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城版 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 教案(全册)
展开小学音乐花城版一年级上册课本教案
教学课题
我今天上学喽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张扬孩子的个性,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
2、让孩子们初步熟悉和喜爱新的学校,对上音乐课产生兴趣,建立我是小学生的自豪感。
3、培养孩子自我认知能力, 开始学会认识自我、 认识新同学和适应新环境,从学习心态上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和体验明快的歌曲节奏与情绪, 张扬孩子的个性, 展示他们在音乐方面的能力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教学内容: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击掌。
师生问好。
二、组织学生编排座位。
三、音乐活动。
1、聆听歌曲《今天我上学喽》 。
和大家一样有一群小朋友今天第一天上学, 心情可高兴了, 来到学校唱起了快乐的歌曲。
随乐自由律动。
2、学习音乐问候语及常规音乐语。
接着孩子们来到了专门上音乐课的地方: 音乐教室。上音乐课可以用怎样的方式
问好?(启发学生用歌唱或律动问好)
聆听翻书的音乐、安静的音乐、表扬的音乐等,并反复练习。
3、师生互相认识,交流感情。 (歌曲中的难点节奏)
老师很想认识大家,先自我介绍一下:
谁能像老师一样有节奏的告示大家你叫什么?
师生互问——生生互问——请几对小伙伴上台表演
四、结束。 听音乐出室
在律动问好环节可以更加有趣的设计,创造性再加强
教学反思
1、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入学,先需要抓学生的课堂常规,然后再进行课堂教学,
学习新的内容时,要以游戏相结合,使学生有兴趣学习。
2、注意一年级的学生演唱歌曲时,很容易喊;要教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来
演唱歌曲。
教学课题
去同学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意识,初步建立音有长短的概念。
2、能用三角铁和木鱼参与音乐活动,用体态动作感受和表现音乐的变化。
3、初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智能,懂得建立同学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音乐中去体验、 感受和表达“去同学家”的愉快心情。
重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建立自信心是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教学内容:感受音的长短,游戏《考考小耳朵》 。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感受音的长短。
1、认识三角铁、木鱼。
说一说(外形特点)
听一听(音色特点)
敲一敲(摸索多种演奏方法)
2、对比敲击三角铁、木鱼的声音的长短。
讨论用哪件乐器敲合适?
讨论用哪件乐器敲(波浪线)合适?
3、生活中哪些动物的叫声长哪些短?(课件)
模仿并讨论
4、你能用嘴发出长和短的音吗?
自由模仿,同桌讨论。
三、游戏《考考小耳朵》
聆听乐曲听到像。。。的音响时,做敲门的动作。
当听到音乐中有像(波浪线)的音响时,与一位同学握手。
加强学生对音乐旋律的记忆,反复多听多唱。
教学反思
第一节是准备上的是第2课《去同学家》,想着课件里有一些关于音长短的课件,还有小动物叫声长短的对比,也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集中对比。我所在的这所学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很多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已经接触了乐器等的培训,所以十六分音符对其中的一部分孩子来说就不陌生了。顾忌到整体,也考虑到孩子对动物比较喜欢,就利用课件让他们辨别音的长短,然后导入音符时值长短的规范识认。孩子们是很高兴,现在想来还是有点浪费时间,这个环节整整用了三十分钟。
连堂第二节课,开始了,我的希望是能够让孩子在体态律动中感受音乐的节奏、情感等。我直接呈现给学生们,
让他们在聆听音乐中找出适合这两个图形的。结果,学生们有点茫然,是我在不断的暗示,他们才找到。通过几次的聆听音乐,孩子们终于能够找到了。接下来让孩子们自己创编动作,变换敲门和做波浪手型的动作。最后,让孩子学唱敲门的音乐,其实孩子们很快就学会。
教学课题
爱我的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2 、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 ,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 、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欣赏美的歌曲旋律感受亲情的可贵, 引导学生对正确演唱方法的听辨和模唱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 教学新歌《温暖的家》
1、导入。
谈话:最爱你的人是谁?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让大家分享。 (轻声播放此曲)
我们都有们暖的家,和爱咱们的父母亲,今天学习一首新歌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2、聆听范唱,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
3、根据歌曲的情绪及歌词含义为歌起名字。 (温暖的家、甜蜜的家、我的家,, ) 4、跟录音轻声唱曲两遍。
5、播放伴奏演唱后指出不足并改正。
6、引导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家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7、鼓励自信上台独唱。
8、集体评议。
三、创作活动。
为全曲创编几个动作。
自由创作——各组比赛(那一组的动作最美、最多)
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边演唱。
四、讨论。
爸爸妈妈最爱你,你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曾为亲爱的爸爸妈妈过生日吗?
