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人类活动与土壤 学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169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人类活动与土壤 学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169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4.3 人类活动与土壤 学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5/128169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土壤3 人类活动与土壤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4章 土壤3 人类活动与土壤导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点默写,例题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
2.知道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3.了解一些保护土壤的措施。
二、知识点默写
1.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在 。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壤,加剧了土壤的 和 ,导致土壤 化,造成土壤污染等需要防治的环境问题。
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 多风, 的沙质地表,由于人们 乱砍、过度放牧或 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土壤 、荒芜,甚至出现风沙活动,形成荒漠化,它是全球最严重的一种土壤 。
3.水土流失是土壤在水的 和 下,发生 和 ,并随水流散失的现象。地表如果有良好的植物保护,自然界的 是非常缓慢的。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封 育 、植 种 、营造水土保持林等生物措施以及修筑 田等工程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4.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土壤 恶化,造成土壤 ,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产品中的 物质影响人体健康。
5.污水通过土壤时可起 作用,颗粒较大的 会被 掉,一些杂质可被细小土粒 ,起着 作用。
6.土壤与大气、水不同,它是不流动的物质,本身 能力较差,一旦受到污染,不易恢复,要十分注意保护土壤,防治土壤 。
三、例题解析
[例题1]我国西部最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沙化 C. 土壤荒漠化 D. 以上三方面都是
[解析]西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大力开展植树种草,营造山川秀美的环境,走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成果,加快退化草地治理等重点草原生态保护工程规划,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是当前首要采取的措施。
[答案]D
[例题2]下列各项与治理沙尘暴有关的是( )
A. 戴防尘口罩 B. 过度放牧C. 大挖中药 D. 植树造林
[解析]由于过度放牧、草场超载、植被退化严重,在气候干燥的春季容易出现沙尘暴天气。所以治理沙尘暴的具体措施是:禁止过度放牧,植树造林,恢复地表植被等.
[答案]D
巩固练习
1.下列物质不会造成土壤污染的是( )
A. 化学肥料和农药 B. 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
C. 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 D. 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2.我国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的目的是( )
A. 人们更需要产品 B. 人们更需要木材
C. 人们更需要粮食 D. 改善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
3.下列防止土壤污染的具体措施比较合理的是( )
A. 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B. 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C. 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D. 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4.化学在人类生活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说法或应用正确的是:( )
A. 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B. 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食品添加剂
C. 在汽车排气管上加装“催化转化器”是为了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D. 废旧电池应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5.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 酸雨 B. 大气污染 C. 水、土重金属污染 D. 温室效应
6.“治水先治山”,必须在山坡和沙地上造林、种草,其主要目的是 ( )
A. 叶片能吸收有毒气体,净化空气 B. 植物的根能紧抓土壤,防风固沙
C. 减少噪声,防治噪声污染 D. 增加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7.下图是2002年~2007年我国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此期间,我国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退耕还林效果显著 B. 未利用土地增加
C. 粮食播种面积增加 D. 其它农业用地增加
8.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泥石流的防治工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下列行为不恰当的是( )
A. 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 B.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
C.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 D. 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
9.生物性土壤污染是土壤污染的一种重要类型,下列会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的是( )
A. 人造纤维和橡胶 B. 含铅的工业废渣
C. 含铜、锌的工业废水 D. 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
10.为了研究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B坡维持原样(如图所示),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
(1)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汇入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A坡的比较少,B坡的比较多。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 ________ 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导致 ________ 污染。
(3)浙江省土壤资源短缺,请你提出一个保护土壤的措施:________ 。
11.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固体废物的任意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导致土壤的________污染,从而破坏土壤的结构;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对土壤产生________污染。
12.图为松散泥土堆置的一个山谷模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坡面上洒较大的水流,将会在A处________。
(2)与此现象相类似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_。
(3)在坡面覆盖草皮或苔藓,再洒较大的水流,此时A处沉积的泥沙比没有覆盖植被时________。
13.土壤是________生长繁衍的自然基地,是地球上________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繁衍的场所,也是我们人类赖以________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绿色生态基础。地球上的土壤资源是________的。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林地资源非常________。
答案
