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市某校初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8072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市某校初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8072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市某校初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80722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市某校初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市某校初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18的绝对值等于( )
A.8B.18C.−8D.−18
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a+b)2=a2+b2B.(−3x3)2=6x6
C.a2+a2= 2a4D.(a4)3=a12
3. 2020年3月9日,中国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其轨道高度约为36000000m,数36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108B.36×107C.3.6×107D.3.6×108
4. 下列图形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
C.D.
5. 函数y=1x−3+x−2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A.x≥2,且x≠3B.x≥2C.x≠3D.x>2,且x≠3
6.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有3个白球、4个红球,这些球除颜色不同外其他完全相同.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红球的概率是( )
A.14B.13C.37D.47
7. 定义运算:若am=b,则lgab=m(a>0),例如23=8,则lg28=3.运用以上定义,计算:lg5125−lg381=( )
A.−1B.2C.1D.44
8. 中国古代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在《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问题,大意为:有若干人乘车,若每车乘坐3人,则2辆车无人乘坐;若每车乘坐2人,则9人无车可乘,问共有多少辆车,多少人,设共有x辆车,y人,则可列方程组为( )
A.3(x−2)=y2x+9=yB.3(x+2)=y2x+9=y
C.3x=y2x+9=yD.3(x+2)=y2x−9=y
9. 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此三视图所对应的直观图是( )
A.B.C.D.
10. 甲、乙两地之间是一条直路,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小明跑步从甲地往乙地,小丽骑自行车从乙地往甲地,两人同时出发,小丽先到达目的地,两人之间的距离s(km)与运动时间t(ℎ)的函数关系大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人出发1小时后相遇
B.小明跑步的速度为8km/ℎ
C.小丽到达目的地时两人相距10km
D.小丽比小明提前1.5ℎ到目的地
11.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B=6,BC=8,过点O作OE⊥AC,交AD于点E,过点E作EF⊥BD,垂足为F,则OE+EF的值为( )
A.485B.325C.245D.125
12. 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1,下列结论:
①abc<0;②3a<−c;③若m为任意实数,则有a−bm≤am2+b; ④若图象经过点(−3, −2),方程ax2+bx+c+2=0的两根为x1,x2(|x1|<|x2|),则2x1−x2=5.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
实数8的立方根是________.
如图,直线l1//l2,点A在直线l1上,点B在直线l2上, AB=BC,∠C=25∘ ,∠1=75∘ ,则∠2=________.
如图,将Rt△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Rt△EFD,D为BC的中点,连接AE.以点D为圆心,以ED的长为半径画MEN,分别交AC于点M,交EF于点N.若∠ABC=30∘,AC=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的顶点A的坐标为2,1,顶点B的坐标为2,0,将△AOB作如下变换.第1次变换:先将△AOB关于x轴作轴对称变换,再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得到△A1O1B1;第2次变换:先将△A1O1B1关于x轴作轴对称变换,再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得到△A2O2B2……依此规律,得到△A2021O2021B2021,则点A2021的坐标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先化简,再求值:
a2−1a2−a÷a2+1a+2,其中a=2−1.
如图,在矩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的中点,过点O作直线分别与矩形的边AD,BC交于M,N两点,连接CM,AN.
(1)求证: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
(2)若AD=4,AB=2,且MN⊥AC,求DM的长.
2020年上半年部分时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学生不能返校上课,某校在直播授课的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四种辅助学习方式:A网上自测,B网上阅读,C网上答疑,D网上讨论:为了解学生对四种学习方式的喜欢情况,该校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规定被调查学生从四种方式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根据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________,D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
(3)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4)若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抽样调查的结果,请你估计该校最喜欢方式D的学生人数.
如图,在港口A处的正东方向有两个相距6km的观测点B,C,一艘轮船从A处出发,沿北偏东26∘方向航行至D处,在B,C处分别测得∠ABD=45∘,∠C=37∘,求轮船航行的距离AD.(参考数据:sin26∘≈0.44,cs26∘≈0.90,tan26∘≈0.49,sin37∘≈0.60,cs37∘≈0.80,tan37∘≈0.75)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相交于A(1, 2),B(n, −1)两点.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2)直线AB交x轴于点C,点P是x轴上的点,若△ACP的面积是4,求点P的坐标.
