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专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授课ppt课件
展开课程目标1.了解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概念。2.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含义。3.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新知预习]1.焓变与反应热(1)焓与焓变①焓(H):与________有关的物理量。②焓变(ΔH):生成物与反应物的________差,决定了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常用单位是__________(或________)。(2)反应热①定义:化学反应过程中所____________的能量。②与焓变的关系: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等于焓变,单位是________。
-285.8 kJ·ml-1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1)微观角度①化学反应的本质 ________能量E1 ↑反应物 生成物 ↓ ________能量E2②化学键变化与反应热的关系若E1>E2,反应吸收能量,ΔH>0,为________反应;若E1
(4)书写原则:①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____________,不表示____________,可以用整数也可以用________。②必须注明物质的________、ΔH的“________”和________。③对于相同反应,ΔH的数值必须与____________对应。
[即时性自测]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2)反应热是指1 m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3)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4)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为“-”。( )(5)放热反应的ΔH<0;而吸热反应的ΔH>0。( )
(6)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只代表物质的量,不代表分子数。( )(7)反应条件(点燃或加热)对反应热有影响,所以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注明反应条件。( )(8)比较ΔH大小,只需比较数值,不用考虑正负号。( )(9)3H2(g)+N2(g)⇌2NH3(g) ΔH=-92.4 kJ·ml-1表示3 ml H2和1 ml N2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就可放出92.4 kJ的热量。( )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石灰石烧制石灰 D.在生石灰中加水
3.由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和B+C→A两个反应吸收或放出的能量不等B.A→B+C ΔH<0C.A具有的焓高于B和C具有的焓的总和D.A→B+C ΔH>0,则B+C→A ΔH<0
解析:由图可看出,B和C的焓之和高于A的焓,则反应B+C→A一定是放热反应,ΔH<0;反之,A→B+C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两反应吸收和放出的能量一定相等。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C项错误;0.25 m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N2(g)和H2O(g)时放出133.5 kJ热量,则1 ml N2H4(g)完全燃烧生成N2(g)和H2O(g)时放出的热量为534 kJ,B项正确,D项错误。
5.依据实验数据,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l C2H4(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液态水,放出1 411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ml CaCO3(s)在高温下完全反应,生成CaO(s)和CO2(g),吸收178.2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 ml Al(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Al2O3(s),放出1 669.8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18 g葡萄糖固体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O2(g)和H2O(l),放出280.4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H4(g)+3O2(g)===2CO2(g)+2H2O(l) ΔH=-1 411 kJ·ml-1
CaCO3(s)===CaO(s)+CO2(g) ΔH=+178.2 kJ·ml-1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H=-2 804 kJ·ml-1
提升点一 理解焓变、反应热的“两个角度”[例1]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B.该反应的反应热ΔH=+(a-b) kJ/ml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1 ml A—A和1 ml B—B键,放出a kJ能量
状元随笔 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释放能量。
解析:观察题给图像可以得到,上述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其中反应热ΔH=+(a-b) kJ/ml。化学反应过程中,化学键断裂为吸热过程,化学键形成为放热过程。
[提升1] 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a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能量变化B.图b表示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C.图b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D.图a表示的反应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b表示的反应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状元随笔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与条件无关。
解析:图a中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表示的是放热反应,A项正确;图b表示的是吸热反应,故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总能量,B项正确;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是吸热反应,C项正确;放热反应、吸热反应与反应是否需要加热无关,D项错误。
[关键能力]解答有关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像题目的思维流程如下:
状元随笔 ΔH的两种计算方法ΔH=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ΔH=断键吸收的总能量-成键释放的总能量
提升点二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比较[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③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可以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大小 ④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的反应为放热反应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
状元随笔 加热、光照等仅是引发反应进行的条件,与反应吸热、放热无关
解析: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主要取决于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反应开始需加热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例如C+O2 CO2的反应为放热反应,但反应开始也需加热,需要向反应体系先提供一定的能量。
[提升2] 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Ba(OH)2·8H2O与NH4Cl相混B.乙醇的燃烧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醋酸与氨水反应
状元随笔 熟知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
解析: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则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水煤气的制取、大多数的分解反应、C与CO2的反应等。
[关键能力]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1)常见的放热反应有:①活泼金属与H2O或酸的反应,如2Al+6HCl===2AlCl3+3H2↑;②酸碱中和反应,如2KOH+H2SO4===K2SO4+2H2O;③燃烧反应,如2CO+O2 2CO2;④多数化合反应,如Na2O+H2O===2NaOH,CaO+H2O===Ca(OH)2;⑤铝热反应,如2Al+Fe2O3 Al2O3+2Fe。
(2)常见的吸热反应有:①多数分解反应,如CaCO3 CaO+CO2↑;②2NH4Cl+Ba(OH)2·8H2O===BaCl2+2NH3↑+10H2O;③C+H2O(g) CO+H2;④CO2+C 2CO。
状元随笔 理解误区:1.吸热(放热)反应和吸热(放热)过程不同,如浓H2SO4稀释为放热过程。2.与反应条件无关,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
提升点三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例3] 在常温常压下,1 g H2在足量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放出92.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H2(g)+Cl2(g)===2HCl(g) ΔH=-92.3 kJ·mlB.H2(g)+Cl2(g)===2HCl(g) ΔH=+92.3 kJ·ml-1C.H2(g)+Cl2(g)===2HCl(g) ΔH=+184.6 kJ·ml-1D.2HCl(g)===H2(g)+Cl2(g) ΔH=+184.6 kJ·ml-1