以后你将怎样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作业。
1、把歌曲《温暖的家》献给爸爸妈妈,并请父母写上评语。
2、填一填爸爸他的生日,并记住它。
3、把全家充满温情的照片贴在 p10。
六、结束。
听曲出室。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运用了激励机制,表扬了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大家都开心极了,孩子们找到了学习中的快乐。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让孩子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争取做到寓
教于乐。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多查阅资料,使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一些 。
教学课题
国旗飘飘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能联系学相升国旗的场景,让学生懂得国旗、国歌是祖国的象征,能用崇敬的心情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二、教育学生从小懂得国旗的意义, 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国旗国旗真美丽》培养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国旗国旗真美丽》 培养爱祖国的感情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找朋友》 。
二、节奏练习。
小火车开起来,我们出发了
4/4 x - - - | x - x -| x x x x |xx xx xx xx|
Xxxx xxxx xxxx xxxx ||
三、引入新课。
欣赏《国歌》
1、放音乐欣赏,再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
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是什么音乐?你知道他的名字吗 ?
你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唱、奏国歌吗?
2、组织学生观看升旗仪式画面,并说一说这是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懂得升国旗适应肃立,经对利或注目礼,神情专注二庄重)
3、交流:除了周一升国旗外,你还看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场合升国旗?
天安门前每天升旗
节日升旗
重大体育比赛中获金牌时升旗
4、播放升国旗的情景录像,感受庄严与自豪感。
5、再一次欣赏《国歌》,起立、敬礼!看指挥歌唱。
三、游戏。
听音乐按强、弱、快、慢梁同学对左拍手和点手。
四、唱歌曲《国旗国旗真美丽》
1、以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国旗的含义。
欣赏学生美术作品。
同学们,当我们的国旗在空中高高飘扬时, 我们都觉得他很美, 那你们知道他美
在哪?
(形状、颜色、组成、含义)
2、欣赏歌曲。
3、请已会唱的学生当小教师。
4、处理歌曲,音量适中,音与音之间要唱得连贯,后两句要更为亲切、自然。
五、创编探究活动。
1、老师为每一位孩子准备了一份神秘礼物,想知道在哪儿吗?
