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85716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烛之武退秦师 练习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85716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巩固,提升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对画线词语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C.夜缒而出D.常以身翼蔽沛公
2.下列句中画线词语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齐人勿附于秦
B.①吾其还也 ②必积其德义
C.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②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D.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3.下列画线的词语同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C.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D.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4.下列选项中画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子哂(微笑)之 如(至于)其礼乐,以俟君子 则
牛羊何择(区别)焉 族(许多)庖月更刀
B.刑(做榜样)于寡妻 今也制(规定)民之产
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为之踌躇满志(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C.行李(外交使节)之往来 秦时与臣游(游玩)
失其所与(结交,同盟) 闻大王有意督过(责备,责罚)之
D.距(同“拒”,把守)关 若不阙(侵损、削弱)秦
籍(造册登记)吏民 沛公则置(安排)车骑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浴乎沂,风乎舞雩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下列句子的句式结构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晋,何厌之有?
A.则何以哉?B.将焉取之?
C.牛何之?D.技经肯綮之未尝
二、提升训练
7.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节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节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敢以烦执事 敢:自言冒昧的谦辞
B.夫晋,何厌之有 厌:讨厌、厌恶
C.讵能若是乎 讵:怎么
D.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翻然:迅速转变貌
(2)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夜缒而出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C.行李之往来 鸡、豚、狗、彘之畜
D.讵能若是乎 异乎三子者之撰
(3)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B.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4)下列对文中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执事,指做事情,主持工作,也指办事的官吏,后来也用于表示对对方的敬称。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C.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从而可见,齐桓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D.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毂”,即不善。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顾全大局。面对郑国危亡的局面,他放下不被重用的个人恩怨,毅然担负起出使秦国的重任。
B.烛之武富于谋略。他一面向秦穆公许诺,愿为秦国提供好处;一面利用秦、晋矛盾,施行离间之计。
C.烛之武反客为主。他对秦穆公说,灭亡郑国是让秦赔上自己的邻国来增加晋国的势力并削弱自己。
D.烛之武不辱使命。他在国家危亡之时出使,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说服秦国退兵护郑,不失本国尊严。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7)请结合乙文中的观点分析秦穆公退兵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A
3.C
4.B
5.C
6.B
7.(1)B
(2)A
(3)D
(4)B
(5)C
(6)①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
②不只是使秦国军队撤兵,并且又得到秦国帮助设置戍守才离去,(秦国)改变得多么快啊!
(7)吕祖谦认为,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利益关系,诸侯国之间有共同利益而合作,也会为利益不同而背弃。秦穆公退兵就是因为利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 烛之武退秦师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阅读,作文,文言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课后复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时训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阅读下面,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