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展开
2022年陕西省渭南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1.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C,因此C是最基本的元素
B. 甘蔗吃起来特别甜,甘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蔗糖
C. 鸡蛋煮熟易被消化,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链变得松散
D. 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发生障碍,机体会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 发菜是一种非常细小的可食用材料,用它来做汤味道鲜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菜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NA是发菜的主要遗传物质
B. 发菜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都没有线粒体
C. 虽然发菜的结构较简单,但其遗传也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D. 发菜和水绵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且捕获光能的色素种类相同
3. 一些因素如物质浓度、O2浓度等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脂肪酸
B. 乙图P点后运输速率可能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C. 丙图可表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D. 丁图曲线的起点应为坐标系的原点
4. 下列关于ATP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TP分子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 肌细胞含有大量的ATP以保证能量的供应
C. 活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发生变化
D. 人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呈现正相关
5. 将长势相同的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分别置于两个同样大小密闭的透明玻璃罩a、b中,甲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乙给予黑暗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a玻璃罩中的CO2浓度将持续降低至0
B. b玻璃罩中植株的干重将持续降低
C. 甲、乙两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完全不同
D. 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不会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
6. 如图为细胞呼吸的模式图,其中序号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过程和⑤过程都不能产生ATP
B. 骨骼肌细胞中可以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④
C. 酵母菌细胞中③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D. ①④过程中葡萄糖储存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7. 甲、乙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且图示两细胞均已发生变异。丙为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为雌性,其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B. 甲图和乙图的细胞处于丙图中的BC段
C.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D. 甲、乙细胞的变异分别发生于丙图的AB段、DE段
8. 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产生了具有不同遗传物质的多种细胞
B.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但不影响DNA的复制和转录
C. 癌细胞的浸润性和扩散性是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所致
D. 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
9. 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所有实验都需要设计空白对照,确保单一变量
B. 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番茄含有丰富的葡萄糖,但不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D. 用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检验酒精会变成灰绿色
10. 如果用3H、15N、32P、35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未标记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
A. 可在外壳中找到3H、15N和35S B. 可在DNA中找到15N、32P、35S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35S D. 可在DNA中找到3H、15N和32P
11. 下列有关基因的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转录会沿着DNA的一整条脱氧核苷酸链进行
B. mRNA分子由一条链组成,tRNA分子由两条链组成
C. 1种氨基酸可由1种或多种tRNA转运
D. 一条mRNA上可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合成多种肽链
12. 玉米籽粒的颜色有白色、红色和紫色,控制籽粒颜色的相关基因(M和m、N和n、E和e)独立遗传,相关物质的合成途径如图所示。现有一红色籽粒玉米植株自交,后代籽粒表现为紫色:红色:白色=0:3:1.则该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 )
A. MMNNEE B. MmNNee C. MmNnEE D. MmNnee
13. 如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图中个体Ⅱ3的基因型不可能是( )
A. bb B. Bb C. XBXb D. XbXb
14. 下列有关变异和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会引起基因的结构、位置和数目的改变
B. 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
C. 单倍体育种时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种子或幼苗
D. 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15. 山茶象甲用喙在山茶果皮上钻孔后将卵注入孔洞,只有在打通果皮的孔洞中孵出的幼虫才能取食到种子而成活。图1为日本南、北部地区的象甲。图2为日本不同纬度多个地区的象甲平均喙长和山茶平均果皮厚度。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于北部
B. 图2中M区象甲繁殖后代成功率最高
C. 图2中P区数据采集自北部地区
D. 山茶象甲与山茶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16.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麦芽糖属于小分子物质,可存在于内环境中
B. 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K+
C.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其理化性质的动态平衡
D.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组织液、淋巴中的多
17. 下列现象与免疫过程无关的是( )
A. 某些人遇到花粉会产生过敏反应 B. 患者对移植的器官有排斥反应
C. 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 D. 口服感冒药可预防和治疗感冒
18. 下列有关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合成
B. 植物幼嫩部位的生长素可从形态学下端运至形态学上端
C. 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生长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D. 只要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番茄就能获得无子果实
