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案
展开1.加深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认识。
2.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器材: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白色点滴板、镊子、砂纸、火柴。
试剂:钠、镁条、新制的氯水、溴水、NaBr溶液、NaI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1 ml·L-1NaOH溶液、酚酞溶液。
1.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1)在点滴板的3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和新制的氯水,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滴入浅黄绿色的氯水后,NaBr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NaI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褐色。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Cl2+2NaBr===Br2+2NaCl;Cl2+2NaI===I2+2NaCl。
(2)在点滴板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I溶液和溴水,然后向NaI溶液中滴入3滴溴水,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向NaI溶液中滴入橙色的溴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褐色。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Br2+2NaI===I2+2NaBr。
(3)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知,Cl2、Br2、I2三种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Cl2>Br2>I2,相应卤素离子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I->Br->Cl-,卤素原子的非金属性Cl>Br>I。
2.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比较钠和镁的金属性强弱。
①钠与冷水的反应、镁与冷水的反应:用砂纸打磨掉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将两支盛有少量冷水的试管置于试管架上,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块,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已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并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入3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气体,反应后溶液加酚酞后变为红色。银白色的镁条表面附着少量气泡,滴加酚酞后溶液不变色。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H2↑。
②镁与热水的反应:向一支试管加入少量冷水,并加入一小块已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滴入3滴酚酞溶液,然后观察现象。并与实验①中镁与冷水反应对照。
实验现象:加热至沸腾后,有较多无色气泡冒出,滴加酚酞溶液变为浅红色。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Mg+2H2O===Mg(OH)2↓+H2↑。
③实验结论:钠、镁均能与水反应,钠比镁活泼,金属性:Na>Mg。
(2)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比较
①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gCl2溶液,然后逐滴滴加1 ml·L-1NaOH溶液直至过量,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量逐渐增大,最后沉淀不消失。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然后逐滴滴加1 ml·L-1 NaOH溶液直至过量,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滴加NaOH溶液,沉淀量逐渐增大,后逐渐溶解,最后完全消失。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2+2H2O。
③实验结论:
A.Mg(OH)2不溶于NaOH溶液;Al(OH)3溶于NaOH溶液。
B.碱性:Mg(OH)2>Al(OH)3;金属性:Mg>Al。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探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1)相同条件下,将钠、镁、铝各1 m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稀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稀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____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探究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递变规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来探究ⅦA族元素原子的得电子能力强弱规律。下图中A、B、C是三个可供选择制取氯气的装置,装置D的玻璃管中①、②处依次放置蘸有NaBr溶液、NaOH浓溶液的棉球。
(3)写出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氯气还可采用如下原理: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依据该反应原理选择________(填“A”或“B”或“C”)装置制取氯气。
(5)反应装置的导气管连接装置D的X导管,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Ⅰ.(1)金属活泼性顺序为钠>镁>铝,所以相同条件下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钠,反应速率最慢的是铝;生成1 ml氢气需要得到2 ml电子,1 ml钠失去1 ml电子,1 ml镁失去2 ml电子,而1 ml铝失去3 ml电子,所以生成氢气最多的是金属铝。(2)氯气氧化性强于硫单质,所以氯气能够与硫离子反应生成硫,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Cl2===S↓+2Cl-。
Ⅱ.(3)由图知a为分液漏斗。(4)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反应较为剧烈,无需加热即可进行,因此,选择A装置。(5)检验氯气的性质时,不能先通过NaOH溶液,否则会消耗氯气,且起不到尾气吸收的作用,因为①处为NaBr溶液、②处为NaOH溶液,所以应从X端进氯气。①氯气先与NaBr溶液反应生成Br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②然后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答案:(1)钠(或Na) 铝(或Al) (2)S2-+Cl2===2Cl-+S↓ (3)分液漏斗 (4)A (5)①Cl2+2Br-===2Cl-+Br2 ②Cl2+2OH-===Cl-+ClO-+H2O
【补偿训练】
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已知:碳酸酸性强于硅酸,硅酸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3)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注意读取题目信息,明确实验目的及信息。
(2)注意实验装置中仪器的作用及有毒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解析】(1)仪器A为分液漏斗;球形干燥管D能够防止倒吸,可以避免C中液体进入锥形瓶中。
(2)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反应生成氯气,氯气具有强氧化性,可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因淀粉遇碘变蓝色,则可观察到溶液变蓝,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到空气中,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用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尾气吸收。
(3)因碳酸比硅酸酸性强,二氧化碳可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沉淀,溶液变浑浊;氯化氢具有挥发性,干扰实验结果,需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根据氯化氢与碳酸氢钠反应,而二氧化碳不反应,可以在B和C之间增加装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
答案: (1)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2)溶液颜色变蓝 NaOH
(3) 变浑浊 饱和NaHCO3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用品,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实验药品,实验步骤,问题和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