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苏教版(2019)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苏教版(2019)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1页
    苏教版(2019)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2页
    苏教版(2019)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苏教版(2019)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2019)高考一轮复习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浙江选考)一定温度下,在N2O5的四氯化碳溶液(100 mL)中发生分解反应:2N2O54NO2 +O2。在不同时刻测量放出的O2体积,换算成N2O5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00~1 200 s,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5.0×10-4 ml·L-1·s-1
    B.反应2 220 s时,放出的O2体积为11.8 L(标准状况)
    C.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N2O5)=2v逆(NO2)
    D.推测上表中的x为3 930
    2.(2021河北联考)某反应A(g)+B(g)C(g)+D(g)的速率方程为v=k·cm(A)·cn(B),其半衰期(当剩余反应物恰好是起始的一半时所需的时间)为0.7k。改变反应物浓度时,反应的瞬时速率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速率方程中的m=1、n=1
    B.该反应的速率常数k=2.8×10-3min-1
    C.增大反应物浓度,k增大导致反应的瞬时速率加快
    D.在过量的B存在时,消耗87.5%的A所需的时间是375 min
    3.等物质的量的X(g)与Y(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X(g)+Y(g)2Z(g)+W(s) ΔHT2
    C.K1、K2的关系:K2>K1
    D.实验1在前6 min的反应速率v(SO2)=0.2 ml·L-1·min-1
    5.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SO2和NO2,在一定条件下使反应SO2(g)+NO2(g)SO3(g)+NO(g)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图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反应物浓度:c>b>a
    C.a、b点均未建立平衡,c点恰好达到平衡
    D.若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以相同的投料进行该反应,平衡后转化率小于绝热恒容容器中的转化率
    二、非选择题
    6.Ⅰ.研究发现,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是雾霾的主要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下列反应:①N2(g)+O2(g)2NO(g) ΔH1=+180.5 kJ·ml-1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l-1
    ③2C(s)+O2(g)2CO(g) ΔH3=-221.0 kJ·ml-1
    已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N2)·c2(CO2)c2(NO)·c2(CO),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往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2,在三种不同条件下发生反应:2NO2(g)2NO(g)+O2(g),实验测得NO2的浓度(单位为ml·L-1)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不考虑生成N2O4)。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实验2容器内压强比实验1的小
    B.由实验2和实验3可判断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C.实验1比实验3的平衡常数大
    D.实验2使用了比实验1效率更高的催化剂
    E.在0→10 min内实验2的反应速率v(O2)=0.015 ml·(L·min)-1
    ②不能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不变
    B.2v正(NO2)=v逆(O2)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NO2和NO的浓度比保持不变
    ③已知容器内的起始压强为p0 kPa,在800 ℃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加入NO2和NO各2 ml,平衡将 (填“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不移动”)。
    (3)为了减少雾霾中的SO2,工业尾气中SO2可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时,若用1 ml·L-1的Na2SO3溶液吸收SO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已知: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a1=1.3×10-2,Ka2=6.2×10-8)。
    7.工业上可用一氧化碳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
    (1)已知:Ⅰ.3CO(g)+6H2(g)
    CH3CHCH2(g)+3H2O(g)
    ΔH1=-301.3 kJ·ml-1;
    Ⅱ.3CH3OH(g)CH3CHCH2(g)+3H2O(g) ΔH2=-31.0 kJ·ml-1。
    则CO与H2合成气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某科研小组在Cu2O/ZnO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在500 ℃时,研究了n(H2)∶n(CO)分别为2∶1、5∶2时CO的转化率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则图中表示n(H2)∶n(CO)=2∶1的变化曲线为 (填“曲线a”或“曲线b”),原因是 。
    (3)某科研小组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用来合成气态甲醇,分别在A、B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CH3OH的产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催化剂A能增大相关化学反应速率,但催化剂A并未参与反应
    B.在恒温恒压的平衡体系中充入氩气,CH3OH的产率降低
    C.当2v正(CO)=v逆(H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4)一定温度下,在容积均为2 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按如下方式加入反应物,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若甲容器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34(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要使平衡后乙容器与甲容器中相同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且起始时维持化学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则乙容器中c的取值范围为 。
    (5)CO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
    图3