19. 下列有关生态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B. 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调查可用取样器取样法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和散失的过程
D. 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不能反映动物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0. 生态农业是一种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对植物秸秆的深度利用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如可利用秸秆作饲料、生产酒精或培育蘑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农业变废物为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B. 将秸秆作饲料喂养牲畜时,秸秆中的能量会全部流入牲畜体内
C. 在“植物→蘑菇→人”这条食物链中,人处于第三营养级
D. 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益
21. 烟草花叶病是烟草普遍发生的一类重要病害。科学家对健康和感染病毒的叶片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分类
叶绿素a含量
叶绿素b含量
叶绿素总量
健康叶片
6.7875
1.8626
8.6501
感病叶片
5.0225
1.3588
6.3813
(1)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所用试剂为 ______,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 ______。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用于将水分解为 ______,还有一部分转移到 ______中。
(2)叶绿素含量下降主要是通过影响 ______阶段使光合作用强度降低。从理论上说,初期健康叶片与感病叶片相比,C3的含量 ______(填“偏多”、“相等”或“偏少”)。
(3)有人对健康植株和感病植株的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测得数据如图。
①图中代表感病植株的是 ______(填“A”或“B”)植株,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 ______。据图分析,b点时A植株的光合速率 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c点时B植株的光合速率。
②据图可知,当光照强度足够大时,A、B植株的光合速率基本一致。但现实中,感病植株较健康植株显著减产,其减产的原因是 ______。
22. 2022年9月15日至27日,十四运在我省顺利举行。此次运动会共设置了34个大项387个小项,竞技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战绩。回答下列问题:
(1)篮球场上,队员看到队友传球,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控制这一反射的高级中枢位于 ______。运动员在发球的瞬间,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的信号转换为 ______。
(2)排球场上,队员在比赛中情绪紧张时,下丘脑中合成并分泌的 ______增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细胞代谢。比赛结束后,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 ______的特点。
(3)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擦伤并导致感染,从而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人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其中第 ______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病原体侵入体内,被 ______细胞摄取,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 ______和抗原的共同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 ______。
23. 某植株的红果肉(A)对白果肉(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研究基地的该种植株均为杂合体,现要用这些杂合体通过杂交选育出该基地未出现过的红果肉抗病的植株新品种。回答下列问题:
(1)育种所用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______,F1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占全部F1代的 ______。
(2)用红果肉抗病(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到的子化中,分别占的基因型共有 ______种。自交子代中,杂合白果肉抗病植株占全部白果肉植株的比例是 ______。
(3)从红果肉抗病(AaBb)的植株自交的子代中,选出基因型为AaBB和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株白果肉抗病植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亲本AAbb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因处理不当,使亲本AaBB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为了验证究竟是上述哪种情况,可以将该白果内抗病植株自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若子代 ______,则是亲本AAbb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
若子代 ______,则是亲本AaBB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
24. 树懒是一种生活在热带雨林中的哺乳动物,形状略似猴,行动迟缓,活动范围小,主要以树叶、嫩芽、果实为食,其天敌主要是蟒蛇和猛禽等。树懒身上长有绿藻使其外表呈现绿色。回答下列问题:
(1)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 ______和 ______就是沿着其营养结构进行的。
(2)调查树懒种群密度的方法是 ______。根据树懒生活习性,推测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的意义是 ______。
(3)下表是研究人员对该热带雨林能量流动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表中甲、乙、丙、丁为不同营养级。GP为同化量,R为呼吸消耗量,单位:×102kJ/(m2•a)]。
项目
CP
X
R
甲
12.6
2.9
9.7
乙
838.2
166.0
67.2
丙
0.9
0.4
0.5
丁
105.0
38.8
66.2
分解者
184.5
23.8
160.7
据表分析,表格中X的含义是用于 ______的能量。树懒所属的营养级是 ______,该营养级与其相邻的下一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______。
(4)热带雨林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______价值。若因热带雨林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会使生态系统的 ______稳定性降低。
25. 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加入的特殊染料是 ______。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2)制作泡菜时,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 ______。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 ______。
(3)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______。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 ______,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4)有人想提取橘皮精油获取利润,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 ______法,为了提高出油率,需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 ______浸泡,浸泡时间为10h以上,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
26. 回答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 ______。
