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6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6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6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06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06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一轮复习专题精选
一、 选择题
1、如图实验中能形成对照实验,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是()
A.A与DB.B与DC.C与AD.B与C
【答案】B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气体状态从活的植物体内通过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散失到植物体外的大气中的过程。而我们要验证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ABCD四个装置内的植物做了不同的处理:D装置内的植物去掉全部叶片,塑料袋只套住植物体;ABC叶片全部不做处理。A装置塑料袋套住了整个植物和盆,C装置用塑料袋从盆壁把植物套住,因此AC两装置塑料袋壁上的水分不只是植物体上蒸腾而出,还有盆内的土壤水分的蒸发。B装置塑料袋只套住植物体。所以,若要证明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变量应该是叶的有无,其它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图中B和D作对照,符合要求。
2、植物体叶片和根尖相比,叶片中不含有下列哪种组织()
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营养组织D.分生组织
【答案】D
【解析】物的叶片如图:
图中上表皮和下表皮属于保护组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是营养组织,叶脉属于输导组织。
根尖是指从根的顶端到生有根毛的一段。它的结构从顶端依次是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如图:
根冠位于根的顶端,属于保护组织。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是根深入土层的主要推动力。成熟区生有大量根毛,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有大量输导组织。
所以植物体叶片和根尖相比,叶片中不含有分生组织,选项D符合题意。
3、关于蒸腾作用的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
A.蒸腾作用的结果是把植物体内的水全部散失掉
B.炎热的夏季中午,叶片不会被烈日灼伤,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帮助植物散热
C.移栽幼苗时剪去部分枝叶和带土移栽都是为了降低蒸腾作用
D.土壤湿度越大植物的蒸腾作用越弱
【答案】A
【解析】
A.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不是全部水分都散失了,A错误。
B.结合分析可知:炎热的夏季中午,叶片不会被烈日灼伤,主要是因为蒸腾作用降低了植物体尤其是叶片表面的温度,从而帮助植物散热,B正确。
C.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去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C正确。
D.在温度相同时,大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其蒸气压就越大,叶内外蒸气压差就变小,气孔下腔的水蒸气不易扩散出去,蒸腾减弱;反之,大气的相对湿度较低,则蒸腾速率加快。所以,土壤湿度越大,空气湿度也增加,导致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弱,D正确。
4、下列几种情况中,植物蒸腾作用最强的是( )
A.气温37℃,阴天无风 B.气温37℃,晴天,有风
C.气温37℃,阴天,有风 D.气温37℃,晴天无风
【答案】B
【解析】
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受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气孔张开,蒸腾作用加强;光照增强,气孔也张开,蒸腾作用加强;风速增大,蒸腾作用加强。所以,综合比较选项,只有“气温37℃,晴天,有风”时蒸腾作用强度最强。
5、某同学进行"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所看到的菠菜叶纵切面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进行观察
B.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图中的[4]气孔
C.图中[1]是上表皮,一般分布的气孔多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
【答案】C
【解析】
A.制作临时切片时,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多切几次,要选取其中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A正确。
B.叶片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即图中的[4]气孔,B正确。
C.图中[1]是上表皮,一般分布的气孔比下表皮少,C错误。
D.气孔的开闭由[5]保卫细胞控制,当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细胞向外弯曲,气孔张开,而保卫细胞失水体积缩小时,壁拉直,气孔关闭;哑铃形保卫细胞吸水时两头膨胀而中间彼此离开,气孔张开,失水时两头体积缩小中间部分合拢,气孔关闭,D正确。
6、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得到如下实验结果。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组别
裸地组
草坪组
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
55.9﹪
63.7﹪
69.7﹪
A.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的是裸地组 B.实验应选择在水源丰富的地方进行
C.该探究的实验变量是不同植被 D.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小于灌木丛
【答案】B
【解析】
A.对照实验是只有一个因素不同以外,其它的实验条件相同,有利于控制实验的变量,所以裸地上没有植物,因此在该探究中作为对照组,故A不符合题意。
B.为避免水源中水分蒸发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应选择在没有水源的地方进行实验,故B符合题意。
C.本实验探究的是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因此实验变量是不同的植被,故C不符合题意。
D.植物对空气湿度有影响,三组实验中,裸地组湿度最小,草坪组湿度较大,灌木丛组湿度最大,草坪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小于灌木丛,故D不符合题意。
