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3.2青春有格教案(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8563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 七年级下册 3.2青春有格教案(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8563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青春有格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青春有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青春有格第 1 课时课 型新授备课时间2022.教案设计者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青春期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能力目标:通过探究与分享,体会行为和后果的联系,学自己的行为负责;重视修身,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做到慎独。知识目标:知道“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内涵和要求,了解榜样的作用。 教 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教学难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的含义和要求教 学 过 程检查反馈教师点评自主学习1.在行动之前, ;在行动之中, ;在行动之后,反思 与 。2.“行己有耻”要求我们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 , 的事情坚决不做。3.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 和 ,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4.以 ,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 合作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卸任杭州刺史时,带了两块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一天,他摆弄石块时幡然醒悟:如果到西湖游玩者都带有几块天竺石走,天竺山的秀美岂不要消失殆尽?山石虽不值钱,但取之如同贪污,玷污了名声。于是写下自责诗:“三年为刺史,引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1)结合本课相关知识,从白居易带天竺山石回乡作纪念,后来幡然醒悟这件事告诉你什么? (2)西湖小小的几块天竺山石引发了白居易的一番思考,并写下“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的诗句。从白居易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发? 交流展示1.中国古话说:人无耻,无自立。这句话是说( ) A.因为有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B.自尊心和羞耻心没有联系C.人要没有任何廉耻心,才能自立D.没有了羞耻心,就不能独立2.能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理由是( )A.换位思考 B.羞恶之心C.行为规范 D.国家法律3.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在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不良诱惑。对此,我们应有的正确态度是( )A.可以尝试一下,发现有危害再戒除也不迟B.只要把握好“度”,沾染不良诱惑并不可怕C.学会决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D.对不良诱惑要因人而异,有的人可以沾染不良诱惑4.最近小华很苦恼,原来他的同学小辉经常当面指出他的错误,他感到很丢面子。对于小华的苦恼应该怎样认识( )A.自己的错误应该由别人指出B.“自行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C.别人当面指出自己的不足,这是伤自尊的事D.小华的反映是自尊心强的表现5.东汉时期,许衡与朋友出游,见路旁有梨,同伴纷纷摘梨止渴,皆曰:“乱世,梨无主。”许衡却不为所动,说道:“梨无主,我心有主。”摘一个梨,是一件再小不过的事,而许衡却能压制心中的恶欲,这便是所谓“慎独”之人。下列对慎独理解正确的是( )①慎独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 ②慎独是一种表面现象,没有实用价值 ③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能严守道德准则 ④慎独是先天就有的道德品质 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③6.青春期是人的生命最旺盛的时期,在珍惜青春的同时,我们要去经历,去经验。对青春最好的证明是( )①以修身为本界 ②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 ③在学习中成长 ④在成长中收获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授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青春有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青春有格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止于至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