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03 生态系统(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展开考点03 生态系统
考点总结
考点1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 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如:一片森林、一片草原、一个池塘、一条河流、一块农田等。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类别 | 具体 | 类别 | 关系 |
生物 | 生产者 | 绿色植物 | 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 |
消费者 | 动物 | ||
分解者 | 细菌、真菌 |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
特殊如:蜣螂、蚯蚓是动物,但属于分解者;一些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的细菌属于生产者。
- 食物链
(1)书写要求:
①只能写出生产者(植物)和消费者(动物)。不写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②起始环节是生产者;
③箭头指向捕食者
④结束于最高级的消费者
(2)生物营养级别越高,数量和获得的能量越少。
(例:在“草——>兔——>狐”食物链中,草的数量和能量比兔多,兔的比狐的多)
(3)富集作用: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等级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以最高级消费者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 食物网:
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
①浮游植物→鳞虾→须鲸→虎鲸;
②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虎鲸;
③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大鱼→海豹→虎鲸;
④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
注:食物网的功能:
(1)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特点:物质:循环流动,循环利用;能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生态系统中,有机物来源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 生态系统的类型
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地球之肾”;如:沼泽、红树林)、海洋生态系统(产氧多)、淡水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绿色水库”、“地球之肺”)、农田生态系统(人工)、城市生态系统(人工)。
考点2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 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做生物圈。
-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下列能够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里所有的鱼
B.潮河湾公园里所有的动物和草
C.水稻田里所有的生物
D.富源多乐原风景区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池塘中所有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生产者、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B、潮河湾公园里所有的动物和草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生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C、水稻田里的所有生物,只包括了生物部分,没有环境部分,不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D、富源多乐原风景区既包括了生物部分,也有环境部分,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D。
2.蚯蚓主要生活在腐质性的泥土中,它能将土壤中未分解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这说明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A.分解者 B.消费者 C.生产者 D.捕食者
【分析】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解答】解: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所以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蚯蚓是腐食性动物,能将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供给绿色植物再利用,所以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一片森林 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BC、此三项既包括了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都属于生态系统。
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故选:D。
4.三永湖景色秀美,下列关于它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湖中的鱼 B.湖中的水 C.湖上的桥 D.三永湖
【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湖中的鱼只有部分消费者,没有分解者,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BC、湖中的水、湖上的桥都是非生物,没有生物部分,都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D、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D。
5.诗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描绘了一幅农田生态系统的美丽场景。在该生态系统中,水稻和青蛙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生产者 生产者 B.消费者 生产者
C.生产者 消费者 D.生产者 分解者
【分析】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两部分组成。
【解答】解: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它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分解者主要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消费者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有机物,青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水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
故选:C。
6.在生态系统中,如果没有了分解者,那么( )
A.生态系统将会越来越大
B.生态平衡依旧能够维持
C.动物和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D.动物和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分析作答.
【解答】解:生态系统由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组成,其中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其中分解者的主要作用是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所以如果没有了分解者,动植物的遗体就不会被分解,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就会堆积如山。
故选:C。
7.下列哪一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
A.湿地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由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能调节区域小气候,有地球的肾之称。它兼有水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命支持系统。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故选:A。
8.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
【解答】解: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B。
9.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链的起点是① B.②③是竞争关系
C.④是分解者 D.图中共包含一条食物链
【分析】(1)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生产者,②虫,③鸟,④细菌和真菌,⑤阳光。
【解答】解:A、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①生产者,为食物链的起点,A正确;
B、图中②表示虫,③表示鸟,鸟捕食虫,②③是捕食关系,B错误;
C、④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真菌和细菌是在生态系统中作为分解者参与物质循环,C正确;
D、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不包括④分解者,此图中的一条食链:①→②→③,D正确。
故选:B。
10.下列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B.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
B、蚱蜢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而且鹰与狐不是捕食关系。
C、狐是动物属于消费者,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D、鹰和蛇的捕食关系反了,应该是鹰吃蛇。
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故选:A。
1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A.绿色植物 B.动物 C.细菌和真菌 D.太阳能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从第一营养级开始,逐级沿食物链向后传递。生命活动离不开能量的供给,而能量最初来自于太阳。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同时释放出氧气。所以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故选:D。
12.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②→③→⑤构成一条食物链
B.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②
C.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
D.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3)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
(4)图中的①阳光,②生产者,③初级消费者,④次级消费者,⑤分解者。
【解答】解:A、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①阳光,是非生物部分;⑤是细菌真菌,属于分解者,所以①→②→③→⑤不是一条食物链,A错误。
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物最终来自于②生产者,B正确。
C、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C正确。
D、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正确。
故选:A。
13.在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长期没有动物,那么将会出现的结果是( )
A.植物将会越来越繁盛
B.生态系统依旧能够维持正常
C.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加快
D.生态系统将会失去平衡
【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由于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这种能力就越强.