2、寻礼物。
3、引导学生作国旗。
4、引导学生用手中的乐器为歌曲找伴奏型。
5、引导学生亲手制作一面国旗。
6、利用手中的道具创编舞蹈动作进行表演。
7、分组表演。
8、集体表演。
9、评价。
六、作业。
相关延伸听曲出室。
还要增加听赏的环节
教学反思
在教学第一句话的时候,我出示一幅国旗图片,让学生说说国旗的颜色,样子。直观的国旗图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国旗来刺激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无形间拉近了学生与国旗的距离,唤起了学生对国旗的热爱情感。然后我讲给孩子听国旗上五星的象征意义,给他们渗透情感的教育,让他们知道国旗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我们祖国的象征。接着我让学生说说你在什么时候,哪些场合见到过国旗,然后导入课文,“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用情感渲染,一步-步激发,化为学生自己的爱国旗之感,从而促使其主动的读好这句句子,并能读出自己拥有国旗自豪、激动的语气。
教学课题
动物世界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一、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并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二、 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 x”“xx”“x—”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在聆听音乐时,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想象中的动物形象。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音乐中感受动物可爱的形象, 并能积极参与表现音乐是重点; 能从动物的叫声中体验到三种长短不同的节奏是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
二、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在农场里》 ,师生共同设计农场情景。 ) 1、这节课我们要去参观音乐里的农场。
2、启发学生的想象,由师生共同先用语言描绘一个农场。
3、教师用彩笔把大家共同议论的植物、房子、河流等画出框架,并请学生动物卡片贴上黑板。
三、游戏。
1、从大家设计的虚拟农场里,观察有没有自己喜欢的动物。
2、学学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的叫声。
3、引导选择小鸡、小狗、小猫的叫声作比较。
4、进行三种声音的声势练习。
分组练习——合练
注意看老师手势、听其他族的声音。
四、 学唱歌曲《在农场里》 。
1、生模仿动物的叫声:师唱前半句,生接后半句。
2、在动物形象的启发下,让学生边模仿动物特征动作边随录音模唱。
3、全班分配角色演唱。
4、随伴奏齐唱。
5、创作活动: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编入歌里唱一唱。
6、编得好的歌词集体唱一唱。
五、作业。
把自己创作的歌唱给家人听。
六、结束 。
听曲出室。
创设多一些学生体验的环节,律动可以再教给学生去感受学习。
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通过音乐艺术实践,体验丰富的情感。在这--课的设计中,我根据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创设音乐情景,营造和谐而快乐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快乐的学习。首先我用教学光盘来迎合学生“好奇”的特点,给学生富直观的画面,配合老师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中启发了他们的探索求知欲望。然后在教学歌曲的环节中,我用自己丰富的表情和动作引导学生自然的进入学习中,通过师生的合作让全班同学积极热情的参与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并从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小动物喜爱之情,和体现了我在课堂中的环保教育。
通过这一课的教学让我知道,只要我们精心的去设计每一一个教学环节,那么都会有精彩的结果出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注重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青蛙合唱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感知音的高低。
2、通过听觉感知力度并认识音乐中强和弱的记号;能用强弱不同的音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音的高低进一步感知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导入。
探索手板、蛙鸣筒的声音。
1、分发乐器各组一套。
2、组内自由探索,说说像什么声音?可以怎样敲击?
二、学习新歌《青蛙合唱》 。 1、聆听歌曲,思考:歌里有几只青蛙在歌唱?
2、再聆听,思考: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老青蛙唱歌的声音是怎样的?
3、讨论:你怎样选择用手扳和蛙鸣筒表现《青蛙合唱》的声音?
4、聆听,一、二组孩子学校青蛙的样子,三、四组孩子学老青蛙的样子,跟着录音在青蛙叫声处模仿。同时配上手扳和蛙鸣筒的效果。
5、聆听,引导学生随乐用粗细两种不同的音色模仿歌曲中小青蛙和老青蛙歌唱的声音。
6、尝试着用手臂动作感知歌曲中音的高低走向。
7、说说生活中音的高低现象。
8、合作演唱歌曲。(分组、师生等)
9、综合体验。
歌曲熟悉后,师引导生进行分工合作。
请一部分同学扮演小青蛙和老青蛙,其余同学演唱歌曲。
10、用手扳和蛙鸣筒伴奏。注意三拍子的节奏韵律。
三、作业。
边拍手边把新歌《青蛙合唱》唱给父母听。
做头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狼。
四、结束。听曲出室。
让学生认识奥尔夫乐器并增加律动环节。
教学反思
活动过程对学生探索精神,合作能力得到了发展,充分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通过美丽的荷叶展开想象,联想到青蛙以及青蛙的各种叫声并向同伴表现。学生在师幼、同伴之间的的互动中感受音乐的乐趣,从而对音乐感兴趣、能充分体验、开丰富想象和极力表现。感受平时也应该用合适的声音表现歌曲,不能喊唱、乱唱。自己创编动作,变换敲门和做波浪手型的动作。最后,让孩子学唱敲门的音乐,其实孩子们很快就学会。
教学课题
到这里来享受音乐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巩固复习“ 3、5“两个音。
