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学案
展开班级:
姓名:
16.《登泰山记》
素养目标
课文预习案(任务一)
一、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安徽桐城人,著名的散文家,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曾任刑部郎中(记名御史、四库全书馆纂修竺职。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书院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九经说》等书。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二、背景介绍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三、文体介绍
记,文体名,即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一类的文章,是古文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文体。
四、资料链接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创始人是康熙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继承并发展了他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三祖”。他们对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方苞注重文章的“义法”,“义”即“言有物”,“法”即“言有序”,主张古文“清正雅洁”。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就是要以“辞章”为手段,以“考据”为凭借,来阐发儒家的“义理”。
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是宣传儒家思想,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方苞、刘大櫆、姚鼐都是桐城人,故人称桐城派。
1.泰山在山东省中部,古称东岳,别称岱岳、岱宗,与南岳衡山(在湖南)、西岳华山(在陕西)、北岳恒山(在山西)、中岳嵩山(在河南)并称五岳,而泰山居东,突兀挺拔,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独长”“五岳独尊”。
泰山自然景观雄伟绝奇,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渲染和人文景观的烘托,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累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岚光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成为我国山水名胜的集大成者。
2.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3.戊申晦五鼓
戊申,以干支来纪日,这一天又是月末,故称“晦”(古时农历每月第一天叫朔,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最后一天叫晦)。
五鼓,也就是五更天。古时夜击鼓报更,故以“鼓”为更的代称。
语言建构与运用(任务二)
一、认读字音
(1)汶水(wèn)(2)济水(jǐ) (3)磴(dènɡ)(4)徂徕(cú)(lái)
(5)皓(hào) (6)绛(jiànɡ) (7)鼐(nài) (8)罅(xià)
(9)樗蒱(chū)(pú)(10)岱祠(dài)
二、积累名句
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3.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三)总览全文
(四)精读课文
一、诵读第1段,回答以下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________________
(2)当其南北分者________________
[明确](1)阳、阴:古时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西、东:分别指向西、向东,名词用作状语。(2)当:在,正。
2.翻译下面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译文:
[明确] 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判断句)
3.对文章第一段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段文字是写登上泰山之前看泰山,是高瞻远瞩,山外看山,使读者在入泰山探胜地之前,就先产生一种气势雄竣的总体感受。
B.这段文字中点出古长城,表明泰山曾是古代两国的边界,并且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从而进一步突出泰山的地位。
C.文章先写汶水和济水分流,再写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然后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这是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
D.日观峰是以古长城为参照来写的,作者写日观峰为下文叙述登山线路和观日出做好了铺垫。
[明确] 选B.文中点明古长城是为了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交代古长城是两水的分界线,以古长城为参照物,点明泰山的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二、诵读第2段,回答以下问题。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乘风雪________________
(2)至于泰安________________
(3)越长城之限________________
(4)是月丁未________________
(5)余始循以入________________
(6)及既上________________
(7)苍山负雪________________
(8)明烛天南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乘:趁,冒着。(2)至于:古义: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表示到达。今义:连词,表示另提一件事情。(3)限:界限,这里指城墙。(4)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5)循:顺着。(6)上:登上山顶。(7)负:背负。(8)烛:名词作动词,照。
5.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余始循以入。
译文:
(2)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译文:
(3)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
译文:
[明确] (1)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省略句)
(2)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地方。(判断句)
(3)现在我所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定语后置句,“限当道者”是“崖”的定语)
6.列出自京师至泰安的有关动词,品味其作用。
答:
[明确] “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生动。“乘风雪”乃全文点睛之笔,作者悄悄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为登山之难、览之豪兴创造了条件。
“历”“穿”“越”“至”,一气读来让人感到作者不辞漫长的旅途和行程的艰辛,正顶着风雪由远而近,快速行进,以归返自然,纵情登山览胜。其游兴之豪、向往之切溢于言表。
7.下面对这段文字意思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B.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
C.记叙了登泰山的经过,着重记叙了登山时的激动心情。
D.记叙了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着重描述了登山后的激动心情。
[明确] 选A.梳理段意,很容易得出答案。
三、诵读第3段,回答以下问题。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戊申晦________________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________________
(3)绛皓驳色________________
(4)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2)稍见:逐渐看见。(3)绛:大红;皓:白。(4)极:尽。
9.翻译下列句子,并探究句式特点。
(1)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译文:
(2)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译文:
(3)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译文:
(4)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译文:
[明确] (1)日观亭东面从脚下都弥漫着云雾。(被动句)
(2)逐渐看见云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定语后置句,“数十立者”是“白若樗蒱”的定语;判断句)
(3)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
(4)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照到日光,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10.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答:
[明确] 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
四、诵读第4、5段,回答以下问题。
1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僻不当道者________________
(2)多平方,少圜________________
[明确] (1)僻:偏僻。(2)平方:古义:平整,方形的。今义:①指数是2的乘方。②平方米。
12.翻译下面句子。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译文:
[明确] 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13.最后两段有什么作用?
