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9 三角形-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09 三角形-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01
    专题09 三角形-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02
    专题09 三角形-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03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9 三角形-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9 三角形-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9三角形

    高中必备知识点1:三角形的“四心”

    三角形是最重要的基本平面图形,很多较复杂的图形问题可以化归为三角形的问题.

    如图3.2-1 ,在三角形中,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在三角形中,角平分线、中线、高(如图3.2-2)是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这个交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的内部,恰好是每条中线的三等分点.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是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内心在三角形的内部,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相交于一点,该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锐角三角形的垂心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垂心为他的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垂心在三角形的外部.
    过不共线的三点A、B、C有且只有一个圆,该圆是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圆心O为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是各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典型考题

    【典型例题】
    如图,在⊙O中,AB是的直径,PA与⊙O 相切于点A,点C在⊙O 上,且PC=PA,
    (1)求证PC是⊙O的切线;
    (2)过点C作CD⊥AB于点E,交⊙O于点D,若CD=PA=2,
    ①求图中阴影部分面积;
    ②连接AC,若△PAC的内切圆圆心为I,则线段IE的长为 .

    【答案】(1)详见解析;(2)①S阴影=. ②.
    【解析】
    (1)证明:连接OC、OP,
    ∵点C在⊙O上,
    ∴OC为半径.
    ∵PA与⊙O相切于点A,
    ∴OA⊥PA.
    ∴∠PAO=90°.
    ∵OC=OA,
    OP=OP,
    PC=PA,
    ∴△PCO≌△PAO.
    ∴∠PCO=∠PAO=90°.
    ∴PC⊥OC.
    ∴PC是⊙O的切线.

    (2)①作CM⊥AP于点M,
    ∵CD⊥AB,
    ∴CE=DE= ,∠CEA=90°.
    ∴四边形CMAE是矩形.
    ∴AM=.
    ∴PM=AM.
    ∴PC=AC.
    ∵PC=PA,
    ∴△PCA是等边三角形.
    ∴∠PAC=60°.
    ∴∠CAB=30°.
    ∴∠COE=60°.
    ∴∠COD=120°.
    在Rt△COE中,
    sin60°= ,
    ∴OC=2.
    ∴S阴影=π-.
    ②∵AP=2 ,AH=CE=
    ∴CH=AH=3
    又∵I为正△PAC的内心
    ∴CI= CH=2
    ∴IE= = =

    【变式训练】
    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DC=60°,等边△AEF两边分别交边DC、CB于点E、F。

    (1)特殊发现:如图①,若点E、F分别是边DC、CB的中点.求证:菱形ABCD对角线AC、BD交点O即为等边△AEF的外心;
    (2)若点E、F始终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记等边△AEF的外心为点P.
    ①猜想验证:如图②.猜想△AEF的外心P落在哪一直线上,并加以证明;
    ②拓展运用:如图③,当△AEF面积最小时,过点P任作一直线分别交边DA于点M,交边DC的延长线于点N,试判断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见解析;(2)①外心P一定落在直线DB上,见解析;②为定值,.
    【解析】
    (1)证明:如图I,分别连接OE、0F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BD平分∠ADC.AD=DC=BC,
    ∴∠COD=∠COB=∠AOD=90°.
    ∠ADO=∠ADC=×60°=30°,
    又∵E、F分别为DC、CB中点
    ∴OE=CD,OF=BC,AO=AD,
    ∴0E=OF=OA ,
    ∴点O即为△AEF的外心,
    (2)①猜想:外心P一定落在直线DB上,
    证明:如图2,分别连接PE、PA,过点P分别作PI⊥CD于I,P J⊥AD于J

    ∴∠PIE=∠PJD=90°,∵∠ADC=60°
    ∴∠IPJ=360°-∠PIE-∠PJD-∠JDI=120°
    ∵点P是等边△AEF的外心,∴∠EPA=120°,PE=PA,
    ∴∠IPJ=∠EPA,∴∠IPE=∠JPA
    ∴△PIE≌△PJA, ∴PI=PJ,
    ∴点P在∠ADC的平分线上,即点P落在直线DB上,
    ②为定值1.
    当AE⊥DC时.△AEF面积最小,
    此时点E、F分别为DC、CB中点.
    连接BD、AC交于点P,由(1)
    可得点P即为△AEF的外心,

    解法:如图3.设MN交BC于点G
    设DM=x,DN=y(x≠0.y≠O),则 CN=
    由BC∥DA 易证△GBP≌△MDP.∴BG=DM=x.
    ∴,
    ∵BC∥DA,∴△NCG∽△NDM
    ∴,∴
    ∴.
    ∴,即.

