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氧气的性质(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展开这是一份专题02 氧气的性质(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文件包含专题02氧气的性质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教师版含解析doc、专题02氧气的性质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向02 氧气的性质
例1.(2021·湖南娄底)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和仔细分析实验现象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例2.(2021·广西贵港)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铁丝 B.硫
C.镁 D.红磷
例3.(2021·湖北十堰)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硫在氧气中燃烧放热,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火箭燃料
D.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例4.(2021江苏扬州)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于医疗急救 B. 易溶于水
C.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 可贮存在钢瓶中
一、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 水(故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 (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的氧气,要 在桌面上)。
二、化学性质
(1)能 ;能 ;其独有特色是 。
(2)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在点燃的条件下能与木炭、硫、铁等物质发生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注意:①氧气可以帮助可燃物燃烧(或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与可燃性有本质区别。
②“剂”是一种发生某种变化的作用物质,如氧气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氧气可以提供氧从而把别的物质氧化的性质是氧气的氧化性,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可用作氧化剂。
氧气与几种常见物质反应的比较表
物质 | 燃烧现象 | 化学方程式 | ||
非金属单质 | 木炭 | 空气中 | 木炭红热、无烟、无焰 | C+O2 CO2 (充分燃烧) |
氧气中 | 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 |||
非金属单质 | 硫 | 空气中 | 产生 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S+O2SO2 |
氧气中 | 产生 色火焰,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 |||
磷 | 空气氧气中 | 发出黄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大量 | 4P+5O22P2O5 | |
氢气 | 空气或氧气中 | 产生 色火焰,放出热量 | 2H2+O2 2H2O | |
金属单质 | 铁丝 | 空气中 | 铁丝红热,不燃烧 | — |
氧气中 | 剧烈燃烧、 、生成 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 |||
镁条 | 空气中 | 剧烈燃烧,发出 ,放出热量,生成 色固体 | 2Mg+O22MgO | |
氧气中 | 燃烧更剧烈 | |||
金属单质 | 铜丝 | 空气或氧气中 | 铜丝表面变黑 |
2Cu+O22CuO
|
化合物 | 一氧化碳 | 空气或氧气中 | 产生 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 2CO+O2 2CO2 |
甲烷 | 空气或氧气中 | 产生 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 CH4+2O2CO2+2H2O |
注意:
1.木炭燃烧时:实验时应注意: ,原因是 (若迅速伸入瓶底,木炭燃烧很旺但很快熄灭)。
2.硫燃烧时:此实验中,氧气瓶底要放少量的水,目的是 。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铁只能在 中燃烧,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因空气中氧气浓度小,不足以支持铁的燃烧。
(2)此实验中,氧气瓶底要 ,目的是 。
(3)细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目的是 。
(4)铁丝下端要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 ,但应注意 。
(5)若实验中没有看到火星四射现象,可能的原因有 、 、 。
4.镁粉在军事上制作照明弹或信号弹,原因是 。镁化学性质比铁活泼,能在氧气浓度较低的空气中燃烧。
1.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
(1)硫燃烧实验: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刺激性,是有害气体之一,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生成的二氧化硫对空气造成污染,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
(2)铁丝燃烧实验: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高温熔融物,如果直接溅落到瓶底,会使瓶底炸裂,因此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炸裂集气瓶底,此时可以用细沙代替水。
(3)红磷燃烧实验: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该白烟是固体小颗粒五氧化二磷的集合体,该物质有毒、有刺激性气味,集气瓶中少量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同时可降低瓶内温度,此时不能用细沙代替水。
2.如何正确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
描述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烟”与“雾”的区别
“烟”:是固体小颗粒在空气中扩散形成的;
“雾”:是液体的小液滴在空气中扩散形成的。如红磷燃烧产生的是白烟,即五氧化二磷的固体小颗粒;而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的是白雾,即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遇到水蒸气形成的盐酸小液滴。
(2)光和火焰的区别
光:一般是沸点高的固体燃烧产生的,如铁丝燃烧、镁条燃烧、木炭燃烧等。
火焰:是沸点低的固体、气体或液体的蒸气燃烧产生的,如硫燃烧、酒精燃烧、蜡烛燃烧等。
(3)现象与结论不能混为一谈
实验现象是指感官能够感觉到的,如颜色、状态、气味、热量等,而结论是在分析现象的基础上得到的。如铁丝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而不能说“生成四氧化三铁”。只有通过分析黑色固体的成分,才能确知是四氧化三铁。
(4)物质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要有所区别
同一种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如硫、碳等;有些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如铁丝。这是因为物质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高,燃烧越剧烈,因此,在描述现象时一定要注意区别。
〖特别提醒〗
①氧气溶解能力不大,但水中溶解少量氧气即可供水中生物呼吸、生存。
②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与其他物质反应中常用作氧化剂,有氧化性,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供给呼吸就是氧化性的具体体现。
1.(2021年5月苏州市苏州新区中考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
B.氧气易溶于水,水中生物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生存
C.铁丝在纯氧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燃料
