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有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524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有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524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 同步练习(有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8524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达标测试
展开人教版八年级下 9.2 液体的压强
一、单选题
1.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648年帕斯卡做了著名的“裂桶实验”,如图所示。他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的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然后在楼房的阳台上往管子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桶就裂开了。木桶裂开的主要原因是( )
A.木桶内水的密度增加了 B.木桶内水的体积增加了
C.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D.木桶内水的重力增加了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③和④ B.只有②、④和⑤ C.只有②、③和④ D.只有①、④和⑤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小轿车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是为了减小惯性
B.学校食堂的锅炉和其外面的水位计组成一个连通器
C.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液体沸点高
D.鞋底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有益摩擦
5.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若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分别是、,容器对地面的压强分别是p1、p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1=F2,p1>p2 B. F1>F2,p1>p2 C.F1=F2,p1=p2 D.F1>F2,p1=p2
6.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下列做法能使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的是( )
A.将探头在水中的位置向上移动
B.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仅改变探头方向
C.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使水面到A位置
D.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使水面到 B位置
7.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一个密闭的圆锥形容器内装满了重力为G的某种液体。已知:圆锥形容器的容积公式为,其中,R、h分别为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则容器内的液体对容器侧面的压力大小为( )
A.1G B.2G C.3G D.0
8.如图所示是一杯密封奶茶正放、倒放在水平桌面的情景,两次情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A>pB,FA=FB B.pA>pB,FA
9.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内分别盛有不同的液体甲和乙,甲液体 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下列措施中,有可能使甲液体对容器底部 的压强小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无液体溢出)
A.分别抽出相同质量的液体甲、乙
B.分别抽出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C.分别抽出相同高度的液体甲、乙
D.分别倒入相同体积的液体甲、乙
10.如图所示为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情景,玻璃容器底端扎上相同的橡皮薄膜,竖直放置后注入适量的水。若玻璃容器的形状和底面积大小不同,以下结论中无法得出的是( )
A.液体同一深度处的压强相等
B.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C.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形状的影响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底面积大小的影响
二、填空题
11.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为pA和 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pA_______pB,FA______FB(均选填“>”“、 ”或“<”)
12.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_____(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到海底的过程中,它受到海水的压强将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潜入海面下6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g取10N/kg)。
13.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上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p与切去部分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密度为4.0×103kg/m3,则圆柱体甲的高度为________cm。当切去的高度为12cm,将各自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甲剩余部分和乙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1,乙剩余部分和甲切去部分的组合体对桌面的压强为p2,且p1:p2=3:2,则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________。
14.如图所示,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后,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__________,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_____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_____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力___________。(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5.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的A、B两容器(容器质量忽略不计),底面积相等,注入同种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则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______液体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容器A对桌面的压强______容器B对桌面的压强(都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三、综合题
1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连通器与虹吸现象
物理学中把两端开口,底部互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在连通器中注入同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容器的液面总是保持在一水平面上,可用液体压强来解释。如图1若在U形玻璃管中装有同一种液体,容器底部设想有一个小液片AB,若液体保持静止,则AB两侧受力平衡,只有当两边液柱的高度相等时,两边液柱对液片AB的压强才能相等。
日常生活用许多物品都能看作连通器,如:水壶、船闸、过路涵洞、房子供水系统等。但有些物品外型虽类似连通器,工作原理却与连通器不相同。如图2所示,水槽B位置比水槽A位置高,用橡皮管从B中吸水,水会源源不断从水槽B流向水槽A,从右侧橡皮管看去出现了“水向高处流”的现象,这种现象物理中叫虹吸现象。当充满水的管子将A、B两个液面高度不同水槽连接后,C处受到向右的压强为
p1=p0﹣ρgh1
向左的压强
p2=p0﹣ρgh2
(其中:p0为大气压)。由于h1>h2,所以有p1<p2,则液片C将向左移动,即容器B中的水向容器A中流淌。只要B中的液面高于A中的液面,水就会流动不停,直到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1)文中图1中若向右管注入同种液体,最终左右管液面高度_____(相同/不同)。
(2)如图3所示,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水从水渠乙流向水渠甲
B.水从水渠甲流向水渠乙
C.因水面相平,水不流动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如图4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水不再流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
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
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
(4)用玻璃管弯成“C”型(图5),装满水用双手分别堵住两端开口,后再同时移开手指,会出现_____
A.水从上端流出
B.水从下端流出
C.水保持静止不流动
D.上端、下端流出都有可能
(5)如图是某栋房子供水的水路示意图,放水时水龙头与水塔构成了连通器。若水龙头型号相同且水龙头出水速度与水压成正比,则水龙头处出水速度V与楼层高度h图像关系正确的是_____
