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五)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六)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七) 试卷 1 次下载
-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八) 试卷 3 次下载
-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九) 试卷 2 次下载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十)
展开(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1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人设想在探测遥远的宇宙时,给探测器安上面积极大、反射率极高(可认为100%)的薄膜,并让它正对太阳,用光压为动力推动探测器加速.已知探测器在某轨道上运行时,每秒每平方米面积获得的太阳光能为E=1.5×104 J,薄膜面积为S=6.0×102 m2,若探测器总质量为M=60 kg,光速c=3.0×108 m/s,那么探测器得到的加速度大小最接近(根据量子理论,光子不但有能量,而且有动量,光子动量的计算式为p=eq \f(h,λ),其中h是普朗克常量,λ是光子的波长)( )
A.1.0×10-3 m/s2 B.1.0×10-2 m/s2 C.1.0×10-1 m/s2 D.1.0 m/s2
【答案】A
【解析】设探测器每秒每平方米薄膜面积上有n个光子被反射,则有nheq \f(c,λ)=E,设面积为S的薄膜受到光子的压力为F,由动量定理可知Ft=2Np=2Neq \f(h,λ),其中总光子数N=nS,t=1.0 s,加速度为a=eq \f(F,M),由以上各式可得a=eq \f(2ES,cMt)=1.0×10-3 m/s2,选项A正确.
2、如图所示,O点是近地点,Ⅰ是地球同步卫星轨道,Ⅱ是从地球上发射火星探测器的转移轨道,Ⅲ是火星探测器在近火星点P制动后的圆形轨道,M点是Ⅰ、Ⅱ轨道的交点,则( )
A.火星探测器和地球同步卫星在M点的速度相等
B.火星探测器在P点制动后进入轨道Ⅲ运行时的速度约等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C.火星探测器在O点的速度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D.火星探测器刚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一定等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答案】B
【解析】火星探测器从M点飞离地球,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火星探测器和地球同步卫星在M点的速度一定不相等,A项错误;火星探测器在P点制动后绕火星做圆周运动,轨道为近火星轨道,故制动后的速度约为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B项正确;火星探测器经近地点O后做离心运动,可知在O点的速度大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C项错误;由题可知,火星探测器在靠近火星阶段的运动轨道不是圆周,需减速做向心运动,所以刚运动到P点时的速度一定大于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D项错误。故选B。
3、如图所示,乒乓球的发球器安装在水平桌面上,竖直转轴OO′距桌面的高度为h,发射器O′A长度也为h。打开开关后,可将乒乓球从A点以初速度v0水平发射出去,其中。设发射出的所有乒乓球都能落到桌面上,乒乓球自身尺寸及空气阻力不计。若使该发球器绕转轴OO′在90º角的范围内来回缓慢水平转动,持续发射足够长时间后,乒乓球第一次与桌面相碰区域的最大面积S是( )
A.8πh2B.4πh2C.6πh2D.2πh2
【答案】B
【解析】平抛运动的时间,当速度最大时水平位移,当速度最小时水平位移,故圆环的半径为3h≤r≤5h,乒乓球第一次与桌面相碰区域的最大面积S=π[(5h)2﹣(3h)2]=4πh2,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4、一带负电的微粒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x轴正方向运动,其电势能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0~x1段是曲线,x1~x2段是平行于x轴的直线,x2~x3段是倾斜直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x1段电势逐渐升高 B.0~x1段微粒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C.x2~x3段电场强度减小 D.x2处的电势比x3处的电势高
【答案】B
【解析】电势能Ep=φq,由于微粒带负电,0~x1段电势能变大,所以电势降低,A错误;根据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关系|ΔEp|=E|q|Δx,图象斜率的大小反映场强大小,0~x1段图象斜率变小,场强变小,受力减小,加速度逐渐变小,B正确;x2~x3段斜率不变,场强不变,C错误;x2到x3,电势能减小,微粒带负电,所以电势增大,D错误.
