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07碳和碳的氧化物训练 (含答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4578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07碳和碳的氧化物训练 (含答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4578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07碳和碳的氧化物训练 (含答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84578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07碳和碳的氧化物训练 (含答案)
展开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限时:______分钟
一、选择题
1.(雅安)金刚石、石墨、C60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A.原子种类不同 B.原子大小不同
C.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原子数目不同
2.(威海)据《中国环境报》报道,为应对气候变化,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7年国家建立了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按国际惯例,这里的“碳”是指( )
A.二氧化碳 B.单质碳
C.碳元素 D.所有含碳化合物
3.(特色题)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制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导电性 B.可燃性
C.还原性 D.稳定性
4.(邵阳)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CO2 B.N2 C.O2 D.CO
5.(曲靖二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与这一主题相符的是( )
A.为方便出行,提倡多开私家车
B.倡导“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深埋废旧电池减少重金属污染
D.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6.(昆明五华区适应性考试)金刚石、石墨和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
C.物理性质相同
D.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
7.(宜昌)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B.石墨和C60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C.金刚石和石墨的化学性质相似
D.活性炭可放在冰箱中除异味
8.(开远市一模)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非常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超强导电、导热的性能。关于石墨烯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可作散热材料 B.是一种化合物
C.可做新型电池的电极 D.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9.(广西)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活性炭、金刚石都具有吸附性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具有可燃性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有毒气体
D.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
10.(黄石)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D.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11.(经典题)以下均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图,其中能控制反应速率的是( )
12.(滨州)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未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13.(巴中)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二、填空与简答
14.(曲靖民族中学一模)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关注的环境问题,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
(1)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作用吸收CO2,通过________作用将CO2释放到大气中。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议可行的是________ (填序号)。
①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③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不同的物理性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都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点燃一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
15.(荆门节选)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回答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的有关问题。
(1)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____的排放量。
(2)检验CO2常用澄清石灰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CH4)作燃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为减少温室气体CO2的排放,科学家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有人说:“空气中CO2的含量越少越好”,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腾冲市模拟节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要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极为重要。
(1)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变化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气体总量平衡至关重要的是______(填序号)。
A.CO2+H2O=== H2CO3
B.6CO2+6H2O C6H12O6+6O2
C.CO2+C 2CO
D.CO2+2NaOH=== Na2CO3+H2O
(3)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2CO2+6H2=== 4H2O+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17.(改编题)对物质进行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
(1)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
(2)物质②的组成元素有______________种。
(3)物质③中的阳离子符号是__________。
(4)写出CO2转化为物质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物质⑤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价。
三、实验与探究
18.(宿迁)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CO2,并对它的部分性质进行探究,按要求回答问题。
(1)A装置用于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收集CO2,气体应从______(选填“a”或“b”)端通入。
(3)若要C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气体甲可能是______(填序号)。
A.氢气 B.氧气 C.空气
(4)往D试管中通入CO2,当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表示石灰水中的溶质恰好完全沉淀。
(5)E装置的集气瓶中充满CO2,打开分液漏斗①,滴入少量NaOH浓溶液,气球明显胀大,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气球恢复原状,应关闭分液漏斗①,打开分液漏斗②,滴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忽略滴入液体体积)。
19.(原创题)“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可使各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F中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
(2)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中看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F中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用G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重庆A)(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 ②反应物的状态
限选试剂:A.稀盐酸 B.浓盐酸 C.块状石灰石 D.碳酸钠溶液 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 控制速率的方法 |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
灭火器反应原理 | ① | ______和D |
CO2的实验室制法 | ______ | A和C |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
四、分析与计算
21.(西山区二模)实验室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100 g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20 g的白色沉淀,请计算: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是多少?