    【能力提升】
    定义:到三角形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准内心,例如:如图1,PD⊥AC,PE⊥AB,垂足分别为点D、E,若PD=PE,则点P为△ABC的准内心

    (1)应用:如图2,CD为等边三角形ABC的高,准内心P在高CD上,且PD=AB,求∠APB的度数.
    (2)探究:如图3,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斜边BC=5,AB=3,准内心P在AC边上(不与点A、C重合),求PA的长.
    【答案】(1)∠APB=90°;(2).
    【解析】
    (1)∵准内心P在高CD上,
    ∴①点P为∠CAD的角平分线与CD的交点,
    ∵△ABC是等边三角形,
    ∴∠PAD=∠PAC=30°,
    ∵CD为等边三角形ABC的高,
    ∴AD=DP,AD=BD,
    与已知PD=AB矛盾,
    ∴点P不可能为∠CAD的角平分线与CD的交点,
    同理可知②点P不可能为∠CBD的角平分线与CD的交点,
    ③∵CD⊥AB,
    ∴点P为∠BCA的平分线,
    此时,点P到AC和BC的距离相等,
    ∵PD=AB,
    ∴PD=AD=BD,
    ∴∠APD=∠BPD=45°,
    ∴∠APB=90°;

    (2)∵BC=5,AB=3,
    ∴AC==4,
    ∵准内心在AC边上,(不与点A,B重合),
    ∴点P为∠CBA的平分线与AC的交点,
    作PD⊥BC与点D,
    ∴PA=PD,BD=BA=3,
    设PA=x,则x2+22=(4﹣x)2,
    ∴x=,即PA=.



    高中必备知识点2:几种特殊的三角形

    结论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三线(角平分线、中线、高线)合一.因而在等腰三角形ABC中,三角形的内心I、重心G、垂心H必然在一条直线上.
    结论二:正三角形三条边长相等,三个角相等,且四心(内心、重心、垂心、外心)合一,该点称为正三角形的中心.

    典型考题

    【典型例题】
    问题发现: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点D是边AD上的一点,过点D作DE∥BC交AC于E,则线段BD与CE有何数量关系?
    拓展探究:如图2,将△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角α(0°<α<360°),上面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如果成立,请就图中给出的情况加以证明.
    问题解决:如果△ABC的边长等于2,AD=2,直接写出当△ADE旋转到DE与AC所在的直线垂直时BD的长.

    【答案】问题发现:BD=CE;拓展探究:结论仍然成立,见解析;问题解决:BD的长为2和2.
    【解析】
    问题发现:如图1,BD=CE,理由是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
    ∵DE∥BC,
    ∴BD=CE,
    拓展探究:结论仍然成立,如图2,
    由图1得,△ADE是等边三角形,
    ∴AD=AE,
    由旋转得∠BAD=∠CAE,△BAD≌△CAE,(旋转的性质)
    ∴BD=CE,
    问题解决:当△ADE旋转到DE与AC所在的直线垂直时,设垂足为点F,此时有两种情况: 

    ①如图3,
    ∵△ADE是等边三角形,AF⊥DE,
    ∴∠DAF=∠EAF=30°,
    ∴∠BAD=30°,
    过D作DG⊥AB,垂足为G,
    ∵AD=2,
    ∴DG=1,AG=,
    ∵AB=2,
    ∴BG=AB-AG=,
    ∴BD=2(勾股定理),
    ②如图4,

    同理得△BAD≌△CAE,
    ∴BD=CE,
    ∵△ADE是等边三角形,
    ∴∠ADE=60°,
    ∵AD=AE,DE⊥AC,
    ∴∠DAF=∠EAF=30°,
    ∴EF=FD=AD=1,
    ∴AF=,
    ∴CF=AC+CF=2+=3,
    在Rt△EFC中,EC=,
    ∴BD=EC=2.
    综上所述,BD的长为2和2.

    【变式训练】
    如图,两条射线BA//CD,PB和PC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分别交AB,CD与点A,D.

