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课件PPT 课件 28 次下载
- 问题研究:汽车工业能否带动家乡的发展课件PPT 课件 19 次下载
- 4.2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件PPT 课件 27 次下载
- 4.3 产业转移课件PPT 课件 25 次下载
- 4.4 国际合作课件PPT 课件 27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优质课件ppt
展开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资料并结合实例,理解流域内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结合实例,了解流域上中下游协作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方式,说明流域内部协作开发水资源的意义。3、结合实例,了解流域内协同解决水质等水环境问题的措施,说明流域内部保护环境的意义。
2007年夏季,太湖水质恶化导致大面积蓝藻爆发,引发无锡市的水危机。2007年8月以来,无锡市试行“河长制”,加强污染物源头治理,河湖水质逐渐改善。2016年12月,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多级河长体系,构建河湖管理保护机制。 为什么要实行“河长制"? 河长能协调解决哪些问题?
目录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二、黄河的调沙减淤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一、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水系:河流干流和各级支流以及连通的湖泊、沼泽、地下暗河构成,又称河系。分水岭:相邻流域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流域:由分水岭所包围的河流或水系的集水区域(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
从源头到河口从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从支流到干流
通过水流相互连接和影响
形成完整、独立的自然区域
1.流量:大、小(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一般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小2.流速:快或慢,地势起伏决定3.水位:高或低,水位季节变化大或小(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降水决定;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由气温决定)4.含沙量:大、小(取决于流域内的植被状况)5.结冰期:有(长、短) 、无(取决最冷月气温)6.汛期:长或短,春汛(季节性积雪融化)、夏汛(雨水补给或者高山冰雪补给)7.凌汛:有或无(河流有结冰期,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8.水能:水能蕴藏量,流量和流速决定9.补给类型:雨水补给、冰川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地下水补给
1.流向:干流自向流,注入流程:长或短3.流域面积:大或小,由支流多少与长短决定4.河道状况:宽窄、平直、弯曲(入海口是否多分叉)5.水系形态: 放射状,向心状,扇形状,树枝状6.支流数量:多或少7.河网密度:大或小8.落差大小:大或小
3.流域内水资源的功能
③提供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同一流域的上下游之间,往往存在利益冲突:可能出现争建水库或港口码头的现象;上游大量排污,下游污染严重;上游山区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下游河道淤积、洪涝灾害。
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不同
地区之间上下游之间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
②流域开放性,整体性强、关联度高
以流域为单位流经多行政管理区
5.水资源协作开发措施
工程技术措施;行政、法律、市场等手段
分担义务分享权力协调行为
制定相关法律,实施水源地保护、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措施。
对下游区域征收费用作为对上游生态保护的经济补偿。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全流域进行水量的分配和调度、水利工程建设的布局规划、排污治污管控,如河长制。
为什么要实行“河长制”?河长制能协调解决哪些问题?由于流域水资源具有功能多样性、开放共享性、整体性强和关联度高以及自然流域跨多个不同行政区,河长制可以有效解决上游和下游、岸上和岸下的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问题。
河长制:由中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流经9个省行政区。黄河含沙量大,径流量少,存在着上下游之间调沙减淤、水量调控等问题,需要加强流域内的协调发展。
发源地:巴颜喀拉山脉最终注入:渤海流经省区(9):青川甘宁和内蒙,陕西山西豫山东。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问题: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地上河”问题突出措施: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黄河上中下游分界:河口(内蒙古)、桃花峪(河南)
主要支流: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最大支流)
1.为什么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①黄河含沙量大,当黄河流到地势低平的下游时,流速减缓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②河床高于两岸地面,几乎没有支流汇入。2.为什么黄河没有成为重要的航运通道?①黄河径流量相对较小且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常会出现断流;②冬季封冻;③泥沙含量高,水位较浅,不利于航运发展。
黄土高原(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导致黄河挟带泥沙数量之多,居世界大河首位。下游地区:流经华北平原,坡度变小,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使下游河床不断抬高,因此下游的黄河自古以“易淤、易决、易徙”而闻名。
华北平原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1.含沙量大是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
下游“地上悬河”:河道变迁范围大致北到海河,南达江淮,给华北平原人民带来过多次灾害性的洪涝灾害。为了防治水害,两岸不断加高大堤,使得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
侵蚀区—需要减少入河泥沙量
堆积区—需要减少河道淤积
对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侵蚀区):措施:水土保持是减少入黄泥沙的根本措施,在黄土高原,由政府投资、补偿,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进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生物措施、耕作措施、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修建梯田和水平沟、谷坊、打坝淤地、挖鱼鳞坑等
淤地坝的作用和效益:1.拦泥保土,减少入黄泥沙; 2.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 3.防洪减灾,保护下游安全 ;4.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人畜饮水 ;5、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和农村经济发展
谷坊:是修建在深丘区、山区及土石山区侵蚀沟内的土、石坝。主要功能:防止沟底下切、沟头前进、沟岸扩张,抬高侵蚀基面。最大特点:透水不透沙。位置:土、石谷坊—地质条件好、工程量小、拦蓄泥沙多、工程材料足的地方; 植物谷坊—坡度平缓、土层较厚且湿润的沟道内。
