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4](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5](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6](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7](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单元复习课件08](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08174/4/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物理9.1 压强复习ppt课件
展开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压强的国际单位:帕(Pa),1Pa =1N/m2
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受力面积 S一定时,增大压力 F
压力 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S
①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用字母 F 表示。
②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
③压力作用点:作用在接触面上。
压力与重力是性质不同的两种力,大小不一定相等。
2.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①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1帕”的含义: 1米2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牛。
④压强的国际单位:帕斯卡,符号为pa
【例题1】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在水平桌面上进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过程如下:
①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_______________来体现的,我们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③通过比较图1中甲和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④若将带砝码的小桌分别放在图2所示的海绵、木板上,则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_______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①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_______________来体现的,我们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①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②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海绵凹陷的深浅来体现的,我们也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③比较图1甲和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④将带砝码的小桌分别放在图2所示的海绵、木板上,压力与受力面积均相等,则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等于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
③通过比较图1中甲和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④若将带砝码的小桌分别放在图2所示的海绵、木板上,则图a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a_______图b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b。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例题2】如图所示,棱长分别为0.2米和0.1米的实心立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B的质量均为8千克。求:
①物体A的密度ρA。②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B。③小明在B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定质量Δm,并将截取部分Δm置于A方的上表面,使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请计算出Δm。
②FB=GB=mBg=8千克×9.8牛/千克=78.4牛
③小明在B物体沿水平方向截取一定质量Δm,并将截取部分Δm置于A方的上表面,使此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pB´。请计算出Δm。
③ 根据 pA′=pB′
Δm=4.8kg
3. 柱体产生的压强
h:表示高度, 单位为米(m)
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Pa)
①公式 p=ρgh只适用于柱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不能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②柱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底面积、重力等无关。
【例题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柱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 A.甲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也大 B.乙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也大 C.乙的密度小,所受的重力也小 D.无法确定
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 p=ρgh可得: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 所以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ρ甲<ρ乙。
②甲、乙压力的大小关系: 根据F=PS,因为P甲=P乙,S甲<S乙, 所以F甲<F乙,即G甲<G乙。 选项B正确。
增大受力面积S,减小压力F
压力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增大压力F
减小受力面积S,增大压力F
【解析】 芳芳总质量大于小明的总质量,所以对雪地的压力也大;选项AB错误。 芳芳没有深陷雪地,表明芳芳对雪地的压强比小明的小,即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选项C正确。
【例题4】如图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总质量为70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一样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视频总结——《第一节 压强》
①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②连通器原理:连通器里装同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 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
③连通器的应用:船闸、茶壶、锅炉水位计、牲畜饮水器等。
h:表示高度,单位为米(m)
②在液体内部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③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跟液体的深度、密度有关。 液体越深、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①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 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越大。
a. 液体受到重力,对容器底有压力,所以会产生压强; b. 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①液体对容器底有向下的压强;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向外的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U形管压强计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越大,就表示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越大。
3. 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例题5】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因素”实验中,小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的。(2)比较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4)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吗?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 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的。(2)比较图 ,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液面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的;(2)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液体的密度相同,深 度不同,故应比较图甲和图乙;
(3)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乙、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4)比较图乙和图丁,能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吗?