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式管理,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某村在小城镇建设中集约了2400亩土地,计划对其进行平整.经投标,由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完成平整任务.甲工程队每天可平整土地45亩,乙工程队每天可平整土地30亩.已知乙工程队每天的工程费比甲工程队少500元,当甲工程队所需工程费为12000元,乙工程队所需工程费为9000元时,两工程队工作天数刚好相同.
(1)甲乙两个工程队每天各需工程费多少元?
(2)现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土地平整,已知两个工程队工作天数均为正整数,且所有土地刚好平整完,总费用不超过110000元.
①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工作的天数共有多少种可能?
②写出其中费用最少的一种方案,并求出最低费用.
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AD // BC,∠DAB=90∘,AB是⊙O的直径,CO平分∠BCD.
(1)求证:直线CD与⊙O相切;
(2)如图2,记(1)中的切点为E,P为优弧AE上一点,AD=1,BC=2.求tan∠APE的值.
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x2+bx+c(c>0)的顶点为D,与y轴的交点为C.过点C的直线CA与抛物线交于另一点A(点A在对称轴左侧),点B在AC的延长线上,连结OA,OB,DA和DB.
(1)如图1,当AC // x轴时,
①已知点A的坐标是(−2,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②若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求证:b2=4c.
(2)如图2,若b=−2,BCAC=35,是否存在这样的点A,使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A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湖北省恩施市某校初三(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绝对值
【解析】
直接根据绝对值的意义求解.
【解答】
解:|−18|=18.
故选B.
2.
【答案】
D
【考点】
合并同类项
完全平方公式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解析】
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合并同类项法则,对各个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解答】
解:A,a+b2=a2+2ab+b2,故A选项错误;
B,−3x2=9x6,故B选项错误;
C,a2+a2=2a2,故C选项错误;
D,a3=a12,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解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
【解答】
解: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
则36000000=3.6×107.
故选C.
4.
【答案】
D
【考点】
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个判断即可.
【解答】
解:A,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又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
【答案】
A
【考点】
分式有意义、无意义的条件
【解析】
只需分母不为0,且二次根号下的数为非负数.
【解答】
解:要使函数有意义,
则x−3≠0,x−2≥0,
解得x≥2且x≠3.
故选A.
6.
【答案】
D
【考点】
概率公式
【解析】
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①全部情况的总数;②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袋子中有3个白球,4个红球,共7个,
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一个球,它是红球的概率47.
故选D.
7.
【答案】
A
【考点】
定义新符号
【解析】
根据题意可以计算出所求式子的值.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
lg5125−lg381
=3−4
=−1,
故选A.
8.
【答案】
A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
根据每车乘坐3人,则2辆车无人乘坐;若每车乘坐2人,则9人无车可乘,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
3(x−2)=y,2x+9=y.
故选A .
9.
【答案】
B
【考点】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
【解析】
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的形状,首先应分别根据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想象几何体的前面、上面和左侧面的形状,然后综合起来考虑整体形状.
【解答】
解:由图可得,此三视图所对应的直观图是
故选B.
10.
【答案】
C
【考点】
一次函数的应用
【解析】
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两人的速度,从而可以判断各个选项中的说法是否正确,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解:小明跑步的速度为24÷3=8(km/ℎ),故选项B正确;
小丽的速度为:24÷1−8=16(km/ℎ),
小丽从开始到到达目的地用的时间为:24÷16=1.5(ℎ),
故小丽到达目的地时两人相距8×1.5=12(km),故选项C错误;
小丽比小明提前3−1.5=1.5ℎ到目的地,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11.
【答案】
C
【考点】
矩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依据矩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OD的面积为12,再根据S△AOD=S△AOE+S△DOE,即可得到OE+EF的值.
【解答】
解:∵ AB=6,BC=8,
∴ 矩形ABCD的面积为48,AC=AB2+BC2=10,
∴ AO=DO=12AC=5.
∵ 对角线AC,BD交于点O,
∴ △AOD的面积为12,
∵ EO⊥AO,EF⊥DO,
∴ S△AOD=S△AOE+S△DOE,
即12=12AO×EO+12DO×EF,
∴ 12=12×5×EO+12×5×EF,
∴ 5(EO+EF)=24,
∴ EO+EF=245.