    (1)求∠BPC的度数;
    (2)若,求AB+CD的值;
    (3)若为a,为b,为c,求证:a+b=c.
    【答案】(1)90°;(2)4;(3)证明见解析
    【解析】
    (1)∵BA∥CD,∴∠ABC+∠BCD=180°.
    ∵PB和PC分别平分∠ABC和∠DCB,∴∠PBC∠ABC,∠PCB∠BCD,∴∠PBC+∠PCB(∠ABC+∠BCD)=90°,∴∠BPC=90°;
    (2)若∠BCD=60°,BP=2,∴∠ABC=180°-60°=120°,∠PCD∠BCD=30°,∴∠ABP∠ABC=60°.
    在Rt△ABP中,BP=2,AB=1.在Rt△BCP中,CP=2.在Rt△PCD中,PD,CD=3,∴AB+CD=4.
    (3)如图,作PQ⊥BC.
    ∵∠ABP=∠QBP,∠BAP=∠BQP,BP=BP.
    ∴△ABP≌△BQP(AAS).
    同理△PQC≌△PCD(AAS),∴S△BCP=S△BPQ+S△PQC=S△ABP+S△PCD,∴a+b=c.


    【能力提升】
    如图,△ABC、△DCE、△FEG是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底边BC、CE、EG在同一直线上,且AB= ,BC=1,连结BF,分别交AC、DC、DE于点P、Q、R.

    (1)求证:△BFG∽△FEG
    (2)求sin∠FBG的值.
    【答案】(1)证明见解析;(2).
    【解析】
    解:(1)依题可得:
    BC=CE=EG=1,FG=AB=,
    ∴BG=3,
    在△BFG和△FEG中,
    ∵,∠G=∠G,
    ∴△BFG∽△FEG.
    (2)过点F作FH⊥BG于点H,如图,

    则∠FHG=90°,
    ∵△FEG是等腰三角形,EG=1,
    ∴,
    ∴FH= ,
    ∵△BFG∽△FEG,
    ∴∠BFG=∠FEG=∠G,
    ∴BF=BG=3BC=3,
    在Rt△FBH中,
    ∴sin∠FBG=.
    专题验收测试题
    1.如图,等边三角形的顶点A(1,1),B(3,1),规定把等边△ABC“先沿x轴翻折,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为一次变换,C点的对应点记为C1.如果这样连续经过2019次变换后,则C2019的坐标为(  )

    A.(﹣2017,﹣1﹣) B.(﹣2017,1+)
    C.(﹣2018,﹣1﹣) D.(﹣2018,1+)
    【答案】A
    【解析】
    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C=3﹣1=2,
    ∴点C到x轴的距离为1+2×=+1,其横坐标为2,
    ∴C(2, +1),
    一次变换后顶点C的坐标为(1,﹣1﹣),
    ∵第2019次变换后的三角形在x轴下方,
    ∴点C的纵坐标为﹣1﹣,其横坐标为2﹣2019×1=﹣2017,
    ∴经过2019次变换后,点C的坐标是(﹣2017,﹣1﹣),
    故选:A.
    2.如图,在正方形纸片ABCD中,E,F分别是AD,BC的中点,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使点C落在EF上,落点为N,折痕交CD边于点M,BM与EF交于点P,再展开.则下列结论中:①CM=DM;②∠ABN=30°;③AB2=3CM2;④△PMN是等边三角形.
    正确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C
    【解析】
    ∵△BMN是由△BMC翻折得到的,
    ∴BN=BC,又点F为BC的中点,
    在Rt△BNF中,sin∠BNF=,
    ∴∠BNF=30°,∠FBN=60°,
    ∴∠ABN=90°-∠FBN=30°,故②正确;
    在Rt△BCM中,∠CBM=∠FBN=30°,
    ∴tan∠CBM=tan30°=,
    ∴BC=CM,AB2=3CM2故③正确;
    ∠NPM=∠BPF=90°-∠MBC=60°,∠NMP=90°-∠MBN=60°,
    ∴△PMN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
    由题给条件,证不出CM=DM,故①错误.
    故正确的有②③④,共3个.
    故选C.
    3.如图,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DE=BD B.∠BCD=∠A
    C.∠B>2∠A D.2∠BAC=180°﹣2∠ADE
    【答案】D
    【解析】
    解:∵DE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
    ∴DA=DC,
    ∴∠BAC=∠DCA,
    ∴2∠BAC=180°﹣2∠ADE,D正确,
    故选:D.
    4.如图,将矩形ABCD沿对角线BD折叠,点C落在C'处,BC'交AC于点E,若∠AEB=75°,则∠BAC的度数为(  )

    A..60° B..65° C..70° D.75°
    【答案】B
    【解析】
    解:设AC交BD于O.

