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广东省汕头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展开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大量化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分类”思想能帮助我们寻找物质的通性,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NO、NO2为酸性氧化物B. NH4Cl、AlCl3为共价化合物
C. 氢氟酸、氢硫酸为强电解质D. 84消毒液、洁厕灵为混合物
2021年,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离不开科学工作者们的努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以CO2、H2为原料经过11步主反应人工合成淀粉,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 第三代核电“华龙一号”落户福建,核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C. “海牛Ⅱ号”刷新世界钻探深度,钻头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其硬度高于组分金属
D. “冰光纤”(H2O)问世,比传统光纤(SiO2)具有灵活弯曲和高效导光等优点
化学品的使用丰富了我们的生产、生活,下列有关项目与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
A. AB. BC. CD. D
我国科学家利用高效固体催化剂LDH,实现了在常温常压、可见光下人工固氮,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存在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与形成
B. 反应过程中存在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使用LDH,可同时提高反应速率和N2的转化率
D. 反应生成1.7gNH3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3ml
中草药蛔蒿常用于治疗蛔虫病。从蛔蒿中提取的抗癌活性成分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受热时易失去抗癌活性B.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C. 一溴代物共有7种D. 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存在苯环结构
测定补血剂(含Fe2+、维生素C等)中铁元素含量的前期处理:将样品研磨后,取1.000g样品粉末加入5mL稀硝酸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00mL溶液。上述处理过程中未涉及的操作是( )
A. B. C. D.
白醋是烹调中的酸味辅料,能改善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其主要成分CH3COOH为一元弱酸。25℃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pH=3的CH3COOH溶液中,存在c(H+)=c(CH3COOH)+c(CH3COO−)
B. pH=7的CH3COONH4溶液中,c(CH3COO−)=c(NH4+)>c(H+)=c(OH−)
C. pH=5的CH3CO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H+)=10−5ml/L
D. pH=10的CH3COONa溶液中,c(CH3COO−)>c(Na+)>c(OH−)>c(H+)
“类比”思想可于实验探究,帮助我们掌握物质的共性。下列有关类比结果正确的是( )
A. Na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则Ca与O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生成CaO2
B. Cl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SO2也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SO3也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则也可用排饱和NH4Cl溶液的方法收集NH3
2021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CO2到淀粉的全合成,其合成路线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标况下,11.2L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2NA
B. 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
C. 反应②中,3.2gCH3OH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D. 1ml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NA
实验探究是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铁的配合物离子(用[L−Fe−H]+表示)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和相对能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B. H+浓度过大或者过小,均导致反应速率降低
C. 该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一步:HCOO−+CO2+IV→HCOO−+CO2+H2+I
D. 该催化循环中Fe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硬水除垢可以让循环冷却水系统稳定运行。某科研团队改进了主动式电化学硬水处理技术,原理如图所示(其中R为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b端为电源正极,处理后的水垢沉淀在阳极底部
B. 处理过程中Cl−可循环利用
C. 流程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Ca2++OH−=CaCO3↓+H2O,Mg2++2OH−=Mg(OH)2↓
D. 若R为CO(NH2)2,则消耗1mlCO(NH2)2生成N2时,铂电极N处产生的H2应大于3ml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CO2+H2O=H2SiO3↓+CO32−
B. 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
C.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溶液中:Cu+4H++2NO3−=Cu2++2NO2↑+2H2O
D. 向Fe(OH)3中通入过量HI溶液:Fe(OH)3+3H+=Fe3++3H2O
短周期元素X、Y、Z、W是同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形成的某种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四种元素与锂组成的盐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结构如图所示(“→”表示配位键,指共价键中共用的电子对是由其中一原子独自供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X>Y>Z>W
