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5.1 生活中的酸和碱课后作业题
展开5.1 生活中的酸和碱
基础训练
1.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金属元素 B.氧元素 C.原子团 D.氢元素
【答案】D
【解析】解:A、酸是指在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盐酸,故选项错误。
C、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如盐酸,故选项错误。
D、酸是指在解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某同学去郊游时被山上的黑蚂蚁咬了一口(咬的过程会释放出蚁酸,蚁酸的pH<7),为了减轻痛楚,可以涂抹( )
A.白醋 B.食盐水 C.稀硫酸 D.肥皂水
【答案】D
【解析】解:由题目中的信息可知:黑蚂蚁咬的过程会释放出蚁酸,蚁酸的pH<7,为酸性物质;为了减轻痛楚,可以利用中和反应,使用一些碱性物质,如尿液(因为尿液一般为碱性的)或肥皂水进行涂抹。
故选:D。
3.在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则溶液的颜色( )
A.由紫色变蓝色 B.由蓝色变红色
C.由红色变无色 D.由无色变蓝色
【答案】C
【解析】解:向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为红色,滴入稀盐酸则碱性减弱,当碱性消失,溶液变为无色。
故选:C。
4.下列做法不是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垢中的氢氧化镁
B.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烘焙糕点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氨水(NH3・H2O)处理工厂污水中的硫酸
【答案】B
【解析】解:A、醋酸和氢氧化镁反应生成醋酸镁和水,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B、碳酸氢钠属于盐,无论是受热分解,还是和酸反应,都不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C、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D、氨水属于碱,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属于酸碱中和反应。
故选:B。
5.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氢元素的是( )
A.碱性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答案】A
【解析】解:A、碱性氧化物是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一定不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
B、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B错;
C、碱中含有氢氧根,一定含有氢元素,故C错;
D、盐中可能含有氢元素,例如碳酸氢钠,故D错。
故选:A。
6.下列物质分类,属于二元酸的是( )
A.硝酸 B.硫酸 C.醋酸 D.碳酸钙
【答案】B
【解析】解:A、HNO3中有1个氢原子与酸根结合,属于一元酸,故选项错误。
B、H2SO4中有2个氢原子与酸根结合,属于二元酸,故选项正确。
C、CH3COOH中有1个氢原子与酸根结合,属于一元酸,故选项错误。
D、碳酸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下列物质,属于盐类的一组是( )
A.食盐、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
B.食醋、生石灰、氢氧化钙
C.纯碱、烧碱、干冰
D.氯化钡、硫酸钾、蔗糖
【答案】A
【解析】解:A、食盐属于盐,碳酸氢钠属于盐,碱式碳酸铜属于盐。故选项正确;
B、食醋中的醋酸属于酸,生石灰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钙属于碱。故选项错误;
C、纯碱属于盐,烧碱属于碱,干冰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
D、氯化钡属于盐,硫酸钾属于盐,蔗糖不属于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8.在HCl、H2SO4、H2CO3、Cu(OH)2、Fe(OH)3、Ba(OH)2、NaOH和CH3COOH中,属于有机酸的是 ;
属于一元无机酸的是 ;属于难溶性碱的是 。
【答案】CH3COOH;HCl;Cu(OH)2、Fe(OH)3。
【解析】有机酸指的是化学式中含碳元素的酸(H2CO3除外),故属于有机酸的是CH3COOH,其他均属于无机酸;一元酸指的是分子中有1个氢原子与酸根结合的酸,如HCl、CH3COOH,H2SO4和H2CO3均属于二元酸;难溶性碱有Cu(OH)2、Fe(OH)3。
9.对化合物的分类是研究物质的一个重要内容。
(1)请用H、C、O、C1、Na、Fe元素填空。
酸性氧化物 ;
可溶性碱 ;
二元含氧酸 ;
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 。
(2)在酸、碱、氧化物这三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 。
【答案】(1)CO2;NaOH;H2CO3;H2O2;(2)碱。
【解析】(1)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酸性氧化物指能跟碱起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氧化物,根据所给元素得出CO2能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碱)反应,故酸性氧化物为CO2;碱是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题中有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铁两种碱,又知氢氧化铁难溶于水,故可溶性碱为NaOH;含氧酸指酸根中含有氧元素,二元故氢离子有两个,故二元含氧酸为:H2CO3;氧化物的含氧量高,要求另一种元素质量轻,故有水和过氧化氢两种物质,分析可知含氧量最高的氧化物为:H2O2;
(2)碱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故碱中一定存在氢、氧两种元素。
能力提升
10.下列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H2SO4+CuO═CuSO4+H2O
B.HCl+KOH═KCl+H2O
C.3NaOH+FeCl3═3NaCl+Fe(OH)3↓
D.CO2+Ca(OH)2═CaCO3↓+H2O
【答案】B
【解析】解:A、H2SO4+CuO═CuSO4+H2O,是金属氧化物与酸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HCl+KOH═KCl+H2O,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C、3NaOH+FeCl3═3NaCl+Fe(OH)3↓,是碱与盐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D、CO2+Ca(OH)2═CaCO3↓+H2O,是非金属氧化物与碱的反应,不是酸与碱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1.某锥形瓶中装有稀盐酸.向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图中能正确表示锥形瓶中溶液pH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锥形瓶中的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逐滴加入的NaOH溶液显碱性,pH大于7;随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增加,使pH逐渐增大,至恰好完全反应时,pH=7;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图象应为,pH值是开始时小于7逐渐的增加到7然后大于7。
故选:B。
12.某工厂排放的无色废水经测定pH=2,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为达此目的,并采用经济可行的方法,需在此废水中加入( )
A.熟石灰 B.氢氧化钠 C.铁粉 D.盐酸
【答案】A
【解析】解:某化工厂排放的无色废水经测定pH=2,显酸性,为治理废水,需将此废水的pH调至7~8,应加入显碱性的物质。
A、氢氧化钙显碱性,符合要求,且生石灰价格便宜,经济可行,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且价格较高,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C、铁粉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的盐溶液显中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D、盐酸显酸性,不符合要求,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能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NaOH溶液中的OH﹣能与酸反应,则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则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D.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
【答案】B
【解析】解:A.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特指酸和碱的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错误;
