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D,【答案】C,【答案】D,【答案】A,3,故选项说法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佩戴口罩B. 测量体温C. 酒精消毒D. 清水洗手
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A. 水泥B. 玻璃C. 陶瓷D. 黄铜
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与铷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铷单质具有导电性B. m的值是37,n的值是1
C. 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2D. 铷和钾的化学性质相似
科研人员发扬“工匠精神”,自主研发出世界上最薄不锈钢箔——“手撕钢”,其厚度仅为普通打印纸的14,是我们国家新兴领域急需的高精尖基础材料。如图,手撕不锈钢箔的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 )
A. 组成B. 性质C. 结构D. 形状
中药土当归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为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主治咳痰。下列关于紫花前胡醇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相对分子质量为246g
C. 碳的质量分数约为26.0%D. 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4:14:4
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结构与零部件中,铝及铝合金的净质量占结构总净质85%以上。铝材成为运载火箭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原因不包括( )
A. 密度小B. 抗腐蚀C. 价格适中D. 银白色
中国诗词既蕴含人文思想,又焕发理性光辉。诗句“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提到了古代将生铁煅烧捶打氧化变成钢的过程,下列化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生铁和钢是同种物质B. 煅打过程发生碳燃烧反应
C. 钢的机械性能比生铁好D.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 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增大
B. 升高温度溶液中可能析出溶质
C. 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都是溶液
D. 溶液的体积为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生活离不开厨房、下列与厨房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
B. 油锅着火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
C. 家庭中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 铝锅不宜用钢丝球擦洗
现有某金属样品3g,金属成分可能是Mg、A1、Fe。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①x的值为0.2
②金属的成分有2种情况
③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3种或4种溶质
④金属样品中一定含有铁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某工厂要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假设杂质不含铁元素)来炼制钢。首先通过高炉炼铁得到生铁,其过程中损失10%铁元素,然后将生铁通过炼钢炉中,通入纯氧,其过程损失4%铁元素,最终得到含铁96%的钢567t,则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 )
A. 2000tB. 1000tC. 500tD. 100t
将一定量铁粉置于AgNO3和Mg(NO3)2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完毕后,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 )
A. Fe3+、Mg2+B. Mg2+
C. Fe2+、Mg2+D. Fe2+、Mg2+、Ag+
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t1℃时,50g水中加入25gB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
B. 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C. 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
D. t1℃时三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ω(A)>ω(B)>ω(C)
下列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到的是( )
A. AB. BC. CD. D
从NaCl和KNO3的固态混合物中提纯NaCl步骤如下:①溶解②结晶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⑥称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②采用蒸发结晶
B. ③操作后滤液中不含NaCl
C. ④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
D. 若省略④会导致⑥测得的数据偏大
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变化关系的是( )
A. 甲: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
B. 乙: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
C. 丙: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
D. 丁: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画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
(2)石灰水中的微粒 ______。
(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形成的离子 ______。
外出野餐,为了玩的开心,吃得放心,可以带上一些物品。
(1)“净水药片”:一种净化不干净水的药物。可有效消灭细菌等微生物,去除悬浮物。“净水药片”不能除去的水中杂质有 ______(填序号)。
A.色素
B.微生物
C.钙、镁离子
D.细小固体不溶物
(2)“麦片粥”:麦片中含有微量铁粉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 ______(填化学式)。
(3)“自嗨锅”:其中发热包中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还有铝粉、焦炭、活性炭等)。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发热原理:______。
(4)“卡式炉”:便携式气灶,使用的燃料是液化丁烷气。已知丁烷的化学式是C4H10,请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t℃时分别将110g甲、乙两种溶液进行恒温蒸发,溶液质量随蒸发水的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t℃时,,。
(1)蒸发溶剂前,______(填“甲”或“乙”)是不饱和溶液。
(2)t℃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_。
(3)b点对应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______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t℃时,
B.溶质质量分数ω(b)=ω(c)>ω(a)
C.将t℃时等质量甲乙溶液降温,析出溶质质量一定甲乙
为制作金属字画,某兴趣小组开启了项目学习之旅。
【任务一】保护字画
(1)使用铁合金制作印刷模版时,发现已经生锈,用盐酸除去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任务二】寻找蚀刻液
(2)该实验 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H)>Cu>Ag。
(3)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用一块铁板制作金属字画,他们分别先用刻刀在涂满蜡的铁板上刻下“虎”字。甲将铁板没入试剂中,取出后去掉蜡出现紫红色的“虎”字。乙将铁板没入试剂b中,产生可燃性气体,去掉蜡后,“虎”字凹现在铁板内,则试剂a、b依次为 ______(填序号)。
①稀硫酸、硫酸铜溶液
②硝酸银溶液、稀盐酸
③硫酸铜溶液、稀盐酸
④硫酸铜溶液、稀硝酸
(4)在做A组实验时,同学们在实验室只找到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70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______。
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它们相互问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H、J的化学式:H ______;J ______。
(2)写出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______。
“84消毒液”在抗击新冠病毒时可作环境消毒剂,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如图为一种制取“84消毒液”的简化流程:
图中A、B气体均为单质。混合液Ⅰ、Ⅱ的溶质均为NaOH和NaCl。
回答下列问题:
(1)B气体是一种新型能源,也可作燃料。写出其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3)混合液Ⅰ经蒸发、结晶、______后得到混合液Ⅱ和NaCl晶体。
(4)混合液Ⅱ中的NaOH与A气体发生反应②,产生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5)“84消毒液”与洁厕灵混用时会产生有毒的Cl2,其化学方程式为:NaClO+2HCl=NaCl+Cl2↑+H2O。对该反应的分析错误的是 ______(填选项序号)。
a.NaClO、H2O均为氧化物