B.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3YO3为强酸
C. 单质氧化性:W2>X2
D. 阴离子中四种元素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K2RO4是一种优良的水处理剂。25℃,其水溶液中加酸加碱改变溶液的pH时,含R粒子的物质的量分数δ(X)Δ(X)[δ(X)=n(X)n(R)]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RO42−中R为+6价,pH>6时溶液中存在RO42−
B. 水的电离程度:M
D. H2R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4.0×10−4
某次银镜反应实验完成后,甲同学在清洗试管时,发现向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滴加0.1ml⋅L−1Fe(NO3)3溶液,银镜会消失。
甲同学推测Fe(NO3)3溶液中的Fe3+具有氧化性,能够溶解单质Ag,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证明其结论:
取一支沾有少量Ag的试管,加入5mL0.05ml⋅L−1Fe2(SO4)3溶液(过量),充分振荡,发现银镜消失较慢,溶液黄色明显变浅,产生较多白色沉淀。
(1)选用0.05ml⋅L−1Fe2(SO4)3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
(2)实验完成后向试管中加入 ______(填序号,①KSCN溶液、②K2[Fe(CN)6]溶液、③稀HCl),若出现 ______,则证明甲同学推测正确。
(3)该实验方案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乙同学在甲同学实验方案基础上又设计了如下列实验方案:
(4)乙同学的实验目的为 ______,根据实验目的可以判断出步骤c中的试剂A可为pH=______,浓度为0.3ml⋅L−1的 ______(填离子符号)溶液。
丙同学查阅资料发现,Ag+、Fe3+的氧化性差异不大,推测在一定条件下Ag与Fe3+反应可能是可逆反应,改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连接装置(盐桥中的物质不参与反应),进行下表中实验操作并记录电流表读数。
(5)根据步骤C中电流表读数x确定Ag与Fe3+反应是可逆反应,则读数x可能为 ______,请具体说明如何通过电流表的读数x判断该反应为可逆反应:______。
(6)Ag+和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
砷的化合物可用于半导体领域,如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天和号”就是采用砷化镓薄膜电池来供电。一种从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砷主要以亚砷酸(H3AsO3)形式存在]中回收砷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2AsS33−(aq)
砷酸(H3AsO4)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被SO2、氢碘酸等还原
(1)As2S3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价。
(2)“沉砷”过程中FeS是否可以用过量的Na2S替换 ______(填“是”或“否”);请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原因:______。
(3)向滤液Ⅱ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脱硫”,请写出脱硫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______。
(4)用SO2“还原”过程中,若需检验还原后溶液中是否仍存在砷酸。则还需要的实验试剂有 ______。
(5)已知:常温下,pH>7.1时,吸附剂表面带负电,pH越大,吸附剂表面带的负电荷越多;pH<7.1时,吸附剂表面带正电,pH越小,吸附剂表面带的正电荷越多。
当溶液pH介于7∼9,吸附剂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下降,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
(6)含砷废水也可采用另一种化学沉降法处理:向废水中先加入适量氧化剂,再加入生石灰调节pH,将砷元素转化为Ca3(AsO4)2沉淀。若沉降后上层清液中c(Ca2+)为2×10−3ml/L,则溶液中c(AsO43−)的浓度为
______ml/L。该处理后的溶液是否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______(填“是”或“否”)。(已知:Ksp[Ca3(AsO4)2]=8×10−19,国家规定工业废水排放中砷元素含量<0.5mg/L)
绿色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氢能是重要的绿色能源。
(1)氢气是一种环保的气体,不会污染大气且热值高。相关化学键的键能表示如下:
则氢气燃烧热的△H=______kJ/ml(用含a、b、c代数式表示)
(2)催化制氢是目前大规模制取氢气的方法之一:CO(g)+H2O(g)⇌CO2(g)+H2(g)ΔH2=−41.2kJ⋅ml−1在T1℃时,将0.10mlCO与0.40mlH2O充入5L的容器中,反应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0.08。
①CO的平衡转化率a1=______%,反应平衡常数K=______。(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②保持K不变,提高CO平衡转化率措施有:______。(任意一条)
③由T1℃时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和的关系可用图1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 ______。(填字母)
④研究表明,CO催化变换反应的速率方程为:v=k[x(CO)⋅x(H2O)−x(CO2)⋅x(H2)KP]式中,x(CO)、x(H2O)、x(CO2)、x(H2)分别表示相应的物质的量分数,KP为平衡常数,k为反应的速率常数,温度升高时k值增大。在气体组成和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温度升高时,CO催化变换反应的KP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根据速率方程分析,T>Tm时v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______。
(3)氨电解法制氢气。利用电解原理,将氨转化为高纯氢气,其装置如图3所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_____。
方钴矿化合物是典型的热电材料,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进行新型热电材料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基态C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C和Fe的逐级电离能数据如表,Fe的I4大于C的原因是 ______。
(2)Sb是第五周期族元素,其同族元素可用于研制农药,例如3,5−二氯苯胺是农用杀菌剂的关键中间体。可由如图方法合成:
①化合物乙中各元素的电负性大小为 ______。