(2)获取目的基因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可能产生 ______末端,也可能产生 ______末端。限制酶可作用于DNA分子的 ______键。
(3)基因文库的构建中,cDNA文库属于 ______(填“全部”或“部分”)基因文库,其构建方法是: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通过 ______产生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
(4)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目的基因,常用的技术是 ______。目的基因获取后,需要进行 ______,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是O,C是最基本的元素的原因是碳以碳链的形式组成了组成细胞的大分子有机物的基本骨架,A错误;
B、甘蔗吃起来特别甜,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蔗糖,但甘蔗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错误;
C、鸡蛋煮熟易被消化,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肽链变得松散,因而更容易被酶催化,C正确;
D、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缺铁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发生障碍,机体会患缺铁性贫血症,D错误。
故选:C。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本题考查细胞中的元素、糖类的分类和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解:A、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既有DNA也有RNA,遗传物质只有DNA,A错误;
B、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无线粒体,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也没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结构,B正确;
C、发菜细胞中没有染色体,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C错误;
D、水绵和发菜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发菜中的光合色素为叶绿素和藻蓝素,而水绵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D错误。
故选:B。
发菜属于原核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多数有,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拟核中: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
细胞质中:在线粒体、叶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本题以发菜为情境,考查原核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以及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3.【答案】D
【解析】解:A、甲图表示的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脂肪酸,A正确;
B、乙图P点达到最大运输速率后影响因素不再是横轴上的因素,其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B正确;
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与氧气浓度无关,可用图丙表示,C正确;
D、丁图曲线的起点不应为坐标系的原点,因为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也可用于主动运输过程,D错误。
故选:D。
1、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常见的有水、气体、甘油、苯、酒精等。
2、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3、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质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常见的如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钾离子等。
4、题图分析:甲图表示物质浓度与运输速率呈正相关,即影响因素仅为物质浓度,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乙表示影响因素为物质浓度和载体蛋白数量,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丙表示物质跨膜运输不需要消耗能量,属于自由扩散或协助扩散;丁图表示影响因素为能量和载体蛋白,该物质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度的因素,并结合所学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做出正确判断,属于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4.【答案】C
【解析】解:A、ATP分子中含有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错误;
B、肌细胞中ATP含量很少,依靠ATP和ADP快速转化以保证能量的供应,B错误;
C、不同的细胞功能不同所需的酶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故细胞中酶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发生变化,C正确;
D、人体是恒温的,体内酶的活性与环境温度没有正相关的关系,D错误。
故选:C。
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ATP分子不稳定,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容易断裂,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绝大多数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本题考查了ATP和酶的有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明确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但是转化速度很快,属于简单题。
5.【答案】B
【解析】解:A、在适宜强度的光照下,a玻璃罩中的植物甲,初始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CO2含量逐渐降低,当CO2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玻璃罩中CO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A错误;
B、b玻璃罩中的乙植株进行遮光(黑暗)处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因此b植株的干重将持续降低,B正确;
C、甲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乙植株的叶肉细胞中形成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因此二者形成ATP的场所不完全相同,C错误;
D、在某一时刻,甲植株的光合作用强度会等于乙植株的呼吸作用强度,D错误。
故选:B。
在适宜强度的光照下,a玻璃罩中的植物甲,初始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导致CO2含量逐渐降低,当CO2含量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玻璃罩中CO2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量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量的关系,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真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积累量=白天净光合作用量-夜间呼吸消耗量进行解题。
6.【答案】A
【解析】解:A、④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第二阶段和⑤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第二阶段,都不释放能量,不能产生ATP,A正确;
B、骨骼肌细胞中可以发生的过程有①②③⑤,B错误;
C、酵母菌是真核生物,③过程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内膜,C错误;
D、①④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无氧呼吸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中,没有释放出来,D错误。