    ∵四边形ABCD是矩形,
    ∴OA=OC=OB=OD,∠ABC=90°,
    ∴∠OCB=∠OBC,
    由翻折可知:∠EBO=∠OBC,
    ∴∠EBO=∠OBC﹣∠OCB,
    ∵∠AEB=∠EBC+∠OCB=3∠OCB=75°,
    ∴∠OCB=25°,
    ∴∠BAC=90°﹣25°=65°,
    故选:B.
    5.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D,若CD=AD,∠B=20°,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CAD=40°                   B.∠ACD=70°                  
    C.点D为△ABC的外心          D.∠ACB=90°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MN是线段BC的中垂线,则CD=BD,∠DCB=∠B=20°,根据外角的性质可得:∠CDA=40°,根据CD=AD可得:∠CAD=∠ACD=70°,则∠ACB=90°,点D为△ABC的外心,故选A.
    6.如图,锐角△ABC中,BC>AB>AC,求作一点P,使得∠BPC与∠A互补,甲、乙两人作法分别如下:

    甲:以B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AC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乙:作BC的垂直平分线和∠BAC的平分线,两线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人皆正确 B.甲正确,乙错误 C.甲错误,乙正确 D.两人皆错误
    【答案】A
    【解析】
    解:甲:如图1,∵AB=BP,

    ∴∠BAP=∠APB,
    ∵∠BPC+∠APB=180°
    ∴∠BPC+∠BAP=180°,
    ∴甲正确;
    乙:如图2,过P作PG⊥AB于G,作PH⊥AC于H,

    ∵AP平分∠BAC,
    ∴PG=PH,
    ∵PD是BC的垂直平分线,
    ∴PB=PC,
    ∴Rt△BPG≌Rt△CPH(HL),
    ∴∠BPG=∠CPH,
    ∴∠BPC=∠GPH,
    ∵∠AGP=∠AHP=90°,
    ∴∠BAC+∠GPH=180°,
    ∴∠BAC+∠BPC=180°,
    ∴乙正确;
    故选:A.
    7.如图,把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绕A点顺时针旋转30°得到正方形AB′C′D′,边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

    A.12 B.8+ C.8+ D.8+
    【答案】C
    【解析】
    解:如图,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4,∠DAB=90°
    ∵旋转
    ∴AB=AB'=AD=4,∠BAB'=30°
    ∴∠DAB'=∠DAB﹣∠BAB'=60°,
    ∵AD=AB',AO=AO
    ∴Rt△AOB'≌Rt△AOD(HL)
    ∴∠DAO=∠B'AO=30°,DO=B'O,
    ∴AD=DO=4
    ∴DO==B'O
    ∴四边形AB′OD′的周长=AD+AB'+DO+B'O=8+
    故选:C.
    8.如图,已知∠BED=55°,则∠B+∠C=(  )

    A.30° B.35° C.45° D.55°
    【答案】D
    【解析】
    解:∵∠BED是△BCE的外角,
    ∴∠BED=∠B+∠C=55°,
    故选:D.
    9.钓鱼是一项特别锻炼心性的运动,如图,小南在江边垂钓,河堤AB的坡度为1:2.4,AB长为3.9米,钓竿AC与水平线的夹角是60°,其长为4.5米,若钓竿AC与钓鱼线CD的夹角也是60°,则浮漂D与河堤下端B之间的距离约为(  )米.(参考数据:≈1.732)

    A.1.732 B.1.754 C.1.766 D.1.823
    【答案】C
    【解析】
    如图,延长CA交DB延长线与点E,过点A作AF⊥BE于点F,
    则∠CED=60°,
    ∵AB的坡比为1:2.4,
    ∴,则设AF=5x,BF=12x,
    ∵AB=3.9米,
    ∴在直角△ABF中,由勾股定理知,3.92=25x2+144x2.
    解得x= .
    ∴AF=5x= ,BF=12x=
    ∴EF=
    ∵∠C=∠CED=60°,
    ∴△CDE是等边三角形,
    ∵AC=4.5米,
    ∴DE=CE=AC+AE=4.5+ (米),
    则BD=DE﹣EF﹣BF=4.5+﹣≈1.766(米),
    答:浮漂D与河堤下端B之间的距离为1.766米.
    故选:C.

    10.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中,F为边AB的中点,DF与对角线AC交于点G,过G作GE⊥AD于点E,若AB=2,且∠1=∠2,则下列结论:①DF⊥AB;②CG=3GA;③CG=DF+GE;④S四边形BFGC=−1中,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C
    【解析】
    ∵四边形ABCD是菱形,
    ∴∠FAG=∠EAG,∠1=∠GAD,AB=AD,
    ∵∠1=∠2,
    ∴∠GAD=∠2,
    ∴AG=GD,
    ∵GE⊥AD,
    ∴GE垂直平分AD,
    ∴AE=ED,
    ∵F为边AB的中点,
    ∴AF=AE,
    在△AFG和△AEG中,

    ∴△AFG≌△AEG(SAS),
    ∴∠AFG=∠AEG=90°,
    ∴DF⊥AB,
    ∴①正确;
    连接BD.

