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专题练习(无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力学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专题练习(无答案),共9页。
中考总复习 力学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实验 专题练习
1.小明和小华在观看冰壶比赛时,小明说:选手在推壶时,一直用力,所以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小华说:在冰壶离手向前滑行时,没有推力,所以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他俩设计了如下实验,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探究各自的猜想:
(1)在实验过程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是为了让小车到达斜面底部的______相同;
(2)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______;
(3)小车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滑行,最后静止的位置如图所示,从实验中可以得到:水平面对小车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减小的越慢,小车前进的越远;进一步推理可得:如果水平面无阻力,小车将做______运动;
结论:力是______(选填“维持物体运动”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在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让小车从同样的斜面上滑下, 观察、比较小车沿不同平面的运动情况:
(1)实验时要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
(2)车滑到平面后由于______而继续运动;
(3)分析现象发现小车在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什么:______;
(4)小车在较平滑的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远,由此推想是:如果没有摩擦,即小车水平方向不受力,小车将作______。这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转换法、理想模型法、实验推理法);
(5)牛顿第一定律不可以用实验来直接验证的原因是_______
3.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三次实验现象如下图所示,比较小车沿水平面运动的距离。
请你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应使小车从斜面上的______处释放,目的是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______;
(2)三次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摩擦力最大的是第______次,这说明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______有关;
(3)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______运动;
(4)该实验能够得出结论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C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4.小华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___________滑下;
(2)小车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 小车的重力和___________;
(3)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4)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 ___________力来维持(选填“需要”、“不需要”);
(5)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________。(填序号)
A.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B.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
C.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
5.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要固定斜面,并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选填“同一”或“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
(2)分析小车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______,由此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运动的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
(3)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 (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4)不考虑空气阻力,三次实验中小车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在小车凹槽中放入质量不同的砝码,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撞击放置在水平面上的同一位置处的木块,可探究物体的________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6.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小车分别停在如图甲、乙、丙所示的位置。
(1)请你找出图甲装置有一处错误是_________,实验时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从而改变小车受到的阻力,小车在水平面运动的距离反映的是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小车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大小
B.阻力对小车运动情况的影响
(2)让小车三次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的目的是_________;
(3)小明调试实验装置时,将小车从斜面上A处(图中未标出)滑下,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下去。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小车仍从斜面A处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C.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A处滑下
D.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A处以下位置滑下
7.关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问题,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依次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三种情况下的运动如图所示。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获得的速度大小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本实验中的“阻力”是指小车受到的______;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基础上,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______(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其符合逻辑的科学推理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
(5)实验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受______(选填“平衡”或“非平衡)力。
8.小菲同学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时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目的是_____________;改变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阻力大小的方法:_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远,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_______(选填“快”或“慢”);
(3)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_______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一架在空中水平向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上,自由落下了一颗炸弹,下列给出了几种炸弹落地前与飞机关系的情形,如图2所示,请你作出正确的选择:
①不计空气对炸弹的阻力,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图;
②实际上,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炸弹与飞机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图。
9.相关资料表明,大部分重大交通事故是汽车超载、超速造成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由此想到运动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其质量和速度有关,于是决定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实验过程如图,其中h1=h3>h2,mA=mB<mC。
(1)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要控制小球到达水平面起始端的速度相同,则应让小球从斜面________由静止开始滚下;
(2)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选择甲、乙、丙三次实验中的________进行比较;
(3)实验中,动能的大小是通过________来反映的;
(4)完成上述实验后,兴趣小组的同学想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过程如图:丁、戊、己三次实验中是通过改变接触面________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实验中发现,接触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________,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运动物体如果不受力,将保持________运动状态。
10.如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实验时小车每次都自斜面顶端从静止滑下,目的是让小车到达水平物体表面时运动的________相同;
(3)由图示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___。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________(选填“受平衡力”、“受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4)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实验时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这个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
11.理想实验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如图1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作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假如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用序号①②③④来表示);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_(选填字母);
A.①是事实,②③是推论,④是假设
B.②是事实,①③是推论,④是假设
C.③是事实,①②是推论,④是假设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3)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2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的______表现出来;
(4)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______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______,同时保持接触面的______不变。
12.如图所示,在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观察和比较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距离。
(1)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到达水平面时的______相同;
(2)如图甲所示,第二次实验,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刚好滑到了棉布最右端,接下来改在木板上实验,最合理的操作方法是______;
A.减轻小车的质量
B.减小斜面的倾角
C.降低小车释放的高度
D.增加木板的长度
(3)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短,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_____,运动越远。由此推理:如果水平面对小车完全没有摩擦,小车将做______;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4)通过上面的探究,当篮球飞到空中A点时,如图乙所示,若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则篮球的运动轨迹是______(选填图中数字)。
13.小明利用图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进行了如下操作:
步骤一: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步骤二: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步骤三: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上述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有问题的实验步骤是:______(选填“步骤一”、“步骤二”或“步骤三”) 。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______;
(2)对比两次正确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______。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采用的方法是______法;
(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______运动。物体受到阻力为零时的运动状态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只能去推理、假想,这是物理实验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叫______实验法。
14.小明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步骤:
A.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中部由静止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项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并记录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以上实验步骤中,错误的一个是 _______ (填实验步骤)。该操作不能实现 _______ 的实验要求。
(2) 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乙、丙所示。分析实验现象可知,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速度的减小是因为受到 ________ (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物体受到的阻力越 _________ (选填“大”或“小”),速度减小得越慢。由此推理得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 _________ 运动状态。
(3) 本实验中对较多的实验事实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总结出一条定律,以下实验中研究方法与之完全相同的是__________ 。
A.利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速度 B.利用真空罩探究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
C.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D.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5.如图所示,甲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滚下,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滑动;乙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让大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H由静止滚下,在水平木板上碰到同一位置同一木块后一起滑动。
(1)在甲、乙实验中,都让研究对象(小车或钢球)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h或H)由静止滚下的目的是在同一个实验中使研究对象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______相同;
(2)在甲实验中,观察到: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滑动的距离不相同。由此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做______运动,可说明力是______(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4)乙实验中木块滑动的距离越长,说明钢球具有的动能越______;
(5)若乙实验中木板表面绝对光滑,则______(选项“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专练——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及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17)附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实验09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原卷版),共9页。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实验09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解析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