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考广东专用生物知识点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1中考广东专用生物知识点一轮复习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共5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氨基酸,简单有机物,比较法,蕨类植物,哺乳类,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生命起源的其他学说(1)宇宙生命论:__________证据证明,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也有可能来自外星球。 (2)自然发生论:生命是由非生物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此观点被证明是错误的。(3)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结果使人们坚信“生生论”,即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绝对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生生论推翻了自然发生论。
2.(2018广东)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命起源于原始陆地B.化石是研究进化的重要证据C.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D.生物多样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化石: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形成的。在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现得__________。 3.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易错分析 ①“郑氏始孔子鸟”化石是鸟类是由爬行类进化而来的证据(2015年考);②哺乳动物不是由鸟类进化而来的,而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来的;③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不包括体型由小到大;④依照生物的进化趋势,无脊椎动物要比脊椎动物更加低等。
4.(2020广东)科学家在以色列发现了非洲以外最古老的现代人类化石,将人类首次走出非洲的时间推前至少5.5万年。关于人类进化说法错误的是( )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共同祖先B.化石是研究人类进化的最直接证据C.据化石推测“现代人类”不能直立行走D.非洲现代人类化石比以色列的更古老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1)内容:①__________: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 ②________:生物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进行生存斗争; ③__________: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易于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 ④__________:适应环境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
(2)解读: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的,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③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的综合作用,不断进化。
要点归纳 ①自然选择是一个长期、缓慢和连续的过程,而环境又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经过自然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并不是一直都有利于生物的生存。②新物种的形成、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人工选择(1)概念: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不断选择和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2)特点:与自然选择相比,经过人工选择保留下来的变异是有利于人类的变异,但不一定对生物自身有利;人工选择促使新品种形成的速度快、时间短。(3)实例:高产奶牛、宠物狗、菊花、金鱼的选育等。
(4)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最直接的证据是__________,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子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__________进化来的。 (5)根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存在大约500万~1亿种生物,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____________;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6)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许多物种绝灭了,新的物种又不断形成。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__________不断进化。
错因分析 本题正确率只有71%。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相关内容理解不透彻则易选错。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其主要内容有四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大坚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A正确;
地雀喙的大小是由遗传物质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选择是定向的,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进化中地雀的喙会变得更大或更小,C错误;食物组成是地雀喙大小进化的自然选择因素,D正确。答案 C
变式训练 (2020呼和浩特)某小岛风景秀丽、风大浪急,岛上生活着正常翅、无翅和残翅的昆虫。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为适应风大浪急的环境,昆虫出现了无翅和残翅的变异B.在遗传学上,昆虫的无翅或残翅属于可遗传的变异C.对于生活在岛上的昆虫来说,无翅或残翅都是有利变异D.大风对不同翅形的昆虫所起的作用叫自然选择
【解析】变异是不定向的,昆虫的这种无翅或者残翅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不是昆虫为了适应环境而产生的变异,A错误。故选A。
针对性回练 练习“考点突破”考点3的第2题,“考点分层练”的第6,7题。
2.(2020铁岭)原始生命起源的大致过程是( )A.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B.火山熔岩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C.海洋中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D.原始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机物→原始生命
4.(2020遵义)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B.低等→高等C.体型小→体型大 D.水生→陆生
生物进化的原因6.(2020开封)20世纪60年代用DDT来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但到了80年代DDT杀稻螟的效果就变得不好了,其原因是( )A.80年代所用的DDT品质较过去差B.稻螟长期沾染DDT,体表形成抵抗DDT的保护膜C.选择作用使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D.长期使用DDT导致稻螟体内产生抗DDT的抗体
【解析】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
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20世纪6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很好,到了80年代DDT杀灭稻螟的效果不好,其原因是选择作用使得种群中抗DDT的稻螟比例增大。故选C。
7.(2020开封)用达尔文进化论观点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长颈鹿的长颈是为了摄食高处的树叶,长期不断伸长的结果B.抗生素的使用导致细菌基因突变,从而产生抗药性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白色变异D.猛禽具有锐利的喙和尖锐的爪,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8.《朱砂鱼谱》中有载:“蓄类贵广,而选择贵精,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此句中金鱼选育实现的方式是( )A.自然选择 B.人工选择 C.诱变育种 D.胚胎分割
【解析】(1)“须每年夏间市取数千头,分数缸饲养,逐日去其不佳者,百存一二。”这句话是说饲养金鱼,每天淘汰不好的,最后只剩下一两条金鱼,符合人工选择的概念。(2)自然选择是让其生长在自然界;诱变育种要用化学、基因学等手段来选育;胚胎分割是处理胚胎。故选B。
10.(2020江门模拟)下列有关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始海洋是原始生命的摇篮B.人类的祖先是现代类人猿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D.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
【解析】产生曲线ab段的原因是在使用农药的环境中,抗药性差的害虫由于不适应变化的环境而被淘汰掉了,正A确;害虫原来就存在着抗药性比较强的个体,并不是农药使害虫个体产生了抗药性,B错误;曲线bc段说明了害虫向抗药性逐代增强的方向发展,这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起选择作用的是这种农药,这种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正确;农药的使用定向选择了抗药性强的个体存活下来,D正确。故选B。
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13.(资料分析)(2020揭阳二模)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药,是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对溶血性链球菌等链球菌属、肺炎链球菌和不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都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另外,对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牛型放线菌、钩端螺旋体和梅毒螺旋体等,都有比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肠球菌有中度的抗菌作用。但是对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作用是非常微弱的。青霉素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来发挥杀菌作用。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越来越强。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药性存在____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却能留下来并繁殖后代,这种现象称__________。 (2)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的进化起了__________作用。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__________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__是定向的,生物向着__________方向进化。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基础是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 (4)青霉素能破坏细菌的_______,而人类细胞没有此结构,故对人类的毒性较小;细菌与病毒比较,病毒没有__________。
14.(资料分析)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不同的地点,一段时间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数目,结果如表。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由表中可以看出,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体色,这说明生物界存在__________的现象。根据达尔文理论,这种不同保护色的形成是__________的结果。 (2)由表中可以看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所占比例高,这是因为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天敌发现,并逐代通过__________得以加强,数量越来越多;反之,浅色的桦尺蛾数量减少。由此说明,桦尺蛾天敌对桦尺蛾起到了______的作用。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共5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考点精讲精练,易错易混,巩固训练,原始海洋,氨基酸,有机物,比较法,黑猩猩,苔藓植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知识点课件,共11页。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复习第七单元第三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异位花,同位花,自然选择,遗传和变异,生存斗争,原始海洋,海洋化学起源说,有机小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