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20世纪初的世界与中国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练习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了解中国古代各民族相互融合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历史过程。

    【过程与方法】研读史料,感受“驱除鞑虏”“五族共和”口号产生的时代背景,对比分析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由材料中获得信息和分析探究史料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国民族的兴衰,树立民族忧患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难点】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口号转变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过程

    感受“多元一体”

    1.我们前面学习了《20世纪初的世界和中国》,考:⑴你还知道哪些代表中国的别称? ⑵中国什么时候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名称?

       略。

    2梁启超首次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近代中国开始落后,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只有回望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程,才能理解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的转变在八年级我们学过哪些少数民族?

         匈奴、羌、鲜卑、女真族等

    3展示“北魏孝文帝改革”图示,提示学生并复习回顾已学知识。你知道鲜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

        鲜卑:孝文帝改革以后,逐渐融入其他民族。

    4.展示“女真族”图示,知道该民族后来的发展情况吗?

    回顾知识,了解满族的由来

    5.补充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

       匈奴:一部分被汉族消灭,部分融入各民族中,部分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6感受“多元”: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和汉族类似吗?

    生回答后师指出“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

    7.展示图1-47,思考:你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这些信息与“中华民族走向一体”有什么联系?

    注意学法指导。强调“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探究“驱除鞑虏”

    1中华民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位居世界前列,但是到清朝后期,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阅读P24 20世纪初列强在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扩张思考:

    1)面对列强的侵略扩张,中国人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国家被分裂的危险

    全民族人民力量团结在一起,才能抵御外敌入侵

    2回顾一下,同盟会的纲领是什么?它的诞生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

    纲领略。列强瓜分中国,民族危机严重,但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3当时,有人将同盟会革命纲领中的“恢复中华”理解为在汉族聚居的18个省范围内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以满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不作为引发了人们对“恢复中华”的渴望,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将“恢复中华”的内涵片面理解为恢复建立汉族国家,则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不仅不能团结各民族力量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还会导致国家的分裂,是不可取的。

    4你认为这时强调驱除鞑虏会带来什么影响?

        “驱除鞑虏”口号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两方面来回答。

    三、走向“五族共和”

    1阅读P25梁启超和孙中山言论,简要归纳梁启超和孙中山言论要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从康有为、梁启超到孙中山他们的民族观念有什么转变?

        阅读归纳,对比分析

    3.阅读P25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史料和孙中山言论,问:1结合教材和史料,谈谈你对五族共和的认识?“五族”指什么?就这五族吗?“共和”指什么?在怎样背景下产生的?

       解读史料,提炼观点,归纳整理并表达

    2“五族共和”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民族政策有什么影响?

    和现在的民族政策进行联系对比,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4阅读P25资料12,合作探究:⑴它们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相关联?⑵旗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从时代背景、目的、观念变化、影响等角度思考。(阐释何谓小民族主义,何谓大民族主义,提倡后者明确区分“种族革命”与“民族革命”,表达了“五族共和”的转变,强调中华民族一体。)

    【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和发展。发现了孙中山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后发生很大变化,由排满到五族共和,体现了巨大的进步性。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 家住平原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第一课 家住平原第二框 用机械种庄稼教案,共4页。

    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框 石油宝库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上册第一框 石油宝库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合作学习2:石油之产,合作学习3:石油之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综合与测试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一 对比早期区域文明之间的异同综合与测试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效果反馈,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综合探究一 从“驱除鞑虏”到“五族共和” 教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