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选择题提速练04 (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选择题提速练04 (含详解),共4页。
选择题提速练41—5为单选,6—8为多选1.(吉林质检)如图甲所示,Q1、Q2为两个被固定的点电荷,其中Q1带负电荷,a、b两点在它们连线的延长线上.现有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沿直线从a点开始经b点向远处运动(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粒子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a、vb,其速度图象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Q2一定带负电B.Q2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1的电荷量C.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D.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解析:因为vt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题图乙可知,粒子在b点的加速度为零,其电场力也为零,b点的电场强度一定为零,选项C正确;要使b点的场强为零,Q1、Q2必带异种电荷,所以Q2一定带正电,选项A错误;Q1、Q2单独存在时在b点产生的场强必等大反向,再考虑到Q1到b点的距离较大,可知Q1的电荷量一定大于Q2的电荷量,选项B错误;整个运动过程中,粒子的动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考虑到其动能先减小后增大,则其电势能一定是先增大后减小,选项D错误. 2.如图所示,足够长平行金属导轨倾斜放置,倾角为37°,宽度为0.5 m,电阻忽略不计,其上端接一小灯泡,电阻为1 Ω.一导体棒MN垂直于导轨放置,质量为0.2 kg,接入电路的电阻为1 Ω,两端与导轨接触良好,与导轨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导轨间存在着垂直于导轨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0.8 T.将导体棒MN由静止释放,运动一段时间后,小灯泡稳定发光,此后导体棒MN的运动速度以及小灯泡消耗的电功率分别为(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sin37°=0.6)( B ) A.2.5 m/s 1 W B.5 m/s 1 WC.7.5 m/s 9 W D.15 m/s 9 W解析:小灯泡稳定发光说明棒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F安= 对棒满足:mgsinθ-μmgcosθ-=0因为R灯=R棒则:P灯=P棒再依据功能关系:mgsinθ·v-μmgcosθ·v=P灯+P棒联立解得v=5 m/s,P灯=1 W,所以B项正确.3.(河南六市一联)如图所示,等离子气流(由高温、高压的等电荷量的正、负离子组成)由左方连续不断地以速度v0垂直射入P1和P2两极板间的匀强磁场中.两平行长直导线ab和cd的相互作用情况为:0~1 s内排斥,1~3 s内吸引,3~4 s内排斥.线圈A内有外加磁场,规定向左为线圈A内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 则线圈A内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C ) 解析:正、负离子在磁场中受洛伦兹力,正离子向P1板偏转,负离子向P2板偏转,P1板带正电,P2板带负电,ab中电流为从a流向b,在0~1 s内排斥说明电流从d流向c,1~3 s内吸引说明电流从c流向d,3~4 s内排斥说明电流从d流向c,再利用楞次定律、安培定则可判断只有C项正确.4.现有两动能均为E0=0.35 MeV的H在一条直线上相向运动,两个H发生对撞后能发生核反应,得到He和新粒子,且在核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完全转化为He和新粒子的动能.已知H的质量为2.014 1 u,He的质量为3.016 0 u,新粒子的质量为1.008 7 u,核反应时质量亏损1 u释放的核能约为931 MeV(如果涉及计算,结果保留整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核反应方程为H+H→He+HB.核反应前后不满足能量守恒定律C.新粒子的动能约为3 MeVD.He的动能约为4 MeV解析:由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H+H→He+n,则新粒子为中子n,所以A错误;核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释放能量,亏损的质量转变为能量,仍然满足能量守恒定律,B错误;由题意可知ΔE=(2.014 1 u×2-3.016 0 u-1.008 7 u)×931 MeV/u=3.3 MeV,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能量守恒有EkHe+Ekn=2E0+ΔE,根据核反应中系统的动能守恒有pHe-pn=0,由Ek=,可知=,解得EkHe=(2E0+ΔE)=1 MeV,Ekm=(2E0+ΔE)=3 MeV,所以C正确,D错误.5.如图所示,有5 000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将它们用长度相等的轻绳依次连接,再将其左端用细绳固定在天花板上,右端施加一水平力使全部小球静止.