b.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c.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解决实验问题是化学重要的学科思想。
(1)图一中三个实验均可用于测定空气中O2含量,测得实验过程中密闭容器内O2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二所示,依据图中信息分析。
①A、B均利用铁生锈能消耗 ______进行测定。
②若要比较准确且快速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最佳实验是 ______(填“A”“B”或“C”)。
(2)铜在潮湿空气中生锈是与CO2、O2和H2O共同作用的结果,仿照铁生锈设计如下实验。
①C中Cu的作用 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②AD对比证明Cu生锈需要 ______,D中尾部NaOH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③写出D中锥形瓶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小苏打(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可用于制作发面食品。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品牌小苏打样品(含NaCl杂质)中碳酸氢钠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将该样品17.1g放入锥形瓶中,加水全部溶解后,得到208.8g样品溶液,向该样品溶液中不断加入稀盐酸(如图),反应过程中锥形瓶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忽略CO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
(1)当加入2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g。
(2)17.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3)当锥形瓶内样品溶液中的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佩戴口罩,能将飞沫与空气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测量体温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酒精消毒的过程中能将细菌杀死,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清水洗手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陶瓷是用瓷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黄铜是铜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铷单质是金属单质,具有导电性,该选项正确。
B、m的值是37,n=37−2−8−18−8=1,该选项正确。
C、氯化铷中氯元素化合价是−1,铷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化铷的化学式为RbCl,该选项不正确。
D、铷和钾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都是1,化学性质相似,该选项正确。
故选:C。
A、金属单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C、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D、一般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的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等于4的,既不容易得到电子,也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4.【答案】D
【解析】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手撕不锈钢箔的过程中,“手撕钢”发生变化的是形状,其组成、性质与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
故选:D。
根据题干信息以及物质的变化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根据题干信息来分析判断即可。
5.【答案】A
【解析】解:A、紫花前胡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的质量分数约为12×1412×14+1×14+16×4×100%≈68.3,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4):(1×14):(16×4)≠14:14: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紫花前胡醇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结构与零部件中,铝及铝合金的净质量占结构总净质85%以上。铝材成为运载火箭中的关键材料主要原因是
密度小、抗腐蚀、价格适中,与颜色是银白色无关。
故选:D。
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金属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生铁和钢均属于铁合金,但二者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和钢并不是同种物质,故A错误;
B、在生铁煅打过程中,发生碳燃烧反应,从而降低了含碳量,故B正确;
C、钢的含碳量比生铁的含碳量低,钢的机械性能比生铁好,故C正确;
D、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生铁与钢的含碳量来分析;
B、根据炼钢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钢的机械性能来分析;
D、根据常见的铁合金来分析。
解答这类题目时,要熟记和理解生铁和钢的组成元素、主要区别、分类用途、机械性能和冶炼的等相关知识。
8.【答案】B
【解析】解:A、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增大,若采用的是改变温度至恰好饱和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溶液已经饱和,升高温度溶液中会析出溶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都是溶液,如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间有间隔,溶液的体积比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分子间有间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溶液的特征、分子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利用了乳化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B、油锅着火可以迅速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蒸馏是通过加热汽化的方法而将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但家庭中不适合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家庭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擦洗,会破坏氧化铝薄膜,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锅,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A、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乳化作用、金属的化学性质、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C
【解析】解:①反应生成的氢气完全来自于硫酸中的氢元素,反应生成氢气质量=100g×9.8%×298=0.2g,x的值为0.2,该选项正确。
②生成0.2g氢气需要Mg、A1、Fe的质量分别是2.4g、1.8g、5.6g,金属的成分有3种情况,即镁和铁;铝和铁,镁、铝、铁,该选项不正确。
③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3种或4种溶质,即硫酸镁、硫酸亚铁、硫酸或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或硫酸镁、硫酸铝、硫酸亚铁、硫酸,该选项正确。
④金属样品中一定含有铁,该选项正确。
故选:C。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答案】B
【解析】解:设理论上需要含杂质10%的赤铁矿石的质量是x。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x×(1−10%)×56×2160×100%×(1−10%)×(1−4%)=567t×96%,解得x=1000t。
故选:B。
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反应前后铁元素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将一定量铁粉置于AgNO3和Mg(NO3)2混合溶液中,铁会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会与硝酸镁反应,铁粉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不能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所以过滤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亚铁离子和镁离子,故选:C。
根据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铁、镁、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及其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答案】D