2、 能跟随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在正确的位置用正确的音高唱出歌曲中模仿布谷鸟叫声
咕咕的两个音。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听曲即兴接龙。
二、聆听、表演《布谷叫,春天到》 。
三、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
1. 巩固“ 3、5“两个音。
2. 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 。
3. 完整聆听歌曲,感知歌曲。
4.听辨出歌曲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 5、3”这两个音组成的,
并能借助手势唱准咕咕。
四、认识顿音句话。
五、即兴表演歌曲。
四、结束。
用柯达伊教学法,柯尔文手势提高学生的音准认识。
教学反思
通过欣赏《布谷叫,春天到》,了解到通过速度变化,来理解对塑造音乐形象的作用。本节课用小打击乐器感受2拍子的稳定拍感设计的比较好,孩子很喜欢打击乐器。这对学生理解音乐速度起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子们很快就学会。
教学课题
感知音乐力度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唱充满情感的《温暖的家》和《雁群飞》歌曲,体会家的温情。在欣赏美的歌曲旋律中感受亲情的可贵。
2 、通过学唱歌曲《爷爷过生日》 ,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想象自己可为温暖的家和家人做些什么。
3 、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要求背唱其中一首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力度句话 f p ,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难点:认识力度句话 f p ,能区别出它们所表现声音效果的不同。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 新课导入:
1、听音乐做出强弱的反应
2 、听歌曲《是谁在敲》,学生跟老师做律动表现所听到的强与弱。
二、学唱歌曲《是谁在敲》
1 、听听、填填
听录音或老师范唱时,让学生在括号内补填旋律与强弱句话。
在复习巩固“ 3、5”两个音的同时进入力度句号的学习。
2 、听听,动动听歌曲打节拍,要求在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注意聆听,关注强弱的变化,当遇到 p 时单手拍打膝盖,当遇到 f 时,双手拍掌。
3 、听听、唱唱
4 、唱唱动动
5 、唱唱、敲敲、演演
分小组进行合作表演, 一部分同学演唱, 一部分同学做律动, 还有一部分同学敲打音条。
6 、唱唱、说说
通过歌唱,让学生说说怎样敲门才有礼貌,对学生进行礼貌教育。
结束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们歌唱》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通过对节奏前十六后八的节奏的理解,来巩固复习所学节奏。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懂得用活泼、明亮、有弹性的声音来歌唱。进一步在节奏、速度、情绪等方面进行巩固,使学生更好的把对敲鼓和联系充分地表现出来 。教学设计中创编歌词提起了孩子们的兴趣。设计的比较有新意。
教学课题
感知音的高低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 3、5”两个音的手号,增加“ 6”的手号。
2. 学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3. 在听辨“ 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听辨“ 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难点:在听辨“ 3、5、6”三个音时能打着手号唱出正确的音高。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 游戏导入
听口令,做动作。
二、学唱歌曲《左手和右手》
1 、听老师范唱歌曲,老师用表演唱,边唱边做动作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2 、复听歌曲,学生默唱,在聆听中不断熟悉音乐和歌词,在轻声跟琴学唱。
3 、把自己会唱的乐句或最喜欢的乐句与大家分享,比比谁最乐于和别人分享。
4 、歌曲对唱。
5 、教师提示学生,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它们天真活泼又开心,
在唱这首歌的时候也要用这样的情绪去演唱。
三、模唱“ 3、5、6”
1 、复习“ 3、5”两个唱名。
2 、教师教授“ 6”的手号、位置和音准。
3 、用唱名模唱“ 3、5、6”的简单乐句。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学生创作旋律是这一节课的升华。《左手和右手》这首歌学会比较容易,如果这一节课仅仅以学歌律动为主要目标,显得似乎有点空洞了,因此,我加以创作旋律这一环节可以锦上添花,使整个课堂的内容更为饱满、丰富。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到,为孩子提供一块让他们自由想象、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是十分必要的。
在这正一节课下来,我始终让多媒体贯穿其中,收到一定的效果。同时,我也深深感觉到可见制作的利用好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课堂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学课题
小兔子乖乖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学会演唱歌曲《小兔子乖乖》
2、 在唱游活动中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大灰狼、小兔子和兔妈妈出现时的歌声。
3、 结合唱游认识三件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并能判断出它们音色的不同。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音色,感知音色。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音色,感知音色。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 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我快乐》 。
二、故事导入。
谁听过“小白兔乖乖”的故事?请你讲给大家听。
师复述故事,并配上音乐。
三、听唱歌曲《小白兔乖乖》 。 1、播放课件。
2、歌曲是怎样描述《小白兔乖乖》这个故事的?
