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学案苏教版必修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081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学案苏教版必修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081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_2022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第2课时元素周期表学案苏教版必修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081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元素周期表,碱金属元素,卤族元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元素周期表
1.发展历程:
2.编排原则:
(1)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
(2)纵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每个纵列称为一个族(第Ⅷ族除外)。
3.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即横行):
7个横行,7个周期。
(2)族:18个纵列,16个族,分为主族、副族、VⅢ族和0族。
4.常见族的别称:
1.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七主七副一八一零族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七个主族七个副族一个第八族一个零族。
2.周期的序数、主族序数分别等于什么?
提示:周期的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序数等于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3、5、7、9、11、13、17纵列分别表示哪些族?
提示:第1列是ⅠA,第3、5、7列分别是ⅢB、ⅤB、ⅦB,第9列是Ⅷ,第11列为ⅠB,第13、17列分别表示ⅢA、ⅦA。
二、碱金属元素
1.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2.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是1。
(2)碱金属元素的原子随核电荷数逐渐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3.与水反应:
碱金属元素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社会生产、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等部门,对时间的要求就高得多。它们要求时间要准到千分之一秒,甚至百万分之一秒。为了适应这些高精度的要求,人们制造出了一系列精密的计时器具,铯钟就是其中的一种。铯钟又叫“铯原子钟”。
铯属于第6周期的碱金属元素,推测金属铯与水反应的现象,写出反应的方程式并判断CsOH的碱性强弱。
提示:金属铯与水能剧烈反应,甚至发生剧烈的爆炸,反应的方程式为2Cs+2H2O===2CsOH+H2↑,CsOH属于强碱。
三、卤族元素
1.卤族元素:氟(F)、氯(Cl)、溴(Br)、碘(I)、砹(At)。
2.卤素的存在:在化学反应中都容易得到1个电子,自然界中不存在游离态的卤素单质。
3.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的用途:
在牙膏中添加氟化钠可降低患蛀牙的概率,具有强氧化性的氯气可用于自来水和泳池杀菌消毒,碘酒在医疗中用于伤口的消毒等。
4.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1)将氯水加入NaBr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NaBr===2NaCl+Br2;
(2)将氯水加入KI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Cl2+2KI===2KCl+I2;
(3) 将溴水加入KI溶液中,反应方程式为Br2+2KI===2KBr+I2。
则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顺序为Cl2>Br2>I2。
砹,原子序数85,是一种人工放射性元素,化学符号源于希腊文“astatr”,原意是“改变”。1940年美国科学家科森得到了砹。砹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卤族元素,根据卤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推测砹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
(2)与H2化合能力:At2________I2
(3)预测砹单质的氧化性比碘单质的氧化性______(填“弱”或“强”)。
(4)砹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________个电子。
提示:(1)第七周期ⅦA族 (2)< (3)弱 (4)7
元素周期表
1.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
(2)族
2.等量关系式:
(1)周期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序数=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价=8-|最低负价|。
1.(思维升华)在元素周期表中,根据所学知识,以铝为例,你能从元素所在的单元格中获得该元素的哪些信息?并写出相应内容所代表的信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能获得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
2.(情境应用)在元素周期表中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族是哪一族?(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提示:ⅢB ⅣA
【典例】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A.5x+10 B.5x
C.5x+14 D.5x+16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2)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差值。
【解析】选A。分析如下:
【方法导引】
原子序数的奇偶关系
(1)原子序数是奇数的主族元素,其所在主族序数必为奇数。
(2)原子序数是偶数的主族元素,其所在主族序数必为偶数。
(3)同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
①位于过渡元素左侧的主族元素,即ⅠA族、ⅡA族元素,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上一周期元素的种数。
②位于过渡元素右侧的主族元素,即ⅢA族~ⅦA族元素,同主族、邻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下一周期元素的种数。例如,氯和溴的原子序数之差为35-17=18(溴所在第4周期所含元素的种数)。
(4)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上阳下”: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如aX(n+1)+、bYn+、cZ(n+1)-、
dM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在周期表中位置关系为:
则它们的原子序数关系为a>b>d>c。
(1)若A、B、C、D、E五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30,则元素A是__________。
(2)若D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周期序数的2倍,则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磷或P (2)Al(OH)3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给元素设计并建造了个新家——元素周期表,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被分在了同一个楼层上(同周期),具有相似性质的一个家族(同族)的元素分在了同一个单元。你瞧,元素们正在忙忙碌碌、高高兴兴地搬进新家呢!
