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 同步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 同步习题 初中化学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一册(2022年),共14页。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试管充分反应 B. 溶解NaCl固体
C.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溶液变红色的是( )
A. NaCl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稀盐酸 D. KNO3 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PH
4.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钠溶液 C. 硫酸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 B. 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C.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D.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钾溶液
A. A B. B C. C D. D
7.向pH为a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后,溶液的pH( )
A. 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 C. 一定不变 D. 在a ~7之间
8.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适量BaCl2溶液
B
CaCl2
稀盐酸
足量CaCO3固体
C
ZnSO4
CuSO4
足量铜粉
D
Fe2(SO4)3
Na2SO4
足量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
A. 向鸡蛋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持续产生气泡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导管口冒气泡,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测溶液pH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 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 D. 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示出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加水
B. 向一定量的金属锌中滴加稀盐酸
C. 向HCl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逐滴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二、填空题
14.“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______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15. 请从①氯化钠 ②盐酸 ③氮气 ④氧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 .
(2)能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 .
(3)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 .
16.某天然矿泉水标签中有如下文字叙述:水质主要成分(mg/L):
钾离子:0.62~3.25,钠离子:18.75~29.8,钙离子:17.8~26.2,氯离子:l4.2~30.8,硫酸根离子:41.6~70.2,碳酸氢根离子:l84~261,碱性.
(1)小红用pH试纸测得该矿泉水的pH可能为________ (填字母);
A.7.3 B.13 C.8 D.6
(2)要鉴别矿泉水是硬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 .
(3)生产过程中,将矿泉水通过活性炭层,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这是为什么?请写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广,请你任写两点.
四、综合题
18.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现象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
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________。
(2)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
19. 根据要求填空:
(1)实验室配制氯化铵(NH4Cl)溶液不能使用硬水,因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2)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曲线上P点表示(选填序号):________.
①t℃时,100g水中溶解了氯化铵a g
②t℃时,100g溶液中含有氯化铵a g
③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a g
④t℃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a g
用pH试纸测试无色氯化铵溶液,测得pH<7,则氯化铵溶液显________性;若向该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显示________色.
(3)t℃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振荡试管的时候不能用手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振荡,会导致液体溅出,若是强酸或强碱等对人有腐蚀作用的液体,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A错误。B、量筒只能够用来测量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的容器,故B错误。C、不能直接将酚酞滴入一整瓶试剂瓶中进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导致一整瓶试剂都不能用,故C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D操作正确。
【分析】A、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B、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 , 不能加热,不能稀释浓酸、浓碱,不能储存药剂,不能量取热溶液。C、检验物质酸碱性的时候要先取少量试液与试管中,然后进行实验观察。D、根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判断。
2.【答案】C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液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故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故符合题意;
D、硝酸钾溶液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正确;B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应是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错误;C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pH试纸的使用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4.【答案】 C
【解析】【解答】A、石灰水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液为中性,不能使石蕊变色,故B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硫酸溶液呈酸性,故能使石蕊变红,故C正确,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据此根据个选项中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判断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正确;
B、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步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能隔绝氧气,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解答;
B、根据低碳的理念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向盐酸中加水,酸性减弱,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故A错误;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开始溶液的质量不会等于0,故B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会生成氧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而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锰元素的含量会增大,故C错误;
D、在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等盐酸消耗尽,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再出现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加水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一定温度下,一定的水中不能无限量的溶解硝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生成氧气;盐酸能与碱反应,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据此解答.
7.【答案】 D
【解析】【解答】若该无色溶液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后pH减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会在7和a之间;若该无色溶液的pH小于7,加水稀释后pH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会在a和7之间.
故选D.
