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369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369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7.2物质溶解的量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12)下册(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369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训练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7.2 物质溶解的量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形成溶液的溶质都是固体C.所有饱和溶液都比不饱和溶液要浓 D.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2.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B.增加溶质可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D.同一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3.夏季,鱼虾养殖塘内常放一些水泵,把水喷向空中(如图),从化学角度分析,喷水的目的是A.增加观赏性 B.降低塘内水温C.杀灭水中细菌 D.便于溶解氧气4.某兴趣小组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甲所示装置验证铁、铜两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B.用乙所示装置验证氢氧化钠溶解的热效应C.用丙所示装置可证明大理石粉尘不能发生爆炸D.用丁所示装置配制1%的Ca(OH)2溶液5.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 20g 丙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70g 溶液C.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通过降温结晶获得较纯净的甲D.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6.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的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D.实验1后的甲和实验2后的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7.压强为101kPa下,硝酸钾和氨气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10203060溶解度/gKNO320.931.645.8110NH3705644.520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20℃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1.6%C.60℃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30℃,有晶体析出D.NH3的溶解度只与温度大小有关8.某同学在探究物质溶解的热现象及温度对物质溶解度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一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二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的溶解度曲线为a曲线B.升温可以使N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M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变大D.如果t2℃时,M、N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M>N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碘酒的溶剂是酒精C.溶质一定是固体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10.M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物质M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M是硝酸钾B.溶液②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7.5%C.溶液①②③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②>③>①D.溶液①为不饱和溶液,溶液②和③为饱和溶液1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020406080溶解度KNO313.331.663.9110169KC127.634.040.045.551.1 A.80℃时,将55gKNO3固体加到50g水中,再降温到60℃,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KNO3溶液中混有少量KCl,可利用蒸发结晶提纯KNO3C.40℃时,饱和KC1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2:5D.KCl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大1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0℃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B.40℃时,甲比乙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大C.甲、乙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析出固体质量甲>乙D.将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甲溶液从40℃降温至20℃,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为20%14.现对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进行恒温蒸发,若蒸发水析出固体,若蒸发水析出固体,若蒸发水析出固体,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B.C. D.15.下面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含有溶质很多的溶液B.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C.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D.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16.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前原溶液是饱和溶液B.n的数值是12C.甲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是50gD.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二、综合应用题17.溶液是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依据相关信息回答问题。资料: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部分数据已做取整数处理)如下表所示:温度/℃10203040506070溶解度/g2132466486110138 (1)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g水,在40℃时,向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10g、86g、64g、32g硝酸钾,充分溶解,如图所示。①(填字母序号) ______ 中盛的一定是饱和溶液。②使B烧杯的溶液升温至50℃时,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__ g。③采用一种方法使A中的固体恰好溶解。对于最终四个烧杯中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 (填字母序号)。a.溶剂质量可能相等b.溶质质量可能相等c.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有相等的d.烧杯A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可能最大(2)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用硫酸亚铁废液(含少量硫酸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主要的操作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上述操作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烧杯;②玻璃棒;③酒精灯;④温度计;⑤ ______ ;②流程中生成气体B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 。 