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01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02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03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共24页。

    1. 在实数-、0、、2中,最小的实数是( )
    A.B.0C.D.2

    2. 二次根式3+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x的取值范围是( )
    A.x≠−3B.x≥3C.x≤−3D.x≥−3

    3. 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2+5=7B.32−2=3C.2×5=10D.25=510

    4. 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1,2,3B.5,12,13C.1,1,3D.6,7,8

    5.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20cm,AB≠AD,AC、BD相交于点0,EO⊥BD交AD于点E,则△ABE的周长为( )
    A.4cmB.6cmC.8cmD.10cm

    6. 一棵高为16m的大树被台风刮断,若树在离地面6m处折断,则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 )处.
    A.5mB.7mC.8mD.10m

    7. 如图,在△ABC中,点E,D,F分别在边AB,BC,CA上,且DE // CA,DF // BA.下列四个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BAC=90∘,那么四边形AEDF是矩形
    C.如果AD平分∠BA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D.如果AD⊥BC,那么四边形AEDF是菱形

    8. 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O点,E,F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连接EF.若EF=3,BD=4,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

    A.5B.46C.47D.20

    9. 将正整数1至2018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表,
    平移表中带阴影的方框,方框中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2019B.2018C.2016D.2013

    10.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为边BC上的一点,MN⊥BC交BD于点N,连接AM交BD于点E,F为DN中点,连接AF.有下列说法:①BN=BM;②∠BAF=∠AEF;③BE2+DF2=EF2;④AB−MN=DF.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1个B.2个C.3个D.4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23)2=________.

    在Rt△ABC中,∠C=90∘,AC=4cm,BC=3cm,AB边上的高是________cm.

    已知x=−1,则代数式x2+5x−6的值是________.

    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中,∠DAC=65∘,点E是CD上一点,BE交AC于点F,将△BCE沿B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C′处,则∠AFC′=________.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A、C的坐标分别为(10, 0),(0, 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点P的坐标为________.


    如图,△ABC是∠C=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点P为△ABC外一点,CP=,BP=3,则AP的最大值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证明过程

    计算:
    (1)-(-)

    (2)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分别按下列要求画三角形.(不需要写画法).

    (1)在图1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0;

    (2)在图2中,画一个三角形ABC,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AC=,并计算AC边上的高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

    如图,在△ABC中,D为BC上一点,且AB=5,BD=3,AD=4,且△ABC的周长为18,求AC的长和△ABC的面积.


    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DE // AC,CE // BD.

    (1)求证:四边形OCED是菱形;

    (2)若AD=2CD,菱形OCED面积是15,求AC的长.

    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 // BC,∠A=∠B=90∘,AD=9cm,AB=3cm,BC=11cm,动点P从A开始沿AD边向点D以xcm/s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CB边向点B以ycm/s的速度运动,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端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x=1,y=2,且运动使得线段PQ=DC,求t的值;

    (2)若运动使得PQ恰好垂直平分线段BD,求x:y的值.

    如图1,在△ABC中,AF,BE分别是中线,且相交于点P.记AB=c,BC=a,AC=b.

    (1)求证:AP=2PF,BP=2PE;

    (2)如图2,若AF⊥BE于P,试探究a、b、c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3,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F、G分别是AD、BC、CD的中点,BE⊥EG,AD=,AB=6,求AF的长.

    如图1,在矩形ABCD中,E是CB延长线上一个动点,F、G分别为AE、BC的中点,FG与ED相交于点H
    (1)求证:HE=HG;

    (2)如图2,当BE=AB时,过点A作AP⊥DE于点P连接BP,求PE−PAPB的值;