【解析】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因此t1℃时,50g水中加入25gB形成的溶液质量为70g,故A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要使A从其浓溶液中析出,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故B正确;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要将C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升温的方法,故C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t1℃时三种饱和溶液升温至t2℃,A物质和B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C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仍为t2℃时的饱和溶液,由溶解度数据可知,t1℃时三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ω(B)>ω(A)>ω(C),故D错误。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结晶的方法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答案】D
【解析】解: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除去了原物质氧化钙,该选项不正确。
B、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甲烷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不容易区分,该选项不正确。
C、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除去氯化铜带入氯化锌,同时除去了原物质硫酸亚铁,该选项不正确。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加热时氯化氢逸出,得到氯化钙溶液,该选项正确。
故选:D。
A、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B、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甲烷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D、稀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加热时氯化氢逸出。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B
【解析】解:A、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从NaCl和KNO3的固态混合物中提纯NaCl,采用的是蒸发结晶的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③操作后滤液中仍含有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C、饱和NaCl溶液中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④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省略④会导致氯化钠晶体中含有硝酸钾,则⑥测得的数据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而氯化钠受温度影响较小,结合分离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结晶的原理、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C
【解析】解:A、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体质量不会减小到零,故选项图象错误;
B、少量的碳在密闭的集气瓶中与氧气完全燃烧,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容器中气体分子的数目几乎不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C、向等质量的镁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硫酸,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的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象正确;
D、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先增大,后不变,故选项图象错误。
故选:C。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大理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后因硫酸过量,镁消耗的硫酸多,进行分析判断。
D、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固体,硝酸钾能继续溶解,至达到饱和状态不再发生改变,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17.【答案】 Ca2+、OH−、H2OFe3O4 Al3+
【解析】解:(1)硫原子得到2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其核外电子排布为2、8、8,故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2)石灰水中的微粒是钙离子,氢氧根离子和水分子,故答案为:Ca2+、OH−、H2O;
(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Fe3O4;
(4)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形成的离子是铝离子。故答案为:Al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8.【答案】CH2 CaO+H2O=Ca(OH)2
【解析】解:(1)“净水药片”:一种净化不干净水的药物,可有效消灭细菌等微生物,去除悬浮物,“净水药片”不能除去的水中杂质有钙、镁离子,故选:C;
(2)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麦片中含有微量铁粉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H2;
(3)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4)丁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1)C;
(2)H2;
(3)CaO+H2O=Ca(OH)2;
。
(1)根据“净水药片”可有效消灭细菌等微生物,去除悬浮物进行分析;
(2)根据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进行分析;
(4)根据丁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19.【答案】乙 mm+100×100% 100nn+100 D
【解析】解:(1)乙溶液质量,刚开始随着水分蒸发,质量减少的慢,后来质量减少得快,是不饱和溶液,甲溶液质量均匀变化,是饱和溶液。
(2)t∘C甲溶解度是mg,故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mgmg+100g×100%=mm+100×100%。
(3)b点乙溶液恰好饱和,溶液质量为110g−10g=100g,对应的乙溶液中溶质质量为:100g×ngng+100g×100%=100nn+100g。
(4)A、由图可知,蒸发10g水后,r∘C时,蒸发相同质量水,甲质量减少更快,故,错误。
B、a、c是饱和溶液,溶解度,ω(a)>ω(c),b点乙溶液恰好饱和,ω(c)=ω(b),故ω(a)>ω(c)=ω(b);错误。
C、甲乙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关系不确定,将t∘C时等质量甲乙溶液降温,析出溶质质量无法比较,错误。
D、t∘C时,1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所以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恒温蒸发l0g水,析出溶质质量甲>乙,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乙;
(2)mm+100×100%;
(3)100nn+100;
(4)D。
(1)根据图像信息分析。
(2)根据溶解度含义及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分析。
(3)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4)根据题干信息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答案】Fe2O3+6HCl=2FeCl3+3H2O不能 ③ 50g
【解析】解:(1)铁锈中的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
(2)该实验中,铁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比银活泼,但是不能证明铁、氢和铜、银之间的关系,不能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Fe>(H)>Cu>Ag。
故答案为:不能。
(3)①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选项不正确。
②硝酸银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该选项不正确。
③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该选项正确。
④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硝酸和铁反应生成硝酸铁、水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能燃烧,该选项不正确。
故答案为:③。
(4)在做A组实验时,同学们在实验室只找到了一瓶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浓盐酸,要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70g,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g−70g×10%÷35%=50g。
故答案为:50g。
(1)铁锈中的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2)该实验中,铁能和稀盐酸反应,说明铁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铜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铜比银活泼,但是不能证明铁、氢和铜银之间的关系。
(3)①稀硫酸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②硝酸银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③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盐酸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