(3) 液体种类、深度不变,金属盒方向改变,如图乙、丙所示,压强计液面高度差相等,说明压强计橡皮膜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故可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4)要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密度不同。图乙和丁没有控制深度相等,故不能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F=G=mg=ρVg = ρgSh
因此,液面下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
①理论推导:设想在密度为ρ的液面下有一高度为h、截面积为S的液柱
1. 液体压强的大小
h——表示液体的深度 ,单位为米 (m )
ρ——液体的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
g——常数,大小为9.8N/kg
②液体压强公式中的物理量及其单位
P——表示液体的压强,单位为帕(Pa)。
公式中的物理量单位全部使用国际单位。
③深度h:在p=ρ液gh中,h指液面到某点的竖直距离。
根据P=ρgh可知:液体内部压强只跟液体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④加深对P=ρgh的理解
由于细管子的容积较小,几杯水灌进去,大大提高了水的深度h,能对水桶产生很大的压强。这个压强就对桶壁在各个方向产生很大的压力,把桶压裂了。
2.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与容器形状的关系
液柱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只等于以其底面积大小形成的液柱的重力。
【例题5】将一未装满饮料的密闭饮料杯,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所示,饮料对杯底的压强是p1,对杯底的压力是F1;再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如图乙所示(图中没有画出饮料液面的位置),饮料对杯底的压强是p2,对杯底的压力是F2,则p1 ___ p2 , F1_____ F2。(选填“>” 、“<” 或“=” )
将饮料杯倒立放置后,如图所示,饮料的深度变小,所以对杯底的压强变小。因为甲是口大底小的容器,所以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小于饮料的重力;乙是口小底大的容器,所以饮料对杯底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
【例题6】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度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c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 N/kg)求:①液体的密度;②距容器底高为0.2 m处A点的液体压强;③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④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②A点的深度hA=0.5 m-0.2 m=0.3 m,则A点的液体压强: pA=ρghA=1.0×103 kg/m3×10 N/kg×0.3 m=3.0×103 Pa。
液体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度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c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 N/kg)。求:③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④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③容器内液体的质量:m液=ρV=1.0×103kg/m3×2.0×10-3m3=2kg 液体所受重力: G液=m液g=2 kg×10 N/kg=20 N;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F容=G容+G液=20 N+20 N=40 N;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④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5.0×103 Pa×2×10-3 m2=10 N。
①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
连通器里装入同一种液体,当液体不流动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液片两侧压强相等,即 p1=p2
液片两侧液柱高度相等,即 h1=h2
2. 生活中的连通器
【例题7】连通器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如图所示的事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都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而拦河大坝只是把上游水位提高,与连通器无关。 所以选D。
【例题8】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当橡皮膜两侧压强不相等时,其形状会发生改变。用这个装置可粗略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将水和待测液体分别装入容器的左右两侧,调整加入水和液体的质量,使橡皮膜变平,此时测得水面到橡皮膜的垂直距离为20cm,液体表面到橡皮膜的垂直距离为25cm。已知橡皮膜的横截面积为10cm2,g取10 N/kg。求:
①水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②橡皮膜受到的水的压力;③该液体的密度。
①橡皮膜的深度 h=20 cm=0.2 m 水对橡皮膜产生的压强 p水=ρ水gh=1×103 kg/m3×10N/kg×0.2m=2×103 Pa.
【例题8】用这个装置可粗略测量某液体的密度.将水和待测液体分别装入容器的左右两侧,调整加入水和液体的质量,使橡皮膜变平,此时测得水面到橡皮膜的垂直距离为20cm,液体表面到橡皮膜的垂直距离为25cm。已知橡皮膜的横截面积为10cm2,g取10N/kg。求:
②橡皮膜受到的水的压力;③该液体的密度。
视频总结——《 第2节 液体的压强》
影响大气压的主要因素:海拔高度。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大气压的应用:吸管,真空吸盘,活塞式抽水机等。
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大气压影响水的沸点:水表面的气压越低,沸点越低。
大气对浸入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大气压)。
水银气压计(最精确)
标准大气压值:通常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 标准大气压 p0。 p0=1.013×105Pa
首次测量出大气压的大小。
①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②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大气有重力且具有流动性。所以大气存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例题9】如图所示,伸出你的双手,将手掌合拢,用力向内挤压,尽量排出手掌间的空气。两手掌猛然分开时,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若两手掌完全贴合的接触面积大约是100 cm2,要分开双手需要的最小力是____________N。(大气压p取1.0×105 Pa)
①两手掌猛然分开时,会感觉到有一种力量阻碍两手分开,这是因为受到大气压强的作用。② S=100 cm2 =0.01m2分开双手需要的最小力 F=pS=1.0×105Pa×0.01m2=1000N
1. 托里拆利实验
② 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P大气压=ρ水银gh =13.6×103kg/m3×9.8N/kg×0.76m =1.013×105 Pa
为什么大气压强等于水银柱的压强?
规定:1标准大气压=1.013×105 Pa=760毫米水银柱
2. 托里拆利实验详解
①如果把水银换成水,那么大气压托起的水柱有多高?
根据P大=ρ水gh水,托起的水柱高度 :
②如果玻璃管倾斜,会影响结果吗?
如果玻璃管倾斜,进入玻璃管的水银变多,但水银柱的竖直高度h=760mm不变,根据P=ρ水银gh可知,所测的大气压值不会变化,所以不会影响结果。
③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会影响结果吗?