B.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都属于碱,碱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就是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水,故正确;
C.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不能再溶解某一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这种饱和溶液可以溶解其它物质,故错误;
D.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但有铵根离子,属于盐类,所以错误。
故选:B。
14.关于酸、碱、盐组成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酸和碱一定含氢元素
B.酸和盐一定含氧元素
C.碱和盐一定含金属元素
D.酸、碱、盐一定都含原子团
【答案】A
【解析】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则酸和碱一定含氢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酸和盐中不一定含氧元素,如盐酸、氯化钠中不含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碱和盐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3•H2O、NH4Cl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碱、盐不一定都含原子团,如盐酸、氯化钠中不含原子团,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5.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符合“氧化物一酸一碱一盐”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 (OH)2 MgCl2
B.CO2 H2CO3 CaCO3 Ba(NO3)2
C.H2O HNO3 NaOH KNO3
D.SO3 AgNO3 NaOH Na2SO4
【答案】C
【解析】解:A、HClO是由氢、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排列规律,可排除该选项,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H2CO3是由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CaCO3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排列顺序,故选项错误。
C、H2O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HNO3是由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KNO3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符合排列顺序,故选项正确。
D、SO3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AgNO3是由银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符合排列顺序,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6.一定温度下,向含有适量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慢慢滴加稀盐酸,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时溶液呈无色
B.N点时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C.N点时溶液的pH最大
D.P点时,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答案】B
【解析】解:A、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M点时溶液呈红色,故错误;
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溶液温度升高是由于反应放出热量,而温度降低是由于反应完全,N点温度最高,N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C、N点温度最高,N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显中性,溶液中的pH=7.pH不是最大,故错误;
D、N到P的过程中,是盐酸完全中和完氢氧化钠后继续加入稀盐酸,稀盐酸过量,故溶液中的溶质含有氯化钠、氯化氢和酚酞。故错误;
故选:B。
17.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所学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胃舒平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主要药物,其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请写出这种药物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用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中的硫酸: .
(3)用氢氧化钠中和石油中的硫酸: .
【答案】(1)Al(OH)3+3HCl═AlCl3+3H2O;(2)Ca(OH)2 + H2SO4 == CaSO4 +2H2O;(3)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解析】解:(1)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稀盐酸,稀盐酸能与胃舒平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氯化铝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Al(OH)3+3HCl═AlCl3+3H2O。
故答案为:Al(OH)3+3HCl═AlCl3+3H2O。
(2)熟石灰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硫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Ca(OH)2 + H2SO4 == CaSO4 +2H2O。
(3)氢氧化钠和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了硫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NaOH + H2SO4 == Na2SO4 +2H2O。
18.甲和乙分别是稀硫酸和NaOH溶液中的某一种。向甲中逐滴加入乙时,溶液的pH变化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乙试剂是 ;
(2)当反应处于 A 点时,写出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3)等质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充分反应后,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呈 。
【答案】(1)稀硫酸;(2)Na2SO4、NaOH;(3)蓝色
【解析】解:(1)根据曲线向下,说明加入的是酸,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所以乙试剂是稀硫酸;
(2)A点显碱性,氢氧化钠过量,所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Na2SO4、NaOH;
(3)等质量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过量所以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19.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
A.金属元素 B.氧元素 C.原子团 D.酸根
【答案】D
【解析】解:A、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故选项错误。
B、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盐酸,故选项错误。
C、酸的组成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如盐酸,故选项错误。
D、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酸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酸根,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7.1 生活中的有机化合物课后练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甲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甲烷,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鲜度保持卡和柠檬酸为原料制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沪教版 (上海)6.2 盐和肥料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 (上海)6.2 盐和肥料第二课时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肥属于含磷复合肥料的是,农村有句谚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6.1 奇光异彩的金属第二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二学期6.1 奇光异彩的金属第二课时综合训练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如图所示,金属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