故选C.
12.
【答案】
B
【考点】
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
由图象可知a<0,c>0,由对称轴得b=2a<0,则abc>0,故①错误;当x=1时,y=a+b+c=a+2a+c=3a+c<0,得②正确;由x=−1时,y有最大值,得a−b+c≥am2+bm+c,得③错误;由题意得二次函数y=ax2+bx+c与直线y=−2的一个交点为(−3, −2),另一个交点为(1, −2),即x1=1,x2=−3,进而得出④正确,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图象可知:a<0,c>0,−b2a=−1,
∴ b=2a<0,
∴ abc>0,故①错误;
当x=1时,y=a+b+c=a+2a+c=3a+c<0,
∴ 3a<−c,故②正确;
∵ x=−1时,y有最大值,
∴ a−b+c≥am2+bm+c(m为任意实数),
即a−b≥am2+bm,即a−bm≥am2+b,故③错误;
∵ 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经过点(−3, −2),
方程ax2+bx+c+2=0的两根为x1,x2(|x1|<|x2|),
∴ 二次函数y=ax2+bx+c与直线y=−2的一个交点为(−3, −2).
∵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
∴ 二次函数y=ax2+bx+c与直线y=−2的另一个交点为(1, −2),
即x1=1,x2=−3,
∴ 2x1−x2=2−(−3)=5,故④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答案】
2
【考点】
立方根的实际应用
【解析】
根据立方根的定义解答.
【解答】
解:∵ 23=8,
∴ 8的立方根是2.
故答案为:2.
【答案】
55∘
【考点】
平行线的性质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解析】
设AC交l2于点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AC=∠C=2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D=∠2,最后根据∠1+∠ABD+∠C+∠BAC=180∘即可求出∠2的度数.
【解答】
解:如图,设AC交l2于点D.
∵ l1//l2,
∴ ∠ABD=∠2.
∵ AB=BC,
∴ ∠BAC=∠C=25∘.
∵ ∠ABC+∠C+∠BAC=180∘,
∴ ∠1+∠ABD+∠C+∠BAC=180∘,
即75∘+∠2+∠25∘+25∘=180∘.
∴ ∠2=180∘−25∘−25∘−75∘=55∘.
故答案为:55∘.
【答案】
32
【考点】
平移的性质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本题目主要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掌握平移的性质并能熟练运用,根据平移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来解答即可.
【解答】
解:如图:连接MD,DN,ME,
∵ 将Rt△ABC沿CB方向平移得到Rt△EFD,
∴ ED=AC=2.
∵ ∠ABC=30∘,△ABC是直角三角形,
∴ AB=2AC=4,
BC=AB2−AC2=42−22=23.
∵ 点D为BC的中点,
∴ CD=BD=3,
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E=CD=3,
由题意可得,DM=DE=DN=2,
∴ △DEN是等边三角形,
在Rt△MCD中,
MC=MD2−CD2=22−(3)2=1,
∴ ∠MDC=30∘,
∴ ∠MDE=60∘,
∴ △MDE是等边三角形,△DEN≅△DEM,
∴ S扇形DEM=S扇形DEN,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阴影=S梯形AMDE−S△MDE
=12(AM+DE)⋅CD−12DE⋅DC
=12×3×3−12×2×3=32.
故答案为:32.
【答案】
2023,−1
【考点】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由题意可知,每次变换都是先将三角形关于x轴作轴对称变换,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每次变换都是先将三角形关于x轴作轴对称变换,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 A13,−1,A24,1,A35,−1,以此类推,横坐标依次加1,纵坐标是−1和1循环变化.
∴ 第n个点,当n为偶数时,A2n2n+2,1,当n为奇数时A2n−12n+1,−1.
∴ 点A2021的坐标为2023,−1.
故答案为:2023,−1.
三、解答题
【答案】
解:a2−1a2−a÷a2+1a+2
=(a+1)(a−1)a(a−1)÷a2+2a+1a
=a+1a⋅a(a+1)2
=1a+1,
当a=2−1时,
原式12−1+1=12=22.