结合元素周期表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的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请在图中用实线补全元素周期表的边界。
(2)表中所列元素,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g元素位于______周期______族;i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______族。
【解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知: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均有8种元素,分列于第1、2、13~18列,第四、五、六、七周期为长周期,包括1~18列。由此可画出周期表的边界。
(2)画出周期表的边界,对照周期表,很容易找出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案:(1)
(2)a、b、c、d、e、f、g
a、b、c、d、e、f 三 0 四 ⅡB
碱金属元素
碱金属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R表示碱金属元素)
(2)递变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①
②与O2的反应越来越剧烈,产物更加复杂,如Li与O2反应只能生成Li2O,Na与O2反应还可以生成 Na2O2,而K与O2反应能够生成KO2等。
③与H2O的反应越来越剧烈,如K与H2O反应可能会发生轻微爆炸,Rb与Cs遇水发生剧烈爆炸。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
即碱性:LiOH
提示:Fr的原子半径比铯大;FrOH是强碱;钫能跟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和氢气,由于反应剧烈而发生爆炸。
2.(情境应用)烟花的颜色是由于不同金属灼烧,发生焰色反应颜色不同造成的。 碱金属灼烧时火焰呈现特殊颜色。
(1)Li在空气中加热时的产物是什么?
提示:Li2O。
(2)碳酸铯受热能分解吗?
提示:碱金属的碳酸盐很稳定,受热难分解。
(3)根据钠、钾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推测氯化铯和碳酸铯能溶于水吗?
提示:能。碱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相似性,依据NaCl(KCl)、Na2CO3(K2CO3)易溶于水推测CsCl、Cs2CO3也是易溶于水的。
【典例】下列各组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锂与水反应不如钠与水反应剧烈
B.还原性:K>Na>Li,故Na可以从LiCl溶液中置换出金属锂
C.熔、沸点:Li>Na>K
D.碱性:LiOH<NaOH<KOH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Na、K都是很活泼的金属,易与H2O反应。
(2)碱金属单质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解析】选B。锂的活泼性比钠弱,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A正确;Na不能置换出LiCl溶液中的Li,而是先与H2O反应,B错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熔、沸点逐渐降低,C正确;碱性:LiOH<NaOH<KOH,D正确。
【母题追问】
(1)锂、钠、钾、铷、铯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其中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_。
提示:铯。碱金属元素从Li到Cs金属性依次增强,故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Cs。
(2)锂、钠、钾、铷、铯各1 g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相同条件下,放出氢气的体积最大的是______。
提示:锂。等质量的碱金属与足量的水反应,摩尔质量越小与水反应放出H2越多,锂放出H2最多。
钾与水剧烈反应,甚至在冰上也能着火,生成氢氧化钾和氢气,反应时放出的热量能使金属钾熔化,并引起钾和氢气燃烧。
(1)钾失火,应采取什么方法灭火?
提示:用沙土、石棉等覆盖。
(2)钾燃烧时为什么看到的是黄色火焰而不是紫色火焰?
提示:生产生活中常见物质中大多数含有钠元素,其焰色反应为黄色,黄色能掩盖紫色。
卤族元素
卤素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用X代表卤族元素):
单质X2 eq \b\lc\{(\a\vs4\al\c1(与氢气反应:X2+H2===2HX,与水反应\b\lc\|(\a\vs4\al\c1(如X2+H2O===HX+HXO X为Cl、Br、I,,例外:2F2+2H2O===4HF+O2))))
化合物→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除氟外)都为强酸。
(2)递变性(X表示卤族元素)
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小,卤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①
②与H2反应越来越难,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即:稳定性:HF>HCl>HBr>HI;还原性:HF<HCl<HBr<HI。
③卤素单质与变价金属(如Fe)反应时,F2、Cl2、Br2生成高价卤化物(如FeX3),而I2只能生成低价卤化物(如FeI2)。
④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即酸性:HClO4>HBrO4>HIO4,HClO4是已知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1.(思维升华)试比较F、Cl、Br、I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据此,能否判断F、Cl、Br、I非金属性的强弱?(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提示:能。稳定性HF>HCl>HBr>HI;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即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F>Cl>Br>I。
2.(教材开发)氯气能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F2比Cl2活泼,F2能否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提示:不能;F2能与NaBr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F和O2,不能从NaBr溶液中置换出Br2。
3.(情境应用)1826年,法国的一位青年波拉德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取,再往里通氯气,这时,就得到紫黑色的固体——碘晶体。他发现在提取后的母液底部,总沉着一层深褐色的液体,这液体具有刺鼻的臭味。详细地进行研究后证明,这深褐色的液体,是一种人们还未发现的新元素。
(1)写出波拉德获得溴、碘单质的离子方程式。(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Cl2+2Br-===Br2+2Cl-,Cl2+2I-===I2+2Cl-。
(2)比较Cl-、Br-、I-的还原性强弱,并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原因。(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提示:Cl-、Br-、I-的还原性:Cl-<Br-<I-。按Cl-、Br-、I-顺序,离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逐渐减小,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故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典例】下列对卤素的说法不符合递变规律的是( )
A.F2、Cl2、Br2、I2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
C.F-、Cl-、Br-、I-的还原性逐渐增强
D.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浅,密度增大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点:
(1)卤族元素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2)卤族元素在性质上的特殊性。
【解析】选D。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卤素单质按F2、Cl2、Br2、I2的顺序颜色变深,密度也增大。
(1)按HF、HCl、HBr、HI的酸性如何变化?
