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
展开1.(2018·全国卷Ⅰ)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
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_ 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 实验所用的游标卡尺的精确度为0.05 mm,游标卡尺上游标第15条刻度线与主尺刻度线对齐,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规则,题图(b)所示的游标卡尺读数为3.7 cm+15×0.05 mm=3.7 cm+0.075 cm=3.775 cm。托盘中放有质量为m=0.100 kg的砝码时,弹簧受到的拉力F=mg=0.100×9.80 N=0.980 N,弹簧伸长量为x=3.775 cm-1.950 cm=1.825 cm,根据胡克定律F=kx,解得此弹簧的劲度系数k==53.7 N/m。
[答案] 3.775 53.7
2.(2020·黄山模拟)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
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 L0 | Lx | L1 | L2 | L3 | L4 | L5 | L6 |
数值(cm) | 25.35 | 27.35 | 29.35 | 31.30 | 33.4 | 35.35 | 37.40 | 39.30 |
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______。
(3)下面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解析] (1)为保证弹簧的形变只由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引起,所以弹簧轴线和刻度尺均应在竖直方向。
(2)弹簧静止时,记录原长L0;表中的数据L3与其他数据有效数字位数不同,所以数据L3不规范,规范数据应读至厘米位的后两位,最后一位应为估计值,精确至mm位,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
(3)由题图知所挂砝码质量为0时,x为0,
所以x=L-Lx。
(4)由胡克定律F=kΔx知,mg=k(L-Lx),即mg=kx,所以图线斜率即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k==N/m=4.9 N/m。
同理砝码盘质量
m== kg=0.01 kg=10 g。
[答案] (1)竖直 (2)静止 L3 1 mm (3)Lx (4)4.9 10
3.如图为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的实验装置,让刻度尺零刻度与弹簧上端平齐,弹簧不挂物体时下端指针所指的刻度为x0,在弹簧下用足够长的轻质细线挂上4个相同的钩码(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静止置于烧杯T内,控制阀门S通过细胶管向烧杯中缓慢注水,依次浸没4个钩码,记录每浸没一个钩码时指针所指的刻度x1、x2、x3、x4,已知每个钩码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以xn为纵坐标,n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作出xn和浸没钩码个数n的关系图线,求得图线斜率为a,纵截距为b,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__,每个钩码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_。(用a、b、m、g和x0表示)
[解析] 设每个钩码所受浮力为F,由受力分析可列关系式k(xn-x0)=4mg-nF,
则xn=-n++x0,
解得k=,F=。
[答案]
4.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来研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设计的实验如下:A、B是质量均为m0的小物块,A、B间由轻弹簧相连,A的上面通过轻绳绕过两个定滑轮与一个轻质挂钩相连。挂钩上可以挂上不同质量的物块C。物块B下放置一压力传感器。物块C右边有一个竖直的直尺,可以测出挂钩下移的距离。整个实验中弹簧均处于弹性限度内,重力加速度g=9.8 m/s2。实验操作如下:
(1)不悬挂物块C,让系统保持静止,确定挂钩的位置O,并读出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0。
(2)每次挂上不同质量的物块C,用手托住,缓慢释放。测出系统稳定时挂钩相对O点下移的距离xi,并读出相应的压力传感器的示数Fi。
(3)以压力传感器示数为纵坐标,挂钩下移距离为横坐标,根据每次测量的数据,描点作出Fx图象如图2所示。
①由图象可知,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弹簧弹力与弹簧形变量成____________(选填“正比”“反比”或“不确定关系”);
②由图象可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____N/m。
[解析] ①对B分析,根据平衡条件有:F弹+m0g=F,可知F与弹簧弹力呈线性关系,又F与x呈线性关系,可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②由题意可知,Fx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则k= N/m=98 N/m。
[答案] ①正比 ②98
5.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____ 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A和LB如下表所示。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_ 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表中数据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钩码数 | 1 | 2 | 3 | 4 |
LA/cm | 15.71 | 19.71 | 23.66 | 27.76 |
LB/cm | 29.96 | 35.76 | 41.51 | 47.36 |
[解析] (1)刻度尺读数需要估读到精确度的下一位,从题图乙可知指针示数为16.00 cm,考虑到误差范围,15.95~16.05 cm均算对。
(2)由胡克定律F=kΔx,结合表格数据可知弹簧Ⅰ的劲度系数k1=N/m=12.5 N/m,考虑误差范围情况下12.2~12.8 N/m均算正确;对于计算弹簧Ⅱ的劲度系数,只需要测出弹簧Ⅱ的形变量,结合两个指针的读数,可知指针B的示数变化量减去指针A的示数变化量,就是弹簧Ⅱ的形变量,所以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答案] (1)16.00(有效数字位数正确,15.95~16.05均可) (2)12.5(12.2~12.8均可) 能
实验11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 这是一份实验11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实验室备有以下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9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 这是一份实验9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研究小组收集了两个电学元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8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 这是一份实验8 知能达标训练-2022高考物理 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