【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a2−1a2−a÷a2+1a+2
=(a+1)(a−1)a(a−1)÷a2+2a+1a
=a+1a⋅a(a+1)2
=1a+1,
当a=2−1时,
原式12−1+1=12=22.
【答案】
(1)证明:∵ 在矩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的中点,
∴ AD // BC,AO=CO,
∴ ∠OAM=∠OCN,∠OMA=∠ONC,
在△AOM和△CON中,
∠OAM=∠OCN,∠AMO=∠CNO,AO=CO,
∴ △AOM≅△CON(AAS),
∴ AM=CN,
∵ AM // CN,
∴ 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
(2)解:∵ 在矩形ABCD中,AD=BC,
由(1)知:AM=CN,
∴ DM=BN,
∵ 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MN⊥AC,
∴ 平行四边形ANCM为菱形,
∴ AM=AN=NC=AD−DM,
∴ 在Rt△ABN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AN2=AB2+BN2,
∴ (4−DM)2=22+DM2,
解得DM=32.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矩形的性质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
【解析】
(1)在矩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的中点,可得AD // BC,AO=CO,可以证明△AOM≅△CON可得AM=CN,进而证明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
(2)根据MN⊥AC,可得四边形ANCM为菱形;根据AD=4,AB=2,AM=AN=NC=AD−DM,即可在Rt△ABN中,根据勾股定理,求DM的长.
【解答】
(1)证明:∵ 在矩形ABCD中,O为对角线AC的中点,
∴ AD // BC,AO=CO,
∴ ∠OAM=∠OCN,∠OMA=∠ONC,
在△AOM和△CON中,
∠OAM=∠OCN,∠AMO=∠CNO,AO=CO,
∴ △AOM≅△CON(AAS),
∴ AM=CN,
∵ AM // CN,
∴ 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
(2)解:∵ 在矩形ABCD中,AD=BC,
由(1)知:AM=CN,
∴ DM=BN,
∵ 四边形ANCM为平行四边形,MN⊥AC,
∴ 平行四边形ANCM为菱形,
∴ AM=AN=NC=AD−DM,
∴ 在Rt△ABN中,根据勾股定理,
得AN2=AB2+BN2,
∴ (4−DM)2=22+DM2,
解得DM=32.
【答案】
50
30,72∘
(3)50−20−15−10=5(名),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2000×1050=400(名),
答:该校最喜欢的方式D的学校约有400名.
【考点】
条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用样本估计总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20÷40%=50(名),
故答案为:50.
(2)15÷50×100%=30%,即m=30;
10÷50×360∘=72∘;
故答案为:30,72∘.
(3)50−20−15−10=5(名),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4)2000×1050=400(名),
答:该校最喜欢的方式D的学校约有400名.
【答案】
解:如图,过点D作DH⊥AC,垂足为H.
在Rt△DCH中,∠C=37∘,
∴ tan37∘=DHCH,CH=DHtan37∘,
在Rt△DBH中,∠DBH=45∘,
∴ tan45∘=DHBH,BH=DHtan45∘,
∵ BC=CH−BH,
∴ DHtan37∘−DHtan45∘=6,
解得:DH≈18km.
在Rt△DAH中,∠ADH=26∘,
∴ cs26∘=DHAD,
∴ AD=DHcs26∘≈20km.
答:轮船航行的距离AD约为20km.
【考点】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方向角问题
【解析】
过点D作DH⊥AC,垂足为H,通过解Rt△DCH和Rt△DBH得CH=DHtan37∘和BH=DHtan45∘,根据
BC=CH−BH求得DH,再解Rt△DAH求得AD即可.
【解答】
解:如图,过点D作DH⊥AC,垂足为H.
在Rt△DCH中,∠C=37∘,
∴ tan37∘=DHCH,CH=DHtan37∘,
在Rt△DBH中,∠DBH=45∘,
∴ tan45∘=DHBH,BH=DHtan45∘,
∵ BC=CH−BH,
∴ DHtan37∘−DHtan45∘=6,
解得:DH≈18km.
在Rt△DAH中,∠ADH=26∘,
∴ cs26∘=DHAD,
∴ AD=DHcs26∘≈20km.