5、“通过观测的结果,间接构建微观世界图景”是现代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通过光电效应实验确定了光具有粒子性。弗兰克-赫兹实验是研究汞原子能量是否具有量子化特点的重要实验。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灯丝K发射出初速度不计的电子,K与栅极G间的电场使电子加速,GA间加有0.5V电压的反向电场使电子减速,电流表的示数大小间接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能到达A极电子的多少。在原来真空的容器中充入汞蒸汽后,发现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如图2所示。科学家猜测电流的变化与电子和汞原子的碰撞有关,玻尔进一步指出该现象应从汞原子能量量子化的角度去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1
图2
汞蒸汽
A.汞原子基态和第一激发态的能级之差可能是4.9eV
B.KG间电压低于4.9V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反向电压到达A极
C.KG间电压在5~10V之间时,出现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的一段图线,是因为单位时间使汞原子发生跃迁的电子个数增加
D.即使KG间电压高于4.9V,电子也存在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答案】C
【解析】因为KG间电压U每升高4.9V时,电流表的示数I就会显著下降,这说明电子经过加速后获得的动能正好达到汞原子跃迁的最低能量,也就是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能量,所以A选项正确。当KG间的电压低于4.9 V时,电子在KG间被加速而获得的能量低于4.9 eV。电子与汞原子碰撞时,不能使汞原子跃迁到激发态。同时电子不会因为碰撞而损失能量,电子能量越高越容易克服GA间的反向电压抵达A极,因此电流随着 KG间电压的升高也越来越大,B选项正确。当KG间电压在5~10V之间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上升,是因为电子在KG空间与汞原子碰撞而转移掉4.9 eV的能量后,还留有足够的能量,又能克服反向电压从G极到达A极,电流又上升了,所以C选项错误。因为原子不是实心体,所以当电子进入汞原子内部时,即使KG间电压高于4.9V,电子也存在着始终不与汞原子发生碰撞的可能性,D选项正确。该题问错误的选项,所以答案应选C。
6、某温度检测、光电控制加热装置原理如图所示.图中RT为热敏电阻(随温度升高阻值减小),用来探测加热电阻丝R的温度,RG为光敏电阻(随光照强度增大阻值减小),接收小灯泡L的光照,除RT、RG外,其他电阻均为定值电阻.当R处温度降低时( )
A.L变亮 B.通过R3的电流减小
C.E2的路端电压增大 D.R消耗的功率减小
【答案】BC
【解析】当R处温度降低时,热敏电阻RT阻值变大,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左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减小,小灯泡L的光照强度减小,光敏电阻RG的阻值变大,对右侧电路,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右侧电路中的电源E2的路端电压变大,R两端电压变大,通过R的电流也变大,R消耗的功率变大,通过R3的电流变小,B、C正确.
7、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光滑斜面上粘贴有一厚度不计、宽度为d=0.2 m的橡胶带,橡胶带的上表面与斜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上、下边缘与斜面的上、下边缘平行,橡胶带的上边缘到斜面顶端的距离为L=0.4 m.现使质量为m=1 kg、宽度为d的薄矩形板上边缘与斜面顶端平齐且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已知矩形板与橡胶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矩形板由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到下滑到完全离开橡胶带的过程中(此过程矩形板始终在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为Ff=4 N
B.矩形板的重力做功为WG=3.6 J
C.产生的热量为Q=0.8 J
D.矩形板的上边缘穿过橡胶带下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eq \f(2\r(35),5) m/s
【答案】BCD
【解析】矩形板在滑过橡胶带的过程中对橡胶带的正压力是变化的,所以矩形板受到的摩擦力是变化的,故A错误;重力做功WG=mg(L+d)sin θ=3.6 J,所以B正确;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功Q=2×eq \f(1,2)μmgcs θ·d=0.8 J,所以C正确;对全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WG-Q=eq \f(1,2)mv2-0,解得v=eq \f(2\r(35),5) m/s,所以D正确.
