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旧知回顾,合作探究,精练反馈,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易错收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组号:_________
认识24时计时法
预习要求
☆ 预习书本第82—83页,通过观察钟面,比较、计算、回忆关于时间计算的知识等方法,对比发现认识新的计时方法——24时计时法。通过学习2,你将认识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并能熟练转换12时计时法和24计时法,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 温馨提示:对比分析发现12时计时法和24计时法之间的关系。
【旧知回顾】
1.填空
(1)2013年第一季度有( )天,2012年第一季度有( )天。
(2)儿童节的前一天是( )月( )日,一年中的最后一天是( )月( )日。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96时=( )日 3年=( )月 8日=( )时 1周=( )时
(4)看右图日历填空。
这个月的第一天是星期( )。
如果这个月是5月,那么“六一”儿童节是
星期( )。
如果这个月不是2月,那么一定有( )个
双休日。
2.判断:7时15分与7小时15分钟一样吗?
【合作探究】
1.探一探。观察书本钟面及时间轴回答问题。
(1)钟面上,起点是( )时,也就是( )时。
观察钟面上内圈和外圈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2)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 )个小时;从中午12时到24时,经过了( )个小时。所以一天有( )个小时。
(3)经过一天,钟表上的时针转了( )圈。
(4)观察时间轴,上下两个蓝色数字有什么关系?上下两个红色数字呢?
2.试一试:
(1)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24时计时法?(请举例2个以上)
(2)用24时计时法写出书本8幅图的时间。(A档)
( ) ( ) ( ) ( )
( ) ( ) ( ) ( )
(3)连一连。(A档)
8∶20 20∶20 0:00 3∶40
凌晨3∶40 上午8∶20 晚上8∶20 午夜12:00
3.小结。
24时计时法及与普通计时法的互相转换。
【精练反馈】
1.书本第85页练习十八第1题。(A档)
( ) ( ) ( )
2.判断。(B档)
(1)17时30分就是下午5时30分。( )
(2)小丽下午4小时30分到家。( )
(3)时针在一天里正好走一圈。( )
3.书本第85页练习十八第2题。(请说明原因)(B档)
(1)爸爸违反交通规则了吗?
(2)爸爸有车坐吗?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拓展延伸】C档
李教授实验室里的挂钟逢整点报时,几点就敲几下。今天上午,他开始做实验时,挂钟报时。他做完实验时,恰好挂钟又报时。从实验开始到结束,挂钟一共敲响33下。张教授的实验做了几小时?
【易错收集】
【答案】
【旧知回顾】
1.(1)90;91
(2)5;31;12;31
(3)4;36;192;168
(4)①六 ②二 ③5
2.不一样,7时15分是钟面上的时间点,7小时15分是一个时间段。
【合作探究】
1.(1)12;0
(2)12;12;24 ;2
(3)2;内外圈的数字相差12.
(4)上下两个蓝色数字相差12,上下两个红色数字一样。
2.(1)火车票上的时间,广播报时。
(2)0时;6时45分;10时15分;12时
15时30分;18时;19时25分;24时
(3)
8∶20 20∶20 0:00 3∶40
凌晨3∶40 上午8∶20 晚上8∶20 午夜12:00
3.略
【精练反馈】
1.20时;晚上11:38;4:45
2.(1)√ (2)× (3)×
3.(1)没有,因为下午4时也就是16:00,不再规定时间内。
(2)没车坐,因为爸爸下车是晚上11时也就是23时,可是车的首发时间是23时20分。
【课堂小结】
略
【拓展延伸】
10+11+12=33
11+12+1+2+3+4=33
答:张教授的实验做了2个小时或者5个小时。
13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基础练习,深化练习,精练反馈,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易错收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4小时计时法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 年、月、日24小时计时法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回顾旧知,合作探究,精练反馈,课堂小结,拓展延伸,易错收集,旧知回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