④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稀硝酸和铁反应生成硝酸铁、水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能燃烧。
(4)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1.【答案】二氧化碳
【解析】解:(1)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B、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
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会转化成氧气,所以B是氧气,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氧化铁,H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所以I是铜盐,J是铜,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H是
Fe;J是Cu;故答案为:Fe;Cu;
(2)由上述分析可知,C是二氧化碳,D是碳酸钙,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3)反应②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物质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根据A−J都是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其中B、E、H、J是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气体C可用于灭火,所以C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反应③为自然界的气体循环方式之一,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会转化成氧气,所以B是氧气,二氧化碳和碳
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所以E是碳,F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G是氧化铁,H是铁,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所以A是四氧化三铁,铁和铜盐反应生成亚铁盐和铜,所以I是铜盐,J是铜,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2.【答案】过滤 Cl2+2NaOH=NaCl+NaClO+H2OA
【解析】解:(1)B气体是氢气,氢气是一种新型能源,也可作燃料,其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2)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3)混合液Ⅰ经蒸发、结晶、过滤后得到混合液Ⅱ和NaCl晶体。
故答案为:过滤。
(4)混合液Ⅱ中的NaOH与A(氯气)发生反应产生NaClO、NaCl和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5)a.NaClO不是氧化物,H2O是氧化物,该选项不正确。
b.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该选项正确。
c.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a。
(1)氢气燃烧生成水。
(2)通电时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
(3)混合液Ⅰ经蒸发、结晶、过滤后得到混合液Ⅱ和NaCl晶体。
(4)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NaClO、NaCl和H2O。
(5)a.NaClO不是氧化物,H2O是氧化物。
b.不属于任何基本反应类型。
c.只有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3.【答案】氧气 A2Cu+O2−△2CuO二氧化碳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中 2H2O2−MnO22H2O+O2↑
【解析】解:(1)①A、B均利用铁生锈能消耗氧气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②氯化钠能加速铁的锈蚀,故要比较准确且快速地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最佳实验是 A;
(2)①C中Cu在加热时与氧气反应,故其作用是,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②AD对比证明Cu生锈需要二氧化碳,D中尾部NaOH溶液可以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中;
③D中锥形瓶内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MnO22H2O+O2↑;
故答案为:(1)①氧气;
②A;
(2)①2Cu+O2−△2CuO;
②二氧化碳;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中;
③2H2O2−MnO22H2O+O2↑。
(1)根据物质与氧气的反应解答;
(2)根据设计的对照试验确定铜生锈的因素,据此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铁锈蚀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解答。
24.【答案】(1)4.4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加入5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8.8g+50g−250g=8.8g,当加入7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8.8g+75g−275g=8.8g,所以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设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58.544
xy8.8g
84x=58.5y=448.8g
x=16.8gy=11.7g
答:17.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16.8g;
(3)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7g+(17.1g−16.8g)250g×100%=4.8%
答:当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8%。
【解析】解:(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当加入2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8.8g+25g−229.4g=4.4g,故填:4.4;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当加入50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8.8g+50g−250g=8.8g,当加入7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8.8g+75g−275g=8.8g,所以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g,
设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参与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HCO3+HCl=NaCl+H2O+CO2↑
8458.544
xy8.8g
84x=58.5y=448.8g
x=16.8gy=11.7g
答:17.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16.8g;
(3)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1.7g+(17.1g−16.8g)250g×100%=4.8%
答:当碳酸氢钠与加入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8%。
(1)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当加入25g稀盐酸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
(2)分析表格数据,计算出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再依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17.1g小苏打样品中NaHCO3的质量;
(3)依据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的方程式,计算出碳酸氢钠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主要是利用表格数据及反应方程式来分析和解决化学计算中的有关问题。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CaO中的CaCO3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
B
鉴别CO和CH4
分别点燃,观察火焰颜色
C
除去FeSO4中的CuCl2
加足量锌粉,过滤
D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氢氧化钙
加入稍微过量的稀盐酸,加热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g
25
50
75
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g
229.4
250
2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育才教育集团中考化学三诊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9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未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重庆市南岸区中考质量监测化学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u-6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下列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下列做法正确的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