8、如图甲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内分布着垂直于斜面的匀强磁场,以垂直于斜面向上为磁感应强度正方向,其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所示。质量为m的矩形金属框从t=0时刻由静止释放,t3时刻的速度为v,移动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为g,在金属框下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1~t3时间内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不变
B.0~t3时间内金属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0~t3时间内金属框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直线运动
D.0~t3时间内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为mgLsin θ-mv2
【答案】AB
【解析】t1~t3时间内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先垂直于斜面向上减小,后垂直于斜面向下增大,根据楞次定律可知,金属框中的电流方向不变,选项A正确;0~t3时间内,金属框的ab边与cd边所受安培力等大反向,金属框所受安培力为零,则所受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大小为mgsinθ,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选项B正确,C错误;0~t3时间内,金属框所受的安培力为零,金属框的机械能守恒,有mgLsinθ=eq \f(1,2)mv2,故金属框中产生的焦耳热不等于mgLsinθ-eq \f(1,2)mv2,选项D错误.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1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1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9.(6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一斜面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边缘,斜面足够长,斜面上一辆总质量为m1(含里面放着的若干个质量均为m0的钩码)的小车通过轻绳跨过斜面顶端的固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钩码相连。斜面底端固定的位移传感器可以测定小车离斜面底端的位移x,并可以用计算机描述出a-t图像和x-t2图像(t为小车运动时间),还可以计算图像的斜率。某时刻,调节斜面倾角,当倾角为时,释放小车和钩码,给小车沿斜面向上的初速度,测得运动后的小车的x-t图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小车受斜面的阻力与车对斜面的压力成正比,不计其他的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1)小车受斜面的阻力与车对斜面的压力之比等于_______________;
(2)从小车里每次拿出不同数量的钩码挂到m2的下方,测得每次由静止释放小车的x-t2图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均为倾斜的直线。那么当转移n个钩码时,若小车的加速度a大小为_____,则验证了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是符合牛顿运动定律的;
(3)在(2)的实验中,当转移的钩码个数n=2时,则小车的x-t2图像的斜率等于______。
【答案】 (2分) (2分) (2分)
【解析】(1)设小车斜面的阻力与车和斜面间压力之比为,小车匀速运动,有
解得
(2)当转移n个钩码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若符合牛顿运动定律,则有
解得
(3)x-t2图像的斜率,当转移的钩码个数n=2时,有
10.(9分)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所测的金属导体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其横截面为空心的等边三角形,外等边三角形的边长是内等边三角形边长的2倍,内三角形为中空.为了合理选用器材设计测量电路,他先用多用表的欧姆挡“×1”按正确的操作步骤粗测其电阻,指针如图乙,则读数应记为________ Ω.
现利用实验室的下列器材,精确测量它的电阻R,以便进一步测出该材料的电阻率ρ:
A.电源E(电动势为3 V,内阻约为1 Ω)
B.电流表A1(量程为0~0.6 A,内阻r1约为1 Ω)
C.电流表A2(量程为0~0.6 A,内阻r2=5 Ω)
D.最大阻值为10 Ω的滑动变阻器R0
E.开关S,导线若干
(1)请在图丙虚线框内补充画出完整、合理的测量电路图.
(2)先将R0调至最大,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0,记下各电表读数,再改变R0进行多次测量.在所测得的数据中选一组数据,用测量量和已知量来计算R时,若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则该金属导体的电阻R=________.
(3)该同学用直尺测量导体的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了外三角形的边长a.测边长a时,螺旋测微器读数如图丁所示,则a=________ mm.用已经测得的物理量I1、I2、L、a及题中所给物理量可得到该金属材料电阻率的表达式为ρ=________.
【答案】6(2分) (1)电路图见解析图(2分) (2)eq \f(I2r2,I1-I2)(2分)
(3)5.665(5.663~5.667)(1分) eq \f(3\r(3)a2I2r2,16L(I1-I2))(2分)
【解析】多用电表读数为:6×1 Ω=6 Ω;
(1)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2)由欧姆定律可知:I2r2=(I1-I2)R,解得R=eq \f(I2r2,I1-I2);
(3)螺旋测微器读数a=5.5 mm+0.01 mm×16.5=5.665 mm;
导体的截面积S=eq \f(\r(3),4)a2-eq \f(\r(3),4)=eq \f(3\r(3),16)a2,则根据欧姆定律R=ρeq \f(L,S),解得ρ=eq \f(3\r(3)a2I2r2,16L(I1-I2)).