1.(镇江)如图为海水吸收CO2并进行碳循环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B.此碳循环中将CO2转化为无机物和有机物
C.吸收的CO2与钙化中释放的CO2的量相等
D.钙化中释放CO2的反应为:2NaHCO3+CaCl2=== CaCO3↓+CO2↑+2NaCl+H2O
2.(呼和浩特)甲、乙、丙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其相互转化关系如图,通常甲为固态单质,乙、丙为两种气体,且所含元素种类相同,乙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丙能产生温室效应
B.①②④三个转化的反应中有一种相同的反应物
C.③的转化只能通过和氧气反应来实现
D.乙和丙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其分子构成不同
3.(泰安)“水循环”、“氧循环”和 “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_______的运动引起的。
(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
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
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D.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Ⅰ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_______(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
(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CO2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罗平县三模)根据提供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将CO2通过E装置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小明在实验中用C装置收集到一瓶CO2,为了弄清其中道理,他可采取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是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置之不理 ②查阅资料 ③交流讨论 ④请教老师
(4)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实验过程】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Ⅰ | 打开弹簧夹K1,关闭弹簧夹K2、K3、K4,将20 mL水注入锥形瓶F中,关闭弹簧夹K1,振荡瓶F,打开弹簧夹K2 | 无明显现象 |
Ⅱ | 关闭弹簧夹K2,打开弹簧夹K4,将20 mL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H中,关闭弹簧夹K4,振荡瓶H,打开弹簧夹K3 | 锥形瓶G中的热水剧烈沸腾 |
【实验分析】锥形瓶G中热水剧烈沸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有观点认为只需要进行实验操作Ⅱ,即可说明CO2与NaOH发生反应。你对该观点的看法是__________(选填“赞同”或“不赞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南京)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
(1)如图所示,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________的结构。
(2)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应使用碳素墨水,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一定质量的金刚石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固体全部消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金刚石的质量恰好等于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可证明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在实验室里,检验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石灰水,而吸收二氧化碳常用氢氧化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碳在高温时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要使80 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夯基过关
1.C 2.A 3.A 4.D 5.B 6.B 7.B 8.B 9.D 10.A
11.C 12.B 13.B
14.(1)光合 呼吸 ①③ (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3)紫色石蕊变红 产生蓝色火焰 2CO+O2 2CO2 变浑浊
15.(1)CO2 (2)CO2+Ca(OH)2=== CaCO3↓+H2O
(3)CH4+2O2 CO2+2H2O (4)CO2+4H2 CH4+2H2O 否 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太低,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6.(1)大量化石燃烧的使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B (3)C2H4
17.(1)C2H5OH (2)三(或3) (3)Na+ (4)CO2+H2O=== H2CO3 (5)+4
18.(1)CaCO3+2HCl=== CaCl2+H2O+CO2↑ (2)a (3)A (4)溶液红色刚好消失 (5)CO2+2NaOH=== Na2CO3+H2O HCl(或H2SO4)
19.(1)分液漏斗 集气瓶 (2)温度没有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有液体进入且产生气泡 CaCO3+2HCl=== CaCl2+H2O+CO2↑ (4)CO2+Ca(OH)2=== CaCO3↓+H2O (5)CO2+H2O=== H2CO3 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0.(1)B ② Na2CO3+2HCl=== 2NaCl+H2O+CO2↑ (2)> 红 生成黑色固体
21.解: 设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x。
CO2+Ca(OH)2=== CaCO3↓+H2O
44 100
x 20 g
=
x=8.8 g
答:通入的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8.8 g。
高分夺冠
1.C 2.C
3.(1)水分子 (2)AC (3)①⑥ (4)3H2+CO2 CH3OH+H2O
4.(1)铁架台 集气瓶 (2)2KClO3 2KCl+3O2↑ (3)AD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③④ (4)【实验分析】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使得G装置内热水液面的压强减小,沸点降低 【实验反思】不赞同 二氧化碳既会与水反应,也会与氢氧化钠反应,应该设计实验进行对比
5.(1)吸附 疏松多孔 (2)碳素墨水中含有碳,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较稳定 (3)C+O2 CO2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4)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分别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不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大小不同,则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分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不同
(5)解: 设要使80 g氧化铜完全还原,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x
C+2CuO CO2↑+2Cu
12 160
x 80 g
= x=6 g
答:需要碳的质量至少是6 g。
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含答案):05碳和碳的氧化物: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第一轮复习课时训练(含答案):05碳和碳的氧化物,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说法正确的是,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请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05《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考题训练05《碳和碳的氧化物》(含答案),共7页。
(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06《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通用版)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梳理06《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