答:轮船航行的距离AD约为20km.
【答案】
解:(1)将点A(1, 2)代入y=mx,得m=2,
∴ y=2x,
当y=−1时,x=−2,
∴ B(−2, −1),
将A(1, 2),B(−2, −1)代入y=kx+b,
得k+b=2,−2k+b=−1,
解得k=1,b=1,
∴ y=x+1,
∴ 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x+1,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2x.
(2)在y=x+1中,当y=0时,x=−1,
∴ C(−1, 0),
设P(m,0),
则PC=|−1−m|,
∵ S△ACP=12⋅PC⋅yA=4,
∴ 12×|−1−m|×2=4,
解得m=3或−5,
∴ 点P的坐标为(3, 0)或(−5, 0).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解析】
(1)先根据点A坐标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再求出点B的坐标,继而根据点A、B坐标可得直线解析式;
(2)先根据直线解析式求出点C的坐标,再设P(m, 0),知PC=|−1−m|,根据S△ACP=12⋅PC⋅yA=4求出m的值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1)将点A(1, 2)代入y=mx,得m=2,
∴ y=2x,
当y=−1时,x=−2,
∴ B(−2, −1),
将A(1, 2),B(−2, −1)代入y=kx+b,
得k+b=2,−2k+b=−1,
解得k=1,b=1,
∴ y=x+1,
∴ 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x+1,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为y=2x.
(2)在y=x+1中,当y=0时,x=−1,
∴ C(−1, 0),
设P(m,0),
则PC=|−1−m|,
∵ S△ACP=12⋅PC⋅yA=4,
∴ 12×|−1−m|×2=4,
解得m=3或−5,
∴ 点P的坐标为(3, 0)或(−5, 0).
【答案】
解:(1)设甲每天需工程费x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x−500)元,
由题意,12000x=9000x−500,
解得x=2000,
经检验,x=2000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甲每天需工程费2000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1500元.
(2)①设甲平整x天,乙平整y天.
由题意,45x+30y=2400 ①,
且2000x+1500y≤110000 ②,
由①得到y=80−1.5x③,
把③代入②得到,2000x+1500(80−1.5x)≤110000,解得,x≥40,
∵ y>0,∴ 80−1.5x>0,∴ x<53.3,∴ 40≤x<53.3,
∵ x,y是正整数,
∴ x=40,y=20或x=42,y=17
或x=44,y=14或x=46,y=11
或x=48,y=8,或x=50,y=5或x=52,y=2.
∴ 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工作的天数共有7种可能.
②总费用w=2000x+1500(80−1.5x)=−250x+120000,
∵ −250<0,
∴ w随x的增大而减小,
∴ x=52时,w的最小值=107000(元).
答:最低费用为107000元.
【考点】
分式方程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解析】
(1)设甲每天需工程费x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x−500)元,构建方程求解即可.
(2)①设甲平整x天,则乙平整y天.由题意,45x+30y=2400 ①,且2000x+1500y≤110000 ②把问题转化为不等式解决即可.
②总费用w=2000x+1500(80−1.5x)=−250x+120000,利用函数的性质解答即可.
【解答】
解:(1)设甲每天需工程费x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x−500)元,
由题意,12000x=9000x−500,
解得x=2000,
经检验,x=2000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甲每天需工程费2000元,乙工程队每天需工程费1500元.
(2)①设甲平整x天,乙平整y天.
由题意,45x+30y=2400 ①,
且2000x+1500y≤110000 ②,
由①得到y=80−1.5x③,
把③代入②得到,2000x+1500(80−1.5x)≤110000,解得,x≥40,
∵ y>0,∴ 80−1.5x>0,∴ x<53.3,∴ 40≤x<53.3,
∵ x,y是正整数,
∴ x=40,y=20或x=42,y=17
或x=44,y=14或x=46,y=11
或x=48,y=8,或x=50,y=5或x=52,y=2.
∴ 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工作的天数共有7种可能.
②总费用w=2000x+1500(80−1.5x)=−250x+120000,
∵ −250<0,
∴ w随x的增大而减小,
∴ x=52时,w的最小值=107000(元).
答:最低费用为107000元.