答:
[明确] 从行文看,最后两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地表现出来而不显啰嗦。
14.下列六句话分成四组,全是表现泰山冬季特有景色的一组是( )
①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 ②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③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④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⑤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⑥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A.①③⑥ B.③④⑥
C.②④⑥ D.①②⑤
[明确] 选B.抓住题干中关键词“泰山冬季特有景色”作答即可。
15.下列各景观中属于人文景观的一项是( )
①或曰,此东海也 ②岱祠 ③石刻 ④樗蒱 ⑤碧霞元君祠 ⑥皇帝行宫
A.①②④⑤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明确] 选B.东海、樗蒱非人文景观。
思维提升与发展(任务三)
1.熟读课文,概括各段内容
明确: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主要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小结:文章思路: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循序渐进,一线贯穿。文章主要写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登山和观景,作者通过所感所见从不同的视角写了风雪中的泰山特点。
2.再读课文。本文是一篇游记,请思考:
①本文从登山到观景一共有几天的游程?
明确:两天。依据一:运用天干地支和书下注解推出丁未和戊申两天的具体日期。
依据二:第三段中游者登上山顶后所观之景是“晚日照城郭”,而第四段中写“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由此可推出他们在山顶宿了一晚,而且极有兴致。
②登山路线如何?(展示登山线路)
明确:有两条。一条是作者与友人从泰安南麓登——中谷——中岭——西谷——山巅(全程45里);一条是古人登山路径既从泰安——东谷——天门(山巅)
四、具体研读
㈠分析第二段
1.请一生读,师生评价。
2.此段泰山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明确:首先,泰山是古老而险峻的。依据是:第一,作者不畏风雪不远万里不放弃机会,可见倾慕泰山已久,足见泰山的魅力;第二,既然泰山上有石级,有郦道元、古人、世人的记述传闻,沿途有名胜就知其古老闻名了;第三,山路上“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更是令人胆颤心惊;其次,泰山是雄奇高远的。石级“七千有余”已显其高,全程45里,其远不言而喻;山顶上落日、白雪、青山、流水、城郭,尽收眼底,好一幅绚丽壮观的夕照图,怎不神奇?
㈡赏读第三段
1.大家放开声音读,老师巡视。
2.泰山日出景象,提问:泰山日出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描绘的?
