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明初统治者进行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明朝一度出现强盛局面,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明朝后期,统治危机不断加深,明政权最终在农民大起义和东北满洲的双重夹击下崩溃。清朝统一全国后,加强君主专制,并对西藏、新疆、台湾及附属岛屿、南海诸岛等进行有效的管辖。面对世界形势的巨变,清朝君臣故步自封,古老的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潮流。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经过清初的恢复,社会经济在清朝前期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历史学家研究,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清朝前期的社会经济有什么新的发展变化?人口增长的情况如何?
明朝末年的大动荡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清初的统治者认识到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是“国之大计”。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A.发展海外贸易 B.推行垦荒政策C.招募农民屯田 D.改进生产工具
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恢复经济,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因此大力( )。
当时在南方很多地区种植双季稻,在河北有大批旱地改为水田种水稻,粮食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明代引入中国后,到了清代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此外,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也在更多的地方推广。
清朝前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许多荒山旷野改造成农田,边远地区也得到了开发。到乾隆末年,全国的耕地面积比明朝鼎盛时期增加了近3亿亩。在兴修水利方面,对黄河、淮河等大河以及大运河进行治理,还组织人力修建了许多堤坝、渠堰、海塘。在庄稼种植方面,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
A.商业发达 B.重视农业的发展C.手工业发展 D.商帮兴起
文物承载着历史,清朝开荒执照(右图)是清朝政府将州县卫所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及官兵屯种,并发给垦荒者的印信执照,它说明清朝( )。
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A.玉米、甘薯 B.玉米、水稻 C.小麦、水稻 D.棉花、茶叶
下列粮食品种中在清朝前期被大力推广种植的是( )。
清朝以前,江南盛产稻米,养鱼业很发达,被誉为鱼米之乡,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清中期,江汉平原、洞庭湖和湘江沿岸地区,普遍推广玉米、甘薯等作物的种植,粮食产量有较大的提高。当时的湖广地区成为新的商品粮基地,以至于出现了“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
A.经济作物的种植有了较大的发展 B.兴修水利,耕地面积不断扩大C.形成一些商业资本雄厚的商帮 D. 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下列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繁盛局面的是( )。
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都各自拥有织机五六百张;佛山镇经营棉织业的手工工场达2 500家,织工超过50 000人。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为工商业市镇,有的地方居民超过万户,比县城的规模还大。如吴江县的盛泽镇,出现了“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景象;湖北的汉口镇在明朝中期才发展起来,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
《前门街市图》(局部)
贾户数千家”的都会。在北京、江宁、扬州、苏州、杭州、广州等大城市中,工商业非常繁荣。乾隆时期的苏州,据载已拥有“十万烟火”,财富“甲于天下”,有的地段“地值寸金”。
《盛世滋生图》(局部)
A.出现了农村集市 B.边境贸易繁荣 C.城市中坊市分置 D.商业市镇兴盛
《盛世滋生图》所展示的苏州斜桥商市。从该图所反映出的我国明清时期商业以展的一典型特点是( )。
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例如,山西商人组成的晋商,主要贩卖粮食、食盐、绸缎等,到乾隆时又专门经营汇兑、放贷和存款业务,在全国各地开设“票号”,便于货币流通。与晋商相匹敌的是江南徽州府商人组成的徽商,他们主要从事食盐、典当、茶叶、木材、粮食、布绸等行业的经营活动。这些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明朝鼎盛时期,全国人口达到1亿多。明末以来的经济衰败和连年战乱,造成人口锐减。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到康熙时,全国人口总数已达到1.5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地方,
由于人口密度加大,人地矛盾逐渐突出,随之而来的是进一步开荒垦田,使很多天然植被和原始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A.交通拥堵问题 B.大量的人口流动与迁移 C.就业就医问题 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清朝前期人口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当今世界也同样存在,即( )。
1.阅读下表并回答问题。
答:1661-1766年,耕地面积大幅增加(增加接近35%)。促使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清朝前期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等
1661-1766年,耕地面积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是由哪些因素导致的?
2.从国外引进的作物如玉米、甘薯、马铃薯,在清朝时得以普遍种植。这对清朝社会有何影响?
答:玉米、甘薯、马铃薯属于美洲高产农作物,比我国传统的农作物产量高很多。它们的引种和推广,提高了粮食产量,有利于缓解人口增长压力,促进了清朝人口的增长。
康熙时期国库充盈清初,统治者注重发展农业和工商业,社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家的财政收入逐年增加。康熙时期,朝廷每年的政收入约3 000万两白银,最高的年份达到4 736万两。财政收入增多,国力大为增强,为国家的安定提供了财政上的保证。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图文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马铃薯,湖广熟天下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说课课件ppt,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清朝开荒执照,具体表现,1土地方面,2水利方面,3种植方面,清代纺织图,前门街市图局部,①代表晋商和徽商,盛世滋生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习题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农业生产,垦荒政策,经济作物,手工业,手工业工场,商业网,社会安定,人地矛盾,水土流失,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