7、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 )
A.木质部B.韧皮部C.形成层D.周皮
【答案】A
【解析】
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输的液体中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是通过木质部的导管运输的,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
8、已知蚕豆叶下表皮气孔数多于上表皮,现取甲、乙、丙、丁四片大小、质量相同的新鲜蚕豆叶,作如下处理。(凡士林会封闭气孔)再将四片叶置于通风处,5小时后称重,其重量从重到轻的顺序是( )
甲
乙
丙
丁
涂凡士林的部位
不涂
下表皮
上表皮
上、下表皮
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丁、乙、丙D.丁、乙、丙、甲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叶片没处理,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水分通过气孔蒸发出去的最多,重量最轻;乙叶片下表皮涂上凡士林,丙叶片上表皮涂上凡士林,下表皮上的气孔较多,因此丙叶片蒸发出去的水分比乙的多,丙比乙轻一些;丁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水蒸气无法通过气孔蒸发出去,丁最重,故选D。
10、取一段带叶的冬青枝条,将下端插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过一段时间切开枝条发现变红的部位是()
A.韧皮部B.形成层C.木质部D.髓
【答案】C
【解析】
A.韧皮部内有筛管,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而题干中是运输水分,故A错误。
B.形成层是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一种分生组织,没有导管,不能运输水分,故B错误。
C.木质部内有导管,导管是由一种死亡了的,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它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内,它的功能是把从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全身各器官,运输方向自下而上。滴有红墨水的水中主要是水和无机盐,是由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的,因此可以看到变红的部位是木质部,故C正确。
D.髓是储存营养物质,故D错误。
11、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气孔、导管、成熟区 B.成熟区、气孔、导管 C.表皮、叶肉、叶脉 D.成熟区、导管、气孔
【答案】D
【解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水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大致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水分运输的通道是导管,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可见D符合题意。
12、如图所示曲线能正确表示在晴朗的高温天气状态下,绿色植物蒸腾作用强度变化的是( )
A.B.C.D.
【答案】D
【解析】
蒸腾作用通过叶片的气孔完成,光照强度影响气孔的开闭。在一定的范围内光照强度增加,能促进气孔开启,利于水蒸气散失,使蒸腾作用加强;到了正午温度最高时气孔就会关闭,保护叶片、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蒸腾作用保持稳定;然后植物的蒸腾作用随温度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故选D。
13、杨树叶片的正面绿色深一些,背面叶片绿色浅一些,这是因为( )
A.海绵组织含叶绿体多 B.上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C.栅栏组织含叶绿体多 D.下表皮细胞含叶绿体多
【答案】C
【解析】
叶片的结构模式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表皮靠近栅栏组织,栅栏组织细胞排列紧密,叶绿体含量多;而下表皮靠近海绵组织,海绵组织排列疏松,叶绿体少;此外上表皮接受阳光照射多,叶绿素形成多,而表皮由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组成,其中表皮细胞是无色透明的,不含有叶绿体,有利于阳光的透入,C符合题意。
14、叶片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A.表皮 B.保卫细胞 C.叶脉 D.气孔
【答案】D
【解析】
气孔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去.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
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从气孔进出植物体的,所以说气孔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15、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
A.气孔、导管、根毛 B.根毛、筛管、气孔 C.筛管、根毛、气孔 D.根毛、导管、气孔
【答案】D
【解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植物体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运输水分的通道以及水分散失的“门户”依次是根毛、导管、气孔。
16、“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空心”梨树枝叶繁茂,也能结果实,说明“空心”没有影响植物体内水分等物质的运输
B.植物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成熟区,运输水的结构是导管,主要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
C.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溶液浓度,会使细胞失水
D.对植物而言,水的作用在于保持种子形状,便于储存及萌发,还利于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
A.树木不怕空心的原因是树木空心的部分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中仍有导管。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叶等器官。因此会出现“空心”树枝叶繁茂,也能结果实,A不符合题意。
B.由于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水面积,因此,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在根尖的成熟区,运输水的结构是导管,散失水的主要是叶片的气孔,B不符合题意。
C.盐碱地中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毛细胞溶液浓度,会使细胞失水,C不符合题意。
