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 我们认识的数(教案)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8366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 我们认识的数(教案)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8366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评课课件ppt,共4页。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设计教案背景:《我们认识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学习了100以内的数后,又进行的一次学生对数的认识的拓展。首先要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孩子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很多100以内的数,再加上孩子们平时对数的应用经验,但对于听障儿童 “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有一定困难。其次针对这样的知识起点,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猜数活动。课堂教学中关键是引导学生能通过猜数来培养估计意识,在描述的过程中培养数感,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5页。 教材简析: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数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实践活动课。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数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积累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三部分,“说一说”,让学生联系生活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用学过的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猜一猜”,通过根据一把蚕豆的粒数估计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黄豆的粒数,再数一数实际的粒数加以验证,来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增强数感。“数一数”,则把数数与校园里物体的个数、学生走一段路的步数等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的意识和习惯。教学目的: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数感。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估计能力。3.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与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教学重点: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数。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估计,发展数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毽子、饼干、花生米、黄豆、串珠、纸杯若干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生活引入。谈话:今天是3月30日,星期四,我们上一节数学活动课。用我们认识的数来做游戏。(板书课题:我们认识的数)(踢毽子,感知数的价值)[设计意图:根据听障儿童语言、思维等特点,开门见山的导入,直达主题,便于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一)说一说。活动1:用100以内的数描述交流生活中的事情。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44页场景图1。 师任务:谁来说一说?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2.学生练说3.指名说。4.谈话:大家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活动2:交流年龄。1.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2.谈话: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要求先说出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3.师:现在有一个机会,谁能勇敢去试着问一问听课老师年龄?3.谈话: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出示场景图2。)(1)提问1: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你们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呢?提问2:小明家有一个人,年龄比爷爷小一点,这个人可能是谁?提问3:小明家有一个人,年龄和你们差不多,这个人是谁?(2)谈话: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的岁数比较大,平时要多多关心他们。一般在6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设计意图:利用第一幅图四位同学的话抛砖引玉,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开拓视野。猜年龄这一层次则以一个智力游戏的形式出现,既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二)猜一猜。1.活动1:请每个同学抓一把饼干,数数有几块。师:请给听课的老师每人发一块饼干,看看你们手中的饼干够不够2.活动2:请每个同学抓一把花生米,先估一估,再数一数。完成记录表。3.谈话:从这张表上可以看出抓一把黄豆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花生的粒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小组讨论一下。学生尝试说一说小结:因为一粒黄豆比一粒花生小,所以一把黄豆的粒数比一把花生的粒数多。(三)数一数。1.出示串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完成操作后,数一数,比较出谁多谁少。师:老师看出来女孩子很喜欢串珠,串得也比较多,老师也给男孩带来游戏道具,我们来玩一个纸杯城堡的游戏,男女生PK赛,看看哪组在有限时间里搭的纸杯最多。2. 出示纸杯,拼搭操作,再次积累数的运用。3.师点评 [设计意图:让听障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之后,再安排数一数,是为了提高他们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再掀起一个小高潮。]三、评价体验,拓展延伸。师:游戏中我们学习数学,生活也有很多需要用到数学的地方1.出示场景图,布置课外实践题。2.课外实践:(1)从教学楼三楼到一楼共有()级台阶。(估一估,走一走,数一数)(2)校园里有()棵银杏树,数一数,再比一比,看看哪种树最多。(3)一分钟能走()步。休息时间,自己去找一找,数一数,记得把你的发现说给老师听,或者说给同学们听。[设计意图:最后的设计,一方面是告诉学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另一方面也告诉学生,要更广泛地参加数学活动,只有付出努力,才有收获。]板书设计:我们认识的数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我们认识的数实 物活 动敏昱轩陈焓花生猜数 数数 黄豆猜数 数数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教课内容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示范课ppt课件,共4页。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页。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