【答案】
(1)证明:作OE⊥CD于E,如图1所示:
则∠OEC=90∘,
∵ AD // BC,∠DAB=90∘,
∴ ∠OBC=180∘−∠DAB=90∘,
∴ ∠OEC=∠OBC,
∵ CO平分∠BCD,
∴ ∠OCE=∠OCB,
在△OCE和△OCB中,
∠OEC=∠OBC,∠OCE=∠OCB,OC=OC,
∴ △OCE≅△OCB(AAS),
∴ OE=OB,
又∵ OE⊥CD,
∴ 直线CD与⊙O相切.
(2)作DF⊥BC于F,连接BE,如图2所示:
则四边形ABFD是矩形,
∴ AB=DF,BF=AD=1,
∴ CF=BC−BF=2−1=1,
∵ AD // BC,∠DAB=90∘,
∴ AD⊥AB,BC⊥AB,
∴ AD,BC是⊙O的切线,
由(1)得:CD是⊙O的切线,
∴ ED=AD=1,EC=BC=2,
∴ CD=ED+EC=3,
∴ DF=CD2−CF2=32−12=22,
∴ AB=DF=22,
∴ OB=2,
∵ CO平分∠BCD,
∴ CO⊥BE,
∴ ∠BCH+∠CBH=∠CBH+∠ABE=90∘,
∴ ∠ABE=∠BCH,
∵ ∠APE=∠ABE,
∴ ∠APE=∠BCH,
∴ tan∠APE=tan∠BCH=OBBC=22.
【考点】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切线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
(1)证明:作OE⊥CD于E,证△OCE≅△OCB(AAS),得出OE=OB,即可得出结论;
(2)作DF⊥BC于F,连接BE,则四边形ABFD是矩形,得AB=DF,BF=AD=1,则CF=1,证AD、BC是⊙O的切线,由切线长定理得ED=AD=1,EC=BC=2,则CD=ED+EC=3,由勾股定理得DF=22,则OB=2,证∠ABE=∠BCH,由圆周角定理得∠APE=∠ABE,则∠APE=∠BCH,由三角函数定义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1)证明:作OE⊥CD于E,如图1所示:
则∠OEC=90∘,
∵ AD // BC,∠DAB=90∘,
∴ ∠OBC=180∘−∠DAB=90∘,
∴ ∠OEC=∠OBC,
∵ CO平分∠BCD,
∴ ∠OCE=∠OCB,
在△OCE和△OCB中,
∠OEC=∠OBC,∠OCE=∠OCB,OC=OC,
∴ △OCE≅△OCB(AAS),
∴ OE=OB,
又∵ OE⊥CD,
∴ 直线CD与⊙O相切.
(2)作DF⊥BC于F,连接BE,如图2所示:
则四边形ABFD是矩形,
∴ AB=DF,BF=AD=1,
∴ CF=BC−BF=2−1=1,
∵ AD // BC,∠DAB=90∘,
∴ AD⊥AB,BC⊥AB,
∴ AD,BC是⊙O的切线,
由(1)得:CD是⊙O的切线,
∴ ED=AD=1,EC=BC=2,
∴ CD=ED+EC=3,
∴ DF=CD2−CF2=32−12=22,
∴ AB=DF=22,
∴ OB=2,
∵ CO平分∠BCD,
∴ CO⊥BE,
∴ ∠BCH+∠CBH=∠CBH+∠ABE=90∘,
∴ ∠ABE=∠BCH,
∵ ∠APE=∠ABE,
∴ ∠APE=∠BCH,
∴ tan∠APE=tan∠BCH=OBBC=22.
【答案】
解:(1)①∵ AC // x轴,点A(−2, 1),
∴ C(0, 1).
将点A(−2, 1),C(0, 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
得−4−2b+c=1,c=1,
∴ b=−2,c=1,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
②如图1,过点D作DE⊥x轴于E,交AB于点F,
∵ AC // x轴,
∴ EF=OC=c.
∵ 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
∴ D(b2, c+b24),
∴ DF=DE−EF
=c+b24−c=b24.
∵ 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 AD=OB,AD // OB,
∴ ∠DAF=∠OBC.