D.水是组成植物细胞的重要成分;水能使植物体硬挺,枝叶舒展,有利于接收更多的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种子中的水多了,呼吸作用旺盛,不便于储存种子,因此,种子保存时需要晒干保存,D符合题意。
17、如果把某盆栽植物的部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凡士林涂抹。那么这株植物受影响的生理活动是()
A.呼吸作用、光合作用、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答案】A
【解析】
与植物的三大作用有关的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叶片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和水分散失的门户,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主要通过气孔以气体状态散失到大气中。叶肉内含有大量的叶绿体,光合作用主要就是通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产生氧气孔,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氧气。如果把某株盆栽植物的部分叶片正面和背面都用凡士林涂抹,气孔受堵,就会影响到水分和气体的进出,从而影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以及光合作用等生理功能的进行,A正确。
18、植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将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到环境。该过程中,这部分水依次经过的主要结构是()
A.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叶肉
B.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C.根尖成熟区→根中筛管→茎中筛管→叶脉筛管→叶片气孔
D.根尖分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答案】B
【解析】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吸收水分。然后通过根、茎、叶中导管运输。少部分用于植物的生命活动,绝大部分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失到大气中。所以根尖成熟区→根中导管→茎中导管→叶脉导管→叶片气孔。
19、叶片的下列结构中,属于营养组织的是()
A.表皮 B.气孔 C.叶肉 D.叶脉
【答案】C
【解析】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表皮包括上表皮和下表皮,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属于营养组织,靠近上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紧密,含有的叶绿体较多,颜色较深,属于栅栏组织;靠近下表皮的叶肉细胞排列比较疏松,含有的叶绿体较少,颜色较浅,属于海绵组织;叶脉里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所以,叶片中,属于营养组织的是叶肉,故选C。
20、如图所示,图中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是()
A.②④⑥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⑤
【答案】A
【解析】
图中叶片的结构: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叶脉、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保卫细胞、⑦气孔。
叶片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叶脉是输导组织,不含叶绿体,气孔是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没有叶绿体。①上表皮、③叶脉、⑤下表皮、⑦气孔不含叶绿体。
栅栏组织、海绵组织组成叶肉,含有叶绿体;保卫细胞也含有叶绿体,故②栅栏组织、④海绵组织、⑥保卫细胞含有叶绿体。
21、图是叶片结构示意图,对各结构及功能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结构①和②是上表皮,对叶片内部具有保护作用 B.结构③中含有叶绿体,可制造并贮存有机物
C.结构④是叶脉中的导管,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结构⑤是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
【答案】B
【解析】
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图中①上表皮、②栅栏组织、③海绵组织、④气孔、⑤叶脉。
A.①是上表皮对叶片内部具有保护作用,②是栅栏组织,A错误。
B.③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可制造并贮存有机物,B正确。
C.④是气孔,是水分散失的门户,C错误。
D.⑤是叶脉,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D错误。
22、下列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观察藻类植物的实验中,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水绵,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B.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空气时,可将实验组的种子浸没在水中
C.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的实验中,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新鲜叶片的表皮,盖上盖玻片后,一定要用碘液进行染色
D.测定种子发芽率的实验中,采用抽样检测,一般来说,发芽率超过90%的种子才适合播种
【答案】C
【解析】
A.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所以用解剖针挑取少许水绵,制成的玻片标本叫临时装片,A正确。
B.探究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空气时,变量是空气,因此可将实验组的种子浸没在水中造成空气含量低,导致种子无法萌发,B正确。
C.气观察“叶片表面的气孔”的实验中,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新鲜叶片的表皮,盖上盖玻片后,无需染色,因为构成气孔的保卫细胞有叶绿体,C错误。
D.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为:发芽率=萌发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种子的发芽率只有达到90% ,能达到播种要求,D正确。
23、有“行道树之王”之称的悬铃木树形雄伟,高可达35米,其顶端的叶片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起重要作用的是(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答案】C
