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376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376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单元 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同步学案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376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设计,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讨论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理解杂质去除的原理;
2.会杂质去除的实验。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掌握粗盐提纯基本方法
学习过程
实践:粗盐的初步提纯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参考课本P15NaCl溶解度曲线图
2.过滤
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如滤液仍浑浊,应再过滤一次。
如果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应如何检查实验装置并找出原因?
参考:首先检查仪器是否洗涤干净,滤纸是否破损,用洗净的仪器进行过滤操作时,如果滤纸未破损,经两次过滤后,滤液仍浑浊.可能就是漏斗中的液面高于滤纸的上边缘.
3.蒸发
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把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4.计算产率
用玻璃棒把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后,回收到教师指定的容器中。将提纯后的氯化钠与粗盐作比较,并计算精盐的产率。
5.将你的实验结果与同学们交流,分析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交流与讨论
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参考:①仪器未洗涤干净;②滤纸破损;③漏斗内滤液边缘高于滤纸边缘
2.实验可能出现误差的原因。
参考:(1)称量盐的质量读数误差;(2)用天平称量时要注意左物右码;(3)溶解粗盐时要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使盐尽可能完全溶解;(4)蒸发时玻璃棒不要剧烈搅拌防止食盐飞出蒸发皿;
汇报讨论结果
【讨论总结】
1.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1)过滤时滤纸破损。(2)倾倒液体时,液面超过滤纸边缘。
2.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1)溶解搅拌时液滴溅出,产率降低。
(2)溶解时加入的粗盐过多,未完全溶解,使精盐产率降低。
(3)过滤时,液体洒出或未洗涤玻璃棒、烧杯而使NaCl损失,从而产率降低。
(4)蒸发时没有及时搅拌或停止加热太晚造成液滴飞溅,从而使产率降低。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氯化钠,了解了它在生活中的重要用途,在自然界的存在及晒制。同时练习了粗盐提纯的各步操作,学习了蒸发操作,进一步训练了溶解、过滤的操作技能。
达标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盐都能食用,故称食盐
B.盐就是食盐,化学式为NaCl
C.盐都是有咸味,都是白色固体
D.盐是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1.【答案】D
【解析】盐是指解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所以盐包含食盐.因此食盐一定是盐,但盐不一定是食盐;有些盐可以食用,有些盐却不能,如工业用盐亚硝酸钠用毒;多数盐常温下为白色固体,但也有不是白色的,如蓝矾就是蓝色的;故A、B、C错误,D正确.
2.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的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实验时不用一次塑料杯可纸杯--保护环境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2.【答案】C
【解析】“粗盐提纯”是初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探究实验,涉及的操作较多.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操作.粗盐水过滤时,只能将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滤去,而不能将可溶性杂质除去,所以过滤后仍为混合物,故C错误.
3.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主要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过滤、溶解、蒸发
B.溶解、蒸发、过滤
C.蒸发、溶解、过滤
D.溶解、过滤、蒸发
3.【答案】D
【解析】粗盐提纯的实验中,按照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进行操作.故选D.
4.某盐在人体的新陈代谢中十分重要,它可维持血液中适当的酸碱度,并通过人体复杂的作用产生消化液,帮助消化.该盐是( )
A.氯化钙 B.氯化钠
C.硝酸钾 D.碳酸钠
4.【答案】B
【解析】氯化钠进行体内后,钠离子对维持细胞内外正常的水分分布和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起主要作用.氯离子是胃液的主要成分,具有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和增强食欲的作用.
5.下列关于“粗盐提纯”实验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为加快过滤速度,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
B.如果经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则应检查实验装置并分析原因
C.蒸发滤液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用酒精灯持续加热直到蒸干为止
D.倒入蒸发皿里的溶液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5.【答案】B
【解析】若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过滤器内的液体,会容易弄破滤纸,故A错;为防止加热时食盐固体飞溅,所以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就停止加热,不能给蒸干,故C错;蒸发皿中液体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故D错,本题正确选项为B.
6.下列混合物不能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的是( )
A.混有泥沙的食盐
B.碳酸钙与碳酸钠的混合物
C.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
D.二氧化锰与氯化钾的混合物
6.【答案】C
【解析】A中食盐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B中碳酸钙难溶于水、碳酸钠易溶于水;D中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易溶于水;故A、B、D三项都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分离.而C中木炭和氧化铜均不易溶于水,故不能用这种方法分离.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公路上的积雪可用氯化钠来消除
B.碳酸钠广泛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C.天安门前的华表是用大理石做的,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
D.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
7.【答案】D
【解析】氯化钠溶液的凝固点低,不易结冰,故A正确;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故B正确;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常用作建筑材料,碳酸钙还可用作补钙剂,故C正确;熟石灰没有吸水性,不能作干燥剂,故D错.
8.混合物的分离:将难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可采用_______的操作,在该操作中要注意一_______,二_______,三_______.粗盐提纯的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8.【答案】过滤 贴 低 靠 溶解 过滤 蒸发
【解析】在混合物的分离过程中,因为是固液分离,所以采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将不溶于固体的液体与固体分离,而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简单的说就是一贴二低三靠,即: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①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上;
②过滤时玻璃棒要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边;
③漏斗的下端要紧靠在烧杯内壁,防止液滴飞溅.
要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则先溶解,再过滤,最后蒸发.
9.下图是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和蒸发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仪器名称:_______;②_______;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_______(填“高”或“低”)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等到蒸发皿中出现_______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
9.【答案】烧杯 玻璃棒 低 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较多固体 坩埚钳
【解析】在过滤操作过程中要求一贴二低三靠,所以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在蒸发操作过程中为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而且一但蒸干液体会造成氯化钠固体飞溅,所以出现较多固体就要停止加热;加热后的蒸发皿是热的,所以要用坩埚钳夹取下来,防止烫伤.
10.根据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和溶液的配制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操作④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若按照②③①步骤配制50g16%的NaCl溶液,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操作⑤中停止加热是时间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蒸发皿中液体完全蒸干时 B.蒸发皿内有大量晶体析出时
(4)除去粗盐中难溶性的杂质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其正确操作步骤为②③①④⑤②.以下操作中可能会导致精盐产率(产率=×100%)偏小的有_______(填序号).
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 B.操作③中仰视读数
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板搅拌.
10.【答案】(1)引流;(2)偏大;(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4)A、D.
【解析】(1)在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的作用;
(2)在量取液体时,若俯视读数,所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少,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3)在蒸发食盐中停止加热是时间是: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
(4)A.操作①中有少量溶液溅出烧杯,会使得到精盐的质量偏小,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小; B.操作③中仰视读数,会使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多,对精盐的质量无影响,不会导致精盐产率的变化; C.操作④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未除去部分杂质,会使精盐的质量偏大,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大; D.操作⑤中没有使用玻璃板搅拌,会使液体溅出,得到的精盐的质量减少,会导致精盐产率偏小称取粗盐/g
剩余粗盐/g
溶解粗盐/g
5.0
1.5g
3.5g
溶解粗盐/g
粗盐/g
精盐产率/g
3.5g
5g
70%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九年级全册到实验室去:探究金属的性质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基础知识预习,课堂练习,课堂活动,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3 钢铁的锈蚀与防护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基础知识预习,课堂练习,课堂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1 酸及其性质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