解析: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1 g H2燃烧放出92.3 kJ的热量,则1 ml(2 g)H2燃烧放出184.6 kJ的热量,化学反应放出热量,ΔH为“-”。则H2在Cl2中燃烧生成HCl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l2(g)===2HCl(g) ΔH=-184.6 kJ·ml-1。一个放热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反应,并且在其他条件相同时,ΔH是原ΔH的相反数。则该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D是正确的。
状元随笔 “五看”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一看方程式是否配平二看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是否正确三看ΔH的“+”“-”符号是否正确四看反应热的单位是否为“kJ·ml-1”五看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是否对应
[提升3] (1)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l水蒸气,放出241.8 kJ热量(25 ℃、101 kPa下测得)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3 ml的气态高能燃料乙硼烷(B2H6)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固态的三氧化二硼和液态水,放出649.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H2O(l)===H2O(g) ΔH=+44 kJ·ml-1,则11.2 L(标准状况)乙硼烷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kJ。
B2H6(g)+3O2(g)===B2O3(s)+3H2O(l) ΔH=-2 165 kJ·ml-1
状元随笔 书写的“三步骤”①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②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③写出ΔH的数值、单位、及正负
[关键能力]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热化学方程式的基础是化学方程式,因此必须遵循化学方程式的要求,如原子守恒、元素守恒等。②要在物质的化学式后用括号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一般用英文字母g、l和s分别表示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水溶液中的溶质则用aq表示。热化学方程式一般不写反应条件。③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标出焓变(ΔH)。放热反应,ΔH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单位是kJ/ml(或kJ·ml-1)。方程式与ΔH应用空格隔开。
④由于ΔH与测定条件有关,因此应在ΔH后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在25 ℃、101 kPa下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一般不用小数。
形成性自评1.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焓变的理解正确的是( )A.任何条件下,化学反应的焓变都等于反应热B.放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的ΔH<0C.所有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都可以通过实验直接测量D.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ΔH>0
解析:只有在恒压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反应热才等于焓变,A项错误;放热反应的ΔH<0,吸热反应的ΔH>0,B项错误;有些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不能通过实验直接测量,C项错误;反应产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时,说明反应吸热,ΔH>0,D项正确。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的是( )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
解析:生成物的总焓大于反应物的总焓表示该反应吸热,燃烧反应都属于放热反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A、B、C错误;焦炭在高温下与水蒸气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正确。
3.下列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的是( )A.H+H===H2 B.H+Cl===HClC.I2―→I+I D.CH4+2O2===CO2+2H2O
解析:形成化学键放热,故A、B错误;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故C正确;燃烧反应放出能量,D错误。
4.下列图示变化为吸热反应的是( )
解析:A项中的图像表示生成物的能量比反应物的能量高,故为吸热反应;B项中的图像表示反应物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故为放热反应;稀释浓硫酸放热,且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盐酸与NaOH反应是放热反应。
6.肼(N2H4)在不同条件下分解产物不同,200 ℃时,在Cu表面分解的机理如图甲。已知200 ℃时,反应Ⅰ:3N2H4(g)===N2(g)+4NH3(g) ΔH1=-32.9 kJ·ml-1;反应Ⅱ:N2H4(g)+H2(g)===2NH3(g) ΔH2=-41.8 kJ·m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过程①②都是放热反应B.反应Ⅱ的能量变化如图乙所示C.断开3 m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 ml N2(g)和4 m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D.200 ℃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 kJ·ml-1
解析:本题考查肼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能量变化。题图甲所示过程①为反应Ⅰ,是放热反应,过程②为氨气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由Ⅰ-3×Ⅱ可得2NH3(g)⇌N2(g)+3H2(g) ΔH=+92.5 kJ·ml-1,则过程②为吸热反应,A错误;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题图乙符合,B正确;反应Ⅰ为放热反应,则断开3 ml N2H4(g)中的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1 ml N2(g)和4 ml NH3(g)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C正确;由Ⅰ-2×Ⅱ可得到200 ℃时肼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g)===N2(g)+2H2(g) ΔH=+50.7 kJ·ml-1,D正确。
7.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 366.8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 ml C(石墨)与适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131.3 kJ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7 g NH3(g)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气态产物,放出22.67 kJ的热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8 kJ·ml-1
C(石墨,s)+H2O(g)===CO(g)+H2(g) ΔH=+131.3 kJ·ml-1
8.我国成功发射的“天宫一号”飞行器的外壳覆盖了一种新型结构陶瓷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氮化硅,该陶瓷材料可由石英固体与焦炭颗粒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如下反应制得:3SiO2+6C+2N2 Si3N4+6CO该反应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1)上述反应中的还原剂是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2)该反应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热ΔH______0(填“>”“<”或“=”)。
解析:(1)3SiO2+6C+2N2 Si3N4+6CO,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2价,氮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3价。故反应中的还原剂是C,还原产物为Si3N4。(2)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ΔH<0。
化学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化学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课堂教学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二热化学方程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图文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NO1,NO2,NO3,点击右图进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评课ppt课件,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点突破1,反应热,分点突破2,分点突破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关键能力培养,理解与辨析能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