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选择题1.2020年5月5日,为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研制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据介绍,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离技术、大直径舱箭连接分离技术、大推力直接入轨偏差精确控制技术等一批新技术,为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奠定了重要基础。材料说明 ( )①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 ②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都是真理性认识 ③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④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具有客观物质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A【解析】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成功,验证了火箭总体方案,各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协调性,突破了一批新技术,这说明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①③符合题意。源于直接经验的认识不一定是与客观相符的真理性认识,②说法错误。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认识不具有客观物质性,④说法错误。故选A项。2.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下列对“客观的物质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实践是与主观对立的客观事物B.实践的主体、对象、手段都是客观的C.实践是带有强烈目的性的活动D.实践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答案】B【解析】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实践的基本要素包括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和实践的手段,它们都是客观的,B项正确。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但是实践不等于客观事物,A项观点错误,不选。C项体现的是实践的能动性,错误。D项错误,它否认了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本题选B项。3.中国自主研发的空间主动型氢原子钟,将在2022年用于我国空间站。项目采用锶光钟、铷喷泉钟、主动型氢原子钟共同组建空间原子钟钟组,将在外太空建立时间频率实验室,验证在地球表面无法完成的相关科学实验,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等。材料表明 ( )A.工具的完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C.认识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D.科学实验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答案】B【解析】科学实验活动属于基本的实践活动,材料主旨是建设原子钟用于太空探索实验,该实验体现了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和能动性,B项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认识的发展,C项不符合题意。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D项错误。故选B项。4.2020年5月27日,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全部成功登顶,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再量珠穆朗玛峰为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等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观测资料,并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直接验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材料主要说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B.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认识C.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D.真理在克服谬误中不断超越自身【答案】C【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或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A项表述不严谨。题干强调实践的能动性和认识的发展,而非仅表述认识的不同,B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再量珠穆朗玛峰为板块运动、地震活动等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观测资料,并对相关理论假设进行直接验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这说明实践具有能动性,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C项符合题意。真理在实践中不断超越自身,或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D项表述错误。故选C项。5.“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这些流传甚广的食物相克之道,被一些人奉若“灵丹妙药”时刻谨记在心。专家们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进行了实验。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物”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这表明( )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②③【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以及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③④符合题意;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①说法错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只是人们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不能说哪一个更重要,②说法错误。故选B项。6.北京时间2020年2月27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科学·进展》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在月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该团队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认识工具的更新是认识发展的目的 ②人的认识发展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③实践的发展提高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④世界是物质的世界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答案】D【解析】探月工程取得的重大发现推动了人类对月球的认识,体现了实践的发展提高人认识世界的能力,③符合题意;材料表明,月球是物质的,表明世界是物质的世界,④符合题意;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表述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们能够认识事物,没有涉及人的认识发展受主观因素的制约,排除②。故选D项。7.下列选项中,与漫画《许诺再多,不如即刻行动》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许诺再多,不如即刻行动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D.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答案】C【解析】漫画《许诺再多,不如即刻行动》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要脚踏实地,反对形式主义和主观主义,C项蕴含的哲理与题意相同;A、B两项均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犯了唯心主义错误;D项体现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与题意所含哲理不同。故选C项。8.2020年4月,为进一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这一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建立县、乡、村快递物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④正确的认识有助于推动实践活动开展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为进一步推进“快递进村”工程,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表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①表述正确;材料未涉及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标准,②③不符合题意;《快递进村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有助于推动物流体系建设,畅通流通渠道,说明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④表述正确。故选B项。9.1869年,门捷列夫公布了自己制作的元素周期表,将已发现的化学元素纳入一个统一的体系中。