明确:泰山日出场面壮阔宏大,景象变化多姿,绚烂多彩;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雄伟壮丽的奇景。(学生回答后展示日出经过)
待日出——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主观心情:满怀逸兴,心情急切盼日出)
日出前——大风扬积雪击面。自亭东足下皆云漫。(四周迷蒙为日出作铺垫)
日将出——稍见山峦微露,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聚焦云色变幻)
日正出——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兼绘日色云状)
日已出——西峰“降皓驳色”“而皆若偻”(掉转镜头扫描承照阳光的山色山形)
小结过渡:此段景物描绘极有层次性,手法高妙——正面描写侧面烘托,比喻生动有趣,给人以想象的依托。文章写到此,泰山的详景应该已经见到了,那么文章最后两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㈢分析最后两个自然段(分析后放映泰山雪景,从图中进一步体会泰山冬景特点)
从行文看,最后两个自然段对泰山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是略写。这些静物无论在哪个季节都能看见而且是人人皆知的,所以作者略写。但作者略写这些仍让其发挥了作用:写人文景观突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风雪中不在道旁的石刻“皆不及往”,交代了冬季泰山的安静险峻,也给游者留下了一丝遗憾。从写法上看它与第二自然段相照应,行程有始有终,文章脉络清晰。补写将泰山的特点进一步完整的表现出来而不显罗嗦。
第五段写自然景观更见作者功力。这一段完美地写出了冬季泰山的特征,这段写景补充让人对冬天泰山的了解更全面。先看三多三少:石与土,石头较之于土坚硬,显得刚劲有力,多石少土,突出了泰山的阳刚之气;平方意为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而圜则显得柔和流畅,少了伟丈夫的气概,多平方少圜,泰山雄伟之势自出;杂树给人零乱之感,松却傲霜斗雪,令人钦佩,风雪中那生长在石头罅隙里的松树,屹立在泰山之巅更显得庄严肃穆,泰山也因此平添十分魅力。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给了泰山一种晶莹凝固静穆的美;“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则写出了大雪中泰山的人迹罕至和安静神秘。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此段并非只为体现桐城派的考据特色,看似平淡无奇,实际上不可缺少。
总结过渡:冬天泰山作者登上去了,雪后天晴的泰山、积雪后的泰山日出和积雪中的泰山给了作者独特的感受,也给了我们美的享受。既然作者是从第二段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一自然段是否是多余的?
㈣分析第一自然段(展示泰山地理)
明确: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的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总结:本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用笔巧妙,貌似闲笔却无一处闲笔;详写处浓墨重彩生动形象,略写处一笔带过却又紧扣事物特征,这是本文的写作艺术之一——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审美鉴赏与创造(任务四)
《登泰山记》赏析
东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雄距于齐鲁大地。其实,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学者王克煜认为,它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视为五岳之尊,与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浓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开。司马迁《史记》援引《管子·封禅篇》说,上古之时,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后来,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长短,这大概是历代帝王钟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长,风卷云舒,历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为它长啸短吟,为它泼墨挥毫,为它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不是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作者的语言十分洗练。“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寥寥三十余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接下来,作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几句写了泰山雪景、夕阳、云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写日出盛景,用墨极少,却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再次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是正面描写。“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间接描写。文末描写也是精彩之笔。“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缺一不可。在这篇文章中,这点体现得是很好的。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古长城”、“三谷”、“环水”、“东谷”、“石刻”、“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作者对自己的内心感情压抑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全篇无一句抒情语。我们不好臆测作者当时的心境,但从他写的诗句来看,能够感觉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远不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那样尽情抒发。如果不进行一番“考据”,仅从桐城派文章风格上解释这一现象,恐难讲通。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地描绘出来。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徐志摩、李健吾、杨朔、冯骥才等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地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来显示峰峦险峻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登上山巅,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夕照图,真可谓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与子颖至日观峰之日观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浓笔泼墨,分三个步骤:一曰日将出,“云一线异色”;二曰日正出,“须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变幻莫测,形诸文字,有些棘手,他却能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气势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诗仙李白也在此看过日出,“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虽有特色,却稍有逊色。杜甫途经泰山,赋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千古绝唱。这和姚鼐的“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作者又欣然回视西峰,见雪后初晴,日光照射,颜色相杂。这一笔,似乎可削,但它却表现了日出的效果和影响,是绝不可缺少的。