②化合物甲中C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 ______。
③化合物甲中的σ键和π键之比为 ______。(苯环中6个C原子共同形成了一个6原子6电子的大π键π66)
(3)已知SbCl3的熔点73℃,沸点223.5℃,CCl2的熔点是735℃,沸点是1049℃。两者的熔沸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______。预测SbCl3的空间构型为 ______。
(4)BrianSales等研究了一类新型热电材料,叫作填隙方钴矿锑化物,在钴和锑形成的晶体空隙中填充入稀土原子La(如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已知该晶胞参数为anm,则该晶体的密度是 ______g⋅cm−3。
有机合成在创新药研发中应用十分广泛,有机化合物F是目前最好的前列腺抗癌药物,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
①取代基−CH3可表示为Me;
②;
③或;苯甲酸卤代时,主要生成间位产物
(1)化合物C中的官能团有溴原子、氟原子、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A.A→D的反应类型分别是:取代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
B.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21H16N4O2F4S
C.中有手性碳
D.由甲苯合成A的过程是先将甲苯氧化为苯甲酸,然后再进行卤代
(3)化合物E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4)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无须注明条件)______。
(5)化合物G比C少一个Br原子但多一个H原子,同时满足下列条件G的同分异构体共 ______种。
①苯环存在两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只含一个碳原子;
②不含手性碳原子;
③可发生银镜反应;
④其中一个取代基中含N−F键;
写出一种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种氢原子的结构简式:______。
(6)写出由甲苯合成的合成路线图,条件不用标出,无机化合物任选 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诗句“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是发生了焰色反应,属于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发生了置换反应,故B正确;
C.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此诗描写煤炭的形象,“乌金”指的是煤,故C正确;
D.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可知洗涤后,溶解于水中,过滤后蒸发,故D正确;
故选:A。
A.焰色试验为物理变化;
B.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C.“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描述的是煤;
D.提纯铜绿的方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可知洗涤后,溶解于水中,过滤后蒸发。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要求学生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化学现象,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2.【答案】D
【解析】解:A.NO和碱不反应,属于不成盐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不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
B.NH4Cl属于离子化合物,AlCl3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氢氟酸、氢硫酸溶于水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错误;
D.84消毒液是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组成的混合物,洁厕灵为稀盐酸,为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A.酸性氧化物可与水反应生成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B.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
C.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完全电离的电解质为强电解质;
D.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
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3.【答案】B
【解析】解:A.以CO2、H2为原料经过11步主反应人工合成淀粉,氢元素化合价一定发生变化,所以过程中一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核反应属于核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
C.钻头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合金硬度高于组分金属,故C正确;
D.依据分析可知,“冰光纤”(H2O)问世,比传统光纤(SiO2)具有灵活弯曲和高效导光等优点,故D正确;
故选:B。
A.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B.核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C.一般合金硬度大于成分金属;
D.H2O分子规则排列而成的冰单晶微纳光纤,在光的操控方面具有潜在优势。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熟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把握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C
【解析】解:A.Fe3O4具有磁性,所以可用Fe3O4制作录音磁带,故A正确;
B.醋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所以烹饪时加入少许料酒和白醋增香提味,故B正确;
C.小苏打成分为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所以用小苏打作蛋糕膨松剂,故C错误;
D.墨汁中含有碳,因为碳的性质稳定,故D正确;
故选:C。
A.依据Fe3O4具有磁性的性质解答;
B.醋酸与乙醇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
C.小苏打成分为碳酸氢钠;
D.墨汁中含有碳。