11.(13分)如图所示,钩码A和B分别系在一条跨过定滑轮的软绳两端,钩码质量均为M=0.5kg,在A的上面套一个比它大一点的环形金属物块C,A、C不粘连。在距地面为h1=0.4m处有一宽度略比A大一点的狭缝,钩码A能通过狭缝,环形金属块C不能通过。开始时A距离狭缝的高度为h2=0.1m,放手后,A、B、C从静止开始运动。测得钩码A通过狭缝后到落地用时t1=0.4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求:
(1)钩码A通过狭缝的速度;
(2)金属块C的质量m和刚放手时绳上的拉力;
(3)若通过改变B钩码的质量,使A钩码到达地面的速度为零,则B钩码的质量mB是多少?
【答案】(1)1m/s (2)1kg 7.5N (3)
【解析】(1)对A、B组成系统,由运动学可知:(2分)
(2)对A、B、C三物体组成系统:根据运动学公式(1分)
解得 (1分)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 (1分)
解得(1分)
对钩码B,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1分)
解得 (1分)
(3)对A、B、C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知: (1分)
又根据运动学公式 (1分)
对A、B组成系统,由牛顿第二定律知:(1分)
同理根据运动学公式 (1分)
联立上各式解得:(1分)
12.(19分)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坐标系内,以原点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圆外有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A点坐标为(0,-R)。
(1)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某一速率沿纸面从A点沿y轴正方向射入圆形磁场。求:
Ⅰ.若粒子入射速率为,画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
Ⅱ.若粒子再次回到A点的时间为(n>2且n为整数),求粒子入射速度vn满足的关系;
(2)若一中性微粒原本静止在A点,某时刻突然分裂为P、Q两带电微粒,质量分别为m、2m。其中P微粒电荷量为q(q>0),速度沿y轴正向。判断P、Q能否相撞,若相撞求经过多久相撞,及撞击点位置坐标(不计粒子重力和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1)Ⅰ.见解析;Ⅱ.(且n为整数);(2)见解析
【解析】(1)Ⅰ.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1分),(1分)
联立可得得(1分)
轨迹如图所示
Ⅱ.
(1分)
(取正整数)(1分)
(1分)
代入得(2分)
可得(且n为整数)(1分)
(2)对P有(1分),(1分)
由动量守恒有(1分)
对Q有(1分),(1分)
运动半径相同,可画出运动轨迹
可知必然相碰(2分)
得(1分)
由几何关系可知相遇点坐标为(2分)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给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0分)
A.在LC回路产生电磁振荡的过程中,回路中电流最小时刻,回路中电场能最大
B.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产生变化的磁场
C.电磁波不可能是纵波
D.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和医院“B超”中的超声波传播速度相同
E.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要大于医院“CT”中的X射线波长
【答案】ACE
【解析】在LC震荡电路中,当电容器在放电过程,电场能在减小,磁场能在增加,回路中电流在增加,电容器上的电量在减少,A正确。电流越大时,振荡电流越大,L中的磁通量也越大,A正确;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均匀变化的电场产生恒定的磁场,B错误;电磁波是横波,不是纵波,C正确;太阳光中的可见光属于电磁波,而“B超”中的超声波属于机械波,它们的传播速度不同,D错误;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波长比X射线波长大得多,E正确。
(2)(10分)横截面积处处相同的U形玻璃管竖直放置,左端封闭,右端开口.初始时,右端管内用h1=4 cm的水银柱封闭一段长为L1=9 cm的空气柱A,左端管内用水银封闭有长为L2=14 cm的空气柱B,这段水银柱左右两液面高度差为h2=8 cm,如图3甲所示.
已知大气压强p0=76.0 cmHg,环境温度不变.