【解析】
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一方面可以拉动水分与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保证各组织器官对水和无机盐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炎热的夏天,通过蒸腾作用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植物因气温过高而被灼伤。悬铃木顶端的叶片能够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起重要作用的是蒸腾作用。故选C。
24、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叶片的表面产生了许多气泡,而且实验显示叶片背面的气泡比正面多,由此可以说明()
A.叶片背面的呼吸作用比正面的强 B.叶片正面的呼吸作用比背面的强
C.叶片背面表皮上的气孔数目比正面多 D.叶片正面的气孔数目比背面的多
【答案】C
【解析】
在叶片的结构中,下表皮比上表皮的气孔多,所以把一片新鲜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由于气孔不但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而植物体的呼吸作用的场所是所有的活细胞。所以实验显示叶片背面产生的气泡比正面的多,只能说明叶片的背面比正面的气孔多,但不能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背面比正面强。故选:C。
25、水稻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主要用于籽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水稻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果实的生长和发育 D.秸秆的生长和发育
【答案】B
【解析】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是与物理学的蒸发过程不同,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而约1%的水分参与水稻的光合作用等生理活动。因此水稻生长的后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B正确。故选B。
二、 非选择题
1、水稻是贺州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米饭作为贺州人餐桌上的主食,深受人们喜爱。让我们跟随农民,体验一下水稻的种植过程。
(1)种稻之前,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平整使其松软。土壤松软可以使土壤中有________。
(2)清明是水稻播种的适宜时节,清明以前气温普遍偏低,此时播种会造成水稻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可见,________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3)播种时通常选用纯净饱满的水稻种子,因为水稻种子的胚乳内贮存着丰富的营养物质,能够保证水稻种子正常萌发所需要。由此可以推断:水稻属于________植物;稻叶的叶脉是________状的。
(4)水稻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形成_______,_______发育成茎和叶。
(5)水稻插秧时秧苗带土是为了避免扯断________,提高成活率。
(6)“草盛秧苗稀”,其中的草与秧苗是________关系,拔除杂草可以让秧苗的叶得到足够的光进行________作用。
(7)水稻秧苗返青后,为了促进秧苗快速生长,通常追施一次肥料,以免造成苗小,分孽少,群体不够,难获高产。肥料中的无机盐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8)6月下旬进入抽穗期,是水稻生长需水最关键时期,水分主要通过水稻根尖的________吸收。绝大部分的水分通过________作用散失到大气中。
(9)水稻抽穗后3一5天开花,水稻的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靠风力进行传粉,此时如果出现大风天气,容易使花粉流失,影响授粉而降低结实率。水稻的花粉从________中散放出来以后,落到同一朵花的上,这种传粉方叫________。
【答案】
(1)氧气(2)温度(3)单子叶平行(4)胚根根胚芽
(5)根毛(6)竞争光合(7)氮磷钾(8)成熟区蒸腾
(9)花药柱头自花传粉
【解析】
(1)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因此种稻之前,先将稻田的土壤翻过,土壤松软可以使土壤中有氧气。
(2)种子的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量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清明以前气温普遍偏低,此时播种会造成水稻种子的发芽率降低。说明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
(3)水稻种子有一片子叶,叶脉为平行脉,须根系,属于单子叶植物。
(4)水稻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5)幼苗移栽时根部留土坨是保护幼根和根毛,增强根的吸水能力,提高了植物的成活率。因此水稻插秧时秧苗要带土。
(6)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草盛,草多了,吸收的水、无机盐、阳光就多、还竞争生存的空间,影响豆苗的生长;拔除杂草可以让秧苗的叶得到足够的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7)无机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无机盐包括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
(8)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加大了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因此成熟区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植物吸收的水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参与各项生命活动,其余绝大部分的水分都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9)传粉的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两种。花粉落到同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作自花传粉;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一朵花的花粉传播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叫作异花传粉。水稻属于自花传粉。
2、小倩随妈妈一起去市场上买回来一袋黄豆芽放在灶台上,阳光透过窗户晒到灶台上的黄豆芽,下午的时候一看,发现许多黄豆芽变“绿”了。小倩觉得很奇怪,她把这一发现告诉了同学们,她们决定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请你和她们利用所学的知识一起去探究是什么原因。