故选:A。
分析题图:①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②为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基质;③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在线粒体内膜;④为无氧呼吸产生酒精的过程;⑤为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具体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答案】C
【解析】解:A、该动物的性别为雌性,体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A错误;
B、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丙图中的BC段,乙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1个DNA分子,对应于丙图中的DE段,B错误;
C、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为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
D、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其变异可发生于丙图AB段DNA复制时,乙细胞中的变异属于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丙图BC段,D错误。
故选:C。
分析图甲:细胞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且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图乙:图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由图乙不均等分裂可以看出,该哺乳动物为雌性。
分析图丙:图丙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曲线图,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题图,进而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8.【答案】D
【解析】解:A、细胞分化时,细胞内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形成了多种细胞,A错误;
B、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导致DNA不能解旋,进而会影响DNA复制和转录过程,B错误;
C、细胞癌变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癌细胞容易扩散转移,C错误;
D、成熟生物体中,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凋亡实现,D正确。
故选:D。
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癌变: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的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涉及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癌变,对细胞不同生命时期的特征、原理机制的总结理解是解题关键,一般难度不大。
9.【答案】A
【解析】解:A、并不是所有实验都需要设计空白对照,如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存在前后自身对照,不需要设计空白对照,A错误;
B、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正确;
C、番茄含有丰富的葡萄糖,但其有颜色,存在干扰,不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C正确;
D、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D正确。
故选:A。
1、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
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
(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
3、鉴定类实验的操作流程模板:取材(应该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处理材料(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加鉴定剂(根据实验原理和要求,准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观察,得出结论(对应实验目的进行准确描述,并做出肯定结论)。
本题考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检测还原糖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0.【答案】D
【解析】解:噬菌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中含有C、H、O、N、P,而蛋白质中含有C、H、O、N、S等元素。用3H、15N、32P、35S共同标记噬菌体,其中3H、15N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了噬菌体的DNA,35S标记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没有进入细菌内,只有DNA进入细菌内,并以细菌内的物质(氨基酸、核苷酸)为原料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细菌内的物质不具有放射性。由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在子代噬菌体的DNA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3H、15N、32P。
故选:D。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因此15N同时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中可检测到32P,而外壳中检测不到放射性。
本题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成分及相应的组成元素;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注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再根据题干信息答题。
11.【答案】C
【解析】解:A、转录过程以基因的一条链作为模板,不是DNA的一整条脱氧核苷酸链,A错误;
B、mRNA分子和tRNA分子都是由一条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都是单链结构,B错误;
C、一种氨基酸可由1种或多种tRNA转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C正确;
D、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在一个mRNA上分别合成一条多肽链,且这些多肽链的氨基酸顺序是相同的,D错误。
故选:C。
1、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当细胞开始合成某种蛋白质时,编码这个蛋白质的一段DNA双链将解开,双链的碱基得以暴露,细胞中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供转录用的DNA的一条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依次连接,形成一个mRNA分子。
2、mRNA合成以后,就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因表达相关知识的了解,要求学生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属于识记层次的内容,难度较易。
12.【答案】B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红色籽粒玉米的基因型是M_N_ee,自交后代紫色:红色:白色=0:3:1,即没有紫色个体,且红色:白色=3:1,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实验,因此亲本红色玉米的基因型可能是MmNNee或MMNnee。
故选:B。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2、分析题图:玉米籽粒的颜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且mm____、M_nn__为白色,M_N_ee为红色,M_N_E_为紫色。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分析题图,明确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推出亲本基因型。
13.【答案】D
【解析】解:A、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bb,A错误;
B、该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Bb,B错误;
