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一)
展开章末检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2016年9月8日,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贝努小行星位于( )
A.b、c之间 B.c、d之间
C.d、e之间 D.e、f之间
2.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3.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稳定的太阳光照
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 D.适中的日地距离
答案 1.C 2.A 3.D
解析 第1题,在太阳系中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小行星带,贝努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内,d为火星,e为木星。第2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第3题,日地距离适中有利于水保持液态。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登月。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有( )
①绚丽的极光 ②一划而过的流星 ③满天星星 ④昼夜更替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 )
A.与太阳的距离不适宜
B.缺少重要的矿物质
C.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大
D.太阳辐射太强
答案 4.C 5.D
解析 第4题,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无法观测到绚丽的极光,也无法观测到一划而过的流星,但是可以看到满天星星和昼夜更替现象,所以C正确。第5题,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上太阳辐射太强,所以D正确。
(2020·山东省潍坊市期中)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据此完成6~7题。
6.组成“火星伴月”的天体为( )
A.行星和卫星 B.恒星和卫星
C.行星和行星 D.恒星和行星
7.下列天体中,距离火星最近的是( )
A.金星 B.土星 C.地球 D.太阳
答案 6.A 7.C
解析 第6题,“火星伴月”的天体是火星和月球,火星属于行星,月球属于地球的卫星,故A项正确。第7题,太阳系中,行星距离太阳远近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且越向外两行星间的距离越远,故选项中距离火星最近的天体是地球,C项正确。
下图为“某道路红绿灯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
8.太阳能是该红绿灯的主要能源,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 )
A.核聚变反应 B.核裂变反应
C.化学反应 D.电能转化
9.有人注意到在一周白天中,同一交通信号灯的亮度会出现变化,其影响因素最可能是( )
A.海拔 B.电网供电
C.交通流量 D.天气阴晴状况
答案 8.A 9.D
解析 第8题,太阳巨大的能量来源于核聚变反应,由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放出能量,选A。第9题,据图可知,该处信号灯是太阳能信号灯。晴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而阴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所以信号灯的亮度会跟天气阴晴状况有关,晴天较亮,阴天较暗。选D。
读“江苏省多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兆焦耳/平方米·年)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题。
10.下列关于南京、淮安、徐州三城市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
A.徐州>南京>淮安
B.南京>淮安>徐州
C.淮安>徐州>南京
D.徐州>淮安>南京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中数值变化趋势判断,南京的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 500,淮安为4 500~4 700,徐州为4 700~4 900,三城市年太阳总辐射量的比较为徐州>淮安>南京。
太阳不像地球,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不过通常太阳两极的磁性是不同的,并且在每个太阳活动周期中,大约当太阳活动达到峰值时,两极磁性会发生转换。这种转换并不会给地球带来显著的直接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1题。
11.太阳活动会引起地球大气层扰动而导致( )
A.极夜现象
B.降水增多
C.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现象
D.耀斑现象
答案 C
解析 太阳活动中的太阳耀斑和太阳风会干扰大气层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衰减或中断。
(2019·江苏启东中学月考)《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已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结构示意图”,完成12~14题。
12.图中太阳的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13.“黑气”在图中出现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不是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
A.干扰电离层,影响有线电短波通信
B.发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美丽的极光现象
D.航空航天活动受影响
答案 12.B 13.A 14.A
解析 第12题,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故B正确。第13题,光球层上常出现的暗黑的斑点,叫太阳黑子。“黑气”指的是太阳黑子。读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黑子,②为太阳耀斑,③为日珥,④为太阳风,故A正确。第14题,太阳活动影响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航空航天活动受影响,故选A。
地层是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正常情况下,下面的岩层总是比上面的岩层古老。化石多保存于沉积岩层中,相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读图回答15~16题。
15.图中( )
A.甲层深度约2 900千米
B.乙层由外力作用形成
C.丁层的时代最古老
D.共有十个时代的地层
16.地点3地层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
A.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B.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C.沉积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地壳上升—侵蚀作用—地壳下沉—沉积作用
答案 15.B 16.A
解析 第15题,由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甲层深度,A错。图示各地层中都含有化石,为沉积岩,都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B对。丁层在最上面,是最新地层,C错。读图可知,图中共有四个时代的地层,D错。第16题,图示地点3处缺少地层乙,说明可能经历了外力侵蚀作用。故推断开始该地区地势较低,沉积作用形成了甲、乙岩层,后来地势升高,乙岩层被侵蚀掉,后又地势降低,则沉积形成丙、丁岩层。
读“含有恐龙化石的地层剖面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层形成的地质年代里,繁盛的植被是( )
A.藻类 B.被子植物
C.裸子植物 D.蕨类
18.发掘该化石过程中,不宜使用的工具是( )
A.挖掘机 B.探铲 C.皮尺 D.毛刷
答案 17.C 18.A
解析 第17题,图中是恐龙化石,恐龙生活在中生代,当时裸子植物繁盛,选C。第18题,化石的发掘需精确、细心,科学使用小型的考古工具,挖掘机挖掘过程中容易破坏化石,选A。
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演化历史中,很多地质事件都可以作为现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宝贵遗产,人们完全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 回答19~20题。
19.历史时期出现的温暖期,导致北极冰盖消失,亚热带范围向北扩展到加拿大。这一时期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
A.海岸线大幅度变长
B.陆地面积增大
C.天山积雪冰川增多
D.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
20.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 )
A.蛋白质和核酸的出现
B.叶绿体的出现
C.原始生命的出现
D.臭氧层的出现
答案 19.D 20.B