山顶的建筑,山道中的石刻,记叙收放自然,详略有序。这都与登山活动的对象的主次、个人感受的深浅息息相关。最后综述泰山冬景的特点: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众鸟飞绝。用凝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游览所见归结为“三多”、“三少”、“三无”。结句照应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简洁着称。姚鼐的《登泰山记》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但作者却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历来的大家都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扣题,文章高手总是为突出题“目”而或收或放。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现方法上,也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没有议论。故本文取材和表现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简洁的文风“言有物”的有力注脚。
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以记登山经过而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让人悟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的艰辛。以描写山顶景色而言,七句话描绘了七个画面:
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②“大风扬积雪击面”;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⑦“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可见作者用语何等准确。如写山顶的风,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任务五)
《登泰山记》文化解读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强调“义理、考据、词章,三者不可偏废”,语言则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登泰山记》一文就体现了这一特点。
一、清——文章主旨纯净、寂静、不媚俗、不煽情
文章写了泰山的位置,登泰山的经过,泰山观日出,泰山其他古迹,泰山的自然环境,只采用了记叙、描写的表达方式,未见一字抒情、议论之语,无有纯净、寂静心境不可能如此,这在游记类文章中是少有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借游褒禅山抒发尽志、尽物、尽力无至可以无悔之叹,借古书之不传议深思而慎取;苏轼的《石钟山记》写景之余,叹郦道元之简,笑李渤之陋。此类的文章不胜枚举,正因为如此,才显姚公心清之不易,姚公作文不媚俗,不煽情,不感慨,不议论,不激昂,不抑郁,从这一点说,此文当属“清”字第一篇。
二、真——文章内容真实、自然、本色
文章有六段,一段写泰山的地理形势及最高峰,由面到线到点。二段写登泰山的时间,从北京到泰安的经过,登山的同伴,登泰山路线。三段写观日出的时间、地点、人物、景象。四段写岱祠、碧霞元君祠、行宫、道中石刻。五段写山石、杂树、山松、石罅、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所行路线叙述清楚,至今我们仍能依此登山,所写之景真真切切犹在眼前。不评不议,不雕不琢、将泰山的真实、自然、本色像天然的水一样捧到我们面前。
三、雅——写景雅洁,尽得生动再现,动静结合,烘云托月之法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层雾若带然。”此为傍晚登山所见之景,半山居雾若带,非大手笔不能有此语,动态的雾由于远观像缠绕在山腰的丝带,亦静亦动,动静结合,尽得动静结合之法。
“稍见云中白若樗莆数十立者,山也”,此为观日出所见。偌大的山,被比作古代一种博戏的赌具“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此喻通俗、形象,尽得生动再现之法。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此句为日出后回视日观以西峰所见之景,把日观以西峰比拟为佝偻之人,尽得生动之妙。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用东海之红光衬托红日初升正赤如丹。还有上例日观以西峰皆若偻,也衬托出日观峰是泰山最高的山峰,尽得烘云托月之法。正是采用了比喻、比拟、衬托、动静结合等手法,使得文章的写景生动形象,文雅有致,符合桐城派创始人方苞提倡的“雅洁”反对俚俗和繁芜的主张。
四、正——语言简朴方正,继承了先秦散文简朴正统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用字是很节俭的,诸如:《春秋》微言大义、《战国策》《国语》《论语》叙事写人用字简洁。本文继承这一衣钵,略写泰山古迹和自然环境,由于详略得当,使得行文简洁,此其一。其二,写北京到泰安的经过,仅用了5个动词就把事情说明白了。其三,写泰山的自然环境,用了极富表现力的短句,如“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使得行文更加简洁朴实。正是从这一点说《登泰山记》行文简朴方正,承继了先秦散文简洁朴实之正统。
中国古文一脉,源于尚书,熟于先秦散文,简朴方正,稍后骈赋林立,行文注重韵律雕琢华丽,几近于诗,后经韩柳古文运动,行文屈齿赘牙,几近于生涩,明流派纷呈,公安派独抒性灵,桐城派为清代影响最大最深远的文学流派,其集大成者姚鼐秉承先秦散文清真雅正(洁)之传统,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和继承。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优质导学案,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分析特色,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6(赤壁赋 *登泰山记)16.2* 登泰山记学案,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生依据目标自主复习,同桌互查,文化常识必备,情境默写,挖空练习,拓展训练,素材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2* 登泰山记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知识链接,课前学习,合作探究,目标检测,理解默写,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