C、该遗传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3的基因型为XbXb,C错误;
D、Ⅱ3的母亲正常,所以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所以Ⅱ3的基因型不可能为XBXb,D正确。
故选:D。
分析系谱图:根据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和“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无法准确判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Ⅱ3患病,所以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Y遗传;Ⅱ1的母亲正常,所以该病也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本题以系谱图为载体,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判断能力。
14.【答案】B
【解析】解:A、基因突变会引起基因的结构的改变,但不会引起基因位置和数目的改变,A错误;
B、染色体变异属于细胞水平的变异,可用显微镜观察,B正确;
C、单倍体往往高度不育,因此单倍体育种时常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的幼苗,C错误;
D、三倍体无子西瓜不能进行有性生殖,但其培育采用的是多倍体育种法,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D错误。
故选:B。
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这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进而产生新基因。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3)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掌握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中的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5.【答案】B
【解析】解:A、由图1图2分析可知,日本南部地区的象甲的喙比北部地区的象甲的长,说明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于北部,A正确;
B、无法从图2信息中确定M区象甲繁殖后代成功率的高低,B错误;
C、图2中P区的果实果皮厚度较小,因此数据应的是采集自北部地区,C正确;
D、山茶象甲与山茶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B。
由图1与图2可知,日本南部地区的象甲的喙比北部地区的象甲的长;随着果实的果皮厚度的增加,象甲的喙长度增加。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16.【答案】D
【解析】解:A、蔗糖属于二糖,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不可存在于内环境中,A错误;
B、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其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B错误;
C、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和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错误;
D、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其中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较组织液和淋巴中的多,D正确。
故选:D。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本题考查内环境和稳态的知识,考生识记内环境的概念和组成,明确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和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某些人遇到花粉会产生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反应,与免疫功能有关,A错误;
B、患者对移植的器官有排斥反应属于细胞免疫,与免疫功能有关,B错误;
C、患过麻疹的人不会再患麻疹,是因为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与免疫功能有关,C错误;
D、口服感冒药可预防和治疗感冒,属于药物治疗,与免疫功能无关,D正确。
故选:D。
1、人体的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本题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防卫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18.【答案】C
【解析】解:A、生长素的合成不需要光照,A错误;
B、植物幼嫩部位的生长素可从形态学上端运至形态学下端,B错误;
C、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主要有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C正确;
D、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番茄花的雌蕊柱头,能获得无子果实,D错误。
故选:C。
生长素:
1.产生: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
2、运输:胚芽鞘、芽、幼叶、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称为极性运输;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
3.分布:各器官均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地分布于新陈代谢旺盛的部分;幼根(叶)>老根(叶);分生区>伸长区;顶芽>侧芽。
4.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等。
5.特点:具有双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相关内容,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9.【答案】C
【解析】解:A、一个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即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A正确;
B、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的过程,C错误;
D、不同高度的喜鹊不是一个群落,因此不具有垂直结构,D正确。
故选:C。
1、生态系统的成份及作用分别是:
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空气、水、矿物质、阳光、热能。
②生产者:属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③消费者:属异养生物(各种动物),包括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
④分解者:a、属异养生物(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b、作用:分解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和残落物中的有机物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
2、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过程中,相邻营养级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
3、生物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等,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20.【答案】A
【解析】解:A、生态农业变废物为资源,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A正确;
B、将秸秆作饲料喂养牲畜时,秸秆中的能量只有一部分会流入牲畜体内,B错误;
C、蘑菇属于分解者,不在食物链中,食物链应为“植物→人”,人处于第二营养级,C错误;
D、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益,D错误。
故选:A。
农业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态系统内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生态农业能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本题考查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形、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的能力。