18.溶液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1)消毒酒精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________。(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蒸发掉水______g。(3)为了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小林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实验一的目的是_________。实验一的现象是: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氯化钠几乎不溶于酒精。对比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②实验二的目的是________。思路分析: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因素是________,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________。实验步骤及现象:取一定量的硝酸钾加入5mL水中,充分振荡,有部分硝酸钾未溶解;加热后硝酸钾完全溶解,冷至室温又有部分硝酸钾析出。实验结论:在________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硝酸钾晶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_;降低温度时,其最大溶解量会_______。19.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2)图3中N表示的是 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3)图1中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乙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20.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当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随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M点表示该物质在t2℃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_____℃。(3)t2℃时,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a g,将该溶液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为_____g(用分数表示,假设此过程水不蒸发,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4)当恒温蒸发溶剂时,M、N两点的位置变化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 M、N点均不动B M、N点均垂直上移C M点沿曲线下移;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D M点不动,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5)物质的溶解性也常应用于化工生厂。某化工厂用废硫酸制备K2SO4的流程如下:物质KClK2SO4NH4Cl(NH4)2SO4溶解度/g(20℃)34.211.137.275.4 ①反应Ⅲ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②洗涤反应Ⅲ所得晶体最好用下列的_____(填序号)。a、BaCl2溶液b、饱和NH4Cl溶液c、冷水d、饱和K2SO4溶液21.CO2的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究的热点。(1)控制 CO2的排放,是为了减缓______效应,加压水洗法可捕集 CO2,是 因为压强增大时 CO2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石灰石循环法可用于捕集烟气中的 CO2,该方法以 CaO 捕集 CO2,将所得产 物在高温下煅烧可重新获得 CaO 和 CO2,高温煅烧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为______,生成的 CaO 疏松多孔,结构与活性炭相似,其在 捕集过程中对 CO2具有良好的______性。(3)对 CO2气体加压,降温,可获得干冰,从构成物质的微粒视角分析,该过 程主要改变的是______。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______。(4)CO2可用于食品保鲜,实验测得气体中 CO2的体积分数增加,其溶液的酸性 也随之增加,推测:①气体中 CO2体积分数增大时,造成酸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______浓度 增大(填化学式)。②智能化食品包装通过颜色变化显示包装内 CO2气体含量的变化,举出一种可通 过颜色变化用于该智能化包装的物质______。(5)为研究某公园中植物与大气间的碳交换,对该公园一年内每天的气温及光 合有效辐射进行测量,结果见图1 和图2。通过测量其一年内每天空气中 CO2含量等数据,分析所得碳交换的结果见图3。碳交换以每月每平方米植物吸收或 释放 CO2的质量表示,正值为净吸收 CO2,负值为净释放 CO2。①由上图可推测,影响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因素有______。②为进一步研究环境因素对公园中植物与大气碳交换的影响,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出发,还需测量的重要因素是其一年内每天______的变化。22.下表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部分溶解度(单位:g/100g水),请回答。温度(℃)102030405060甲35.836.036.336.637.037.3乙20.931.645.863.985.5110.0丙0.1820.1650.1600.141x0.121 (1)1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g/100g水。(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_____;(3)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与其溶解度(20℃)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则丙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是_____; (4)30℃时,乙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列式即可,不要求计算)(5)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6)向不同温度的100g水中分别放入等质量的乙物质,保持温度不变,溶解情况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_____; a.溶液温度:Ⅰ>Ⅱ>Ⅲ>Ⅳ b.溶液质量:Ⅰ=Ⅱ>Ⅲ>Ⅳ c.溶液Ⅰ一定是不饱和溶液d.使Ⅳ中的固体恰好全部溶解,溶质质量分数不变(7)气体的溶解度也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变化如下图所示,图中t2对应温度为30℃,则t1对应的温度_____。 A小于30℃ B等于30℃ C大于30℃ D无法确定(8)t℃时,某物质(固体)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是 n:m,则在 t℃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
参考答案:1.A2.B3.D4.D5.C6.B7.C8.D9.B10.C11.A12.A13.D14.B15.D16.C17. ABC 186 acd 漏斗 Fe+H2SO4=FeSO4+H2↑18. 酒精 50 比较氯化钠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情况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溶解性不同 比较温度对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性的影响 温度 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和一定质量的水(或溶质、溶剂的种类及质量) 溶质和溶剂的种类和质量 增加 减少19. 相等 乙 饱和 不一定20. 饱和 t3 a/7 D 2KCl+(NH4)2SO4=K2SO4↓+2NH4Cl d21.(1) 温室 增大(2) 吸附(3) 分子间隔 干冰升华吸收热量(4) H2CO3 石蕊试液(5) 气温、光照强度 水分含量22. 35.8 乙 微溶于水 ×100% 乙、甲、丙 bd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同步测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2 物质溶解的量当堂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