    ∵DF⊥AB,F为边AB的中点,
    ∴AF=AB=1,AD=BD,
    ∵AB=AD,
    ∴AD=BD=AB,
    ∴△ABD为等边三角形,
    ∴∠BAD=∠BCD=60°,
    ∴∠BAC=∠1=∠2=30°,
    ∴AC=2AB•cos∠BAC=2×2×,
    AG= ,
    ∴CG=AC-AG= ,
    ∴CG=2GA,
    ∴②不正确;
    ∵GE垂直平分AD,
    ∴ED=AD=1,
    由勾股定理得:DF= ,
    GE=tan∠2•ED=tan30°×1= ,
    ∴DF+GE=
    ∴③正确;
    ∵∠BAC=∠1=30°,
    ∴△ABC的边AC上的高等于AB的一半,即为1,
    FG= ,
    S四边形BFGC=S△ABC-S△AGF= ,
    ∴④不正确;
    故选:C
    11.如图,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长方形纸片上,现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长方形的一个顶点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在长方形的边上).则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可以是_____

    【答案】5cm或2cm或4cm
    【解析】
    解: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如图1所示:BE=BF=5,
    由勾股定理得:EF=,
    ②如图2所示:
    ∵AE=EF=5,
    ∴BE=6﹣5=1,
    ∴BF= ,
    ∴AF= ,
    ③如图3所示,
    ∵AE=EF=5,
    ∴ED=8﹣5=3,
    ∴DF= =4,
    ∴AF= ,
    所以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cm或2 cm或4 cm;
    故答案为:5cm或2cm或4cm.



    12.如图,在中,平分,,点是的中点,连结,且,,则____ .

    【答案】2
    【解析】
    解:如图,延长BD与AC相交于点F,
    ∵AD平分∠BAC,BD⊥AD,
    ∴∠DAB=∠DAF,AD=AD,∠ADB=∠ADF,
    ∴△ADB≌△ADF,
    ∴AF=AB,BD=DF,
    ∵AB=6,AC=10,
    ∴CF=AC−AF=AC−AB=10−6=4,
    ∵E为BC中点,
    ∴DE是△BCF的中位线,
    ∴DE=CF=×4=2.
    故答案为:2.

    13.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OA1B1,顶点A1在双曲线(x>0)上,点B1的坐标为(4,0).过B1作B1A2∥OA1交双曲线于点A2,过A2作A2B2∥A1B1交x轴于点B2,得到第二个等边△B1A2B2;过B2作B2A3∥B1A2交双曲线于点A3,过点A3作A3B3∥A2B2交x轴于点B3,得到第三个等边△B2A3B3;以此类推,…,则点B5的坐标为_____.

    【答案】
    【解析】
    解:如图,作A2C⊥x轴于点C,设B1C=a,则A2C=a,
    OC=OB1+B1C=4+a,A2(4+a,a).
    ∵点A2在双曲线(x>0)上,
    ∴(4+a)•a=4,
    解得a=2﹣1,或a=﹣2﹣2(舍去),
    ∴OB2=OB1+2B1C=4+4﹣4=4,
    ∴点B2的坐标为(4,0);
    作A3D⊥x轴于点D,设B2D=b,则A3D=b,
    OD=OB2+B2D=4+b,A3(4+b,b).
    ∵点A3在双曲线(x>0)上,
    ∴(4+b)•b=,
    解得b=﹣2+2,或b=﹣2﹣2(舍去),
    ∴OB3=OB2+2B2D=4﹣4+4=4,
    ∴点B3的坐标为(4,0);
    同理可得点B4的坐标为(4,0)即(8,0);
    以此类推…,
    ∴点Bn的坐标为(4,0),
    ∴点B5的坐标为(4,0).
    故答案为(4,0).

    14.如图,PA切⊙O于点A,点B是线段PO的中点,若⊙O的半径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

