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4)(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4)(教案)01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4)(教案)02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第12章 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14)(教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及反思,共12页。

    耳与听觉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内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能不高。学生对中耳内耳及听觉的形成还知之甚少,如何科学地用耳知道的还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在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疑惑不解的问题。根据上述特点,我在教学设计安排上大胆更新生物学知识,开拓生物学资源。以学生经验为起点,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同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把知识点直观化、趣味化;使静态的图片苍白的文字,注入生命力。引导学生利用资料自主地科学地解释相关信息。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讨论”,“观察”“活动”“探究”等环节,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认识所学内容,从而逐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同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更广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一系列防护耳朵伤害知识的普及和耳朵保健操的传授,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耳朵的结构和功能。

    2、说出听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对图片、模型、资料的应用,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2、会描述听觉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感受人体结构的精巧与复杂,自觉接受有关卫的卫生保健的教育。

    2、认同人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认同异常听觉与不良习惯有关,关注用耳健康。

    教学重点

    1、耳朵的结构与功能。

    2、听觉的形成过程。

    3、易伤害听力的几种因素及预防。

    教学难点

    听觉形成的过程:

    课前准备

    挂图、耳朵模型、相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生互相打招呼,教师导出话题:

    我们之所以能听见周围的声音,并且能辨别它们的强弱和高低,这主要归功于我们的耳朵。我们耳朵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呢?这些结构又有什么功能呢?我们的听觉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讲授新课]

    一、耳的结构与功能

    (一)你说的对吗?(课前要求预习)

    教师用鼠标点击课件“耳的结构”中的各个结构,课件随即对所指结构突出显示出来让学生说出结构名称,学生答对一个,课件即显示出正确的答案,如学生没有答对,教师要督促学生查找书上的相关内容,然后再继续下去,学生认真观察并作出不同正确率的回答。

    (二)动手实践

    两名学生到前台快速组装耳模型,先分别找出外耳中耳和内耳,再共同配合安装。同时下面同学负责观看并指出错误处。学生安装好并展示确立耳的立体结构,为听觉的形成打基础。这一环节,会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跃的课堂气氛中进一步熟悉耳的各部分的结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自主学习

    师展示耳朵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根据功能填写结构名称。

    _______: 收集声波。

     外耳    

       ________: 传导声波。 

     

     _______: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中耳  ______: 把振动的声音传递、放大。

     ________: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

    (有咽鼓管通到咽部).

    _______  含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

    内耳                       

    _______   身体平衡有关。

     _______: 含听觉感受器,把声音传到听神经。

    学生自主看书学习,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记录下来。并根据提示从书本找出相应的信息填空。

    (四)教师直接讲解

    外耳的功能:收集声波、传送声波、阻挡异物

    外耳包括耳廊和外耳道。如果你用手掌托在耳廓后边,就会感到前方传来的声音变得更大了,这说明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如果你用手指掩住外耳道,则立即会觉得外边传来的声音变小或听不到了,这说明外耳道有传送声波的作用。另外,在外耳道的皮肤上生有耳毛和一些腺体,腺体分泌物和耳毛对外界灰尘等异物的进入有一定阻挡作用。

    (五)师生互动

    中耳的功能:振动并传导声波。

    根据资料分析思考下列问题(资料一人一份)

    讨论:

    1、鼓膜有什么样的结构特点?在声音形成的过程中,起什么作用?穿孔会有什么后果?还有哪些情况易导致鼓膜破裂?

    2、当你遇到巨大声音时应该怎么办?

    3、小明得了急性咽喉炎后感到耳朵闷,听力下降,到医院检查诊断为中耳炎。咽喉炎为什么 能引起中耳炎,得了中耳炎应该怎么办?