    (3)在(2)的条件下,若AD=2,∠ADE=30∘,则BP的长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18-2019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下列各题中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
    1.
    【答案】
    A
    【考点】
    算术平方根
    实数大小比较
    【解析】
    先根据实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比较大小,即可得出选项.
    【解答】
    ∵ -<0<,
    ∴ 最小的实数是-,
    2.
    【答案】
    D
    【考点】
    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解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
    解:二次根式3+x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则3+x≥0,
    解得:x≥−3,
    故选D.
    3.
    【答案】
    C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
    按照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A、2和5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故A错误;
    B、32−2=(3−1)2=22,故B错误;
    C、2×5=2×5=10,故C正确;
    D、25=25=105,故D错误.
    故选C.
    4.
    【答案】
    B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对的角为直角.由此判定即可.
    【解答】
    解:A,因为12+22≠3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因为52+122=132,所以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因为12+12≠(3)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D,因为62+72≠82,所以三条线段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BE=DE,再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计算△ABE的周长.
    【解答】
    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OB=OD,
    ∵ EO⊥BD,
    ∴ EO为BD的垂直平分线,
    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得:BE=DE,
    ∴ △ABE的周长=AB+AE+DE=AB+AD=12×20=10.
    故选:D.
    6.
    【答案】
    C
    【考点】
    勾股定理的应用
    【解析】
    首先设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x米,根据勾股定理可得62+x2=(16−6)2,再解即可.
    【解答】
    解:设树顶端落在离树底部x米,由题意得:
    62+x2=(16−6)2,
    解得:x=8.
    故选:C.
    7.
    【答案】
    D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菱形的判定
    矩形的判定
    【解析】
    由DE // CA,DF // B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据此可以判断A正确,又有∠BAC=90∘,根据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EDF是矩形;故可以判断B选项,如果AD平分∠BAC,那么∠EAD=∠FAD,又有DF // BA,可得∠EAD=∠ADF,进而知∠FAD=∠ADF,AF=FD,那么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AEDF是菱形;如果AD⊥BC且当AB=AC时,那么AD平分∠BAC,则可得四边形AEDF是菱形,故知D选项不正确.
    【解答】
    由DE // CA,DF // BA,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又有∠BAC=90∘,根据有一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可得四边形AEDF是矩形.故A、B正确;
    如果AD平分∠BAC,那么∠EAD=∠FAD,又有DF // BA,可得∠EAD=∠ADF,
    ∴ ∠FAD=∠ADF,
    ∴ AF=FD,那么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得四边形AEDF是菱形,故C正确;
    如果AD⊥BC且AB=AC,那么AD平分∠BAC,可得四边形AEDF是菱形.只有AD⊥BC,不能判断四边形AEDF是菱形,故D选项错误.
    8.
    【答案】
    C
    【考点】
    菱形的性质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勾股定理
    【解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AC⊥BD,OA=12AC,OB=12BD=2,证出EF是△ABC的中位线,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AC=2EF=23,得出OA=3,由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求出菱形的周长.
    【解答】
    解:∵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AB=BC=CD=AD,AC⊥BD,
    OA=12AC,OB=12BD=2,
    ∴ ∠AOB=90∘,
    ∵ E,F分别是AB,BC边上的中点,
    ∴ EF是△ABC的中位线,
    ∴ AC=2EF=23,
    ∴ OA=3,
    ∴ AB=OA2+OB2=7,
    ∴ 菱形ABCD的周长=4AB=47.
    故选C.
    9.
    【答案】
    D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其他问题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
    设中间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x−1、x+1,进而可得出三个数之和为3x,令其分别等于四个选项中数,解之即可得出x的值,由x为整数、x不能为第一列及第八列数,即可确定x值,此题得解.
    【解答】
    解:设中间数为x,则另外两个数分别为x−1,x+1,
    所以三个数之和为(x−1)+x+(x+1)=3x.
    根据题意得:3x=2019,3x=2018,3x=2016,3x=2013,
    解得:x=673,x=67223(舍去),x=672,x=671.
    ∵ 673=84×8+1,
    ∴ 2019不合题意,舍去;
    ∵ 672=84×8,
    ∴ 2016不合题意,舍去;
    ∵ 671=83×8+7,
    ∴ 三个数之和为2013.
    故选D.
    10.
    【答案】
    D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①证明△MN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BN=BM;
    ②作辅助线,构建全等三角形,证明△ADF≅△CDF和Rt△AFG≅Rt△FCH(HL),从而得△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得:∠BAF=∠AEF;