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关系有关知识,涉及物质的性质、现象的解释以及物质的变化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化学应用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根据题意和图示,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N≡N键的断裂是非极性键的断裂,H−O键是极性键的断裂,N−H键是极性键的形成,O=O键是非极性键的形成,故该过程有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断裂和生成,故A正确;
B.图中太阳能使化学反应发生,则将太阳能转化成为化学能,故B正确;
C.LDH为催化剂,催化剂可以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氮气的转化率,故C错误;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由于氮元素从0价降为−3价,所以每生成1mlNH3转移电子数为3×6.02×1023,反应生成1.7gNH3时,氨气物质的量=1.7g17g/ml=0.1ml,转移电子数目为0.3ml,转移电子数为0.3×6.02×1023,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题意和图示,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4NH3+3O2,据此进行解答;
B.图中太阳能使化学反应发生;
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历程,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不能改变化学平衡;
D.氮元素从0价降为−3价,结合电子守恒计算。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等知识,明确发生反应实质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A.该有机物中的过氧键不稳定,受热易分解,所以该有机物受热时可能会失去抗癌活性,故A正确;
B.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
C.该有机物中含有7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其一氯代物有7种,故C正确;
D.该有机物不饱和度为3,而苯环不饱和度为4,该有机物同分异构体中不可能存在苯环结构,故D错误;
故选:D。
A.该有机物中的过氧键不稳定;
B.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过氧键,具有烯烃和过氧化物的性质
C.该有机物中含有几种氢原子,其一氯代物就有几种;
D.该有机物不饱和度为3,而苯环不饱和度为4。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注意过氧化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
7.【答案】C
【解析】解:测定补血剂(含Fe2+、维生素C等)中铁元素含量的前期处理:将样品研磨后,取1.000g样品粉末加入5mL稀硝酸溶解后过滤,将滤液配制成250.00mL溶液;过程中涉及到A的过滤、B的研钵、D的250.00mL容量瓶,但没有涉及C的灼烧固体物质,
故选:C。
研磨需要用到研钵,过滤需要用到过滤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需要用到容量瓶。
本题考查仪器的选择和使用,难度不大,熟悉常见仪器的作用以及应用为解答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解: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CH3COO−)+c(OH−),醋酸电离程度较小,则c(CH3COOH)>c(OH−),则c(H+)
C.酸抑制水电离,水电离出的,故C错误;
D.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c(OH−)>c(H+),钠离子不水解,所以c(CH3COO−)
故选:B。
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CH3COO−)+c(OH−),醋酸电离程度较小,则c(CH3COOH)>c(OH−);
B.溶液的pH=7时,溶液呈中性,则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3COO−)+c(OH−)=c(NH4+)+c(H+),则c(CH3COO−)=c(NH4+),水电离程度较小;
C.酸抑制水电离;
D.醋酸根离子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c(OH−)>c(H+),钠离子不水解,所以c(CH3COO−)
9.【答案】A
【解析】解:A.钙比钠活泼,则Na与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Ca与O2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生成CaO2,故A正确;
B.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所以S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只变红不褪色,故B错误;
C.SO2具有强还原性,而SO3没有,所以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SO3不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故C错误;
D.氯气能溶于水,NH3极易溶于水,则用排饱和NaCl溶液的方法收集Cl2,不可用排饱和NH4Cl溶液的方法收集NH3,故D错误;
故选:A。
A.钙比钠活泼;
B.二氧化硫不能漂白指示剂;
C.SO2具有强还原性,而SO3没有;
D.氯气能溶于水,NH3极易溶于水。
本题考查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类比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
10.【答案】D
【解析】解:A.标况下,11.2LCO2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4×NAml−1=2NA,故A正确;
B.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反应②、③无法在高温下进行,故B正确;
C.反应②中,3.2gCH3OH物质的量为:3.2g32g/ml=0.1ml,生成HCHO时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故C正确;
D.1个DHA含有2个羟基,1mlDHA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可消耗乙酸分子数目为2NA,故D错误;
故选:D。
A.1个二氧化碳含有4对共用电子对;
B.高温能使蛋白质变性;
C.1个CH3OH生成1个HCHO转移2个电子;
D.1个DHA含有2个羟基。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注意蛋白质的性质、DHA结构组成。
11.【答案】A
【解析】解: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强酸能和弱酸盐反应生成弱酸,该实验中说明酸性:硫酸大于硅酸,则非金属性S>Si,故A正确;
B.醇羟基能和Na反应,所以根据现象,不能说明含有水,故B错误;
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由现象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故C错误;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所以不能说明硝酸亚铁已经变质,故D错误;