3、再聆听,思考:哪段是狼的声音?哪段是兔妈妈的声音?那里是小白兔的声音?
4、和我们以前唱的哪里不一样了?录音机是怎么唱的?
5、请同学上台表演这三种动物。 (随乐)
6、分组边唱边表演(带自己做得头饰) 。 7、评议,那组表演的最投入、最像。
四、欣赏器乐演奏的《小白兔乖乖》 。 1、播放课件。
听辨小提琴、大提琴、圆号的不同音色。
2、思考:假如你是音乐家你会用什么乐器表现小白兔、兔妈妈、大灰
狼?
3、聆听全曲,用动作告诉老师你听到谁在唱歌了。
4、分组随乐表演。
谈话:最爱你的人是谁?讲一些这方面的故事,让大家分享。 (轻声播放此曲)
我们都有们暖的家,和爱咱们的父母亲,今天学习一首新歌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2、聆听范唱,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
3、根据歌曲的情绪及歌词含义为歌起名字。 (温暖的家、甜蜜的家、我的家,, ) 4、跟录音轻声唱曲两遍。
5、播放伴奏演唱后指出不足并改正。
6、引导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家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7、鼓励自信上台独唱。
8、集体评议。
三、创作活动。
为全曲创编几个动作。
自由创作——各组比赛(那一组的动作最美、最多)
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边演唱。
四、讨论。
爸爸妈妈最爱你,你又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你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 ?曾为亲爱的爸爸妈妈过生日吗?
以后你将怎样做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五、作业。
1、把歌曲《温暖的家》献给爸爸妈妈,并请父母写上评语。
2、填一填爸爸他的生日,并记住它。
3、把全家充满温情的照片贴在 p10。
六、结束。
听曲出室。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小兔乖乖》是传统的民间故事,我们班的大部分学生都熟悉这个故事中的歌曲,对于故事的内容也有大致的了解。所以,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更注重的是通过提问让学生更加熟悉这个故事,从而在这个故事中得到启发。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这个故事相对来说比较长,学生也对这个故事有所了解。所以,在讲述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跟着一
起讲述,这样,既能让学生在讲述的时候又进一步的熟悉故事的内容,也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带动了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教学课题
吟唱古诗词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能背唱歌曲《咏鹅》,在演唱中感受音乐如何与诗歌相结合,体验音高与诗词韵律相结合的美感。
2、 通过唱游的形式表现歌曲,加深对歌曲的表现与理解。
3、 复习和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能区分出用这两件乐器演奏的《咏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咏唱歌曲时如何表达音乐的韵味与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听辨。
教学难点:巩固大提琴、小提琴的音色的听辨。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 导入
创设情景:(出示课件。)
池塘里,鹅妈妈带着一群上鹅戏耍的场面。
师:同学们,看到这幅生动的画面你们会想到一首什么古诗呢?
生:《咏鹅》。
师:对了,这是唐朝诗人骆宾王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诵一遍,好吗?
生:
(出示《咏鹅》诗词。 )
师:这首诗大家最熟悉不过了,有的同学甚至三岁就会背诵了。谁来讲讲这首诗写了什么?