    ③将△AF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BF′,得DF=BF′,∠ABF′=∠ADF=45∘,AF=AF′,证明△F′AE≅△FAE,则EF=EF′,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结论;
    ④作辅助线,构建等腰直角三角形,证明△FDR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FR=DF,所以FR=CM,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结论.
    【解答】
    ①∵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DBC=45∘,
    ∵ MN⊥BC,
    ∴ ∠BMN=90∘,
    ∴ △MN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BM=MN,
    ∴ BN=BM;
    故①正确;
    ②过F作GH⊥BC于H,交AD于G、FC,
    ∵ AD // BC,
    ∴ GH⊥AD,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AD=BC,∠ADF=∠CDF=45∘,
    ∵ DF=DF,
    ∴ △ADF≅△CDF,
    ∴ AF=CF,
    ∵ ∠FDG=45∘,∠FGD=90∘,
    ∴ △FG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FG=DG=CH,
    ∴ Rt△AFG≅Rt△FCH(HL),
    ∴ ∠FAG=∠CFH,
    ∵ MN // FH // DC,F是DN的中点,
    ∴ MH=CH,
    ∵ FH⊥CM,
    ∴ FM=FC,
    ∴ ∠MFH=∠CFH=∠FAG,
    ∵ ∠AGF=∠FAG+∠AFG=∠MFH+∠AFG=90∘,
    ∴ ∠AFM=90∘,
    ∵ AF=FC=FM,
    ∴ △AF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MAF=45∘,
    ∵ ∠BAF=∠BAM+∠MAF=∠BAM+45∘,
    ∠AEF=∠BAM+∠ABE=∠BAM+45∘,
    ∴ ∠BAF=∠AEF;
    故②正确;
    ③∵ AD=AB,∠DAB=90∘,
    ∴ 将△AFD绕点A顺时针旋转90∘至△ABF′,
    ∴ △AFD≅△AF′B,
    ∴ DF=BF′,∠ABF′=∠ADF=45∘,
    ∴ ∠EBF′=45∘+45∘=90∘,
    ∴ EF​′2=BF​′7+BE2=DF2+BE3,
    ∵ ∠F′AE=∠F′AB+∠BAE=∠FAD+∠BAE=45∘=∠EAF,AN=AN,
    ∴ △F′AE≅△FAE,
    ∴ EF=EF′,
    ∴ EF2=BE2+DF2;
    故③正确;
    ④过F作FR⊥CD,垂足为P,连接DR,
    ∵ ∠FDP=45∘,
    ∴ ∠DFP=45∘,
    ∴ FP=PD=PR,
    ∴ ∠FDR=90∘,△FDR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FR=DF,
    ∵ FR=2FP,CM=5CH=2FP,
    ∴ FR=CM,
    ∵ AB=CB,BM=MN,
    ∴ CM=BC−BM=AB−BM=AB−MN,
    ∴ AB−MN=DF,
    故④正确;
    本题正确的结论有:①②③④,4个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
    【答案】
    12
    【考点】
    实数的运算
    【解析】
    按照二次根式的乘方计算.
    【解答】
    解:(23)2=4×3=12.
    【答案】
    2.4
    【考点】
    勾股定理
    【解析】
    根据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
    【解答】
    解:∵ Rt△ABC中,∠C=90∘,AC=4cm,BC=3cm,∴ AB=AC2+BC2=5,
    ∵ 直角三角形的面积=12×两直角边的积=12×斜边×斜边上的高.
    ∴ 设AB边上的高为x,则4×3=5x,解得x=2.4,
    ∴ AB边上的高是2.4cm.
    【答案】
    3−5
    【考点】
    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
    直接把x的值代入原式进而求出答案.
    【解答】
    ∵ x=−1,
    ∴ x5+5x−6
    =(−1)2+2(−1)−5
    =5+1−7+5
    =3−8.
    【答案】
    40∘
    【考点】
    矩形的性质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解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ACD,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判断出四边形BCEC′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EC=45∘,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求出∠BFC,再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可得∠BFC′=∠BFC,然后根据平角等于18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 矩形ABCD,∠DAC=65∘,
    ∴ ∠ACD=90∘−∠DAC=90∘−65∘=25∘,
    ∵ △BCE沿BE折叠,点C恰好落在AB边上的点C′处,
    ∴ 四边形BCEC′是正方形,
    ∴ ∠BEC=45∘,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BFC=∠BEC+∠ACD=45∘+25∘=70∘,
    由翻折的性质得,∠BFC′=∠BFC=70∘,
    ∴ ∠AFC′=180∘−∠BFC−∠BFC′=180∘−70∘−70∘=40∘.
    【答案】
    (2, 4)或(3, 4)或(8, 4)
    【考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勾股定理
    坐标与图形性质
    矩形的性质
    【解析】
    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有三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
    【解答】
    (2)如答图②所示,OP=OD=5.
    过点P作PE⊥x轴于点E,则PE=4.
    在Rt△POE中,由勾股定理得:OE=OP2−PE2=52−42=3,
    ∴ 此时点P坐标为(3, 4)(1)(3)如答图③所示,PD=OD=5,点P在点D的右侧.
    过点P作PE⊥x轴于点E,则PE=4.
    在Rt△P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PD2−PE2=52−42=3,
    ∴ OE=OD+DE=5+3=8,
    ∴ 此时点P坐标为(8, 4).
    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2, 4)或(3, 4)或(8, 4)(2)故答案为:(2, 4)或(3, 4)或(8, 4);
    【答案】
    5
    【考点】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
    过点C作CQ⊥CP,且CQ=CP,连接AQ,PQ,证明△ACQ≅△BC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Q=BP=3,CQ=CP=,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PQ的长度,进而根据AP≤AQ+PQ,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过点C作CQ⊥CP,且CQ=CP,PQ,
    ∵ ∠ACQ+∠BCQ=∠BCP+∠BCQ=90∘,
    ∴ ∠ACQ=∠BCP,
    在△ACQ和△BCP中,

