】投一定量入水中,后往其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1)请预测一开始滴入盐酸________(填“是”、“否”)会产生气泡。
(2)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到沉淀质量、气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关系如图1:当加入60 mL盐酸时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完全反应后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100 g 8%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所得溶液的溶质总质量为________。
【答案】 (1)否
(2)Cu2CO3(OH)2+2HCl = CuCO3+CuCl2+2H2O( 或 Cu2CO3(OH)2·2H2O +2HCl = CuCO3+CuCl2+4H2O)
(3)13.7 g
例题7过碳酸钠(Na2CO4)是一种常见的漂白杀菌剂,其水溶液显碱性,能和盐酸发生下列反应: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工业用的过碳酸钠往往含有少量的碳酸钠,为了测定其纯度,某小组选择利用一部分下列仪器(包括仪器中的药品)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实验,需要测定过碳酸钠样品与稀盐酸反应过程中产生的________
(填化学式)的体积,从而推算出过碳酸钠的纯度.
(2)请选取该实验需要的装置,并按正确连接顺序排列________(填字母,仪器中的试剂皆足量).
(3)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判定过碳酸钠样品是否完全反应的实验操作方法以及现象是________.
(4)如果已知过碳酸钠样品已经完全反应,那么你认为可能导致实验误差的原因是(一条即可):________.
【答案】 (1)O2
(2)B→D→E→F
(3)向反应后的B装置中滴入几滴石蕊试液,若锥形瓶内溶液变红色,则说明过碳酸钠完全反应,若溶液变蓝色,则过碳酸钠未完全反应
(4)气体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带出一部分水蒸气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变式训练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2SO4)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__。
【答案】 (1)氢离子
(2)D
三、酸的化学性质
1.盐酸、硫酸等酸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所以不同的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酸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要点诠释】
1.与金属反应的酸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
2.含有金属离子(或NH4+ )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例如:NaCl、BaCl2、Na2CO3等。
例题8 现有10g锌、8g氧化铜和足量的稀硫酸,某同学想用这些锌和氧化铜为原料来制取铜单质,他采用了如下所示的流程图和实验装置(如图1):
(1)实验时,为了能够持续地小流量地产生氢气,应该更换图中的仪器是:________。
(2)试计算8克氧化铜完全反应能生成多少克单质铜?
(3)按照规范操作要求完成实验,氧化铜被完全反应,请以加入的Zn为横坐标,以生成的Cu为纵坐标(如图2),画出关系图,标出图中转折点的大致位置,并说明理由。
【答案】 (1)长颈漏斗
(2)设当 8 克氧化铜完全反应生成单质铜,需要至少消耗的锌的质量为x,生成的铜的质量为y
根据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CuO+H2Cu+H2O;
可得关系式为:
Zn~H2↑~CuO~Cu
65 80 64
x 8g y
;
解得:x=6.5g,y=6.4g。
(3)开始是先通入了氢气,所以当反应掉6.5g锌时得不到6.4g铜,即得到6.4g铜时应该消耗更多的锌。且开始通入的氢气是排尽装置内空气的,所以开始通入氢气时没有铜生成。得图如下:
浙江新中考往 200 克含有稀硝酸和硝酸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1.2%的碳酸钠溶液,所得溶液的 pH 变化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假设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分析计算:
(1)a→b 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反应到 c 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3)c→d 段溶液的 pH 大于 7 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2HNO3+ Na2CO3=2NaNO3+ CO2↑+ H2O
(2)依据图示信息,与稀硝酸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50g×21.2%=10.6g ,与硝酸钙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100g×21.2%=21.2g
解:设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时,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 x,生成 CO2 的质量为 y
解得x=17g,y=4.4g
设硝酸钙与碳酸钠反应时,生成硝酸钠的质量为 m,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n。
解得m=34g,n=20g
c 点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c 点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5.7%。
(3)c 点之后反应已经完成,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不会参与反应,而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 c 点后溶液呈碱性。pH 大于 7。
例题9 李琳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贝壳中CaCO3的含量。操作步骤如下:(碱石灰、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贝壳中的杂质既不与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5克贝壳粉
②实验前称量丙装置的质量
③关闭止水夹K,用注射器推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④打开止水夹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止水夹K
⑤再次称量丙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0.44克
(1)【数据分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克,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实验解释】
乙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
(3)若去掉丁装置,测得CaCO3含量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4)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K再通入一会儿N2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 (1)0.44;80%
(2)干燥二氧化碳(或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3)偏高
(4)排出甲、乙装置及连接导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其被丙装置内氢氧化钠吸收,实验果更加准确。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例10实验室有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某兴趣小组同学想了解其变质情况,甲、乙同学各称取9.3g干燥的样品分别设计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一:甲同学取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向其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钙溶液,所得沉淀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关系如图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_
(2)计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通过计算可知该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程度。
(3)实验二,乙同学取样品,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往其中加入质量分数为7.3%的盐酸溶液,滴加至100克时,不再产生气体,请在图2中画出生成气体随加入盐酸溶液质量变化的曲线图。
【答案】 (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2)解: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质量为x
106/X=100/5
X=5.3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质量为y
80/y=106/5.3g
y=4g
NaOH%=4g/(9.3g-5.3g+4g)=50%
(3)
盐酸(HCl)
硫酸(H2SO4)
物
理
性
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常用浓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7%,密度为1.19g/cm3
无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实验室常用浓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浓盐酸在打开瓶盖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
无明显现象
用途
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如盐酸麻黄素、氯化锌)等;人体胃液中也含有少量的盐酸,可以帮助消化
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化学性质
盐酸
硫酸
与指示剂作用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与金属反应
Zn+2HCl=ZnCl2 + H2↑
Zn+H2SO4=ZnSO4+H2↑
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Fe2O3+6HCl=2FeCl3+3H2O
CuO+H2SO4=CuSO4+H2O
与盐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H2SO4+BaCl2=BaSO4↓+2HCl
与碱反应
HCl+NaOH=NaCl+H2O
H2SO4+2NaOH=Na2SO4+2H2O
2HNO3+
Na2CO3=
2NaNO3+
CO2↑+ H2O
106
170
44
10.6
x
y
Ca(NO3)2 +
Na2CO3=
2NaNO3 +
CaCO3↓
106
170
100
21.2g
m
n
Na2CO3+Ca(OH)2=
CaCO3↓+2NaOH
106
100
x
5g
2NaOH+CO2=
Na2CO3+H2O
80
106
y
5.3g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讲义第九讲:常见的碱docx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碱的通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七讲:粒子的性质docx学案,共6页。
这是一份讲义第十讲:酸碱中和反应docx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