2.(2021年成都市武侯区金花中学中考二模)下列均为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若从安全角度考虑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 B.铁丝燃烧
C.硫燃烧 D.蜡烛燃烧
3.(2021年广西玉林市北流市中考二模)下列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4.(2021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二模)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B.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C.打开浓盐酸,瓶口看到白雾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5.(2021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中考一模)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1.(2021年5月中山市中考二模)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实 验 装 置 | 硫在氧气中燃烧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解释 | 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 | 集气瓶中的水:更快地吸收白烟 |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融熔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
| A | B | C | D |
2.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具有可燃性,可以支持燃烧
B.水生动物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C.工业上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是化学变化
B.植物的光合作用会消耗氧气
C.氧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液态氧可用作火箭助燃剂
4.氧气的化学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
A.比较活泼,在点燃或加热条件下能与许多金属,非金属发生化学反应。
B.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反应。
C.不活泼,常温时不能与其他物质反应。
D.非常不活泼,高温时能与少量物质反应。
1.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2.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助燃,可作燃料
B.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C.细铁丝在空气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3.如图是硫和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是纳米铁粉在空气中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甲中观察到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实验乙中观察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B.实验甲和实验乙中生成物相同,但是实验丙和实验丁的生成物不同
C.从四个实验中可以看出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和反应物接触面积可以使反应更充分更剧烈
D.四个实验中水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集气瓶炸裂
1.(2021山东临沂)对所学知识及时总结是一种好习惯,某同学总结的下列实验现象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 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
2.(2021·湖南湘潭)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红棕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
3.(2021·陕西省卷)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铁丝 D.镁带
4.(2021·重庆)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
5.(2021·河北省卷)根据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用该装置收集气体,气体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实验时导管接近集气瓶底部的目的是_______。
(2)乙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点燃铁丝下端的火柴,待______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实验时瓶底有水,若集气瓶炸裂,操作上可能的错误是_______。
6.(2021西北工业大学附中二模)同学们围绕“铁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展开以下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的现象与其含碳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实验1:取直径0.20mm,含碳0.1%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零星的火星 | ①铁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与其含碳量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2:取直径______,含碳0.32%的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较明显的火星四射 |
【拓展延伸】
同学们认为铁丝燃烧的现象还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所以想收集不同浓度的氧气进行相关实验,若用排水法
收集一瓶体积分数为90%的氧气,预先应向容积为400mL的集气瓶中加水,水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
活动二:探究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物质中是否有铁单质
【查阅资料】
①自然界中铁的氧化物主要是四氧化三铁、氧化铁和氧化亚铁三种,其中氧化亚铁极易被氧化为氧化铁;
②铁的氧化物均能溶于酸;
③铁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都会生成氢气。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将冷却后的黑色固体碾碎装入试管,加入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铁燃烧时溅落下来的黑色固体中含有铁单质 |
【拓展延伸】
已知: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能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探究活动一中为了防止集气瓶炸裂,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5 分子、原子、离子(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文件包含专题25分子原子离子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教师版含解析doc、专题25分子原子离子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8 物质、离子的共存(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文件包含专题28物质离子的共存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教师版含解析doc、专题28物质离子的共存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3 氧气的制取(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文件包含专题03氧气的制取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教师版含解析doc、专题03氧气的制取重点难点-备战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学生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