    △ACQ≅△BCP(SAS),
    ∴ AQ=BP=3,CQ=CP=2,
    PQ==2,
    AP≤AQ+PQ≤6+2=5.
    AP的最大值为2.
    三、解答题(共8小题,共72分)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证明过程
    【答案】
    原式=2+-+
    =3-;
    原式=+-
    =+−2.
    【考点】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
    (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化简即可.
    【解答】
    原式=2+-+
    =3-;
    原式=+-
    =+−2.
    【答案】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AB // CD.
    ∵ 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 AE=BE=12AB,DF=12CD,
    ∴ BE=DF.
    ∴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解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B=CD,AB // CD,证出BE=DF,即可得出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解答】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B=CD,AB // CD.
    ∵ 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 AE=BE=12AB,DF=12CD,
    ∴ BE=DF.
    ∴ 四边形EBFD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
    在图1中的正方形即为所求,它的面积是10;
    【考点】
    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
    勾股定理
    二次根式的应用
    【解析】
    (1)根据网格利用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在图1中,画一个正方形,使它的面积是10;
    (2)在图2中,根据网格即可画一个三角形ABC,使它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AC=,进而可以计算出AC边上的高.
    【解答】
    在图1中的正方形即为所求,它的面积是10;
    在图2中,三角形ABC即为所求,
    它的三边长分别为:AB=、BC=,
    ∵ ()​2+()​2=()​2,
    ∴ △ABC是直角三角形,
    设AC边上的高为ℎ,
    ∴ S△ABC=AC×ℎ=
    即ℎ=,
    解得ℎ=.
    答:AC边上的高为.
    故答案为:.
    【答案】
    32+42=52,
    ∴ BD2+AD2=AB2,
    ∴ ∠ADB=∠ADC=90∘,
    设CD=x,在Rt△ADC中,
    AD2=AC2−CD2,
    ∴ 42=(10−x)2−x2,
    ∴ x=4.2,
    ∴ AC=10−x=5.8,
    △ABC的面积=12BC⋅AD=12×(3+4.2)×4=14.4.
    【考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解析】
    通过计算得出BD2+AD2=AB2,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ABD是直角三角形,∠ADB=∠ADC=90∘,由勾股定理求出CD,得出AC,即可求出△ABC的面积.
    【解答】
    32+42=52,
    ∴ BD2+AD2=AB2,
    ∴ ∠ADB=∠ADC=90∘,
    设CD=x,在Rt△ADC中,
    AD2=AC2−CD2,
    ∴ 42=(10−x)2−x2,
    ∴ x=4.2,
    ∴ AC=10−x=5.8,
    △ABC的面积=12BC⋅AD=12×(3+4.2)×4=14.4.
    【答案】
    ∵ DE // AC,CE // BD,
    ∴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BD,OD=,OC=,
    ∴ OC=OD,
    ∴ ▱OCED是菱形;
    ∵ S菱形=15,
    ∴ S△OCD=7.7,
    连接OE,交CD于F,
    设CD=x,则AD=2x,
    ∵ AO=OC,DF=FC,
    ∴ OF=AD=x,
    ∴ S△OCD=CD⋅OF=
    x=±,
    ∵ x>5,
    ∴ x=,
    ∴ AC===x=5.
    【考点】