故选:A。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
B.醇羟基能和Na反应;
C.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D.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2.【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反应进程图像可知,甲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CO2和H2,即该过程中的总反应为,故A正确;
B.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甲酸电离产生H+和HCOO−,HCOO−参与反应,与催化剂结合放出二氧化碳,若H+浓度过大,抑制甲酸的电离,使c(HCOO−)降低,反应速率减慢,若H+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故B正确;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根据反应进程图像可知,HCOO−+CO2+IV→HCOO−+CO2+H2+I,活化能最大,反应速率最慢,故C正确;
D.虽然铁连接的原子数和种类发生了改变,但是配离子的电荷数没变,因此Fe元素化合价不变,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反应进程图像可知,甲酸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分解成CO2和H2;
B.根据反应机理图可知,甲酸电离产生H+和HCOO−,HCOO−参与反应,与催化剂结合放出二氧化碳;
C.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D.虽然铁连接的原子数和种类发生了改变,但是配离子的电荷数没变。
本题考查配合物的成键情况,为高频考点,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等基础知识是做题的关键,侧面考查了分析和解答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13.【答案】A
【解析】解:A.硬水中存在Mg2+、Ca2+和HCO3−,阴极放电产生OH−,OH−与Mg2+结合生成Mg(OH)2,OH−与HCO3−生成CO32−,Ca2+与CO32−结合生成CaCO3,Mg(OH)2和CaCO3主要沉降在阴极附近,故A错误;
B.阳极产生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HCl,HClO能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HClO自身被还原为氯离子,Cl−可以循环利用,故B正确;
C.阴极放电产生OH−,OH−与Mg2+结合生成Mg(OH)2,OH−与HCO3−生成CO32−,Ca2+与CO32−结合生成CaCO3,流程中发生离子反应:HCO3−+Ca2++OH−=CaCO3↓+H2O,Mg2++2OH−=Mg(OH)2↓,故C正确;
D.a极反应产生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为可逆反应,次氯酸将有机物R如CO(NH2)2氧化生成N2,通过消耗CO(NH2)2的量计算得到氯气的量小于反应生成的氯气的量,若R为CO(NH2)2,则消耗1mlCO(NH2)2生成N2时,转移6ml电子,故D正确;
故选:A。
A.硬水中存在Mg2+、Ca2+和HCO3−,阴极放电产生OH−,OH−与Mg2+结合生成Mg(OH)2,OH−与HCO3−生成CO32−,Ca2+与CO32−结合生成CaCO3;
B.阳极产生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和HCl,HClO能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HClO自身被还原为氯离子;
C.阴极放电产生OH−,OH−与Mg2+结合生成Mg(OH)2,OH−与HCO3−生成CO32−,Ca2+与CO32−结合生成CaCO3;
D.a极反应产生Cl2,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为可逆反应,次氯酸将有机物R如CO(NH2)2氧化生成N2,通过消耗CO(NH2)2的量计算得到氯气的量小于反应生成的氯气的量,若R为CO(NH2)2,则消耗1mlCO(NH2)2生成N2时,转移6ml电子。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侧重考查阅读、分析、判断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硬水的组成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4.【答案】B
【解析】解:A.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离子方程式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故A错误;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为:,故B正确;
C.将铜丝插入稀硝酸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C错误;
D.Fe3+可以将I−氧化为I2,Fe(OH)3与过量的HI溶液反应生成FeI2与水,离子方程式为:2Fe(OH)3+6H++2I−=I2+2Fe2++6H2O,故D错误;
故选:B。
A.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硅酸和碳酸氢钠;
B.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溶液生成氢气、氯气和氢氧化钠;
C.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D.Fe3+可以将I−氧化为I2,Fe(OH)3与过量的HI溶液反应生成FeI2与水。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化学反应的实质和书写离子方程式应注意的问题是解题关键,注意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5.【答案】D
【解析】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F,Y为B,Z为C,W为O元素,
A.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Y>Z>W>X,故A错误;
B.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3BO3为一元弱酸,故B错误;
C.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F>O,则单质氧化性:W2
故选:D。
短周期元素X、Y、Z、W是同周期主族元素,W元素形成的某种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结合图示可知,W形成2个共价键,则W为O元素,说明四种元素均位于第二周期;Z形成4个共价键,则Z为C元素;Y可形成3个共价键和1个配位键,X形成1个共价键,则Y为B,X为F元素,以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结合原子序数、物质结构与性质来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6.【答案】C
【解析】解:A.RO4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R为+6价;由图可知,pH>6时溶液中存在RO42−,故A正确;