(1)求初始时空气柱B的压强(以cmHg为单位);
(2)若将玻璃管缓慢旋转180°,使U形管竖直倒置(水银未混合未溢出),如图乙所示.当管中水银静止时,求左右两水银柱液面高度差h3.
【答案】 (1)72 cmHg (2)12 cm
【解析】 (1)初始时,空气柱A的压强为pA=p0+ρgh1(1分)
而pB+ρgh2=pA(1分)
联立解得空气柱B的压强为pB=72 cmHg;(1分)
(2)U形管倒置后,空气柱A的压强为pA′=p0-ρgh1(1分)
空气柱B的压强为pB′=pA′+ρgh3(1分)
空气柱B的长度L2′=L2-eq \f(h3-h2,2)(1分)
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BL2=pB′L2′(2分)
联立解得h3=12 cm.(2分)
1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某小组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后,为进一步探究,将单摆的轻质细线改为刚性重杆.通过查资料得知,这样做成的“复摆”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2π eq \r(\f(Ic+mr2,mgr)),式中Ic为由该摆决定的常量,m为摆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r为转轴到重心C的距离.如图甲,实验时在杆上不同位置打上多个小孔,将其中一个小孔穿在光滑水平轴O上,使杆做简谐运动,测量并记录r和相应的运动周期T;然后将不同位置的孔穿在轴上重复实验,实验数据见表,并测得摆的质量m=0.50 kg.
(1)由实验数据得出图乙所示的拟合直线,图中纵轴表示________.
(2)Ic的国际单位为________,由拟合直线得到Ic的值为__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1)T2r (2)kg·m2 0.17 (3)不变
【解析】(1)由T=2π eq \r(\f(Ic+mr2,mgr)),可得T2r=eq \f(4π2Ic,mg)+eq \f(4π2,g)r2,所以图中纵轴表示T2r.
(2)Ic单位与mr2单位一致,因为mr2的国际单位为kg·m2,所以Ic的国际单位为kg·m2;
结合T2r=eq \f(4π2Ic,mg)+eq \f(4π2,g)r2和题图中的截距和斜率,解得Ic的值约为0.17.
(3)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是通过求斜率eq \f(4π2,g)得到的,与质量无关,所以若摆的质量测量值偏大,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不变.
(2)(10分)如图所示,ABCD是某种透明材料的截面,AB面为平面,CD面是半径为R的圆弧面,O1O2为对称轴,一束单色光从O1点斜射到AB面上折射后照射到圆弧面上E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已知单色光在AB面上入射角α的正弦值为eq \f(\r(3),3),DO2⊥CO2,透明材料对单色光的折射率为eq \f(2\r(3),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求:
(1)O1O2与O2E的夹角θ的大小;
(2)光在透明材料中传播的时间(不考虑光在BC面的反射)。(结果可以用根号表示)
【答案】 (1)30° (2)eq \f(\r(2)+1R,\r(3)c)
【解析】 本题通过直线和曲线界面的组合考查光的折射和反射问题。
(1)由折射定律有n=eq \f(sin α,sin r)(2分) 可得r=30°,(1分)
光在圆弧面上E点刚好发生全反射,因此有sin C=eq \f(1,n)=eq \f(\r(3),2),(1分)
临界角C=60°,由几何关系可知r+θ=C,θ=30°。(1分)
(2)由几何关系知O1E=R,光在E点的反射光线EF平行于AB,则EF=Rsin 45°-Rsin 30°(1分)
EF=eq \f(\r(2)-1R,2)(1分),
光在材料中传播的速度为v=eq \f(c,n)=eq \f(\r(3),2)c(1分)
因此材料中传播时间为t=eq \f(O1E+EF,v)=eq \f(\r(2)+1R,\r(3)c)(2分)。
r/m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T/s
2.11
2.14
2.20
2.30
2.43
2.64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九):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九),文件包含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九解析版docx、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九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八):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八),文件包含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八解析版docx、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八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六): 这是一份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六),文件包含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六解析版docx、2022年全国高考物理考前冲刺押题卷六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