A. B. C. D.
17.如图所示,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实心均匀圆柱体乙都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2×10-2米2和1×10-2米2。现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容器甲中和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放置前后容器甲、圆柱体乙对水平地面压强大小p甲、p乙如下表所示。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放置之前
放置之后
p甲(帕)
1960
2150
p乙(帕)
980
1560
(1)求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h水;
(2)求圆柱体乙的质量m乙;
(3)请根据相关信息判断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是否溢出,并说明理由。
18.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1千克的薄壁柱形容器,另有一个质量为4千克的圆柱体甲,甲的底面积是容器底面积的一半。容器中盛有水,将甲放入水中,分别测出甲放入容器前后,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容、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如下表所示:
容器对桌面、水对容器底压强
甲放入前
甲放入后
p容 (帕)
2450
4410
p水 (帕)
1960
2450
①求圆柱体甲放入容器前水的深度;
②求容器的底面积;
③放入圆柱体甲后,通过计算判断柱形容器的水是否有溢出;
④请判断甲在水中的状态并说明理由(提示:漂浮、浸没、未浸没等);
⑤求圆柱体甲的密度。
19.“万米的海底,妙不可言!”—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1)潜水器从水面下100m下降到1500m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______,受到海水的浮力______。(两空均选填“增本”“减小”或“不变”)
(2)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后,受到海水的压强是多大?( )(海水的密度取)
(3)为了顺利完成潜水器的吊装下放,除了用一个主缆绳吊住潜水器,还有四个支架通过吸盘吸在潜水器上方。在主缆绳和四个相同吸盘提供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潜水器匀速下降,到定高度后,吸盘逐渐松开,人海前吸盘完全松开。已知潜水器的质量是36t。(不考虑水流风浪等因素的影响,海面大气压P0=1×105Pa)
①在潜水器入海前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当主拉力为1.2×105N时,每个吸盘内的气压均为2×104Pa;下降到一定高度后,吸盘逐渐松开,当主缆绳的拉力为2.7×105N时,求此时每个吸盘内的气压是多大?( )
②吸盘完全松开后,潜水器匀速缓慢浸人海水中,当主缆绳的拉力为3×105N时,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详解】
①图中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符合题意;
②图中拦河大坝的结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不是连通器,不符合题意;
③图中下水管中“存水弯”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符合题意;
④图中的过路涵洞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的应用,符合题意。
综上分析可知,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①③④,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
【分析】
“裂桶实验”这个现象可以看出倒入的几杯水使水桶受到的压强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然后再将倒入这几杯水造成的变化与液体压强的特点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详解】
倒入几杯水后,水的质量虽然变化,由于是一根细管,所以倒入几杯水后,细管中水的深度增加的很多,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又因为受力面积一定,根据公式可知,水对木桶的压力增加了。
故选C。
3.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由图可知,甲容器中液体体积小于乙容器中液体体积,而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根据公式得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故①错误;
②甲乙两种液体深度相同,甲液体密度大于乙液体密度,根据公式p=ρgh得,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故②正确;
③甲乙两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根据公式F=pS得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故③错误;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的总重力,两个容器质量及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同,所以总重力相同,即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故④正确。
⑤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容器的重力和液体的重力之和,而甲、乙两平底容器质量都相同,即容器的重力相同,这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即重力相同,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相同,甲、乙两平底容器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故⑤正确。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解析】
【详解】
解:
A.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人的质量不变,其惯性不变,故使用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不是为了减小惯性,而是为了减小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故A错误,符合题意;