根据P=ρ水银gh,因为水银的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有关,与横截面积无关,所以改用粗一些或细一些的玻璃管不会影响结果。
①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
②气压计分为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因瓶内气压基本不变,即水对液片向上的压强 p内基本不变,所以当大气压强 p0降低时,h水变大。
变化规律:在海拔3000m以内,每升高10m,大气压大约减小100pa。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
4. 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5. 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
大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时水的沸点降低。
水的沸点在标准大气压下是100 ℃
吸液体的过程是靠管内外气体压强差将液体“压”的过程
①生活中用到大气压的实例
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通过活塞在圆筒中往复运动不断地将水抽取上来。
①提起活塞,阀门A关闭。井的水受大气压的作用,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②压下活塞,阀门B关闭,水冲开阀门A进入圆筒上部。
③再提起活塞,阀门A关闭,水从侧管流出。井的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
【例题10】如图所示,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以下操作中会影响测量值的是 ( )A. 使用的玻璃管稍粗些B. 测量时玻璃管稍倾斜一些C. 把玻璃管稍向上提一些,但不离开水银面D. 往玻璃管中灌水银时没灌满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压强时,根据P=ρ水银gh可知:水银的压强只与密度和深度(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关;与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倾斜程度无关;当把玻璃管稍向上提一些,但不离开水银面,都不会影响结果。 玻璃管中没灌满水银时,管内会有空气产生压强,使测量结果偏小。所以选D。
第4节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机翼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
机翼上表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机翼下表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①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发现两张纸不但不分开,反而会靠拢。
液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例如,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离站台边缘一定距离的地方标有一条安全线,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请分析,为什么当列车驶过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即使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也是非常危险的。
当列车驶过时,列车周围的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此时如果人站在安全线以内,人身体前后有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这个压力差会把人压向列车,非常危险。所以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区域候车。
②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现象
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是产生升力的原因。
因为机翼的形状基本是上凸下平,所以上方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机翼上方与下方存在压强差,因而有压力差ΔF=F2>F1,这就形成向上的升力。
有的跑车车尾设计一种“气流偏导器”,它的上表面平直,底部呈弧形凸起,相当于一个倒置的翅膀,这主要是为了让跑车高速行驶时,车能更好的抓紧地面。请解释其中道理。
【例题11】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撑一把雨伞行走在雨中,如图所示,一阵大风吹来,伞面可能被“吸”,严重变形。下列有关这一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伞面被向下“吸” B.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C.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等于下方 D. 伞上方的空气流速小于下方
雨伞基本上是上凸下平的形状,有大风时,雨伞上方气流速度大,压强小,存在一个向上的压强差,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把雨伞“吸”上去。所以选B。
1.如图所示,一个均匀的长方体重力为G,底面积为S,当它的1/3伸出桌面时,它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 ,压强为 。若将伸出桌面的部分沿虚线方向切除,把切除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的上面时,则剩余部分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变为 。(均用关于G、S的表达式表示)
桌面是水平的,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重力F=G;压强 把切除部分叠放在剩余部分的上面时,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还是2S/3,则剩余部分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强仍为
【答案】G,3G/2S,3G/2S。
2.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 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 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 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图中,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侧水深相同,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故A正确,B错。 阀门B关闭,闸室和下游水道不连通,不能构成连通器,不符合题意,故C、D错。 所以选A。
3.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操作过程如下。①压强计上的U形管__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②实验中液体压强大小是用U形管两侧液面________来表示的,这种方法叫_______法。③比较乙与丙两个图,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比较丙、丁两个图,可探究液体压强与___________的关系。
同一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在松软的雪地上行走,脚容易陷进雪地里。即使是干燥的硬泥路面,坦克履带同样也会轧出印痕来。所有材料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个限度,材料就会受到损坏。下表所示是几种材料能够承受的最大压强及对应的密度值。
① 由表中数据可知,四种材料中可承受的最大压强最大的是 ;② 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与其密度的关系是: ;
③ 如图6所示是城市道路限制行车质量的标志,请根据压强公式推导说明限制行车质量不能过大的原因。
【解析】①由表中数据可知,四种材料中可承受的最大压强最大的是工具钢;②由表中数据知,不同材料的密度越大,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越大。③ 路面受到的压强P= F/s= G/s= mg/s,因为受力面积一定,所以车辆的质量越大,对地面产生的压强越大,超过限度会损坏路面。 所以限制行车质量不能过大的原因是防止对地面的压强过大。
① 由表中数据可知,四种材料中可承受的最大压强最大的是 ;② 由表中数据可知,不同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与其密度的关系是: ;③ 如图6所示是城市道路限制行车质量的标志,请根据压强公式推导说明限制行车质量不能过大的原因。
②材料密度越大,材料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越大