∵ ∠AFD=∠BCO=90∘,
∴ △AFD≅△BCO(AAS),
∴ DF=OC,
∴ b24=c,
即b2=4c.
(2)∵ b=−2,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c,
∴ 顶点坐标D(−1, c+1).
假设存在这样的点A使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设点A(m, −m2−2m+c)(m<0),
过点D作DE⊥x轴于点E,交AB于F,AM⊥y轴于M,交DE于N,
∴ ∠AFD=∠EFC=∠BCO.
∵ 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 AD=BO,AD // OB,
∴ ∠DAF=∠OBC,
∴ △AFD≅△BCO(AAS),
∴ AF=BC,DF=OC.
∵ DE // CO,
∴ △ANF∼△AMC,
∴ ANAM=FNCM=AFAC=BCAC=35.
∵ AM=−m,AN=AM−NM=−m−1,
∴ −m−1−m=35,
∴ m=−52,
∴ 点A的纵坐标为−(−52)2−2×(−52)+c=c−54
∴ 点M的坐标为(0, c−54),N(−1, c−54),
∴ CM=c−(c−54)=54.
∵ 点D的坐标为(−1, c+1),
∴ DN=(c+1)−(c−54)=94.
∵ DF=OC=c,
∴ FN=DN−DF=94−c.
∵ FNCM=35,
∴ 94−c54=35,
∴ c=32,
∴ c−54=14,
∴ 点A纵坐标为14,
∴ A(−52, 14),
∴ 存在这样的点A,使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二次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
(1)①先确定出点C的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即可得出结论;
②先确定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进而得出DF=b24,再判断出△AFD≅△BCO,得出DF=OC,即可得出结论;
(2)先判断出抛物线的顶点坐标D(−1, c+1),设点A(m, −m2−2m+c)(m<0),
判断出△AFD≅△BCO(AAS),得出AF=BC,DF=OC,再判断出△ANF∽△AMC,得出ANAM=FNCM=AFAC=BCAC=35,进而求出m的值,得出点A的纵坐标为c−54
【解答】
解:(1)①∵ AC // x轴,点A(−2, 1),
∴ C(0, 1).
将点A(−2, 1),C(0, 1)代入抛物线解析式中,
得−4−2b+c=1,c=1,
∴ b=−2,c=1,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1.
②如图1,过点D作DE⊥x轴于E,交AB于点F,
∵ AC // x轴,
∴ EF=OC=c.
∵ 点D是抛物线的顶点,
∴ D(b2, c+b24),
∴ DF=DE−EF
=c+b24−c=b24.
∵ 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 AD=OB,AD // OB,
∴ ∠DAF=∠OBC.
∵ ∠AFD=∠BCO=90∘,
∴ △AFD≅△BCO(AAS),
∴ DF=OC,
∴ b24=c,
即b2=4c.
(2)∵ b=−2,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c,
∴ 顶点坐标D(−1, c+1).
假设存在这样的点A使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设点A(m, −m2−2m+c)(m<0),
过点D作DE⊥x轴于点E,交AB于F,AM⊥y轴于M,交DE于N,
∴ ∠AFD=∠EFC=∠BCO.
∵ 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 AD=BO,AD // OB,
∴ ∠DAF=∠OBC,
∴ △AFD≅△BCO(AAS),
∴ AF=BC,DF=OC.
∵ DE // CO,
∴ △ANF∼△AMC,
∴ ANAM=FNCM=AFAC=BCAC=35.
∵ AM=−m,AN=AM−NM=−m−1,
∴ −m−1−m=35,
∴ m=−52,
∴ 点A的纵坐标为−(−52)2−2×(−52)+c=c−54
∴ 点M的坐标为(0, c−54),N(−1, c−54),
∴ CM=c−(c−54)=54.
∵ 点D的坐标为(−1, c+1),
∴ DN=(c+1)−(c−54)=94.
∵ DF=OC=c,
∴ FN=DN−DF=94−c.
∵ FNCM=35,
∴ 94−c54=35,
∴ c=32,
∴ c−54=14,
∴ 点A纵坐标为14,
∴ A(−52, 14),
∴ 存在这样的点A,使四边形AOBD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某校初三(下)5月月考数学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黄冈市某校初三(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湖北省荆州市某校初三(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