B.RO42−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其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则水的电离程度:M
D.H2R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c(H+)c(HRO4−)c(H2RO4),由图可知,Q点δ(HRO4−)=0.8,则δ(H2RO4)=0.2,c(HRO4−)c(H2RO4)=4、pH=4,故Ka1=c(H+)c(HRO4−)c(H2RO4)=4×10−4,故D正确;
故选:C。
A.RO4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则R为+6价;
B.RO42−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其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大;
C.由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存在:c(K+)+c(H+)+c(H3RO4+)=c(OH−)+c(HRO4−)+2c(RO42−);
D.H2RO4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Ka1=c(H+)c(HRO4−)c(H2RO4),由图可知,Q点δ(HRO4−)=0.8,则δ(H2RO4)=0.2,c(HRO4−)c(H2RO4)=4、pH=4。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电离平衡常数的概念及表达式为解答结构,注意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17.【答案】防止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把银氧化,干扰实验且保证Fe3+浓度相等 ② 蓝色沉淀 2Fe3++2Ag+SO42−=2Fe2++Ag2SO4 验证酸性条件下Fe3+和NO3−均可以氧化单质银 2NO3− 0
故答案为:防止酸性条件下硝酸根把银氧化,干扰实验且保证Fe3+浓度相等;
(2)实验完成后向试管中加入②,若出现蓝色沉淀,则说明有亚铁离子生成,证明甲同学推测正确,
故答案为:②;蓝色沉淀;
(3)该实验方案中涉及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2Ag+SO42−=2Fe2++Ag2SO4,
故答案为:2Fe3++2Ag+SO42−=2Fe2++Ag2SO4;
(4)用pH试纸测定0.1ml/LFe(NO3)3的pH=2,说明水解呈酸性,即相当于溶液中存在硝酸,b中溶液黄色略变浅说明铁离子起作用;A应该保证NO3−浓度与a、b中相等,故为pH=2,浓度为0.3ml/L的NO3−的溶液,故乙同学的实验目的为验证酸性条件下Fe3+和NO3−均可以氧化单质银,
故答案为:验证酸性条件下Fe3+和NO3−均可以氧化单质银;2;NO3−;
(5)从电压表x度数可以看出加入浓Fe2(SO4)3溶液后,电流方向会发生偏转,乙电池中Ag变为负极,故证明Ag与Fe3+反应是可逆反应,因此读数x可能为0
故答案为:Ag++Fe2+⇌Ag+Fe3+。
(1)为抑制铁离子水解,铁盐溶液常加相对应的酸使溶液呈酸性;
(2)K2[Fe(CN)6]溶液和亚铁离子生成蓝色沉淀;
(3)该实验方案中Fe3+和Ag、SO42−生成Fe2+、Ag2SO4;
(4)用pH试纸测定0.1ml/LFe(NO3)3的pH=2,说明水解呈酸性,b中溶液黄色略变浅说明铁离子起作用;注意对比实验保证单一变量;
(5)从电压表x度数可以看出加入浓Fe2(SO4)3溶液后,电流方向会发生偏转,乙电池中Ag变为负极;
(6)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g+和Fe2+反应生成银,将Fe2+氧化成Fe3+,且为可逆反应。
本题考查物质性质实验,涉及对实验原理理解、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难度较大,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理解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8.【答案】+3否 由于As2S3(s)+3S2−(aq)⇌2AsS33−(aq),加入过量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不利于沉砷 AsS33−+2O2=AsO43−+3S↓氢碘酸、淀粉溶液 pH=7∼9,随pH升高,H2AsO4−转变为HAsO42−,吸附剂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增加,吸附量下降 1×10−5 否
【解析】解:(1)As2S3中S的化合价为−2,则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
故答案为:+3;
(2)FeS不可以用过量的Na2S替换,由于As2S3(s)+3S2−(aq)⇌2AsS33−(aq),加入过量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不利于沉砷,
故答案为:否;由于As2S3(s)+3S2−(aq)⇌2AsS33−(aq),加入过量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不利于沉砷;
(3)向滤液Ⅱ中通入氧气进行“氧化脱硫”,As元素以Na3AsO4的形式存在,对应离子方程式为AsS33−+2O2=AsO43−+3S↓,
故答案为:AsS33−+2O2=AsO43−+3S↓;
(4)过程中,检验SO2还原砷酸后所得溶液中是否仍存在砷酸,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3mLSO2还原砷酸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氢碘酸,然后加入几滴淀粉溶液,振荡,若溶液变蓝色,说明存在砷酸,反之,无砷酸,
故答案为:氢碘酸、淀粉溶液;
(5)当溶液pH介于7∼9,吸附剂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下降,原因在于pH=7∼9,随pH升高,H2AsO4−转变为HAsO42−,吸附剂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增加,吸附量下降,
故答案为:pH=7∼9,随pH升高,H2AsO4−转变为HAsO42−,吸附剂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增加,吸附量下降;
(6)根据溶度积规则可知,Ksp[Ca3(AsO4)2]=c3(Ca2+)c2(AsO43−)=8×10−19,c(Ca2+)为2×10−3ml/L,则溶液中的c(AsO43−)至少为Ksp[Ca2(AsO4)]c3(Ca2+)=8×10−19(2×10−3)3ml/L=1×10−5ml/L,对应的含量为1×10−5ml/L×75g/ml=0.75mg/L,国家规定工业废水排放中砷元素含量<0.5mg/L,故不符合,
故答案为:1×10−5;否。
酸性高浓度含砷废水加入硫化钠、硫酸亚铁,其中硫酸亚铁可除去过量的硫离子,过滤得到As2S3和FeS,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Na3AsO3,氧化生成Na3AsO4,加入氧气氧化脱硫,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与Na3AsO4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As2O3,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设计,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知识综合应用、根据实验目的及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综合性较强,注意把握物质性质以及对题目信息的获取与使用,难度中等。