生:写出了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
生:出出了鹅可爱的样子 ,,
师:大家说得真好。诗人用寥寥几笔就把鹅那优美的体态以及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 学唱歌曲
师:以往我们都是朗诵《咏鹅》 ,今天我们为它谱上曲子唱《咏鹅》 。
(出示歌单。) 、 学唱歌曲
(1)放录音,学生随乐小声哼唱。
(2)采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解决反复跳越记号的唱法。
(4)学生完整地演唱歌曲。
、 启发情绪
(1)古人在吟诗的时候常常会有什么动作和表情?
(2)学生模仿并演唱歌曲。
三、 综合、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式展示了你们对《咏鹅》诗的理解与升华,真是丰富多彩,都非常有个性,有创意。如果要发奖的话,都可以插上一面胜利的红旗(发放一面小红旗) 。我对每位同学都很满意。请大家考虑,如何把我们这些作品和古诗《咏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呢?
学生集体讨论。综合表现举例:
首先,音响创作组创设情景,模似鹅叫、鸟叫、流水声、风声、雨声。
前奏中全体朗诵原诗,然后全体一起唱前段歌词,歌舞创作组和乐舞蹈,配上飘舞的“柳枝”飘舞。间奏时朗诵创作的儿歌,全体一起唱后段歌词。最后两然诗,配上飞洒的花瓣。舞蹈组在台前做舞蹈造型。学生的图画在屏幕上出示,做背景。
学生全体创造表演后(全程录音) ,老师给全体学生拍照作纪念。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1、创设情境。让学生配乐进行诗朗诵,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动脑动口,主动参与,有利于帮助学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能力培养。
2、学唱歌曲并进行表演。通过舞蹈表演过程中近一步体会到了《咏鹅》着首歌的意境。
3、让学生在声情并茂地歌唱古诗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感受以诗配画。让学生发挥想象,感受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为学生的学习领域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
教学课题
学童谣 唱儿歌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能背唱歌曲《梅花鹿》 。
2 、复习和巩固小打击乐器三角铁、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 X”、“XX”
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背唱歌曲《梅花鹿》 。
教学难点:复习和巩固小打击乐器三角铁、 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 X”、“XX”
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 激趣导入:
二、学唱歌曲《梅花鹿》
1、听听、拍拍。学生初听歌曲时,边默唱边跟着老师打拍子,感受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2、听听、唱唱、数数。
3、听听唱唱、排排、画画。教师出示 4 个打乱顺序的乐句,让学生重新排序,并找出歌曲中旋律相同的语句, 找出歌曲中相同的旋律, 并用相同的颜色涂上。
4、红绿灯游戏。
游戏要求:当老师举起绿色卡纸的时候学生唱;反之举起红色卡纸时,学生停止歌唱。
5、唱唱、读读、奏奏。用四种打击乐器自由组合为歌曲配伴奏。
6、唱唱、动动。演唱歌曲,边唱边做律动,回忆歌曲中相同的地方。
7、唱唱、背背。
三、结束。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梅花鹿》这节课上,首先在设计上我一改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音乐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音乐知识,所以音乐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 ,因此在音乐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音乐家,在音乐课中把认识乐谱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识谱作为学生懂不懂音乐的标准,不但偏离了音乐教学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音乐的厌烦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音乐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音乐的热情和信心。
教学课题
《爷爷今天过生日》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爷爷今天过生日》
2 、通过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尊重长辈,培养学生爱家爱亲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爷爷今天过生日》 。
教学难点:复习和巩固小打击乐器三角铁、 木鱼、蛙筒、响板敲击用” X”、“XX”
组成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二、 教学新歌 。
1、导入。
轻声播放此曲
2、聆听范唱,体会歌曲的基本情绪。
3、根据歌曲的情绪及歌词含义为歌起名字。
4、跟录音轻声唱曲两遍。
5、播放伴奏演唱后指出不足并改正。
6、引导用轻柔的声音表现家的温暖、亲情的可贵。
7、鼓励自信上台独唱。
8、集体评议。
三、创作活动。
为全曲创编几个动作。
自由创作——各组比赛(那一组的动作最美、最多)
边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边演唱。
四、结束。
听曲出室。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比赛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