骨干坝:小流域治理中,为了提高拦沙效益,使整个小流域中的其他小型淤地坝更安全,同时对部分河滩地进行灌溉而修建的库容相对较大、坝相对较高(一般为20米以上,坝体土方量大于50万平方米)的拦河坝。
通过综合治理,有效地减少了从黄土高原进入黄河的泥沙量。
南小河沟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治理方针:根据土壤侵蚀的规律,实行“保源、护坡、固沟”的治理方针。
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1.保塬:①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②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 ③农业技术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2.护坡:①工程措施: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②生物措施:陡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3.固沟:①工程措施: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②生物措施:在各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系,既固定了沟床,又拦截了坡面和上游的大量泥沙,稳定了坡脚。
1、工程措施:通过修建水库,对河流中的大量泥沙进行拦截,实现河流减淤的目的;2、每年在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应用调水调沙的原理对上下游水库进行联动调度,同时调动上中游的水库向下游放水,在小浪底形成“人造洪峰” ,提高下游行洪输沙能力对下游河道实施全线冲淤,将下游河道中淤泥的泥沙送入大海。
对下游地区河道减淤(堆积区):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对黄河入海口地区会产生什么影响? 黄河下游的冲淤平衡,会使入海口地区获得稳定的泥沙来源,三角洲面积逐步扩大,河道稳定,不会出现频繁改道现象,入海口地区的生态保护良性发展。
分析莱茵河流域水污染防控的措施
莱茵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莱茵河不仅是沿岸上千万人的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的重要来源,还承担重要的航运任务,也接纳沿岸排放的生活和工农业污水,历史上曾一度变成“欧洲下水道”。但是流域内各国经过半个世纪的协调治理,已经成功地完成了莱茵河的污染防治。
1.莱茵河流域内哪个国家最急于改善水质、治理污染?为什么?荷兰,位于莱茵河下游。上中游沿岸国家工业发达,人口众多,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多2.菜茵河氯化物污染调查的结果显示,法国、德国是污染排放的主要国家。根据“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付费”的基本原则,荷兰、德国、法国分别应承担什么责任?德国、法国位于莱茵河沿岸,且工业发达,城市众多,排放的工业和生活污染物多,需要对污染物治理后才能排放,或者关闭一些小型的工厂;荷兰位于下游,受危害最大,上游国家进行治理后,它受益最大,应该为此支付一定的生态赔偿费用。3.指出莱菌河水污染防控中应用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行政手段:成立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签署《莱茵河氯化物污染治理公约》、制定《莱茵河计划》经济手段:投资修建污水处理厂、生态补偿协议、产业结构调整等。技术手段:发展污染治理技术,开发“莱茵河预警模型”进行实时监测等。
三、黄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
黄河流域面积约是长江流域面积的40%,但年径流量约是长江的1/15。径流量仅占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但人口、生产总值、粮食产量均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
①黄河径流量少是黄河又一突出水文特征。②黄河流域人口、城乡较为密集,耕地数量多,人水矛盾突出。
随着工农业发展和人口增加迅速,黄河流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上下游缺少调控用水的措施,致使黄河下游自1972年出现断流现象。
自然原因:①黄河流域大部分流经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量小;②下游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汇入;③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①流经区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量大;②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
为什么黄河下游断流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 1999年开始,黄河水利委员会被授权实施黄河水量的统一调度和分配。● 2009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制定了《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依据河流径流量和用水需求的变化,对全流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宏观控制和年度调整。● 黄河流域节水水平大大提高。水资源统一调配体制的逐步建立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基本保证了在严重枯水年份黄河下游不断流。
4.全流域统筹规划应对黄河断流的措施
对比分析黄河不同河段水资源的利用
黄河2015年总用水量中,农业用水(农田灌溉和林牧渔畜业用水)占79%,工业用水占10%。生活用水(包括城镇公共和居民生活用水)占7%,生态用水占4%。其中,兰州到头道拐、三门峡到花园口两河段2015年分别从黄河取水153.03亿立方米、22.99亿立方米,用水结构如图4.13所示
1.图4.13 所示两河段的用水结构与全流域的相比,各有什么特点?兰州到头道拐:农业用水比重大,工业用水比重较少;三门峡到花园口:工业用水比重大,农业用水比重少2.从提高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提出改善水资源利用的建议。①农业方面:喷灌、滴灌;推广耐旱型农作物;②工业方面:提升工艺流程;污水处理后再排放等;③生活方面:提高水价;洗菜水进行浇花、冲厕所等;④全流域协调用水,分配用水份额等;
流域内部水资源协作开发
人水矛盾突出的解决措施
流域内水资源的功能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读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示意图,回答1~3题。
1.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B.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C.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D.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2.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A.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B.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C.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D.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一等奖ppt课件,共60页。
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图片ppt课件,共46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完美版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完美版教学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