【分析】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pH降低,越来越接近7,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根据这些碱性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考查了溶液稀释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象进行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稀盐酸能与足量CaCO3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铜粉与CuSO4溶液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Fe2(SO4)3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鸡蛋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固体表面不会持续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导管口冒气泡,澄清石灰水最终不会变白色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 C
【解析】【解答】A、量筒液体时,量筒的大小应根据所量取的液体的多少来选择,5.5mL的液体用10mL的量筒就可以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所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量筒选择时遵循:一次性量完,并且量程要最接近。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和水的顺序不能颠倒;测溶液pH,应用玻璃杯蘸取,滴在试纸上。
11.【答案】 A
【解析】【解答】A.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A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是原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CO2 不是酸,C不符合题意;
D. 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当溶液pH小于7时,溶液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B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
D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解答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不是CO2是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分析】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 C
【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盐酸时,溶液的酸性也在减弱,溶液的pH逐渐增大,由于仍为酸性溶液,所以曲线只能逐渐靠近7但永远不能等于7或大于,故坐标错误;
B、稀盐酸与锌接触反应就开始进行,起点是0,故坐标错误;
C、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沉淀的起点是0,故坐标正确;
D、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不变,故坐标错误;
故选项为:C.
【分析】A、根据酸加水稀释只是酸性变弱,但不会飙尘中性或碱性分析;
B、根据稀盐酸与锌接触反应就开始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分析.
二、填空题
14.【答案】无明显变化;变红色;溶液浑浊颜色变浅(或消失)
【解析】【解答】解:由指示剂的知识可知酚酞遇酸不会变色,白醋属于酸,其溶液显酸性,遇酚酞不会变色,加入氢氧化钙后不断中和掉白醋,直至反应恰好反应后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会慢慢呈现碱性,酚酞会变红,向澄清石灰中吹气时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直至氢氧化钙消失. 故答案为:无明显变化;变红色;溶液浑浊颜色变浅(或消失).
【分析】酚酞遇酸不会变色,白醋属于酸的溶液遇酚酞不会变色,加入氢氧化钙后呈现碱性酚酞会变红,向澄清石灰中吹气时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直至氢氧化钙消失,红色消失.
15.【答案】④;①;②
【解析】【解答】(1)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所以本题答案为:④;
(2)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所以本题答案为:①;
(3)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从而将其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②.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食盐常用作调味品,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
16.【答案】C;肥皂水;吸附
【解析】【解答】解:(1)A、pH=7.3的溶液呈弱碱性,但pH试纸测得值为大约数,为整数;
B、pH=13的溶液碱性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
C、pH=8的溶液呈弱碱性,对人体健康有利;
D、pH=6的溶液酸性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
故填:C;
(2)检验此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故填:肥皂水;
(3)生产过程中,将矿泉水通过活性炭层,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故填:吸附.
【分析】(1)根据弱碱性的溶液对人体健康有利进行分析;
(2)根据检验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分析;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
三、解答题
17.【答案】 (1)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是坚硬的物质,故墙壁会变硬 Ca(OH)2+CO2═CaCO3↓+H2O;
(2)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解析】【解答】解:(1)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是坚硬的物质,故墙壁会变硬,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都是中和反应的应用,故答案为: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四、综合题
18.【答案】(1)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
(2)含有碳酸盐
【解析】【解答】(1)通过反应现象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可知,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2)通过反应现象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含有碳酸盐(或其他合理答案)。
故答案为:(1)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2)含有碳酸盐
【分析】(1)根据①、②两实验中相同的氧化物和不同的酸反应解答
(2)根据③、④试验中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浑浊解答
19.【答案】(1)钙离子、镁离子
(2)④;酸;无
(3)%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配制氯化铵(NH4Cl)溶液不能使用硬水,因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故填:钙离子、镁离子.(2)曲线上P点表示t℃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ag.故填:④.用pH试纸测试无色氯化铵溶液,测得pH<7,则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向该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显示无色.
故填:酸;无.(3)t℃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故填: %.