提示:按HF、HCl、HBr、HI的酸性逐渐增强。
(2)碘单质有什么特殊性质?
提示:淀粉遇碘变蓝。
氟是一种反应性能极高的元素,被称为“化学界顽童”。但氟一旦与其他元素结合,就会成为耐热、难以被药品和溶剂侵蚀的具有“高度安全性能”的化合物。
(1)卤素单质中氧化性最强的是哪种单质?
提示:F2。
(2)F在化合物中有无正价?
提示:F在化合物中只显示-1价,无正价。
三言两语话重点
(1)元素周期表结构:七个周期、18个纵列。
(2)必记的性质:
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碱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②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③同主族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1.可能存在的第119号未知元素,属于第ⅠA族元素,有人称为“类钫”。根据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相似性,下列有关“类钫”的预测中错误的是( )
A.“类钫”原子半径大于铯
B.“类钫”与O2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氧化物
C.“类钫”在化合物中显+1价
D.“类钫”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剧烈
【解析】选B。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A正确;“类钫”与O2反应的产物比O2与钠反应的产物更加复杂,B错误;“类钫”位于第ⅠA 族,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1价,C正确;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和水反应的激烈程度增加,D正确。
2.下列原子序数所代表的元素中,全部属于主族元素的一组是( )
A.22、26、11 B.13、15、35
C.29、34、16 D.18、12、14
【解析】选B。A项中22、26号元素和C项中的29号元素均为过渡元素;D项中的18号元素为0族元素。
3.下列各图若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数字代表原子序数),其中合理的是( )
【解析】选D。原子序数为2,元素属于0族,在最右纵列;A、B错误;原子序数为3,元素属于ⅠA族,在最左纵列,C错误。
4.下列有关卤族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酸性:HFO4>HClO4
B.最外层电子数:Br>I
C.密度:Cl2>Br2
D.热稳定性:HBr>HI
【解析】选D。氟元素无正价,无最高价含氧酸,A错误;卤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B错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卤族元素单质的密度逐渐增大,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C错误,D正确。
【补偿训练】
(教材二次开发·教材习题改编)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不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 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 D.原子半径
【解析】选C。由图可知,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碱金属的性质呈增大趋势,而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
5.元素周期表中有多个分区,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五个分区示意图。
请根据此图示,完成下列几个思考问题:
(1)d区和ds区属于过渡元素区,全部属于副族元素,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d区和ds区属于过渡元素区的说法是正确的,但是并非均是副族元素,其中还含有Ⅷ族。
(2)s区和p区均属于主族元素区的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p区中最后一个纵列是0族元素,不是主族元素。
(3)“s区全部都是金属元素”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正确。s区中有H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4)同周期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提示:不一定,第2、3周期相差1;第4、5周期相差11;第6,7周期相差25。
【补偿训练】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表中元素________的非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__的金属性最强;元素__________的单质在室温下呈液态(填写元素符号)。
(2)表中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__。
(3)表中元素⑥、⑦氢化物的稳定性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
(4)表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酸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
提示:(1)F K Br (2)
(3)HCl HBr (4)HClO4族
别名
第ⅠA族(除氢外)
碱金属元素
第ⅦA族
卤族元素
0族
稀有气体元素
短周期
长周期
序号
1
2
3
4
5
6
7
元素种数
2
8
8
18
18
32
32
0族元素
原子序数
2
10
18
36
54
86
118
族
主族(A)
副族(B)
Ⅷ
0
族数
7
7
1
1
列序号
1
2
13
14
15
16
17
3
4
5
6
7
11
12
8、9、10
18
族序号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ⅢB
ⅣB
ⅤB
ⅥB
ⅦB
ⅠB
ⅡB
Ⅷ
0
……
cZ
dM
bY
aX
……
族
周期
Ⅰ
A
Ⅱ
A
Ⅲ
A
Ⅳ
A
Ⅴ
A
Ⅵ
A
Ⅶ
A
1
①
2
②
⑤
3
③
⑥
4
④
⑦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专题5 微观结构与物质的多样性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学案设计,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解题指南,规律方法,补偿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1课时导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