    【答案】
    【解析】
    解:如图,连接OA,AB.
    ∵PA切⊙O于点A,
    ∴∠OAP=90°,
    ∵点B是线段PO的中点,
    ∴AB是直角三角形OAP斜边上的中线,
    ∴AB=OB,
    ∵OB=OA,
    ∴AB=OA=OB,
    ∴△OAB是等边三角形,
    ∴∠AOB=60°,
    ∵OA=,OP=2,
    ∴AP==3,
    ∴△OAP的面积=,扇形AOB的面积==,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15.如图,在矩形OABC中,点A和点C分别在x轴和y轴上,点B(9,6).点D(5,0),P从A点出发,沿A→B→C运动,在运动过程中,点P坐标为_____时,△ODP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9,3)或(,6)
    【解析】
    解:∵四边形ABCO是矩形
    ∴AB∥OC,BC∥OA,BC=OA,
    ∵点B(9,6).点D(5,0),
    ∴AB=6,OA=BC=9,OD=5,
    ∴AD=4
    若OD=DP=5,
    ∴AP==3
    ∴点P(9,3)
    若PO=PD,即点P在OD的中垂线上,且在BC上,
    ∴点P(,6)
    若OD=OP=5,则点P(0,5),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9,3)或(,6)
    16.如图,△ABC中,AB=AC,∠A=30°,点D在AB上,∠ACD=15°,则()2的值是_____.

    【答案】2
    【解析】
    过点A作AE⊥BC于E,在AE上截取EF=EC,连接FC,则△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AE⊥BC,
    ∴,∠ACF=∠ACB-∠ECF=75°-45°=30°,,
    在△ADC和△CFA中

    ∴△ADC≌△CFA,
    ∴AD=CF,
    由勾股定理得,
    ∴ .

    故答案为2.
    17.如图,在Rt△ABC中,∠C=90°,∠A=28°.
    (1)作A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点D,交AB于点E(用直尺和圆规作图,不写作法,但要保留作图痕迹);
    (2)连接CE,求∠BCE的度数.

    【答案】(1)详见解析;(2)62°.
    【解析】
    解:(1)如图,DE为所求;

    (2)∵DE垂直平分AC,
    ∴EA=EC,
    ∴∠ECA=∠A=28°.
    ∴∠BCE=90°﹣∠ECA=90°﹣28°=62°.
    18.如图,点F、B、E、C在同一直线上,并且BF=CE,∠ABC=∠DEF.能否由上面的已知条件证明△ABC≌△DEF?如果能,请给出证明;如果不能,请从下列三个条件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条件,添加到已知条件中,使△ABC≌△DEF,并给出证明.
    提供的三个条件是:①AB=DE;②AC=DF;③AC∥DF.

    【答案】不能;见解析
    【解析】
    分析:由BF=CE可得EF=CB,再有条件∠ABC=∠DEF不能证明△ABC≌△DEF。
    可以加上条件①AB=DE,利用SAS定理可以判定△ABC≌△DEF;加上条件③AC∥DF,利用ASA定理可以判定△ABC≌△DEF;加上条件②AC=DF,则不可以判定△ABC≌△DEF。(答案不唯一) 
    解:不能;
    选择条件:①AB=DE:
    ∵BF=CE,∴BF+BE=CE+BE,即EF=CB。
    ∵在△ABC和△DFE中,BF=CE,∠ABC=∠DEF,CB=EF,
    ∴△ABC≌△DFE(SAS)。

    19.如图,AD、BC相交于点O,AD=BC,∠C=∠D=90°.
    (1)求证:△ACB≌△BDA;
    (2)若∠ABC=36°,求∠CAO度数.

    【答案】(1)证明见解析(2)18°
    【解析】
    (1)证明:∵∠D=∠C=90°,
    ∴△ABC和△BAD都是Rt△,
    在Rt△ABC和Rt△BAD中,

    ∴Rt△ABC≌Rt△BAD(HL);
    (2)∵Rt△ABC≌Rt△BAD,
    ∴∠ABC=∠BAD=36°,
    ∵∠C=90°,
    ∴∠BAC=54°,
    ∴∠CAO=∠CAB﹣∠BAD=18°.
    20.如图1,平面内有一点P到△ABC的三个顶点的距离分别为PA、PB、PC,若有PA2=PB2+PC2则称点P为△ABC关于点A的勾股点.