19.【答案】b+12a−2c40%0.074增大n(H2O)或减小进气比[n(CO):n(H2O)]B、E 减小 Kp减小对v的降低大于k增大对v的提高 2NH3−6e−+6OH−=N2+6H2O
【解析】解:(1)H2(g)+12O2(g)=H2O(l)△H=(b+12a−2c)kJ/ml,
故答案为:b+12a−2c;
(2)①将0.10mlCO与0.40mlH2O充入5L的容器中,反应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0.08,列化学平衡三段式,
CO(g)+H2O(g)⇌CO2(g)+H2(g)
起始(ml)
转化(ml)xxxx
平衡(ml)0.1−x0.4−xxx
x(H2)=0.08=x0.1+0.4×100%,解得x=0.04,CO的平衡转化率;该反应是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K=c(CO2)⋅c(H2)c(CO)⋅c(H2O)=0.045××0.365≈0.074,
故答案为:40%;0.074;
②保持K不变,即保持温度不变,增大n(H2O)、减小进气比[n(CO):n(H2O)],都能平衡正向移动,CO平衡转化率增大,
故答案为:增大n(H2O)或减小进气比[n(CO):n(H2O)];
③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加快,则A、F点错误,同时平衡逆向移动,x(CO)增大,x(H2)减小,则D、C点错误,B、E两点正确,所以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B、E,
故答案为:B、E;
④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Kp减小;T>Tm时,升高温度,k增大,Kp减小,根据CO催化变换反应的速率方程:v=k[x(CO)⋅x(H2O)−x(CO2)⋅x(H2)KP]式可知,k值增大使v提高,Kp减小使v降低,T>Tm时v逐渐减小的原因是Kp减小对v的降低大于k增大对v的提高,
故答案为:减小;Kp减小对v的降低大于k增大对v的提高;
(3)氨气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故答案为:2NH3−6e−+6OH−=N2+6H2O。
(1)H2(g)+12O2(g)=H2O(l)△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2)①将0.10mlCO与0.40mlH2O充入5L的容器中,反应平衡后H2的物质的量分数x(H2)=0.08,列化学平衡三段式,
CO(g)+H2O(g)⇌CO2(g)+H2(g)
起始(ml)
转化(ml)xxxx
平衡(ml)0.1−x0.4−xxx
x(H2)=0.08=x0.1+0.4×100%,解得x=0.04,CO的平衡转化率,K=c(CO2)⋅c(H2)c(CO)⋅c(H2O);
②保持K不变,即保持温度不变,提高CO平衡转化率措施,即使平衡正向移动,结合勒夏特列原理分析;
③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正、逆反应加快,平衡逆向移动,x(CO)增大,x(H2)减小,据此分析;
④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T>Tm时,CO催化变换反应的速率方程,综合分析温度对k、Kp的影响;
(3)氨气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氮气,据此书写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本题考查反应热的计算、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计算等,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识图能力和计算能力,根据题目信息结合△H=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三段式等知识解答,此题难度中等。
20.【答案】3d74s2 C的第四电离能失去的是3d6电子,Fe失去的是3d5的电子,比较稳定 N>C>Hsp2 8:1SbCl3是分子晶体,CCl2是离子晶体 三角锥形 LaC4Sb12 2×139+4×59+12×122a3×NA×10−21
【解析】解:(1)钴的原子序数为27,故基态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C和Fe的逐级电离能数据如表,Fe的I4大于C的原因是C的第四电离能失去的是3d6电子,Fe失去的是3d5的电子,比较稳定,
故答案为:3d74s2;C的第四电离能失去的是3d6电子,Fe失去的是3d5的电子,比较稳定;
(2)①元素周期表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强,电负性越来越大,所以电负性N>C>H,
故答案为:N>C>H;
②苯环中的C为sp2杂化,与O相连的C形成C=O,也为sp2杂化,
故答案为:sp2;
③化合物甲中共16个σ键和1个大π键,C与O形成1个π键,化合物甲中的σ键和π键之比为16:2=8:1,
故答案为:8:1;
(3)SbCl3的熔点73℃,沸点223.5℃,CCl2的熔点是735℃,沸点是1049℃,两者的熔沸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SbCl3是分子晶体,CCl2是离子晶体,SbCl3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5−3×12=4,Sb原子采用sp3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SbCl3是分子晶体,CCl2是离子晶体;三角锥形;
(4)在该晶胞中含有的La原子数目为2个,含有的C原子数目为:8×18+12×14+6×12+1=8,Sb的四环结构为6个,Sb原子数目为4×6=24,则La:C:Sb=2:8:24=1:4:12,故该晶体化学式为LaC4Sb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已知该晶胞参数为anm,晶胞质量为2×139+4×59+12×122NAg,晶胞体积为(a×10−7)3cm3,则根据晶体密度计算公式ρ=mV=2×139+4×59+12×122a3×NA×10−21g⋅cm−3,
故答案为:LaC4Sb12;2×139+4×59+12×122a3×NA×10−21。
(1)钴的原子序数为27,故基态钴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74s2,C和Fe的逐级电离能数据如表,Fe的I4大于C的原因是C的第四电离能失去的是3d6电子,Fe失去的是3d5的电子;
(2)①元素周期表从下往上,从左往右,得电子能力越来越强,电负性越来越大;
②苯环中的C为sp2杂化,与O相连的C形成C=O;
③化合物甲中共16个σ键和1个大π键,C与O形成1个π键;
(3)SbCl3的熔点73℃,沸点223.5℃,CCl2的熔点是735℃,沸点是1049℃,两者的熔沸点差异较大的原因是SbCl3是分子晶体,CCl2是离子晶体,SbCl3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3+5−3×12=4,Sb原子采用sp3杂化;
(4)在该晶胞中含有的La原子数目为2个,含有的C原子数目为:8×18+12×14+6×12+1=8,Sb的四环结构为6个,Sb原子数目为4×6=24,则La:C:Sb=2:8:24=1:4:12,故该晶体化学式为LaC4Sb1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已知该晶胞参数为anm,晶胞质量为2×139+4×59+12×122NAg,晶胞体积为(a×10−7)3cm3,结合密度公式计算即可。
本题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涉及核外电子排布,化学键,晶胞计算等内容,其中晶胞计算为解题难点,需要结合均摊法进行分析,掌握基础为解题关键,整体难度适中。