若连接天花板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则第2 011个小球与2 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的正切值等于( A ) A. B.C. D.解析:对1~5 000号球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天花板处绳子拉力T0以及5 000个球的重力5 000G,由平衡条件可列出平衡方程:T0cos45°=F,T0sin45°=5 000G.解得F=5 000G.再对2 012~5 000号球为整体受力分析,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F、2 989个球的重力2 989G以及2 011个小球与2 012个小球之间的轻绳拉力T,列出平衡方程Tcosα=F,Tsinα=2 989G.解得tanα=.6.(江苏南通二模)车手要驾驶一辆汽车飞越宽度为d的河流.在河岸左侧建起如图高为h、倾角为α的斜坡,车手驾车从左侧冲上斜坡并从顶端飞出,接着无碰撞地落在右侧高为H、倾角为θ的斜坡上,顺利完成了飞越.已知h>H,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汽车可视为质点,忽略车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根据题设条件可以确定( CD ) A.汽车在左侧斜坡上加速的时间tB.汽车离开左侧斜坡时的动能EkC.汽车在空中飞行的最大高度HmD.两斜坡的倾角满足α<θ解析:据题分析可知,汽车在左侧斜坡上运动情况未知,不能确定加速的时间t,故A错误;汽车的质量未知,根据动能表达式Ek=mv2可知不能求出汽车离开左侧斜坡时的动能Ek,故B错误;设汽车离开左侧斜坡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有d=v1cosα·t①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有Hm=②取竖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有-(h-H)=v1sinα·t-gt2③由①③两式可求得运动时间t和v1,将v1代入②式可求出最大高度Hm,故C正确;根据速度的分解得tanα=,tanθ=,由于h>H,竖直分速度关系为vy1<vy2,则得α<θ,故D正确.
7. (湖北八校联考)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11 m/s从θ=53°固定斜面底端先后两次滑上斜面,第一次对小物块施加一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第二次无恒力F.图乙中的两条线段a、b分别表示存在力F和无恒力F时小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图线.不考虑空气阻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 A.恒力F大小为1 NB.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6C.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少D.有恒力F时,小物块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解析:根据vt中斜率等于加速度的意义可知:aa===-10 m/s2,ab==-11 m/s2;不受拉力时:mab=-mgsin53°-μmgcos53°,代入数据得:μ=0.5;受到拉力的作用时:maa=F-mgsin53°-μmgcos53°;所以:F=1 N.故A正确,B错误;根据运动学公式:x=可知,因为有恒力F时,小物块的加速度小,位移大,所以在上升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大.故C错误;结合C的分析可知,有恒力F时,小物块上升的高度比较大,所以在最高点的重力势能比较大,而升高的过程动能的减小是相等的,所以在上升过程机械能的减少量较小.故D正确.故选AD. 8.(湖南株洲质检)某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这种小灯泡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源的内阻为1.0 Ω.现闭合开关S,理想电压表V的示数为4.0 V,则( ABD ) A.三个灯泡的总电阻为8.3 ΩB.电源的电动势为5.6 VC.电源消耗的热功率为3.0 WD.电源的效率为89.3%解析:理想电压表V的示数为4.0 V,可知串联的灯泡电流0.6 A,此时小灯泡电阻 Ω= Ω;每个并联灯泡的电流为0.3 A,电压1.0 V,此时小灯泡电阻RL= Ω= Ω,所以总电阻为R总= Ω+· Ω=8.3 Ω,A正确;电动势等于E=4 V+1 V+0.6×1.0 V=5.6 V,B正确;电源消耗的热功率为P热=0.62×1.0 W=0.36 W,C错误;电源效率η=×100%=89.3%,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选择题提速练16 (含详解),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选择题提速练09 (含详解),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某同学自制的加速度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专项复习选择题提速练06 (含详解),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