    (1)如图2,在4×5的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长均为1,点A、B、C、D、E、F、G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点D是△ABC关于点   的勾股点;在点E、F、G三点中只有点   是△ABC关于点A的勾股点.
    (2)如图3,E是矩形ABCD内一点,且点C是△ABE关于点A的勾股点,
    ①求证:CE=CD;②若DA=DE,∠AEC=120°,求∠ADE的度数.
    (3)矩形ABCD中,AB=5,BC=6,E是矩形ABCD内一点,且点C是△ABE关于点A的勾股点,
    ①若△ADE是等腰三角形,求AE的长;②直接写出AE+BE的最小值.
    【答案】(1)B,F;(2)①见解析,②∠ADE=40°;(3)①AE的长为或,②AE+BE.
    【解析】
    解:(1)∵DA2=12+22=5,DB2=12+32=10,DC2=DA2=5
    ∴DB2=DC2+DA2
    ∴点D是△ABC关于点B的勾股点
    ∵EA2=42+42=32,EB2=22+52=29,EC2=4
    ∴点E不是△ABC的勾股点
    ∵FA2=32+42=25,FB2=22+42=20,FC2=12+22=5
    ∴FA2=FB2+FC2
    ∴点F是△ABC关于点A的勾股点
    ∵GA2=42+22=20,GB2=22+32=13,GC2=22+22=8
    ∴点G不是△ABC的勾股点
    故答案为:B;F.
    (2)①证明:∵点C是△ABE关于点A的勾股点
    ∴CA2=CB2+CE2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AD=BC,∠ADC=90°
    ∴CA2=AD2+CD2=CB2+CD2
    ∴CB2+CE2=CB2+CD2
    ∴CE=CD
    ②设∠CED=α,则∠CDE=∠CED=α
    ∴∠ADE=∠ADC﹣∠CDE=90°﹣α
    ∵∠AEC=120°
    ∴∠AED=∠AEC﹣∠CED=120°﹣α
    ∵DA=DE
    ∴∠DAE=∠DEA=120°﹣α
    ∵∠DAE+∠DEA+∠ADE=180°
    ∴2(120°﹣α)+(90°﹣α)=180°
    解得:α=50°
    ∴∠ADE=90°﹣50°=40°
    (3)①∵矩形ABCD中,AB=5,BC=6
    ∴AD=BC=6,CD=AB=5
    ∵点C是△ABE关于点A的勾股点
    ∴CE=CD=5
    i)如图1,

    若DE=DA,则DE=6
    过点E作MN⊥AB于点M,交DC于点N
    ∴∠AME=∠MND=90°
    ∴四边形AMND是矩形
    ∴MN=AD=6,AM=DN
    设AM=DN=x,则CN=CD﹣DN=5﹣x
    ∵Rt△DEN中,EN2+DN2=DE2;Rt△CEN中,EN2+CN2=CE2
    ∴DE2﹣DN2=CE2﹣CN2
    ∴62﹣x2=52﹣(5﹣x)2
    解得:x=
    ∴EN=,AM=DN=
    ∴ME=MN﹣EN=6﹣
    ∴Rt△AME中,AE=
    ii)如图2,

    若AE=DE,则E在AD的垂直平分线上
    过点E作PQ⊥AD于点P,交BC于点Q
    ∴AP=DP=
    AD=3,∠APQ=∠PQC=90°
    ∴四边形CDPQ是矩形
    ∴PQ=CD=5,CQ=PD=3
    ∴Rt△CQE中,EQ=
    ∴PE=PQ﹣EQ=1
    ∴Rt△APE中,AE=
    iii)如图3,

    若AE=AD=6,则AE2+CE2=AD2+CD2=AC2
    ∴∠AEC=90°
    取AC中点O,则点A、B、C、D在以O为圆心、OA为半径的⊙O上
    ∴点E也在⊙O上
    ∴点E不在矩形ABCD内部,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若△ADE是等腰三角形,AE的长为或.
    ②当BE⊥AC时,AE+BE取得最小值.
    过点E分别作ER⊥AB于点R,ES⊥BC于点S,

    ∴四边形BRES是矩形,∠EBS与∠ACB互余
    ∴∠EBS=∠ACD
    ∴tan∠EBS=tan∠ACD=
    ∴tan∠EBS=
    设ES=6a,BS=5a,则BE=,CS=6﹣5a,AR=5﹣6a
    ∵Rt△CES中,CS2+ES2=CE2,即(6﹣5a)2+(6a)2=52
    解得:a1=(舍去),a2=,61a2﹣60a=﹣11
    ∴Rt△ARE中,AE==
    ∴AE+BE=.
    21.已知:如图①,将∠D=60°的菱形ABCD沿对角线AC剪开,将△ADC沿射线DC方向平移,得到△BCE,点M为边BC上一点(点M不与点B、点C重合),将射线AM绕点A逆时针旋转60°,与EB的延长线交于点N,连接MN.
    (1)①求证:∠ANB=∠AMC;
    ②探究△AMN的形状;
    (2)如图②,若菱形ABCD变为正方形ABCD,将射线AM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原题其他条件不变,(1)中的①、②两个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直接写出结论;若不成立,请写出变化后的结论并证明.