学习活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运用了激励机制,表扬了一些学习认真的学生,大家都开心极了,孩子们找到
了学习中的快乐。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比较被动。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应让孩子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争取做到寓
教于乐。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多查阅资料,使孩子们的视野更开阔一些 。
教学课题
冬天的节日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教学目标
1、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节日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
2、能愉快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展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有趣的班级圣诞化装舞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西方圣诞节和新年的节日;体验节日音乐的美感;感受气氛;培养人际智能和相互分工合作的能力是重点。
教学难点:能愉快而抒情的演唱和表现歌曲的意境;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开自编自演的活动,人人参与,开个有趣的班级圣诞化装舞会是难点。。
教学准备及手段
教学准备:课件
教 学 流 程
动态修改部分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祝您圣诞快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猜猜我是谁》 。
二、聆听《铃儿响叮当》 、《平安夜》
1 、出示课件。
2 、小明是“小金鸟童声合唱团”的团员, 他虽合唱团到美国去访问演出。在飞机上小明听到了这样的音乐。
3 、播放《铃儿响叮当》。
4 、生随乐自由律动。
5 、说说这首歌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
6 、合唱团到美国的那天是 12 月 24 日,正是圣诞节的前夕。晚上,小明听到了这样的音乐。
7 、课件播放《平安夜》。
8 、生随乐律动。
9 、说说这首歌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并同前一手比较。
三、听唱歌曲《祝你圣诞快乐》 。
1 、第二天,美国小朋友们迎来了他们在高兴的节日——圣诞节。 圣诞老人给他们带来了礼物, 带来了欢乐。 小明听到了许多人都在唱下面这首歌。 我们也来学学吧。
2 、聆听,生随乐律动。
3 、朗读歌词。
4 、随乐轻声唱词。
5 、师生合作演唱。
6 、生生合作演唱。
7 、齐唱。
8 、创编动作。
9 、自告奋勇上台表演。
四、作业。 表演唱《祝你圣诞快乐》 ,祝家人圣诞快乐。
在家长的帮助下,做面具一个。准备下节课的化妆舞会。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听曲入室,师生问好。
精彩三分钟:律动《猜猜我是谁》 。
二、 歌曲《新年好》。
1 、 导入。
有过了几天,元旦到了。合唱团员与美国小朋友联欢,共庆新的一年到来。大家唱起了下面这首歌,互问新年好。
2 、 播放课件《新年好》。
3 、 随歌曲节奏朗读歌词。
4 、 跟琴轻声唱词。
5 、 合作演唱。
6 、 齐唱。
7 、 创作动作表演歌曲。
三、 化妆舞会。
1 、 听!小明在飞机上听到的音乐又响起来了。噢!原来这是一首美国小朋友在圣诞节和新年时最喜欢听或唱的歌曲。
2 、 播放《铃儿响响叮当》,生戴上面具自由舞蹈。
3 、 小组出节目。(鼓励同学们以各种形式表演歌曲《祝你圣诞快乐》和《新年好》)
4 、 评一评。
四、 作业。
表演唱《新年好》,祝家人新年快乐。
五、 结束。
听曲出室。
加强课堂环节的设计,增强学生情感的体验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中我感到此较得当的地方就是大胆尝试了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和技巧来处理表现歌曲。在拓展部分让学生欣赏家乡冬天美丽的景色,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赞美之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于是第- -课时, 基础好的学生能够运用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刚刚学会歌曲,但还有小部分同学的表现还不够完美。相信在第二课时中多给他们一些时间练习,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他们也能把这首歌曲演绎得很好。
花城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 感知音乐力度(一)歌曲《我们歌唱》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花城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 感知音乐力度(一)歌曲《我们歌唱》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评价反馈,优点与特色,问题与改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一年级上册歌曲《我们歌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一年级上册歌曲《我们歌唱》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 型,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14课 学童谣唱儿歌歌曲《梅花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14课 学童谣唱儿歌歌曲《梅花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主要内容,评价反馈,谈话、游戏、律动导入,设计意图,新课教授,拓展:认识梅花鹿,优点与特色,问题与建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