B.水位计上端和锅炉炉身的上端都是开口的,底部是连通的,所以锅炉与外面的水位计组成一个连通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时,水的沸点升高;煮食物时高压锅的气压比普通锅内的气压高,所以水沸腾时高压锅内的温度高于普通锅内的温度,温度越高,食物熟得越快,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鞋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有益摩擦,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D
【解析】
【分析】
【详解】
容器内装有质量相同的液体,液体的重力相同,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乙容器上粗下细,容器侧壁也会承担部分液体的重力,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所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即
F1>F2
甲乙容器的质量相同,液体的质量相同,它们的总质量相同,总重力也相同,容器对地面的压力相同,底面积相同,由可知,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相同,即
p1=p2
故选D。
6.C
【解析】
【详解】
A.将探头在水中的位置向上移动,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减小,根据公式可知,所受水的压强减小,即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小,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所以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仅改变探头方位,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动,向杯中加入适量水,使水面到A位置,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增大,根据公式可知,所受水的压强增大,即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大,故C符合题意;
D.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动,从杯中取出适量水,使水面到B位置,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减小,根据公式可知,所受水的压强减小,即微小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变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所以
即。而容器底受到的压力为
而液体能够提供给底面的压力只有G,换句话说底面受到的压力中还有2G是其他地方提供的,而能提供压力的只有容器侧壁了,根据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此液体对容器侧壁的压力为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杯中液体的深度关系为
hA>hB
由p=ρgh可知,两次放置液体对杯底的压强为
pA>pB
正放时,容器上粗下细,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液体重力,即
FA
FB>G
所以
FA
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设图中甲容器中液体密度 、高度 、底面积 ;图乙容器中液体密度 、高度 、底面积 . 液体对两容器底压强相同,即: ,由图可知 , ,所以 ,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质量m的液体后,液体甲对容器底减少的压强 ,液体对乙容器底减少的压强 ,因 ,所以.此时液体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液体乙对容器底的压强.选项A错误. 两容器中分别抽出相同体积V的液体后,液体甲对容器底减少的压强 ,液体乙对容器底减少的压强 ,因 ,所以 .此时液体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液体乙对容器底的压强.选项B错误. 两容器中抽出相同高度h的液体后,液体甲对容器底减少的压强,液体乙对容器底减少的压强 ,因 ,所以 .此时液体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液体乙对容器底的压强.选项C错误. 两容器中分别倒入相同体积V液体后,液体甲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液体乙对容器底增加的压强 ,因 ,所以 .此时液体甲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液体乙对容器底的压强.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0.B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四个玻璃容器底端橡皮膜的形变程度相同,所以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液体深度相同,可得出液体同一深度处的压强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橡皮膜受到液体向下的压强,不能得出液体内部存在着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的结论,故B符合题意;
C.容器a、b、c形状不同,液体深度相同时,底端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可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形状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容器a、d形状相同,底面积不同,液体深度相同时,底端橡皮膜受到液体的压强相同,可以得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受容器底面积大小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 >
【解析】
【分析】
【详解】
[1] 倒立放置后,瓶中水的深度变大,根据可知,水对瓶盖的压强变大,即。
[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 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
12. 增大 变大 6.18×107
【解析】
【详解】
[1]注射器针头做得很尖,其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下潜到海底的过程中,液体密度不变,蛟龙号在水中所处的深度变大,根据p=ρgh可知,所受到海水的压强变大。
[3]它潜入海面下6km深处受到海水的压强
13. 20 4:9
【解析】
【详解】
[1]由题意可知,甲、乙为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所以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由图可知,当甲切去的高度为零时,甲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由得,圆柱体甲的高度为
[2]由图可知,乙切去30cm后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零,可知圆柱体乙的高度为30cm;当甲和乙切去的高度为零时,甲和乙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为和,则有
