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学科基础课件+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学科基础课件+讲义,文件包含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学科基础课件ppt、浙江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学科基础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 地球与地图(学科基础)
考点一 地球仪与经纬网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的椭球体。下图示意地球大小的主要数据。
2.地球仪(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放而制作成的地球的模型,叫作地球仪。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2)地轴、两极和赤道
3.经纬网(1)经线和纬线
(2)经度和纬度
1.通过经纬度辨析两地的方向常规的判读方法是通过纬度差异比较南北方向,通过经度差异比较东西方向,然后取“交集”得出方位判定。在下图中,若判断①地在②地的具体方位,首先要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两地的纬度;然后根据①地和②地的经度,判断①地在②地的具体方位。
图中提供了三条经线和四条纬线,根据图示纬度数值可判断①地在②地的南方。图示三条经线经度数值按照顺时针方向增大,且都位于西半球,结合经度分布特征可判断图中顺时针方向为向西,逆时针方向为向东,顺着这一思路,可判断①地位于②地的东方。在南北方向上,①地在②地的南方;在东西方向上,①地在②地的东方,取“交集”,则①地位于②地的东南方。
2.识别经纬网图上三组常见的对称点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关于赤道对称。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关于地轴对称。(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关于地心对称。
1.经纬网图中计算“两地距离”的分析思路
2.最短航线方向和距离计算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1)比例尺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②公式:比例尺=
③表示形式
④大小比较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b.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c.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2)方向①一般地图: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按照指向标的箭头指向来判断方向。若指向标箭头指向的是北方,则与之相反的是南方,作指向标的垂线,左西右东。也可以移动地图,使箭头指向正上方,这样就可以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了。如下图,汽车的前进方向是向东北。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3)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常见的地形部位。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b.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
(4)分层设色地形图a.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把不同的高度和深度范围,着上不同的颜色(海洋上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表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b.一般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变化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5)地形剖面图地形剖面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它反映了按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的状况。
(6)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a.确定等高线数值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知道任意一条等高线的数值和等高距,可推算出该图上其他等高线的数值;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大小按“大于小值,小于大值”的法则判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曲线内部数值的大小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的判读法则。b.判读地形坡度和坡向
c.判读地形、地势特征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称为地形。陆地表面的地形多种多样。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地势高低主要根据等高线数值的大小来判定。数值大,地势高;数值小,地势低。若图中没有数值注记,则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d.判读水系、水文特征
e.判读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f.判读气候特征及差异
1.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的判读
例: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 若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 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上图)。特别提醒 在进行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之间的换算时,应注意:①比例尺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②一般情况下,图上距离的单位为“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是“千米”,千米换算成厘米时数字后要增加五个“0”,厘米换算成千米时数字后则要去掉五个“0”。
2.陡崖相对高度与崖顶高度的判读
a.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ΔH的取值范围是(n-1)d≤ΔH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节经纬网与地图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与地图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赤道略鼓,本初子午线,东半球,西半球,180°,°26′,°34′,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航程最短,南美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专用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讲地球的自转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的判读方法,晨昏线的四个应用,考点三时间计算,考点四日期分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