【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溶液的pH<7时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第二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安全地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振荡试管充分反应 B. 溶解NaCl固体
C. 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下列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溶液变红色的是( )
A. NaCl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稀盐酸 D. KNO3 溶液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闻气体气味
C. 稀释浓硫酸 D. 测定溶液PH
4.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 澄清石灰水 B. 氯化钠溶液 C. 硫酸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5.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 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 B. 倡导低碳生活,多步行,少开车
C. 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 D.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6.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钾溶液
A. A B. B C. C D. D
7.向pH为a的某无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后,溶液的pH( )
A. 一定增大 B. 一定减小 C. 一定不变 D. 在a ~7之间
8.除去溶液中的少量杂质,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杂质
试剂
A
NaNO3
Na2CO3
适量BaCl2溶液
B
CaCl2
稀盐酸
足量CaCO3固体
C
ZnSO4
CuSO4
足量铜粉
D
Fe2(SO4)3
Na2SO4
足量NaOH溶液
A. A B. B C. C D. D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
A. 向鸡蛋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面持续产生气泡
B.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导管口冒气泡,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 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量取液体 B. 稀释浓硫酸
C. 蒸发食盐水 D. 测溶液pH
1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 B.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所以 CO2 是酸 D. 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1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B. 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C. 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 溶液中有晶体析出,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13.下列图象能正确地表示出对应关系的是( )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滴加水
B. 向一定量的金属锌中滴加稀盐酸
C. 向HCl和Na2SO4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D. 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逐滴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二、填空题
14.“果导片”是一种常用缓泻剂,主要成分是酚酞.某同学欲将其作为酚酞指示剂的替代品,他将“果导片”研成粉末放入酒精中,搅拌、静置,取上清液滴入白醋和食盐水,看到________,滴入澄清石灰水发现________;确定“果导片”可作酸碱指示剂使用.当他用饮料吸管向滴有“果导片”清液的澄清石灰水吹气时,可观察到________现象.
15. 请从①氯化钠 ②盐酸 ③氮气 ④氧气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供给呼吸的是________ .
(2)能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__ .
(3)能用于金属除锈的是________ .
16.某天然矿泉水标签中有如下文字叙述:水质主要成分(mg/L):
钾离子:0.62~3.25,钠离子:18.75~29.8,钙离子:17.8~26.2,氯离子:l4.2~30.8,硫酸根离子:41.6~70.2,碳酸氢根离子:l84~261,碱性.
(1)小红用pH试纸测得该矿泉水的pH可能为________ (填字母);
A.7.3 B.13 C.8 D.6
(2)要鉴别矿泉水是硬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 .
(3)生产过程中,将矿泉水通过活性炭层,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 .
三、解答题
17.(1)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这是为什么?请写上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很广,请你任写两点.
四、综合题
18.某同学利用如下实验研究酸的性质,并进行未知物检验。
序号
①
②
③
④
实验
现象
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
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________。
(2)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________。
19. 根据要求填空:
(1)实验室配制氯化铵(NH4Cl)溶液不能使用硬水,因硬水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
(2)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曲线上P点表示(选填序号):________.
①t℃时,100g水中溶解了氯化铵a g
②t℃时,100g溶液中含有氯化铵a g
③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a g
④t℃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a g
用pH试纸测试无色氯化铵溶液,测得pH<7,则氯化铵溶液显________性;若向该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显示________色.