(1)她们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请你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
A.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两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透明的玻璃容器中。
B.把甲_______________处理后与乙一起放在灶台上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该实验的预期效果是:甲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乙中的黄豆芽___________。
(5)则该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
(6)我们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中要提前对实验植株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向日葵往往有干瘪的籽粒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弥补这种现象人们常常进行___________。
【答案】
(1)叶绿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2)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3)遮光(放入不透光的纸箱或用黑布罩住)做对照实验(4)不变绿变绿
(5)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6)将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传粉不足人工辅助授粉
【解析】
(1)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叶绿素的形成是否需要光?
(2)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作出假设: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3)单一实验变量是光,把甲放在遮光(放入不透光的纸箱或用黑布罩住)下培养,把乙放在有光处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做对照实验。
(4)根据经验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无法接受光照,不能合成叶绿素,不变绿色;乙变为绿色。
(5)根据经验该实验的预期结果是:甲不变绿色,乙变为绿色。因而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能影响到叶绿素的产生。该实验证明了: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
(6)实验过程中进行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异花传粉往往容易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得不到传粉的机会,如风媒传粉没有风,虫媒传粉因风大或气温低,而缺少足够昆虫飞出活动传粉等,从而降低传粉和受精的机会,影响到果实和种子的产量。在农业生产上常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以克服因条件不足而使传粉得不到保证的缺陷,以达到预期的产量。如向日葵往往有干瘪的籽粒,主要是由于传粉不足引起的。
3、人们在移栽植物时常常会去掉一些叶片,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弱蒸腾作用,使移栽的植物更易成活。为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主要通过叶片进行,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1)根据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的问题,可以作出假设:________。
(2)在制订计划后,可按以下步骤实施计划:
①取同一植物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将枝条A上的叶片摘除,枝条B上的叶片________。
③将处理后的A、B枝条分别插入甲、乙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在量筒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其目的是________。
(3)将两个实验装置放置在相同环境中24小时后,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液面明显比甲装置中的液面________,可以得出结论: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答案】
(1)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来进行(2)相同;保留;防止水分自然蒸发减少,以免影响实验结果(3)低
【解析】
(1)本实验探究蒸腾作用是不是主要通过叶片进行,可以作出假设: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来进行。(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
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①取同一植物相同大小的两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
②枝条A摘除叶片,枝条B保留叶片,这样可以形成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叶片。
③在量筒中滴加油滴,使水分与空气隔离,防止量筒内清水自然蒸发,以免影响实验结果。(3)甲和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片,乙液面下降较大的原因是叶的数量多,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多。甲枝条没有叶片,量筒内的液面基本保持不变;蒸腾作用较弱。将两个实验装置放置在相同环境中24小时后,如果观察到乙装置中的液面明显比甲装置中的液面低,
可以得出结论:蒸腾作用主要通过叶片进行。
4、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______。(设计3组不同环境温度,如0℃,25℃,50℃)
(3)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结论可以通过_______和_______组对照得出。
(4)图D表示叶片的横切面,_______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也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主要分布在叶片的_____表皮(填“上”或“下”)。它的开闭受______控制。
【答案】
(1)蒸腾作用(2)A (3)A C (4)气孔下保卫细胞
【解析】
(1)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此同学看到的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