【解答】解:A、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生产者,消费者就失去了食物的来源;没有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故草原长期没有动物,植物也不会越来越繁盛。A错误。
B、C、D、动物能够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草原生态系统中长期没有动物,此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会降低,生态平衡会破坏。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B.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说的是一条食物链
【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解答】解:A、“一块农田中的农作物”只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能看做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
B、生态系统具有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外界干扰超出了一定的范围,生态系统就可能受到破坏,B正确;
C、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必须有非生物部分,C错误;
D、“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螳螂和蝉,螳螂吃蝉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黄雀和螳螂,黄雀吃螳螂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属于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B。
15.俗语说“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而蝉又以树汁为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树汁中有机物内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B.该俗语表述的食物链是:蝉→螳螂→黄雀
C.若重金属汞污染了该环境,则黄雀体内汞的浓度最低
D.螳螂捕蝉过程中,物质从螳螂体内流入蝉体内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树汁中有机物内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A正确;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没有生产者,因而在写食物链的时候要加上,蝉吸食树的汁液,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故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若某重金属污染了该环境,则黄雀体内的浓度最高,C错误;
D、螳螂捕蝉过程中,物质从蝉体内流入螳螂体内,D错误。
故选:A。
16.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是递减的,而不易降解的物质在食物链中却是( )
A.不断积累 B.不断减少 C.保持不变 D.全部分解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
故选:A。
17.下列哪一个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
A.草原生态系统 B.城市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生物圈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D。
18.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的原因是( )
A.物质流 B.能量流 C.信息流 D.以上皆是
【分析】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解答】解:信息流,在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成员之间及各个成员的内部都存在着信息交流,彼此间进行着信息传递。这种信息传递又称为信息流。物质流是指物质之间的互相转化、转换、传递的过程。最普遍的就是食物链。能量流就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着物质(有机物中储存着能量)的传递也发生了能量的传递。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信息的传递是双向的,物质的流动是反复循环的,而只有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由于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存在,生物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生物与环境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故选:D。
19.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的是( )
A.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
B.出行少开私家车,低碳出行
C.使用一次性餐具,方便生活
D.淘米水用来浇花
【分析】所谓的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特别是减少化石燃料的利用。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措施。如节约电能、减少汽油的消耗、提高煤炭的利用率等都属于节能减排的措施。
【解答】解:A、使用环保袋,将垃圾分类放置,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
B、出行少开私家车,低碳出行,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
C、使用一次性餐具,浪费了资源,不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
D、淘米水用来浇花,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
故选:C。
20.下列环境中不属于生物圈范围的是( )
A.海沟中 B.大气圈的上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水面下150米内的水层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也是人类的“立足点”,据此解答.
【解答】解:A、海沟中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不符合题意;
B、大气圈的上部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没有生物生存,符合题意。
C、岩石圈的表面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不符合题意;
D、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属于生物圈的范围,有生物生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解答题(共2小题)
21.大同市从2010年起投巨资建设被称为“城市绿肺”的文瀛湖景观绿化工程,大大改善了文瀛湖的生态环境。文瀛湖公园占地674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00万平方米,水面面积达433万平方米,为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文瀛湖公园已种植或即将种植大量园林植物,有各种乔木、花灌木、草本花卉和地被植物、藤本攀缘植物以及水生植物等。湖中有鲫鱼、鲢鱼、草鱼、鳙鱼、鲤鱼,在不同的水层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文瀛湖绝大部分都是原生态的,波光湖影,鱼鸟嬉戏,先后迎来白天鹅、野鸭等飞禽栖息于此。文瀛湖内还将种植荷花、芦苇等水生植物,届时的文瀛湖将更具魅力、更具观赏与休闲价值。
文瀛湖每天接待游览的市民上千人,已经成为大同人民魂牵梦绕的幸福家园和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她像一块巨大的生态磁场,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1)文瀛湖生态公园里的所有生物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 缺少非生物部分 。
(2)材料里提到的乔木、花灌木、草本花卉等植物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 生产者 。
(3)在文瀛湖生态系统中,材料里没有提到的生物部分还有 分解者 。
(4)材料中鲫鱼、鲢鱼和荷花、芦苇按照生活环境分类,可被分为 水生生物 。
(5)当你在美丽的湖边驻足时,会发现湖里的鱼迅速地从岸边游走,这体现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
(6)文瀛湖生态公园种植大量的绿色植物,不仅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也能更好地维持生物圈中的 碳﹣氧 平衡。这分别是通过植物的 蒸腾 作用和 光合 作用来实现的。
(7)作为“生态小公民”的践行者,你为保护文瀛湖公园的生态环境可以做些什么? 节约用电、绿色出行 。
【分析】(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解答即可。
【解答】解:(1)文瀛湖生态公园里中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原因是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2)材料里提到的乔木、花灌木、草本花卉等植物在这里充当的角色是生产者,因为它们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3)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材料中已经提到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提到分解者。
(4)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有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鲫鱼、鲢鱼和荷花、芦苇都生活在水中,属于水生生物。
(5)当你在美丽的湖边驻足时,会发现湖里的鱼迅速地从岸边游走,这体现的是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湿度,促进降水;绿色植物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这样就使的生物圈中的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简称碳﹣氧平衡。
(7)作为“生态小公民”的践行者,可以通过一下方面来践行低碳生活:如节约用纸,每张纸双面打印;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尽量不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等。
故答案为:(1)不能;缺少非生物部分;
(2)生产者;
(3)分解者;
(4)水生生物;
(5)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6)碳氧;蒸腾;光合;
(7)节约用电、绿色出行。
22.长江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吗?什么叫生态系统?简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解答。
【解答】解: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长江既包括生物部分也包括非生物部分,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可以;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温度等。
考点23 血管(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23 血管(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血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2 血液(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22 血液(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血液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0~5,8×1012~4,0×1012/L),女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8 人的由来(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 这是一份考点18 人的由来(解析版)-2022年生物中考一轮复习考点透析(人教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类进化的原因,现代类代猿与人类的区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