(3)t℃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解:A、振荡试管的时候不能用手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振荡,会导致液体溅出,若是强酸或强碱等对人有腐蚀作用的液体,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故A错误。B、量筒只能够用来测量溶液的体积,不能用作反应的容器,故B错误。C、不能直接将酚酞滴入一整瓶试剂瓶中进行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会导致一整瓶试剂都不能用,故C错误。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将导管末端插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D操作正确。
【分析】A、振荡试管时,用手腕力量摆动,手臂不摇,试管底部划弧线运动,使管内溶液发生振荡,不可上下颠,以防液体溅出。B、量筒不能作反应容器 , 不能加热,不能稀释浓酸、浓碱,不能储存药剂,不能量取热溶液。C、检验物质酸碱性的时候要先取少量试液与试管中,然后进行实验观察。D、根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判断。
2.【答案】C
【解析】【解答】A、氯化钠溶液是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B、澄清石灰水显碱性,故紫色石蕊溶液变为蓝色,故不符合题意;
C、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的石蕊变红,故符合题意;
D、硝酸钾溶液显中性,故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分析。
3.【答案】B
【解析】【解答】A、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这几个方面:一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二是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闻气体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应用手把气体轻轻的扇过来,正确;B符合题意;
C、稀释浓硫酸应是将浓硫酸慢慢的注入水中并不断的搅拌,错误;C不符合题意;
D、测定溶液pH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照,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 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pH试纸的使用步骤: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4.【答案】 C
【解析】【解答】A、石灰水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A错误,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液为中性,不能使石蕊变色,故B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硫酸溶液呈酸性,故能使石蕊变红,故C正确,C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呈碱性,能使石蕊变蓝,故D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据此根据个选项中物质的酸碱性进行判断即可.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为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塑料袋,正确;
B、低碳生活就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多步行,少开车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正确;
C、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灭火能隔绝氧气,正确;
D、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错误;
故选D.
【分析】A、根据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解答;
B、根据低碳的理念解答;
C、根据灭火的原理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解答.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向盐酸中加水,酸性减弱,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故A错误;
B、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开始溶液的质量不会等于0,故B错误;
C、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会生成氧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而反应前后锰元素的质量不变,故锰元素的含量会增大,故C错误;
D、在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溶液,盐酸先与氢氧化钾反应,等盐酸消耗尽,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故开始没有沉淀,过一段时间再出现沉淀,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小于7,加水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是不会大于等于7;一定温度下,一定的水中不能无限量的溶解硝酸钾;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生成氧气;盐酸能与碱反应,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据此解答.
7.【答案】 D
【解析】【解答】若该无色溶液的pH大于7,加水稀释后pH减小,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会在7和a之间;若该无色溶液的pH小于7,加水稀释后pH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会在a和7之间.
故选D.
【分析】向碱性溶液中加水时,溶液的pH降低,越来越接近7,但不会小于或等于7,向酸性溶液中加水,溶液的pH增大,但不会大于或等于7,根据这些碱性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本题考查了溶液稀释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象进行
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Na2CO3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稀盐酸能与足量CaCO3固体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难溶于水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铜粉与CuSO4溶液不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Fe2(SO4)3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覆盖在鸡蛋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固体表面不会持续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错误.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导管口冒气泡,澄清石灰水最终不会变白色浑浊,故选项说法错误.
C、硝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鸡蛋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氨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10.【答案】 C
【解析】【解答】A、量筒液体时,量筒的大小应根据所量取的液体的多少来选择,5.5mL的液体用10mL的量筒就可以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所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不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符合题意;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量筒选择时遵循:一次性量完,并且量程要最接近。稀释浓硫酸时浓硫酸和水的顺序不能颠倒;测溶液pH,应用玻璃杯蘸取,滴在试纸上。
11.【答案】 A
【解析】【解答】A. 酸性溶液的 pH 小于 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 pH 小于 7,A符合题意;
B. ,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所得溶液仍是原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减小,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B不符合题意;
C. 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 CO2 后的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CO2 不是酸,C不符合题意;
D. 酸与碱、酸和碳酸盐反应都有盐和水生成,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不是复分解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当溶液pH小于7时,溶液先酸性,据此分析解答
B根据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式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解答
D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非金属氧化物和碱反应都生成盐和水解答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B、锌和铜均是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但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选项推理错误.