    ①检测汽车尾气中CO的含量,可用CO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于燃料电池,其中电解质是氧化钇(Y2O3)和氧化锆(ZrO2)晶体,能传导O2-。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②碳酸二甲酯[(CH3O)2CO]毒性小,是一种绿色化工产品,用CO合成(CH3O)2CO,其电化学合成原理为
    4CH3OH+2CO+O22(CH3O)2CO+2H2O,装置如图3所示,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
    专题质检卷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D 600~1 200 s,N2O5浓度的变化量为(0.96-0.66) ml·L-1=0.30 ml·L-1,在此时间段内NO2的变化量为其2倍,即0.60 ml·L-1,因此,生成NO2的平均速率为0.60ml·L-1600 s=1.0×10-3 ml·L-1·s-1,A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反应到2 220 s时,N2O5浓度的变化量为(1.40-0.35) ml·L-1=1.05 ml·L-1,其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1.05 ml·L-1×0.1 L=0.105 ml,O2的变化量是其12,即0.052 5 ml,因此,放出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52 5 ml×22.4 L·ml-1=1.176 L,B项错误;反应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该反应的速率时,其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2v正(N2O5)=v逆(NO2),C项错误;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每经过1 110 s(600~1 710,1 710~2 820)后N2O5的浓度会变为原来的12,因此,N2O5的浓度由0.24 ml·L-1变为0.12 ml·L-1时,可以推测表中的x为(2 820+1 110)=3 930,D项正确。
    2.D 将第一组数据和第二组数据代入v=k·cm(A)·cn(B)可得×10-31.4×10-3,则m=1,将第二组数据和第四组数据代入v=k·cm(A)·cn(B)可得×10-32.8×10-3,则n=0,A项错误;由A选项的分析可知,m=1,n=0,则v=k·c(A),代入第一组数据可得,k=5.6×10-3 min-1,B项错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并没有改变瞬时速率常数k(k只受温度影响),C项错误;存在过量的B时,反应87.5%的A可以看作经历3个半衰期,即50%+25%+12.5%,因此所需的时间为3×0.75.6×10-3min-1=375 min,D项正确。
    3.B 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所以达到平衡时反应速率:2v正(X)=v逆(Z),故A项错误。化学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物转化的越多,则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故B项正确。达到平衡状态时,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项错误。达到平衡后,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故D项错误。
    4.A 实验1从开始到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
    2SO2(g) + O2(g)2SO3(g)
    起始量/ml 4 2 0
    变化量/ml 2.4 1.2 2.4
    平衡量/ml x 0.8 2.4
    故x=1.6,A项不正确。同样可以计算出y=0.2T2,B项正确。温度越高,反应的平衡常数越小,故K2>K1,C项正确。用SO2表示的反应速率v(SO2)=2.4ml2 L×6min=0.2 ml·L-1·min-1,D项正确。
    5.A 一个可逆反应,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浓度降低,正反应速率应该降低,但该图像中开始时正反应速率升高,说明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项正确。从a到c点正反应速率增大,反应物浓度不断减小,B项错误。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且保持不变,而c点后反应速率仍然在变化,C项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恒温容器随着反应进行温度不变,而绝热容器随着反应进行,体系温度升高,温度越高,反应物转化率越小,D项错误。
    6.答案 (1)2NO(g)+2CO(g)N2(g)+2CO2(g) ΔH=-746.5 kJ·ml-1
    (2)①DE ②B ③0.2p0 不移动
    (3)Na2SO3+SO2+H2O2NaHSO3 小于 c(Na+)>c(HSO3-)>c(H+)>c(SO32-)>c(OH-)
    解析 (1)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N2)·c2(CO2)c2(NO)·c2(CO),可知反应为2NO(g)+2CO(g)N2(g)+2CO2(g),
    ①N2(g)+O2(g)2NO(g) ΔH1=+180.5 kJ·ml-1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l-1
    ③2C(s)+O2(g)2CO(g) ΔH3=-221 kJ·ml-1
    根据盖斯定律,将②×2-③-①得到2NO(g)+2CO(g)N2(g)+2CO2(g) ΔH=-746.5 kJ·ml-1。
    (2)①由图表数据可知实验2和实验1温度相同,起始量相同,达到平衡状态c(NO2)相同,但达到平衡状态需要时间,实验2小于实验1,说明是使用了催化剂的作用,实验2容器内压强和实验1的压强相同,A项错误。
    实验3在850 ℃反应,达到平衡时c(NO2)比800 ℃小,说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应为吸热反应,B项错误。
    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会增大,所以实验3的化学平衡常数比实验1的大,C项错误。
    因实验1和实验2平衡时NO2的浓度相同,但实验2反应速率大,说明实验2使用了催化剂,D项正确。
    2NO2(g)2NO(g)+O2(g),在0→10 min内实验2的反应速率v(O2)=12v(NO2)=12×1.00ml·L-1-0.70 ml·L-110min=0.015 ml·(L·min)-1,E项正确。
    ②对于反应2NO2(g)2NO(g)+O2(g),
    由于该反应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若容器内的气体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项不符合题意;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为正反应速率之比,v正(NO2)=2v逆(O2)能说明氧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同,但2v正(NO2)=v逆(O2)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项符合题意;
    其他条件不变,若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气体的物质的量改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就发生变化,因此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项不符合题意;
    NO2和NO的浓度比保持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同,反应处于平衡状态,D项不符合题意。
    ③已知容器内的起始压强为p0 kPa,800 ℃达到平衡状态c(NO2)=0.50 ml·L-1,由于容器的容积为1 L,所以n(NO2)=0.50 ml,结合三段式法列式计算:
    2NO2(g) 2NO(g) + O2(g)
    起始量/ml1.0000
    变化量/ml0.500.500.25
    平衡量/ml0.500.500.25
    平衡状态气体的总物质的量n(总)=0.50 ml+0.50 ml+0.25 ml=1.25 ml
    在800 ℃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p=p0×××。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后,平衡常数K=0.502×,再向容器中通入NO2和NO各2 ml,浓度商Q=0.25×,说明平衡不移动。
    (3)工业尾气中SO2可用饱和Na2SO3溶液吸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SO2+H2O2NaHSO3,25 ℃时,若用1 ml·L-1的Na2SO3溶液吸收SO2,当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生成亚硫酸氢钠,根据题意可知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2=6.2×10-8,HSO3-在溶液中也存在水解平衡:HSO3-+H2OH2SO3+OH-,水解平衡常数Kh=c(H2SO3)·c(OH-)c(HSO3-)=c(H2SO3)·c(OH-)·c(H+)c(HSO3-)·c(H+)=c(OH-)·c(H+)c(HSO3-)·c(H+)c(H2SO3)=KWK1=1×10-141.3×10-2=7.7×10-13c(H+)>c(SO32-)>c(OH-)。
    7.答案 (1)CO(g)+2H2(g)CH3OH(g)
    ΔH=-90.1 kJ·ml-1
    (2)曲线b H2的含量越低,CO的转化率越小
    (3)BC
    (4)0.25 1

    相关试卷

    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质检卷7(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这是一份第七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单元质检卷7(含解析)-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7第七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单元质检卷7第七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广西专用2022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7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含解析新人教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