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山川秀美 同步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 练习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0/128334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 山川秀美 同步作业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022年) 练习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0/128334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山川秀美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第二课 山川秀美
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
1.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的( )
A. 上游 B. 中游 C. 下游 D. 中下游
【答案】 A
【解析】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的上游,重庆、湖北交界处。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势西高东低 B. 地形复杂多样 C. 山区面积广大 D. 南北跨纬度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地势影响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许多大河向东流入大海的主要原因是地势西高东低。故选择A。
3. 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这种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B. 淮南、淮北栽培技术不同
C. 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D. 淮南、淮北耕作制度不同
【答案】 C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南北方差异的相关知识。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淮南淮北的温度、湿度存在很大差异,淮河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合橘的生长,而淮河以北是温带季风气候,温度达不到橘的生长条件.造成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现象.故选:C.
4.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形类型单一,山区面积广大 B. 地形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广大
C. 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D.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答案】 D
【解析】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故D符合题意.故选:D.
5.有人提出赴西藏旅游,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是为了( )
A. 抵御恶劣的气候环境 B. 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
C. 适应当地的交通条件 D. 躲避山洪暴发等灾害
【答案】 B
【解析】西藏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氧的含量低,平原地区的人会出现不同的高原反应;因此宜采用“渐进﹣阶梯”模式,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海拔高度的变化.故选:B.
二、填空题(共2题;共11分)
6.【你知道吗?】中国幅员辽阔,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有许多的“中国地形之最”,请你写出来。
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________ 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____
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________ 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________
中国海拔最高的高原________ 中国海拔最高的山脉________
中国海拔最高的山峰________ 中国人口最多的盆地________
【答案】 青藏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四川盆地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东北平原,中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是塔里木盆地,中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柴达木盆地,中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中国海拔最高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中国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中国人口最多的盆地是四川盆地。
故答案为:青藏高原;东北平原;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四川盆地
7.长江源于________高原上的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__海。
【答案】 青藏;唐古拉;东
【解析】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干流流经11个省区,最后注入东海,全长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
故答案为:青藏;唐古拉;东。
三、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28分)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有我国的“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三: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1)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自然条件。(至少一个)
(2)比较东北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完成下表。
地区 | 耕地类型 | 人们主食 | 传统运输 | 传统民居 |
东北地区 | A________ | 面食 | C________ | D________ |
“长三角” 地区 | 水田为主 | B________ | 水路为主 | 屋顶坡度较大 |
(3)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有( )
A. 退林还耕 B. 扩大耕地面积
C. 大力发展家具制造业 D. 建立自然保护区
(4)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如果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把长江比作“箭”,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试分析作为“箭”的长江,为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提供了哪些优越的条件?________。
【答案】 (1)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旱地为主;陆路为主;屋顶坡度较小;米饭
(3)D
(4)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长江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等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原因在于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2)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以旱地为主,交通运输以陆路为主,传统民居特色是屋顶坡度比较小。长三角地区人们主要以米饭为主。
(3)本题考查的是东北地区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家有计划地将“北大仓”变成“北大荒”,以保护湿地。保护湿地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4)本题考查的是长江三角洲的有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与东北地区相比它最大的自然优势是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长江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便利的水路交通条件,促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发展。
9.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我国地势特点:________ ,呈 ________ 级阶梯状分布。
(2)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为第 ________ 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B为第 ________ 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 ,C为第 ________ 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________。
(3)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自________ 向________ 流,注入________ 。
(4)图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________ 河的河谷地带,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________ 。
(5)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为( )
①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
②使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注入海洋,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
③在阶梯内部,由于降水丰富,水能资源巨大
④在阶梯的过渡地带,由于有巨大的落差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1)西高东低;三
(2)一;青藏高原;二;黄土高原;三;华北平原
(3)西;东;太平洋
(4)黄;太行山
(5)D
【解析】此题考查我国地势的相关知识。读沿我国北纬36°纬线所作的剖面图,可以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中A、B、C表示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其中A为第 一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青藏高原,B为第二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黄土高原,C为第 三级阶梯,主要地形区为华北平原。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流,注入太平洋;图中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黄河的河谷地带,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太行山 。这种地势特征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也是中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部与西部之间的交通,地势的三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故选择题答案是D。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传媒的行程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南方地区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二课 南方地区精品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第三课 生活的故事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活的变化第三课 生活的故事精品课后测评,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