解析 第19题,温暖期热量条件改善,野生大象生存纬度升高,D对。由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变短;陆地面积减小;气候变暖,天山积雪冰川加速融化。第20题,由原始大气转化为现在大气,同生命现象的发展关系最为密切,有叶绿体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大气中的氧含量增加,故原始大气演变为现在大气的关键是叶绿体的出现。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21~23题。
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纵波和横波波速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①和②之间是古登堡界面
C.在深约2 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
D.地核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22.岩石圈是指( )
A.①的顶部 B.②的顶部
C.①和②的顶部 D.③的外部
23.某地地下30千米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摆
B.先左右摇摆,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答案 21.C 22.C 23.C
解析 第21题,由图可知,横波在到达地下约2 900千米处时就消失了,纵波的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①和②之间是莫霍界面;上地幔中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第22题,岩石圈是由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组成的,即软流层以上的固体部分。第23题,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且横波只在固体中传播,故地面上的人、附近的飞鸟和池塘里的鱼都能感到纵波。
雾凇,俗称树挂,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雾凇景观以吉林雾凇最为有名,下图为“吉林雾凇景观图”。据此回答24~25题。
24.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数量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5.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所属地球圈层的主体是( )
A.海洋 B.空气 C.岩石 D.植物
答案 24.C 25.A
解析 第24题,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空气中的水汽在树木等物体上凝结而成,故雾凇的形成体现的地球圈层有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共3个,选C。第25题,据图文材料可知,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积物,所以构成雾凇景观的核心要素是冰晶,属于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选A。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6.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适当的方格中。(9分)
①原始海洋形成 ②日地距离适中 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④液态水 ⑤昼夜交替周期不长 ⑥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太阳辐射 ⑦适宜的温度 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⑨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答案 自上而下、自左向右依次为⑦⑧①,⑥⑨,②⑤③④。
27.太阳辐射是地球上重要的能源来源,也日益成为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断开发利用的新能源。读“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太阳辐射是太阳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________波段。(2分)
(2)世界太阳辐射强度较高的是①②区域,这两个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均高于赤道地区,其共同原因是什么?(4分)
(3)图中A地的太阳辐射值大约是________,它大于B的原因主要是什么?(7分)
答案 (1)电磁波 可见光 (2)云雨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3)160~180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解析 第(1)题,考查太阳辐射的概念。第(2)题,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等。①青藏高原地势高而空气稀薄,云量少,从而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②撒哈拉沙漠降水少、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太阳辐射强。第(3)题,A地纬度低于B地,太阳高度大而单位面积的太阳辐射较强。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4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 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上海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他们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上、知识上的准备工作。
(1)考察名称:______________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分)
(2)考察工具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①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__岩;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代。(2分)
②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____环境,气候、植被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考察结论:根据实地考察及材料分析,他们认为迄今为止青藏高原地区:①地理环境经历了__________环境向__________环境的演变;②由不同化石的相对位置关系可知,地壳经历了________(填“抬升”“下降”或“水平”)运动。(3分)
答案 (1)生物化石
(2)该区岩层等资料、指南针、地质锤、笔、纸(答案合理即可)
(3)①沉积 古生 ②海洋 陆地 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
(4)海洋 陆地 抬升
29.(2020·山东济宁检测)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大连开拓者”号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深水钻井船,也是中国建造的首艘深水钻井船;是一艘具有动力定位、全自动化的钻井船,可以在水深3 050米海域进行钻井作业,钻井深度12 000米。
材料二 岩石圈部分构造图。
(1)图中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地球外部圈层有哪些?(3分)
(2)①②两圈层构成地壳,其划分的重要依据是什么?陆地地壳和海洋地壳相比较,哪个较厚?(3分)
(3)写出④界面的名称及其地下平均深度(指大陆部分)。(4分)
(4)写出“大连开拓者”号钻探到最深时的图示序号、圈层名称及其状态。(4分)
答案 (1)水圈、生物圈、大气圈。
(2)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的差异。 陆地地壳。
(3)莫霍界面。33 km。
(4)序号:③。圈层名称:地幔。状态:固态。
解析 第(1)题,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第(2)题,科学家是根据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对地球内部进行划分。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厚可达70千米;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一般为5~10千米。第(3)题,据上题题干可知,①②两圈层构成地壳,则④界面为地壳和地幔的界面,即莫霍界面。大陆部分地壳的厚度约为33千米。第(4)题,据材料可知,“大连开拓者”号钻探最深可达12 000米,可判断应在地幔中,即③。因横波和纵波都能通过,说明其状态为固态。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六):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六),共11页。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四):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四),共11页。
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五):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中地理新教材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同步学案讲义习题章末检测试卷(五),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