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当堂练习,课程小结,板书设计,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通过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初步学会区域分析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理解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三、教学策略与北方地区一样,本节教材也设计为两个标题。第一个标题是“气候湿热的红土地”,概述了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该特征不仅与北方地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自然特征有明显的差异。第二个标题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通过对比南方的水田农业与北方的旱作农业,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在第一个标题下,教材在叙述式课文中首先描述了南方地区自然景观的特点,如树木常绿、山清水秀、河湖密布等。接下来,教材通过分析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说明这种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教材用南方地区的位置图、地形分布图来引导学生理解南方地区气候的成因,即南方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东部、南部均靠近海洋,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对气候类型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所以大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南部和南部小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受地形差异、纬度位置的影响,南方地区内部的自然环境也存在差异。本节教材选用了大致处于同一纬度带的“滇西地区的高山深谷”“鄂中地区的平原”“浙西地区的丘陵’三幅景观图片,旨在揭示南方地区东西部的地形差异。教材还设计了阅读材料,以我国西南地区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形单元“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为例,说明这两个地形单元自然特征的形成,都是当地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第二个标题的设计思路与北方地区相同,都是从区域自然特征自然过渡到了农业。此标题主要讲述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地理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本节内容为1个课时。教学策略上,以南方地区视频作为导入,接下来从系列分布图中分析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河流、土壤等),之后从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农产品或饮食为例,来分析南方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发展条件。四、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 课程引入【视频展示】播放“南方地区”视频资源,该视频展示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视频中的自然环境和人类饮食。 观看视频,比较和思考。引用视频资源,使学生,直观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风貌,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程。环节二 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特征一.位置和范围【地图展示】南方地区。1.找出南方地区的主要的海峡、岛屿和半岛,濒临的海洋,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以问题为依据,结合课件演示,逐步解答。(提示: 大体上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濒临黄海和东海,南面濒临南海。)2. 说出位于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P9)以问题为依据,结合课件演示,指出南方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读图、总结贴合教材活动内容,引导学生读图,了解我国南方地区的范围和位置,掌握分析区域位置和范围的方法。 二.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地形【地图展示】中国的南方地区1.找出南方地区重要的地形区;本地区地跨中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找出其界线,说出界限以东、以西地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提示:主要地形区有东南丘陵、长江中下游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等。从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该线以东主要是平原、低山和丘陵,以西是高原、盆地。沿江地区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读图、识记、归纳了解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2.气候【地图展示】读地图“中国1月等温线分布图”、“中国7月等温线分布图”,了解南方地区基本的气温特征。(提示: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知识解析】读“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中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了解南方地区的降水特征。(提示:降水:受季风影响,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上,属于湿润区。)【知识解析】读“中国的气候类型”和“上海、海口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提示:大部分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还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读图、分析、归纳了解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活动】读图认识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 读图7.3和P46材料,从海拔、范围大小、完整性等方面,比较四大地形区的地形特征。(提示:参考PPT内的表格)2.阅读资料,结合地图试着解释以下现象:(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温暖。(2)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提示:(1)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冬季南下的寒冷气流,所以与东部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较,相对温暖。(2)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纬度位置更偏南,北部地势较高的云贵高原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潮。而同纬度的广州北面没有高大山脉或高原的阻挡,所以仍会受到寒潮的较大影响。读图、对比、分析归纳了解区域环境的差异3.植被【知识解析】结合地图“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标注出长江流域南部和西双版纳所在的位置和植被图片。向学生解释植被特点(常绿)以及影响因素。(提示:气候影响植被的分布)了解、识记了解南方地区的植被特点以及气候对植被的影响。4.土壤【知识解析】结合地图“南方地区”,列举云南“东川红壤”和“南方茶园”,使学生了解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和形成的机制。 (提示:南方地区土壤相对贫瘠,但是铁铝元素富集,土壤为弱酸性适合种植茶叶。)理解通过图片展示和分析说明,了解南方地区的土壤特点。5.河流【知识解析】读地图“南方地区的河流”,结合气候特点,强调气候对河流的影响。了解了解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概括总结】对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进行小结。并提出疑问,这样的自然环境对农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环节三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过渡:通过展示视频截图,让学生说一说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有什么特点?为什么?1.粮食作物【地图展示】阅读“中国小麦和水稻的分布”,可知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主食也以水稻为主。水稻是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知识解析】展示水稻和“杂交水稻”提出问题:水稻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满足这些条件?1.气候条件对水稻种植的影响读图“中国气候的分布”和“中国小麦和水稻的分布”分析气候特点以及对水稻的影响。(提示:南方地区地气候湿热,河湖众多,雨热同期,因此南方多水田,作物可达到一年两熟或三熟。)2.地形条件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图文结合,指出云贵高原、东南丘陵地势有所起伏的地区,人们主要修筑梯田,水稻种植较为分散;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较为平坦,水稻成片分布。读图、分析、阅读了解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分析南方地区气候、地形对水稻种植的影响。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掌握水稻的生长条件。2.经济作物【知识解析】阅读“南方地区农产品的分布”找出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结合作物图片和相关农业产品讲授。读图、识记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以及常见的经济产品。3.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图片展示】简单了解南方地区水果的种类了解了解南方地区常见的热带水果。【活动】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列举南方地区的一些主要食材,并解释南方地区食材丰富的原因。2.莲藕、椰子、竹笋是南方地区的三种常见食材。根据下面的资料,在图7.10中,完成这三种食材与其主要分布区的连线,并解释原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南方地区,了解了南方地区的位置。知道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产品还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读图、对比、分析归纳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结尾 五、当堂练习1.下列景观属于秦岭以南的是A.植被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民居的墙体较厚 C.草原广阔,牛羊遍地 D.冰川广布2.与东北平原相比,珠江三角洲平原种植粮食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平原面积狭小 B.雨热不同期C.热量条件较好 D.利于机械化生产3.下列地区农业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新疆大力发展种植业 B.东北平原大力发展甘蔗种植业C.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D.青藏高原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业答案:A;C;C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 第七章 南方地区第1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一、位置和范围二、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地形:二三阶梯界线以东:平原、低山和丘陵;以西:高原、盆地2.气候:气温(1月0℃以上)降水(大部分地区800mm以上)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3.植被:常绿4.土壤:红土地5.河流:无结冰期、水量大、夏汛。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水田农业为主,一年两年到三熟作物:水稻为主,油菜、甘蔗、热带和亚热带水果等八、课后作业查阅相关资料,画一幅画表达南方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自然景观和文化习俗等方面绘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二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级阶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