依据元素周期律,门捷列夫推断当时的一些原子量测定结果存在误差,预言“类铝”(镓)、“类硼”(钪)等当时尚未发现元素的存在,他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这表明( )①科学发现来源于认识的不断深化与积累②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 ③任何科学理论都必须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真理性 ④科学原理—科学预测—实践检验是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科学发现来源于实践,①错误。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阻碍社会实践的发展,体现了科学原理对探索和发现客观真理具有指导作用,②符合题意。门捷列夫的推断和预言后来在实验中被逐一证实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③符合题意。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④错误。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0.2020年4月30日,中国正式启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这是时隔15年后我国再次重返珠穆朗玛峰之巅测高。青藏高原是在板块的碰撞中隆起。这座依旧在剧烈变化的年轻高原,仍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启动区,塑造了当今亚洲或北半球的气候环境格局,其抬升或下降,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环境格局将产生不同影响。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其对珠穆朗玛峰高程的影响在国际学术界仍存争议。2020年5月27日,中国科研人员登上世界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玛峰峰顶。此次测量数据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等。世界期待中国给出“世界高度”新答案与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新数据。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启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的驱动因素。【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启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可获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准确数据,给出“世界高度”新答案与精确的峰顶雪深、气象和风速等新数据。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珠穆朗玛峰的抬升或下降,对大气环流和气候环境格局将产生不同影响,且2015年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其对珠穆朗玛峰高程的影响在国际学术界仍存争议。因此中国启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非常必要,借助现代测量工具获得珠穆朗玛峰精确数据,可以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中国启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所获得的精确数据,让珠穆朗玛峰高度得到验证,会打消地震对珠穆朗玛峰高程的影响在国际学术界仍存的争议,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准数据。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数据可用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等领域研究,为冰川监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⑤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具有推动作用。中国启动2020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数据,对今后大气、生态、地质研究等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一、选择题1.2020年4月22日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列宁诞辰150周年。在下面列宁所说语句中,能够凸显“实践第一”观点的是( )①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 ②我们不需要死读硬记,我们需要用基本的知识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 ③判断一个人,不是根据他自己的表白或对自己的看法,而是根据他的行动 ④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A.①④ B.①③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强调凸显“实践第一”观点,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强调思考的重要性,而非实践,排除。④强调理论学习,是强调书本知识,排除。故选B项。2.航天探索从来不是一片坦途。2020年5月5日18时,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6日在返回过程中出现异常,专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这表明( )①事物的发展总在曲折中前进 ②事物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④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A.①③ B.①②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材料考查航天探索中取得了新成就和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面对,说明事物的发展总在曲折中前进,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①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②说法错误,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④错误。故选A项。3.下列说法与漫画《过沟》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过沟》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世上无难事,只要勤思考C.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D.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答案】D【解析】漫画的标题是《过沟》,画面中一个人采取行动跨过沟,还有两个人在讨论过沟的方案。据此可知,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项与漫画寓意相符,应选。A项强调了量的积累的重要性、B项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C项强调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均与漫画寓意不符。4.2017年4月起,全世界八个天文台合作探索黑洞,终于在2019年4月合成了距地球5 500万光年的黑洞照片。两年的合作提升了科学家们的观测能力,也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接下来,他们将让更多的天文台参与进来,拍出细节更丰富、角度更多样的黑洞照片。这表明( )①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②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③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 ④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答案】D【解析】全世界八个天文台合作合成了黑洞照片,同时也提升了科学家们的观测能力,提出了许多有待解决的新问题,这表明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促使人们继续探索和研究,②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科学家们通过合作(实践)提升了人的认识能力,未涉及人类认识的无限性,①与题意不符。材料未涉及提供完备的认识工具,③与题意无关。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5.安全地进行信息传递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之一,然而即使在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的今天,安全通信也没有完全实现。我国的科研团队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被爱因斯坦否定的量子纠缠的存在,并证明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的可能。利用量子的不可分割和不可克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安全问题不再遥远。据了解,未来五年,量子科技将在金融、通信等领域率先得到应用。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科学实验对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答案】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通过科学实验,人类逐步解决了信息安全问题,对信息传递的认知不断加深。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科学实验证明了能够在太空与地面之间开展远距离量子通信。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通过科学实验获得的成果将应用于金融、通信等领域,有助于解决信息安全问题。【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说明科学实验对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属于分析说明类试题。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体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调动运用上述理论,结合科学实验对量子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实现知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当堂检测题,共11页。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