5.如图所示,一个装有水的容器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则b点所受压强是_______Pa,a点所受压强与容器底部所受压强之比为__________。(g取10 N/kg)
①b点的深度 hb=10cm-2cm=8cm=0.08m pb=ρ水ghb=1×103kg/m3×10N/kg×0.08m=800pa ② a点的深度 ha=2cm=0.02m 底部的深度 h=10cm=0.1m
6.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支登山队测出了几处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约为____________Pa。当高度为3000km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_______Pa。
①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是:高度每升高100 m,大气压降低1 000 Pa。②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约为0.9×105Pa。当高度为3000km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0Pa。
高度每升高100m,大气压降低1000 Pa
7.小明在学习完“大气压强”后,从网络上查阅到我国主要城市中心区平均海拔高度及通常情况下的大气压值和水的沸点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①水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②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 。 A.75℃ B. 83℃ C.90℃ D.100℃③用橡皮薄膜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如图所示。若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将会观察到瓶口上的橡皮膜 (选填“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这是因为 。
水的沸点随着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②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水的沸点可能是 。 A.75℃ B. 83℃ C.90℃ D.100℃③用橡皮薄膜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密封在玻璃瓶内,如图所示。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将会观察到瓶口上的橡皮膜 (选填“向上凸起”或“向下凹陷”)。这是因为 。
【解析】②大气压与海拔高度的关系: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而海拔高度为3000米处于兰州和拉萨之间,则该处水的沸点应处于88.4~95.2℃。故选C。③由表中数据可知上海的大气压高于拉萨,即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将此瓶从上海带到拉萨,由于瓶外的气压变小,所以橡皮膜向上凸起。
海拔高度越高,大气压越小,瓶外气压小于瓶内气体压强,橡皮膜向上凸起。
8.实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使用压强计前应检查装置是否漏气,方法是用手轻轻按压几下橡皮膜,如果U形管中的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_________(填“漏气”或“不漏气”).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有高度差,应通过方法_________(选填字母)进行调节。 A.从U形管内倒出适量的水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加入适量的水 (2)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__________.
(3)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如图所示,记录实验数据。
①实验A、B、C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实验C、D、E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在这个实验中用到的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还有:___________。
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9.高压锅是应用液体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的原理设计的,如图乙所示为水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图象。已知高压锅盖出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2mm2,限压阀的质量为84g。请你通过计算并对照图象来判断:用该高压锅烧水,水温最高可以达到多少摄氏度?(g取10 N/kg,大气压值取1.0×105 Pa)
10. 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圆柱体乙置于水平地面上。甲的底面积为2×10﹣2米2。乙的重力为60牛、底面积为3×10﹣2米2。 ① 求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乙。 ② 若将一物体A分别浸没在容器甲的水中(水未溢出)、放在圆柱体乙上表面的中央时,水对容器甲底部压强的变化量与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相等。求物块A的密度 ρA。
【解析】① p乙=F乙/S乙 =G乙/S乙=60牛/3×10-2米2=2000帕 ② Δp甲=Δp乙
ρA=1.5×103千克/米3
11. 如图所示,轻质圆柱形薄壁容器A和圆柱形物体B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底面积为1×10-2米2,内盛有2千克水,B的质量为1.5千克、体积为1×10-3米3。
① 求物体B的密度ρB。② 将物体B完全浸没在容器A的水中,容器中没有水溢出。求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和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容。
① ρB=mB/VB = 1.5千克/10-3米3 =1.5×103千克/米3 ② V水=m/ρ=2千克/(103千克/米3)=2×10-3米3水的深度 h水=2×10-3米3/1×10-2米2=0.2米 Δh水=1×10-3米3/1×10-2米2=0.1米 p水=ρ水gh水=1×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2米+0.1米)=2940帕P容= F容/S容=(GB+G水)/S容 =(1.5千克+2千克)×9.8牛/千克/1×10-2米2=3430帕
12.如图所示,足够高的圆柱形薄底容器A、B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水和液体乙。水的深度为0.08米,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①若水的质量为2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②求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p水。③在容器A中注入水,使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此时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强增加了196帕。求液体乙的密度ρ乙。
①容器中甲水的体积为:
②容器甲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gh=1.0×103kg/m3×9.8N/kg×0.08m=784pa。
初中物理9.1 压强复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a href="/wl/tb_c7765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9.1 压强复习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支持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复习课件ppt,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用效果,液体压强,大气压强,连通器原理及应用,方向大小prgh,单位帕斯卡Pa,流体压强与流速,比一比,作用点,受压物体的接触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人教版9.1 压强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9.1 压强复习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本章实验汇总与分类,探究案,检测案,飞机的升力,锅炉水位计,抽水机,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