知识点默写
1.随着人口的增长,人均耕地面积在减少。由于人们不合理地利用土壤,加剧了土壤的侵蚀和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荒漠化,造成土壤污染等需要防治的环境问题。
2.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多风,疏松的沙质地表,由于人们滥伐乱砍、过度放牧或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土壤贫瘠、荒芜,甚至出现风沙活动,形成荒漠化,它是全球最严重的一种土壤退化。
3.水土流失是土壤在水的浸润和冲击下,发生破碎和松散,并随水流散失的现象。地表如果有良好的植物保护,自然界的水土流失是非常缓慢的。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封山育林、植树种草、营造水土保持林等生物措施以及修筑梯田等工程措施,以防治水土流失。
4.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废物等污染物进入土壤,当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引起土壤质量恶化,造成土壤污染,危害农作物的生长,使农产品中的有害物质影响人体健康。
5.污水通过土壤时可起过滤作用,颗粒较大的杂质会被过滤掉,一些杂质可被细小土粒吸附,起着净化作用。
6.土壤与大气、水不同,它是不流动的物质,本身自净能力较差,一旦受到污染,不易恢复,要十分注意保护土壤,防治土壤污染。
巩固练习
1. B 2. D 3. D 4. C 5. C
6. B 7. A 8. B 9. D
10. (1)水土
(2)大气
(3)植树造林
11. 化学;生物
12. (1)堆积泥沙
(2)泥石流
(3)少
13. 绿色植物;动物;生存和发展;有限;低
巩固练习解析
1. B
【解析】 A、化学肥料和农药不合理施用,其残留物不仅污染土壤,也会污染水体,A错误。
B、未经处理的植物的枯枝败叶在土壤中经发酵会形成农家肥料,不会污染土壤,B正确。
C、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污染了水体,经渗透或浇灌会污染土壤,C错误。
D、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含有有害的病菌,接触土壤会使土壤受到污染,D错误。
2. D
【解析】西部干旱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土地沙漠化严重,通过 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植被,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状态,D选项正确。A、B、C错误。
3. D
【解析】A、 关闭所有产生污染的厂矿企业 ,不利于经济发展,应该加强这些企业的污染处理,A错误;
B、 不使用任何农药和有机化肥 ,肥料对农业的生长作用很大,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错误;
C、 禁止使用农用地膜 ,地膜使用对农业有着巨大的作用,要注意废弃地膜的处理,但不能禁止,C错误;
D、 对污水灌溉区进行监测与管理 ,有利于污水处理后的再利用,措施合理,D正确。
4. C
【解析】A、虽然化肥有助于植物生长,但长期使用化肥往往会使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故说法错误。
B、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适量食品添加剂,若过量,会对人产生一定的危害,说法错误。
C、汽车排气管上装有的“催化转换器”能够使有毒的一氧化碳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无毒的氮气和二氧化碳,说法正确。
D、 废旧电池中含有较多的重金属元素,应集中回收,但不能填埋处理,因为填埋会使得这些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或水资源,说法错误。
5. C
【解析】A、导致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过高,二氧化硫主要是由于燃烧煤产生的,因为煤中含有硫元素.燃烧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硫,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
B、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不符合题意;
C、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由采矿、废气排放、污水灌溉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人为因素所致.废电池中含有镉等重金属,通过食物链进入到人体内,导致患骨痛病.使用这种镉超标大米的对身体危害最严重的是镉造成结缔组织损伤、生殖系统功能障碍、肾损伤、致畸和致癌.符合题意;
D、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不符合题意.
6. B
【解析】绿色植物的根系发达盘根错节,可以将土壤牢牢地抓住,防止水土流失,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绿色植物可以减缓雨水对陆地的冲刷,使更多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可以起到防止土地沙漠化的作用。
7. A
【解析】【解答】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耕地面积的减少,最主要是由于退耕还林工程效果显著,大量的耕地变成林地;此外,居民点及工矿等建设也占用了一部分耕地;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地区大力实施生态保护工程,退耕还林,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根据以上分析判断,本题A项正确。
8. B
【解析】打草稿纸时充分利用纸张的正、反面,将废报纸送到回收站,节约了资源,是一种低碳生活方式;旅行时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是保护环境的做法;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和纸杯,不仅浪费大量资源,而且也不环保。
9. D
【解析】选项中只有未经处理的人、畜粪便中会含有病菌、寄生虫和病毒等会引起生物性土壤污染。
10. (1)水土(2)大气(3)植树造林
【解析】(1)小红做了以下实验:把泥土按30°的坡度分别堆在玻璃箱的两侧,在A坡种上草皮(如图),用洒水壶以相同水量、相同速度先后对两个坡面洒水.因此A坡与B坡不同的变量是草皮(植被)。实验过程中,小红观察到A坡(植被多)汇人引水沟的水量和泥沙量少,B坡(植被少)的比较多。故这说明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2)我国土地荒漠化现象相当严重,华北、西北地区频繁发生沙尘暴;沙尘暴夹杂着大量沙尘颗粒会使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量大大增加,造成空气的严重恶化,因此沙尘暴频发主要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3)植被可以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因此增加植被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的最有效措施。温州土壤资源短缺,保护土壤的措施有:植树造林、合理开发和利用土壤、严禁乱砍滥伐等。
11. 化学;生物
【解析】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都可能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某些病菌、寄生虫和病毒也会对土壤产生生物污染。
故答案为:化学;生物
12. (1)堆积泥沙(2)泥石流(3)少
【解析】(1)A处是疏松的泥土,经水冲刷容易冲散,从而造成泥沙堆积,(2)土质结构疏松,无任何植被保护,水量冲击大。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3)植物通过自身的枝茎叶及其埋在土体中的根系,能够较好的调节地面径流,改善土体结构,提高土体的抗侵蚀性,从而有效地防止坡面泥石流的发生。
13. 绿色植物;动物;生存和发展;有限;低
【解析】在自然界中,陆生植物的生长一般离不开土壤,土壤是绿色植物生长繁衍的自然基地;许多动物和微生物也生活在土壤中。是地球上动物的食物来源和生活、繁衍的场所,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和绿色生态基础。地球上的土壤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陆地面积仅占地表总面积的29%。除了湖泊、河流、裸露岩石等,有土壤覆盖的土地就更少。由于土层太浅,土壤污染,永久冻土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等原因,陆地面积中89%的土地日前尚不适宜农业生产,我国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林地资源非常低。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册3 人类活动与土壤学案及答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下册第 3 节 低碳生活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点预习,知识点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节 体内物质的运输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当堂检测,课后巩固,每日一背,课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