(2)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如果要探究3组不同环境温度下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那么图A中塑料袋只把植物套住在内,同时植物还有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的存在,则图A的实验装置合理;图B中塑料袋把植物和花盆套住在内,这样无法判断水是来自植物的蒸腾作用,还是来自于土壤,则图B的实验装置不合理;图C中塑料袋只把植物套住在内,但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叶不存在,则图C的实验装置不合理。因此最合理的实验装置是图A。
(3)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要得出实验结论是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那么就要设计除了叶存在情况不同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只有图C没有叶片,因此一定要选择图C。相比图A和图B来说,图A是除了叶存在情况不同的条件外,其他条件都与图C相同,因此可以通过A和C组对照得出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的结论。
(4)气孔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气的通路,即气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气孔一般在叶下表皮分布较多。气孔的开关与保卫细胞的水势有关,保卫细胞水势下降而吸水膨胀,气孔就张开,水势上升而失水缩小,使气孔关闭。因此图D中的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通道,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下表皮,它的开闭受保卫细胞控制。
5、小明取同一植株相同大小的三个枝条,分别标记为A、B、C并作相应处理:枝条A保留全部叶片,枝条B摘除部分叶片,枝条C摘除全部叶片,然后将它们分别插入三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如图1),并在每个锥形瓶中滴加油滴,让油滴铺满水面。将上述装置放置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发生的实验现象。图2则是观察该植物叶表皮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3是显微镜下观察该植物叶横切面。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小明的实验操作,小明想要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体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结构位于茎的____________里;运输有机物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它位于茎的韧皮部里。叶片的输导组织位于图3中[ ] ____________。
(2)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5%保留在植物体内或被利用,其余部分散失到体外。蒸腾作用则是植物散失体内水分的主要方式,它主要是通过图3中的[ ] ________来完成的,该结构由图2中的[ ] ____________控制的。
(3)本实验的现象:数小时后,图1中的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用“<”连接)。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木质部筛管 3 叶脉(2)6气孔 a保卫细胞
(3)C<B<A 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解析】
图二中a是保卫细胞,b气孔,c是表皮细胞。图三中:1是上表皮,2是栅栏组织,3是叶脉,4是海绵组织,5下表皮,6是气孔。
(1)题中A、B、C的变量是叶片的数量,其它条件都一样,因此是一组对照实验。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观察三个装置中液面的下降情况。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进行的吗?3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其中同样包括导管和筛管两种管道。这些维管束形成叶片内的运输通道,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属于输导组织。可见,茎的木质部里面有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茎的韧皮部里面有筛管,可以运输有机物。叶片的输导组织位于图3中3 叶脉。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6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水分通过蒸腾作用由6气孔散发出去的,a保卫细胞控制b气孔的张开和闭合。
(3)A、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叶的数量,A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得比较快,B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得慢、C所在的量筒中液面下降的最慢。原因是:A的叶片多,B的叶片少,C没有叶片,叶片面积越大,蒸腾作用越强。所以,图1中的A、B、C三个装置液面下降幅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C<B<A。实验结论:叶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1 人体的呼吸(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与习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11人体的呼吸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11人体的呼吸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01 生物与生物圈(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与习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01生物与生物圈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01生物与生物圈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5 动物的主要类群(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精讲与习题精练,文件包含专题15动物的主要类群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解析版docx、专题15动物的主要类群习题-过一轮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精讲与习题精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