21.【答案】无水乙醇 胡萝卜素 [H]和氧气 ATP 光反应 偏多 B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等于 由于正常生长环境条件下,光照强度常低于光饱和点,所以B植株光合速率常低于A植株,有机物的积累量要低,因此实际生产中感病植株较健康植株显著减产
【解析】解:(1)叶绿体色素能够溶解到有机溶剂中,因此,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所用试剂为有机溶剂,通常选用的是无水乙醇,分离色素所用的原理是根据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扩散得快,溶解度小的扩散得慢,进而实现了色素的分离,在滤纸条上扩散速度最快的色素是胡萝卜素。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一部分用于将水分解为氧气[H],还有一部分转移到ATP中。
(2)根据表中信息可知,初期感病叶片与健康叶片相比,其叶绿素总量降低,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减少,影响了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即三碳化合物的消耗减少,而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的生成基本不变,所以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偏多),可见叶绿素含量下降是通过影响光反应阶段进而引起了光合作用强度的下降。
(3)①由于感病植株的叶绿素总量少,所以光合速率一般要比健康植株低,而图中B植株在较低光照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比A植株弱,所以B植株为感病植株。a点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此时细胞中产生ATP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据图分析,b点时A植株的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c点时B植株的光合速率也等于其呼吸速率,且二者的呼吸速率是相等的,因此b点时A植株的光合速率等于c点时B植株的光合速率。
②由于正常生长环境条件下,光照强度常低于光饱和点,所以B植株光合速率常低于A植株,有机物的积累量要低,因此实际生产中感病植株较健康植株显著减产。
故答案为:
(1)无水乙醇 胡萝卜素[H]和氧气 ATP
(2)光反应 偏多
(3)B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等于 由于正常生长环境条件下,光照强度常低于光饱和点,所以B植株光合速率常低于A植株,有机物的积累量要低,因此实际生产中感病植株较健康植株显著减产
分析表格:健康叶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总量都高于感病叶片。根据图形分析,A植株与B植株与纵坐标的交点相同,说明两者的呼吸速率相等;与横坐标的交点代表光补偿点(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曲线达到平衡点对应的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此时植物的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结合曲线图可知植物A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植物B低。
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操作要点,掌握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正确分析图示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答题。
22.【答案】大脑皮层 化学信号→电信号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时间较长 一、二 吞噬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解析】解:(1)篮球场上,队员看到对方发球时,迅速做出接球的动作,这一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运动员在发球的瞬间,在突触后膜上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2)在比赛中情绪紧张时,下丘脑中合成并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增多,促进细胞代谢。比赛结束后,队员的情绪暂时不能恢复,说明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的特点。
(3)人体抵御病原体的攻击有三道防线,其中第一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病原体等抗原侵入体内,被吞噬细胞摄取,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T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和和抗原的共同作用下,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故答案为:
(1)大脑皮层 化学信号→电信号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时间较长
(3)一、二 吞噬 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
2、体液免疫过程为:(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再由辅助性T细胞呈递给B细胞;(2)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本题以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为情境,综合考查了在具体情景中运用所学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相关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3.【答案】Aabb、aaBb 4 性状分离比为白果肉抗病:白果肉感病=3:1, 全为白果肉抗病
【解析】解:(1)结合分析可知,育种所用的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二者杂交获得的子代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且比例为1:1:1:1,显然F1代中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占全部F1代的。
(2)用红果肉抗病(AaBb)的植株自交所得到的子化中,占的基因型为单杂类型,共有4种,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自交子代中,白果肉植株(aaB_和aabb)所占比例为,其中杂合白果肉抗病植株占全部白果肉植株的比例是。
(3)从红果肉抗病(AaBb)的植株自交的子代中,选出基因型为AaBB和AAbb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株白果肉抗病(aaB_)植株。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亲本AAbb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因处理不当,使亲本AaBB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若是前者则该白果肉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若为后者,则该白果肉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为了验证究竞是上述哪种情况,最简便的方法是,可以将该白果肉抗病植株自交,观察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子代性状分离比为白果肉抗病:白果肉感病=3:1,则该个体的基因型是aaBb,其产生的原因是亲本AAbb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引起的;若子代全为白果肉抗病,则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其产生的原因是亲本AaBB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4
(3)性状分离比为白果肉抗病:白果肉感病=3:1,全为白果肉抗病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题意分析:某研究基地的该种植株均为杂合体,现要用这些杂合体通过杂交选育出该基地未出现过的红果肉抗病的植株新品种,说明存在的杂合体为Aabb和aaBb,想要培育出的红果肉抗病新品种的基因型为A_B_,所以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正确分析题文明确亲本的基因型,再结合题意正确答题,体现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24.【答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样方法 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 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第二 12% 间接 抵抗力
