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单元 5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22年)

    第二单元 5大自然的语言 第1课时 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22年)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1课时教案,共3页。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理解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写文章时准确的语言和清晰的条理。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起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
    2.学习文章的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
    难点
    学习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同学们,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竺可桢(1890—1974年),浙江上虞人,20世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教育家、气象学家、地理学家,被誉为“品格和学问的伟人”。著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我国五千年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物候学》等。
    1.速读课文。要求以最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做到注意力集中,不出声,用笔画出主要词语,记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争取两分钟内读完。
    2.理清文章条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
    说明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
    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6~10自然段)
    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迟早的各种因素。
    第四部分:(第11~12自然段)
    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1.齐读第1自然段。
    (1)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
    (2)本段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请标出有关词句。
    (3)课文在描写一年四季的物候现象时运用了哪些词语?仔细揣摩、品味。
    讨论明确:
    (1)本段以优美生动的写景笔调描写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
    (2)本段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立春过后—再过两个月—不久—于是转入—到了秋天—准备迎接,条理十分清楚。
    (3)开篇用“沉睡”“苏醒”将“大地”拟人化,给人以种种有关物候的丰富联想。大地苏醒的物候现象共有三种:“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勾勒出一片生机勃发的春色,显得十分舒展。“次第”一词写出春花竞相怒放的热闹景象,用“融化”“萌发”“开放”三个动词具体描绘出了大地苏醒的生动画面。
    写燕子归来用“翩然”来修饰,写出燕子轻巧的身体、轻盈的飞舞姿态,十分形象贴切,让人想到“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的景象。写秋风落叶,用“簌簌”一词写出秋天的肃杀景象,用“渐渐变黄”写落叶,写出了落叶颜色逐渐淡化、枯萎的过程,写得有声有色,景观生动,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此外,“北雁南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等词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作者把大自然写得似乎有了灵性,说“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既然有灵性,也就能说话了,这样下一段用拟人手法将物候现象说成是“大自然的语言”也就很自然了。
    本段寓说明于生动的描写之中,既准确又形象,如同展现一幅四季风光画卷。
    2.学习第2、3自然段。
    学生默读这两段,然后总结段意。
    第2自然段:举例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3自然段: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1)第2自然段以什么为例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本文用“传语”“暗示”“唱歌”等词将动植物拟人化,写得有情有感,这种手法大大增强了说明的生动性。
    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例,按时间安排农事的顺序来说明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浅显易懂。
    (2)第3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呢?(指名回答)
    从古代到近代,从起源到发展,从知识到科学,言之有序。(仔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许多”说数量不少,有范围,不一概而论,措词严密。
    文中有许多词语两两相对,十分严谨,体现了作者对语句的精心组织。

    相关教案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说教法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八年级下册(2018)第二单元5 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出物候和物候学,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5 孔乙己/鲁迅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5 孔乙己/鲁迅第1课时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作者简介,文本链接,整体感知,课文精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