解得
当切去的高度为,将各自切去部分放置在另一个圆柱体的剩余部分的上表面时
由题意,则有
设,化简得
解得
(舍去)或,即甲乙圆柱体的底面积之比为。
14. 变小 变大 变大 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瓶子正放时,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后,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为,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
即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等于上图中虚线所示柱体水的重力,小于原来水的重力,故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力变小。
[2][3][4]因倒置后水面升高,根据,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变大;瓶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瓶子自身的重力及水的重力和,故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因受力面积变小,根据,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由上分析可知,瓶子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15. 等于 小于
【解析】
【详解】
[1]由题可知,两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且液面高度相同,即液体的密度和深度都相同,根据p=ρgh可知,液体对A容器底部的压强和液体对B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
[2]A、B容器中装有同种液体,由图可知,A容器中液体的体积小于B容器中液体的体积,由
G=mg=ρVg
可知液体的重力G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根据连通器的特点:连通器里的同一种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保持相平,可知图1中最终左右管液面高度相同。
(2)[2]由图3可知,甲、乙两条水渠由路面下的倾斜涵洞相连,构成连通器,此时液面已经相平,故无水流动。
故选C。
(3)[3]图中,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当水静止时,两侧水深相同,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故A正确、B错误;
因下游阀门B关闭,故闸室和下游水道下部是不连通的,故没有构成连通器,故CD错误。
故选A。
(4)[4] 手指从上、下两开口处同时移开后,a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管内外的压强差为零,水不会从a端流出。而b端水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加上c形管中高出b端所在水平面以上水柱所产生的压强,所以b端水的压强大,大于大气压,b端管内外存在压强差,水从压强大的地方流向压强小的地方,所以C形管中的水从b端流出。
故选B。
(5)[5]设水塔中水深为H,楼层高度h处的水压为
p=ρg(H﹣h)=ρgH﹣ρgh
由此可知水压p与楼层高度h之间为一次函数关系,又因为水龙头出水速度与水压成正比,故水龙头出水速度与楼层高度h之间也为一次函数关系。
故选B。
17.(1)0.2m;(2)1kg;(3)
【解析】
【详解】
(1)因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中水对地面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所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容器对地面的压强,由表格数据可知,原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p甲=1960Pa
由p=ρgh可得,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
(2)由表格数据可知,原来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p乙=980Pa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由
可得,圆柱体乙的质量
(3)由表格数据可知,物体叠在圆柱体乙的上方后,乙对水平面的压强
p乙′=1560Pa
则物体的重力
若物块放入甲容器后水不溢出,则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对水平地面压强的增加量
因
所以假设是正确的,即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没有溢出。
答:(1)求容器甲中原来水的深度是0.2m;
(2)求圆柱体乙的质量是1kg;
(3)物块放入甲容器时,水不会溢出。
18.①0.2m;②2×10-2m2 ;③无水溢出;④浸没;⑤4×103kg/m3.
【解析】
【详解】
①放入前水的深度为
②甲放入前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差为
所以容器的底面积为
③甲放入水中,容器对水平桌面增大的压力
DF容=Dp S容=(4410Pa-2450Pa)×2×10-2m2=39.2N
G甲=mg==39.2N
DF容=G甲,所以无水溢出。
④因为Dp容>Dp水,所以圆柱体甲在水中一定沉底,且S甲=,p水后<2p 水前,所以甲在水中一定浸没(若未浸没时,S甲=,后来水的深度h水后=2h水前,p水后=2p 水前)。
⑤因为DF容=G甲,所以无水溢出,所以水升高的高度为
甲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为
V甲=V排=S容Dh水=2×10-2m2×0.05m=1×10-3m3
所以甲的密度为
答:①圆柱体甲放入容器前水的深度为0.2米;
②容器的底面积为2×10-2m2;
③放入圆柱体甲后,通过计算判断柱形容器的水没有溢出;
④甲在水中浸没并沉底;
⑤圆柱体甲的密度为4×103kg/m3。
19. 增大 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潜水器从水面下100m下降到1500m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由可知,受到的压强变大,由 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
(2)[3]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后,受到海水的压强是
(3)[4]设四个吸盘的总面积为S,潜水器重
当F1=1.2×105N时,吸盘内的气压为P1=2×104Pa,潜水器匀速下降
由
即
得
当F2=2.7×105N时,吸盘内的气压为P2
由
即
得
[5] 潜水器受到的浮力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复习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当堂检测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