【解析】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也是这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网)进行,即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2)树懒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调查其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藻类使树懒外表呈现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
(3)依据同化量等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加上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则可知表格中X的含义是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树懒以树叶、嫩芽、果实为食,则其为初级消费者,处于丁第二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2.6÷105.0×100%=12%。
(4)热带雨林具有调节气候、蓄洪防旱的功能,这是在维持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若因热带雨林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则生物多样性下降,营养结构变得简单,会使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进而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物质循环能量流动
(2)样方法适应环境,有利于树懒躲避天敌的捕食
(3)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第二 12%
(4)间接抵抗力
表格分析: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同化能-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根据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乙是生产者,丁是初级消费者,甲是次级消费者,丙是三级消费者。2、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下--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
熟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能利用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解答生态系统的相关问题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与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也是本题的考点。
25.【答案】刚果红 菌液浓度过高 增加乳酸菌数量 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毛霉 蛋白酶和脂肪酶 压榨 石灰水
【解析】解:(1)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时,刚果红和纤维素结合能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可以产生纤维素酶而分解纤维素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所以可以用刚果红鉴别纤维素分解菌。某同学在纯化土壤中的细菌时,发现培养基上的菌落连成一片,最可能的原因是菌液浓度过高。
(2)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增加乳酸菌的含量,以缩短发酵所需时间。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由于乳酸菌产生了大量乳酸,其他细菌活动受到抑制,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3)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豆腐发酵主要利用了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通过发酵,豆腐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增多,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4)一般提取橘皮精油的方法是压榨法,为了提高出油率,需将柑橘皮干燥去水,并用石灰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0h以上,这样压榨时不会滑脱。
故答案为:
(1)刚果红 菌液浓度过高(土壤溶液稀释不够)
(2)增加乳酸菌的数量 乳酸菌数量增加,杂菌数量减少
(3)毛霉 蛋白酶和脂肪酶
(4)压榨 石灰水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2、泡菜的制作原理:泡菜的制作离不开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3、腐乳的制作原理: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能够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别水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4、提取橘皮精油:
(1)橘皮精油的性质:无色透明,具有诱人的橘香味,主要成分为柠檬烯,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
(2)提取流程: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3)分析:橘皮洗净晾干后,要浸泡在pH为12、质量分数为 7%~8%的石灰水中16~24h,其目的是防止橘皮压榨时滑脱,提高出油率。
本题考查制作泡菜、腐乳、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和橘皮精油的提取等知识,考查知识点较多,但都是教材中的识记类知识点,难度适中,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
26.【答案】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能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黏性 平 磷酸二酯 部分 逆转录 PCR扩增技术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解析】解:(1)目的基因主要是指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能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和平末端两种,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酶。
(3)基因文库的构建中,cDNA是由RNA经过逆转录过程产生的,因此cDNA文库属于部分基因文库,其构建方法是:用某种生物发育的某个时期的mRNA通过逆转录产生cDNA片段,与载体连接后储存在一个受体菌群中,从而获得了cDNA文库。
(4)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目的基因,常用的技术是PCR扩增。用该技术获得目的基因后,为了保证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正常表达,需要进行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这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
故答案为:
(1)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也可能是一些具有调控作用的因子
(2)黏性 平 磷酸二酯
(3)部分 逆转录
(4)PCR扩增技术 目的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工具及其功能,掌握各步骤中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渭南一模)生物: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渭南一模)生物,文件包含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转曲2页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渭南一模)生物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渭南一模)生物试题及答案,文件包含2024届陕西省渭南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pdf、生物答案转曲2页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渭南一模)生物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渭南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渭南一模)生物试卷及答案,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