    学生在查找资料信息时,师提示找信息的方法:别急着总结,先审好题目题,带着问题找到有效,科学,全面的信息,整理总结好再回答;同桌互相讨论相互补充完整再回答也行。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补充

    中耳由鼓膜、鼓室和听小骨组成。鼓膜在外耳道底部,是一个椭圆形的薄膜,声波使鼓膜产生振动。当录音机播放声音是,音箱振动,而且声音越大振动越厉害,声音的振动可以振动空气。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子,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这都要归功于咽鼓管,(鼓室内下方有一条小管与咽部相通,此管叫咽鼓管。)咽鼓管通常是闭合的,当吞咽或打呵欠时就打开,使空气能从咽部进入鼓室,这样就会便鼓膜两侧的气压维持平衡,这也是鼓膜能正常振动的条件之一。也可避免鼓膜被太强的声波震破锤骨。砧骨、镫骨,锤骨的一个小突起连接在鼓膜中心,镫骨有一面连接到内耳,砧骨则连在锤骨和镫骨之间,三块听小骨组成一条“听骨链”,当声波振动鼓膜后,就会进一步振动听骨链,并经此将振动传导到内耳。(听小骨前面仅仅连接鼓膜,后面连接耳蜗,鼓膜振动时听小骨和耳蜗也会振动;)。

    同学们可以做活动:这样的实验:吞咽时若用手指堵住鼻孔,会感到耳内很不舒服,如果这时还不张口,病人用手指捏住鼻孔,则会感到听力减弱,然后放开鼻孔,再一下吞咽动作,则不适感感立即消失,(让学生从自我经验中理解咽鼓管的作用)

    师:咽鼓管通常是闭合的,当吞咽或打呵欠时就打开,,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导致的,乘飞机时嚼口香糖、做吞咽动作或打哈气,就是让咽鼓管张开,尽快让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这样就会使鼓膜两侧的气压维持平衡。

    当遇到巨大声音时,师做示范动作让学生判断对错。

    示范:闭住嘴,捂住耳朵。

    师范:张开嘴,捂住耳朵。

    示范:张开嘴,不捂耳朵。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并结合形象的图片总结:

    示范做法是正确的,捂住耳朵直接减少声波的传递和振动,示范:张开嘴,捂住耳朵是错误的,声波会通过咽鼓管进入鼓室,使鼓膜外陷,有可能导致鼓膜穿孔;示范是正确的,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

    师展示形象的图示总结第3个问题:

    由于咽鼓管与鼻咽部相通,所以咽部感染病菌之后病菌很容易沿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通过找资料、书本分析总结内耳的功能。

    讨论:

    1.一儿童先天性耳聋,通过手术,装上人工耳蜗后,能听见声音了。耳蜗有什么作用?前庭和半规管有什么作用?

    2.人的眼睛通常看不到自己的头部,即使闭上眼睛,我们也能感觉到自己头部的位置变动的情况,这是怎么回事呢?还有有些人问什么易晕车晕船

    3.一位妇女脑颅内长了肿瘤。肿瘤压迫大脑,结果造成了这位妇女耳聋。经检查,医生判定耳的结构没有损伤,请你探究其发病部位可能是什么结构?

    师根据生回答的情况讲解第1题和第2题

    内耳结构比较复杂,其功能具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可分为耳蜗、前庭和半规管三部分。这三部分管腔里都充满液体,相应的感受器就分布在一些位于管腔的膜质结构上。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当声波引起的振动传到内耳时,耳蜗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而产生神经冲动;

    前庭和半规管里则含有头部位置变动的感受器,当头部位置变动使这里的感受器受刺激时也产生冲动。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里的不同感受器产生的冲动会沿同一脑神经——位听神经里的神经纤维传入脑干,然后分别上传至大脑皮层的不同中枢部位。由耳蜗听觉感受器传导的冲动,最后在大脑皮层听觉中枢产生听觉;由前庭和半规管中位置变动的感受器传入的冲动,最终在大脑皮层相应部位产生头部位置变动的感觉。所以,内耳兼有听觉和感受位置变动的双重功能。比如在乘车的时候即使闭上眼睛,我们也能感觉到自己头部的位置变动的情况,如果这些感受器过于敏感的人在收到长时间或过强刺激是会出现晕车晕船的现象。

    第3个问题总结:此人耳的结构无损但失聪,表明其发病部位可能是位听神经或者大脑皮层听觉中枢。

    二、听觉的形成

    (一)复习旧知:

    请大家回想一下视觉形成的过程,并引导学生用语言叙述视觉形成的过程:

    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形成视觉

    了解了耳的结构和功能之后,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听觉形成的过程

    听觉形成的过程与此相类似。抽2名同学上黑板用简短文字和箭头写出来,其他同学在草稿纸上写出来。

    播放听觉形成的过程的视频,学生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判断自己书写的是否正确。教师在与同学们一起批改上黑板书写的同学的内容,并及时点评。

    二)学生分组归纳总结出

    外界声波→( 耳廓 ) →( 外耳道 ) →鼓膜→( 锤骨 ) →(  砧骨) →( 镫骨 ) →( 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 位听神经)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展示耳朵图片,学生尝试说出听觉形成的过程

    (三)师生共同总结

    听觉的形成: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声音感受器)→位听神经→大脑皮层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三、耳朵保健温馨提示

    1、减少和消除噪声;

    2、不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

    3、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口或闭嘴时堵耳;

    4、避免中耳炎;

    5、避免外耳道感染;

    6、避免长时间戴耳机;

    7、认真做耳朵保健操

    知识拓展:你知道吗?

    长时间听耳机,声压直接进入耳内,集中地传递到很薄的鼓膜上,没有一点缓冲的余地,这样就刺激了听神经的末梢,刺激的冲动引起听神经的异常兴奋,极容易造成听觉疲劳。还会造成一些全身性的不良影响,主要症状有耳鸣、轻度听力下降、重听以及耳朵稍感疼痛等,也曾有过爆聋的病例;一些学生还会出现头晕脑涨,注意力不易集中,思维和反应的灵敏性以及记忆力减退,还会变得烦躁不安、缺乏耐心。对于戴耳机骑车的朋友还会影响交通安全。听力损害是无法恢复的,所以我们千万不可忽视。正确使用耳机要注意:音量掌握在以能听清楚为佳,时间每天最多不超过1小时,发现有耳鸣和听力下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习题精选.

    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的是(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道

    2、用尖锐器具挖耳朵可能会损伤(    

    A.听觉中枢              B.听神经

    C.鼓膜                     D.耳廓

    3、咽鼓管是咽部与(     )相通的管道。

    A.外耳      B.中耳      C.内耳      D.鼻

    4、声波传送到听中枢的正确顺序是(     )

    A.声波→外耳道→鼓膜→听觉感受器→

        听中枢

    B.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听觉 

       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

    C.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听觉 

       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

    D.声波→外耳道→听觉感受器→ 听神经→听中枢

    耳朵保健操

    你会做吗?

    1·揉耳廓:双手食指弯曲成勾如耳廓形状,拇指在下耳廓,揉50次左右,直到耳朵发热为止。
    2·拔耳朵:用食指插入耳中,力度要轻,深部不要太深,避免力量太大伤及鼓膜。食指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3次后,立即拔出,反复20次左右

    3·醒耳骨:双手中指搭在耳朵后侧头部,食指搭在中指上,然后自然滑下敲打耳朵后侧头部,反复30次左右;

    4·震耳:将双手搓热,迅速捂住耳朵全部,然后松开,如此10次左右,能有耳朵清静的感觉。

    总结:大家看,耳朵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是非常奇妙的,听觉的形成需要耳的各部分结构的协调配合,如果某一结构发生异常或病变,就会影响听力甚至使人丧失听力,导致失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聋。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出耳朵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耳和听觉

    (一)耳的结构

    (二)耳各个结构的功能

    (三) 听觉的形成

    作业布置

    练会耳朵保健操,并教会家人。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如果按传统教学,有可能只用半个学时就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为了避免单纯的说教,我在教学设计安排上大胆更新生物学知识,开拓生物学资源。成功之处主要有:充分创设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情景,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通过多媒体技术等方法多方面多渠道进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愉快地享受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对资料的有效利用在教师的讲授和学生能动的思考行为之间拉起了纽带,调动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复习反射、视觉的形成,提高了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及融会贯通的能力;通过眼睛保健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防病治病的能力。不足之处:语言不够精炼,还需要努力向同行向专家请教和学习。

     

     

    相关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12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及反思,共2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教案,共3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