21.【答案】酰胺键 B 9 →SOCl2→CH3NH2
【解析】解:(1)观察C的结构,可知C中的官能团有溴原子、氟原子、酰胺键,
故答案为:酰胺键;
(2)A.对比有机物结构,可知A→D的过程中均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
B.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21H16N4O2F4S,故B正确;
C.没有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没有手性碳原子,故C错误;
D.由信息③可知,甲苯卤代生成邻位、对位产物,而苯甲酸卤代主要生成间位产物,由甲苯合成A的过程是先进行卤代,然后甲基氧化为羧基,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3)对比D、F的结构,结合信息②,F中羧基转化为−COOCH3生成E,故E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4)B→C发生取代反应,同时生成HCl,反应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5)化合物G比C少一个Br原子但多一个H原子,G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苯环存在两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只含一个碳原子,③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④其中一个取代基中含N−F键,②不含手性碳原子,2个取代基为−CHO、−CH2NHF,或者为−CHO、−NFCH3,或者为−CH2CHO、−NHF,2个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关系,故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3=9种,其中一种核磁共振氢谱中有5种氢原子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9;;
(6)由信息②可知,先发生溴代反应生成,然后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再与SOCl2反应生成,最后与CH3NH2反应生成,合成路线为→SOCl2→CH3NH2,
故答案为:→SOCl2→CH3NH2。
(1)观察C的结构,可知C中的官能团有溴原子、氟原子、酰胺键;
(2)A.对比有机物结构,可知A→D的过程中均发生取代反应;
B.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F的分子式为C21H16N4O2F4S;
C.连接4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是手性碳原子;
D.由信息③可知,甲苯卤代生成邻位、对位产物,而苯甲酸卤代主要生成间位产物;
(3)对比D、F的结构,结合信息②,F中羧基转化为−COOCH3生成E;
(4)B→C发生取代反应,同时生成HCl;
(5)化合物G比C少一个Br原子但多一个H原子,G的同分异构体满足条件:①苯环存在两个取代基,且每个取代基只含一个碳原子,③可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醛基,④其中一个取代基中含N−F键,②不含手性碳原子,2个取代基为−CHO、−CH2NHF,或者为−CHO、−NFCH3,或者为−CH2CHO、−NHF;
(6)由信息②可知,先发生溴代反应生成,然后由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再与SOCl2反应生成,最后与CH3NH2反应生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与合成,涉及官能团识别、有机反应类型、有机物的结构、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限制条件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合成路线设计等,对比有机物的结构来理解发生的反应,题目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分析推理能力、自学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选项
传统文化
化学知识
A
诗句“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
焰色反应,化学变化
B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
置换反应
C
诗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乌金为煤炭
D
中药铜绿制法:“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
实验操作:洗涤、溶解、过滤、蒸发
选项
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Fe3O4制作录音磁带
Fe3O4具有磁性
B
烹饪时加入少许料酒和白醋增香提味
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有香味
C
用小苏打作蛋糕膨松剂
Na2CO3与酸发生反应产生气体
D
用墨汁绘制国画
碳单质性质稳定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往Na2SiO3溶液中滴入稀H2SO4
出现白色凝胶
说明非金属性:S>Si
B
向乙醇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金属钠
产生气泡
说明乙醇中含有H2O
C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黑后膨胀
说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D
将Fe(NO3)2溶解在稀H2SO4中,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Fe(NO3)2已变质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a
用pH试纸测定0.1ml/LFe(NO3)3的pH
pH=2
b
取一支沾有少量Ag的试管,加入5mL0.1ml/LFe(NO3)3溶液(过量),充分振荡。
银镜消失较快;溶液黄色略变浅;
c
取一支沾有少量Ag的试管,加入试剂A,充分振荡。
银镜消失较快。
序号
实验步骤
电流表读数(A)
A
按上图连接装置并加入药品,电流表指针偏转,发现银电极质量有增加,读出电流表读数a
a(a>0)
B
充分反应一段时间后,读出电流表读数b
b(0C
再继续向烧杯甲中缓缓加入浓Fe2(SO4)3溶液,读出电流表读数x
x
化学键
O=O
H−H
O−H
键能E/(kJ⋅ml−1)
a
b
c
元素
I1
I2
I3
I4
I5
…
Fe
462.5
1561.9
2957
5290
7240
C
760.4
1648
3232
4950
7670
202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广东省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试题docx、广东省汕头市2023届高三二模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考一模化学试题,文件包含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一模化学试题docx、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