C、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不是CO2是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D、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分析】A、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
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中有晶体析出,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13.【答案】 C
【解析】【解答】A、加水稀释盐酸时,溶液的酸性也在减弱,溶液的pH逐渐增大,由于仍为酸性溶液,所以曲线只能逐渐靠近7但永远不能等于7或大于,故坐标错误;
B、稀盐酸与锌接触反应就开始进行,起点是0,故坐标错误;
C、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因此沉淀的起点是0,故坐标正确;
D、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不变,故坐标错误;
故选项为:C.
【分析】A、根据酸加水稀释只是酸性变弱,但不会飙尘中性或碱性分析;
B、根据稀盐酸与锌接触反应就开始进行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钡能够和硫酸钠反应产生硫酸钡沉淀,而硫酸钡不溶于酸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质量不变分析.
二、填空题
14.【答案】无明显变化;变红色;溶液浑浊颜色变浅(或消失)
【解析】【解答】解:由指示剂的知识可知酚酞遇酸不会变色,白醋属于酸,其溶液显酸性,遇酚酞不会变色,加入氢氧化钙后不断中和掉白醋,直至反应恰好反应后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会慢慢呈现碱性,酚酞会变红,向澄清石灰中吹气时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直至氢氧化钙消失. 故答案为:无明显变化;变红色;溶液浑浊颜色变浅(或消失).
【分析】酚酞遇酸不会变色,白醋属于酸的溶液遇酚酞不会变色,加入氢氧化钙后呈现碱性酚酞会变红,向澄清石灰中吹气时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直至氢氧化钙消失,红色消失.
15.【答案】④;①;②
【解析】【解答】(1)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所以本题答案为:④;
(2)食盐具有咸味,常用作调味品,所以本题答案为:①;
(3)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从而将其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②.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氧气具有支持燃烧和帮助呼吸的性质,食盐常用作调味品,盐酸能与金属表面的锈反应.
16.【答案】C;肥皂水;吸附
【解析】【解答】解:(1)A、pH=7.3的溶液呈弱碱性,但pH试纸测得值为大约数,为整数;
B、pH=13的溶液碱性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
C、pH=8的溶液呈弱碱性,对人体健康有利;
D、pH=6的溶液酸性较强,对人体健康不利.
故填:C;
(2)检验此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故填:肥皂水;
(3)生产过程中,将矿泉水通过活性炭层,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故填:吸附.
【分析】(1)根据弱碱性的溶液对人体健康有利进行分析;
(2)根据检验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分析;
(3)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
三、解答题
17.【答案】 (1)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是坚硬的物质,故墙壁会变硬 Ca(OH)2+CO2═CaCO3↓+H2O;
(2)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解析】【解答】解:(1)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是坚硬的物质,故墙壁会变硬,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
(2)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都是中和反应的应用,故答案为: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
【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根据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四、综合题
18.【答案】(1)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
(2)含有碳酸盐
【解析】【解答】(1)通过反应现象红色固体消失,溶液变黄可知,进行实验①、②的目的是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2)通过反应现象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知,依据实验③、④的现象,可得出关于方解石和云白石成分的结论是含有碳酸盐(或其他合理答案)。
故答案为:(1)探究酸能否与氧化铁反应(2)含有碳酸盐
【分析】(1)根据①、②两实验中相同的氧化物和不同的酸反应解答
(2)根据③、④试验中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浑浊解答
19.【答案】(1)钙离子、镁离子
(2)④;酸;无
(3)%
【解析】【解答】解:实验室配制氯化铵(NH4Cl)溶液不能使用硬水,因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镁离子.故填:钙离子、镁离子.(2)曲线上P点表示t℃时,100g水中最多只能溶解氯化铵ag.故填:④.用pH试纸测试无色氯化铵溶液,测得pH<7,则氯化铵溶液显酸性;若向该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则溶液显示无色.
故填:酸;无.(3)t℃时的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0%= %.故填: %.
【分析】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和镁离子;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
溶液的pH<7时显酸性,显酸性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