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 课件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pptx
    • 视频
      2.玉龙雪山和蓝月谷.wmv
    • 视频
      《一滴水经过丽江》短片.mp4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1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2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3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4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5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6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7页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第8页
    当前视频格式暂不支持在线播放,请下载使用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pptx、2玉龙雪山和蓝月谷wmv、《一滴水经过丽江》短片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作者及作品,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在熟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线索,理解作者在文中描绘了丽江的哪几种美。 3.品味重点语句的特殊含义,理解作者侧面描写、场面描写的技巧。4.理解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了解丽江的风景美、建筑美、民俗美。
    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也是一种阅读,在旅行中去认识这个未知的世界,去探索这个世界的绚烂。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彩云之南,是一个让人向往的地方,而丽江更是多少人流连的美好,丽江,静美得像一片散淡的云朵,雅致得像一幅写意的丹青,独特得像一首凝固的诗行,静静地沉睡在祖国大西南的崇山峻岭之中。 今天,让我们跟随阿来一起跋山涉水,像一滴水一样,缓缓地流过丽江,去领略她的魅力与风采,来一段诗意的旅程。
    阿来,藏族诗人,1959年生,当代作家。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人。代表作有诗集《棱磨河》,小说集《旧年的血迹》《月光下的银匠》,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空山》,散文集《就这样日益在丰盈》。 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2018年,作品《蘑菇圈》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他由此成为四川文学史上首位获得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双冠王。
    本文选自《课堂内外》2013年6月号。略有改动。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作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请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游记散文,也是对这次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丽江古城又名大研镇,坐落在丽江坝中部,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shè】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丽江古城内的街道依山傍水修建,铺的大多都是红色角砾岩,雨季不会泥泞,旱季也不会飞灰,石上花纹图案自然雅致,与整个古城环境相得益彰。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位于古城与新城交界处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
    游记三要素所至:即作者的游踪。(骨骼)所见:即作者在游程中目睹的风貌。包括山水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现实生活等。(骨肉)所感:即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感。(灵魂)
    驿道 草甸 矗立 闸口 徘徊 翡翠掺入 砚池 蘸到 渠水 擦拭 硕大咕咚 老柏树 蜿蜒
    渲( )
    暄( )
    喧( )
    绎( )
    译( )
    驿( )
    迭( )
    轶( )
    跌( )
    漫溢:指水满向外流。苍劲:指(树木、诗文、字画、歌声等)苍老挺拔。眺望:指从高处远望。硕大:高大,肥大,巨大。依止:依托,依附。轻盈:形容人或物(女子、蝴蝶等)动作、姿态轻柔、优美漂亮。目眩神迷:形容颜色多,色彩错杂灿烂,且耀眼。五彩斑斓: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1.文章以“一滴水经过丽江”为题妙在何处?
    标题点明了文章的内容与地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滴水”的经历。
    由雪变成了冰,再融化成一滴水。“一滴水”怀着“流过四方街”的心愿,经过驿道、纳西族村庄、草甸、落水洞、黑龙潭、四方街、小桥、店铺、纳西人院子、果园和田地,最后奔流到金沙江。
    3.这篇游记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
    本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哪些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以水滴“自述往事”的方式,叙写历史。(1—5)
    以水滴“旅途记事”的方式,描写现在的丽江。(6—16)
    速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时空线索。
    由高而下,从雪峰直入地下。
    平地起伏,接近一般游人的视角。
    一路上,水滴有哪些见闻感受?景物有什么特点?
    玉龙雪山:山顶的雪花、冰川,山下的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特殊的地理环境)丽江坝:美丽的山林风光,明代时四方街的建成史和成名史。(优美的风光,悠久的历史)
    落水洞:很深的幽暗,曲折的水道,安静的深潭(奇特秀美的风光)黑龙潭:现在游人丛集、名声远播的盛景,远望晶莹夺目的玉龙雪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四方街:乘水车一览古城全貌(古城与自然融为一体)店铺里的手工艺、音乐、东巴文字(深厚传统文化)民居建筑的形制,种植花卉的传统,主人与游客之间的谈话(富有地域特色的建筑,丽江人悠闲安然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丽江美丽的夜色,和夜色中人的活动、心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丽江城外果园、田地的夜景(通透、静美的自然风光)
    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古镇。作者为什么要选取四方街,浓墨重彩地进行描绘?
    因为四方街“名扬世界”,可以作为丽江当地文化的代表。它位于丽江古城的中心,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具有独特的艺术美和地域特色。
    只有用美的语言,才能描绘出美的风景,请品析下面句子的妙处。
    (1)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运用对比的修辞方法,是丽江古城扶平了并净化了人们喧哗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与赞美。
    (2)一此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月亮比作“银盘”,突出了月亮的圆与明亮,富有地方特色,给人以美的享受。
    (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10段“我乘水车转轮……而去的蜿蜒老街”这句话。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了丽江古城的美丽,表现了丽江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观高度融合的特点。语言整饬,增强了感染力。
    第13段中,“我想停下来看看……都看见我了”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我想停下来”写出了“我”对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和对独具特色的四方街的喜爱,借一滴水之口,表达了作者珍惜传统文化,希望弘扬传统文化、展现中华传统文明的美好愿望。
    如何理解第14段中“这些人来自远方……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这句话?
    在远方,即使是寂静的夜晚,人们内心也是喧哗的;而在丽江,古城是平静、淳朴的,在古城的氛围里,人们浮躁的内心如水滴一般晶莹,即使欢笑、歌唱,内心也是沉静、安定的。这是将人们在远方的心态与在丽江的心态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丽江的美好。
    作者笔下的丽江古城,是一幅优美的画卷,你认为这幅画卷美在哪里?
    风景美——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以玉龙雪山为背景,构成丽江古城风景画,并用水的流动为画面增加运动感。整个画面有层次感,从高到低,由远到近,景致分明。
    建筑美——丽江古城是一座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名城。这里的街道,依山势而建,顺水流而设,开闸放水,以水洗尽街道,地域特色明显。这里的大水车是丽江古城的标志性建筑,这里的小桥,历史悠久、数量大、形式多。
    民俗美——建筑、放牧、经商、拉琴、浇花、闲聊、畅游、聚集、唱歌等构成了丽江民俗画。
    作者以“一滴水”贯穿全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①“一滴水”既通古贯今,又由高而下,把时间与空间两条线索结合起来,使文章形成有机的整体。 ②“一滴水”使写作获得了自由的视角,时而居高瞰下,时而由远观近,时而升高远望,时而仰视天幕,时而抵近细察,时而匆匆一瞥,能全面而灵动地展示观察对象的特点。 ③“一滴水”既是观察者,也是“丽江故事”的讲述者,它在文中或娓娓道来,或直抒心意,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情感表达更加真挚。
    1.角度新颖,构思奇特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从一滴水这个独特的视角,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集历史、人文、地理、科学于一体的美丽画卷。
    2.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本文游踪清晰,主次分明,行文灵活却不紊乱。文章先从玉龙雪山的冰川写起,交代丽江的起源;接着写“我”奔流到丽江沿途的所见所闻,抓住重点,对丽江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四方街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写。
    3.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作者在文中综合运用描写、叙述等多种表达方式介绍丽江。值得注意的是,在处理一些知识性、背景性的内容时,作者往往不单纯使用说明性的介绍,而是将其转化为叙事性的讲述甚至适当的描写。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一滴水游历古城丽江的经过,展示了丽江优美怡人的景色、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表达了作者对丽江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相关课件

    初中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精品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滴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示范课ppt课件,共34页。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授课课件ppt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