    【答案】(1)①证明见解析;②△AMN是等边三角形,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如图1,①∵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CD=AD,
    ∵∠D=60°,
    ∴△ADC和△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BAC=60°,
    ∵∠NAM=60°,
    ∴∠NAB=∠CAM,
    由△ADC沿射线DC方向平移得到△BCE,可知∠CBE=60°,
    ∵∠ABC=60°,
    ∴∠ABN=60°,
    ∴∠ABN=∠ACB=60°,
    ∴△ANB≌△AMC,
    ∴∠ANB=∠AMC;
    ②如图1,△AMN是等边三角形,理由是:
    由∴△ANB≌△AMC,
    ∴AM=AN,
    ∵∠NAM=60°,
    ∴△AMN是等边三角形;
    (2)①如图2,∠ANB=∠AMC成立,理由是:
    在正方形ABCD中,
    ∴∠BAC=∠DAC=∠BCA=45°,
    ∵∠NAM=45°,
    ∴∠NAB=∠MAC,
    由平移得:∠EBC=∠CAD=45°,
    ∵∠ABC=90°,
    ∴∠ABN=180°﹣90°﹣45°=45°,
    ∴∠ABN=∠ACM=45°,
    ∴△ANB∽△AMC,
    ∴∠ANB=∠AMC;
    ②如图2,不成立,
    △A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是:
    ∵△ANB∽△AMC,
    ∴ ,
    ∴ ,
    ∵∠NAM=∠BAC=45°,
    ∴△NAM∽△BAC,
    ∴∠ANM=∠ABC=90°,
    ∴△A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如图,在Rt△ABC中,∠A=90°,AB=AC=4.一动点P从点B出发,沿BC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到达点C即停止,在整个运动过程中,过点P作PD⊥BC与Rt△ABC的直角边相交于点D,延长PD至点Q,使得PD=QD,以PQ为斜边在PQ左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QE.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判断P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2)如图2,当点D在线段AB上时,连接AQ、AP,是否存在这样的b,使得AP=PQ?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当t=4时,点D经过点A:当t=时,点E在边AB上.设△ABC与△PQE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以及写出相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并求出当4<t≤时S的最大值.

    【答案】(1)PE与AB互相垂直,理由详见解析;(2)t的值为;(3)详见解析.
    【解析】
    解:(1)结论:PE与AB互相垂直.
    理由:如图1中,设PE交AB于K.

    ∵△ABC,△PQ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EPQ=45°,
    ∵PQ⊥BC,
    ∴∠BPQ=90°,
    ∴∠EPB=90°,
    ∴∠B+∠EPB=90°,
    ∴∠PKB=90°,
    ∴PE⊥AB.
    (2)如图2中,过点A作AH⊥BC于点H.

    ∵Rt△ABC中,AB=AC=4
    ∴BC==8,
    ∴AH=BH=CH=4,
    依题意得BP=t.PH=BH﹣BP=4﹣t,
    ∴PA==,
    ∵PD⊥BC,∠B=45°,
    ∴PD=BP=t,PQ=2PD=2t,
    ∵PQ=AP,
    ∴2t=,
    解得:t=或(舍弃),
    ∴t的值为.
    (3)如图3﹣1中,△ABC与△PQE的重叠部分为△PFD.

    由题意可得△PFD、△BP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P=PD=t,
    ∴PF=DF=PD•cos45°=t,
    ∴S=•PF•DF=(0<t≤4).
    如图3﹣2中,△ABC与△PQE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PDAF.

    由题意可得△PFB、△P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P=t,PC=BC﹣PB=8﹣t,
    ∴BF=PF=t,DP=PC=8﹣t,
    ∴S=S△ABC﹣S△PFB﹣S△PDC
    =×4×4﹣×t×t﹣•(8﹣t)•(8﹣t)
    =﹣t2+8t﹣16(4<t≤)
    =﹣(t﹣)2+,
    ∵﹣<0,
    ∴当x=时,S有最大值.
    如图3﹣3中,△ABC与△PQE的重叠部分为四边形FEPD.

    ∵CP=PD=8﹣t,
    ∴QD=PD=8﹣t,PQ=16﹣2t,
    由题意可得△QD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QF=(8﹣t),QE=(16﹣2t),
    ∴S=S△PQE﹣S△QDF
    =×(16﹣2t)•(16﹣2t)﹣×(8﹣t)×(8﹣t)
    =﹣12t+48(<t≤8).

    相关试卷

    专题10 圆-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0 圆-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共31页。

    专题11 代数部分验收A卷-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1 代数部分验收A卷-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若a<1,化简-1结果为,不等式组的解集是,下列运算正确的是,抛物线y=﹣,分式方程, 的解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2 分解因式-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02 分解因式-初升高数学衔接必备教材(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十字相乘法,首项系数不为1的十字相乘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