    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矩形的性质
    【解析】
    (1)根据对边平行得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由原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得OC=OD,所以四边形OCED是菱形;
    (2)连接对角线,根据菱形对角线平分面积得出△OCD的面积是菱形面积的一半=8,设CD=x,根据中位线性质求出OF的长,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列方程解出即可.
    【解答】
    ∵ DE // AC,CE // BD,
    ∴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C=BD,OD=,OC=,
    ∴ OC=OD,
    ∴ ▱OCED是菱形;
    ∵ S菱形=15,
    ∴ S△OCD=7.7,
    连接OE,交CD于F,
    设CD=x,则AD=2x,
    ∵ AO=OC,DF=FC,
    ∴ OF=AD=x,
    ∴ S△OCD=CD⋅OF=
    x=±,
    ∵ x>5,
    ∴ x=,
    ∴ AC===x=5.
    【答案】
    ①当P在Q点左侧时,若PQ=CD,
    ∴ PD=CQ,
    ∵ AD=9cm,BC=11cm,
    ∴ 当x=1,y=8时,
    解得t=3;
    ②当P在Q点右侧时,若PQ=CD,
    分别过P,D作PM⊥BC,垂足分别为M,N,
    ∴ MN=PD=9−t,CQ=5t,
    ∵ DN=AB=3,BN=AD=9,
    ∵ BC=11,
    ∴ QM=CN=7,
    ∵ QM+MN+CN=CQ,
    ∴ 9−t+2+4=2t,
    解得t=;
    若PQ垂直平分BD,交点为O,DQ,
    ∴ BP=PD,QB=QD,
    ∵ AD // BC,
    ∴ ∠PDO=∠QBO,∠DPO=∠BQO,
    ∵ OD=OB,
    ∴ △PDO≅△QBO(AAS)
    ∴ PD=QB,
    ∴ BP=PD=QB=QD,
    ∴ 四边形BPDQ为菱形,
    ∴ PD=BP,
    设AP=a,则BP=PD=2−a,
    在Rt△APB中,PB=,
    ∴ 9−a=,
    解得a=4,
    ∴ AP=xt=5,PD=BQ=11−yt=AD−AP=9−4=3,
    ∴ yt=6,
    ∴ x:y=xt:yt=4:8=2:3.
    【考点】
    直角梯形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勾股定理
    【解析】
    (1)可分两种情况:①当P在Q点左侧时,若PQ=CD,则四边形PDCQ为平行四边形,根据PD=CQ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②当P在Q点右侧时,若PQ=CD,则四边形PDCQ为等腰梯形,分别过P,D作PM⊥BC,DN⊥BC,垂足分别为M,N,根据QM+MN+CN=CQ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2)连接BP,DQ,通过证明△PDO≅△QBO可得PD=QB,结合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证明四边形BPDQ为菱形,设AP=a,则BP=PD=9−a,根据PD=BP列方程,解方程可求解a值,即可求解xt,yt的值,进而可求解.
    【解答】
    ①当P在Q点左侧时,若PQ=CD,
    ∴ PD=CQ,
    ∵ AD=9cm,BC=11cm,
    ∴ 当x=1,y=8时,
    解得t=3;
    ②当P在Q点右侧时,若PQ=CD,
    分别过P,D作PM⊥BC,垂足分别为M,N,
    ∴ MN=PD=9−t,CQ=5t,
    ∵ DN=AB=3,BN=AD=9,
    ∵ BC=11,
    ∴ QM=CN=7,
    ∵ QM+MN+CN=CQ,
    ∴ 9−t+2+4=2t,
    解得t=;
    若PQ垂直平分BD,交点为O,DQ,
    ∴ BP=PD,QB=QD,
    ∵ AD // BC,
    ∴ ∠PDO=∠QBO,∠DPO=∠BQO,
    ∵ OD=OB,
    ∴ △PDO≅△QBO(AAS)
    ∴ PD=QB,
    ∴ BP=PD=QB=QD,
    ∴ 四边形BPDQ为菱形,
    ∴ PD=BP,
    设AP=a,则BP=PD=2−a,
    在Rt△APB中,PB=,
    ∴ 9−a=,
    解得a=4,
    ∴ AP=xt=5,PD=BQ=11−yt=AD−AP=9−4=3,
    ∴ yt=6,
    ∴ x:y=xt:yt=4:8=2:3.
    【答案】
    证明:如图1中,取PA的中点M,连接EM,FN.
    ∵ AE=EC,CF=FB,
    ∴ EF // AB,EF=,
    ∵ PM=AM,PN=BN,
    ∴ MN // AB,MN=,
    ∴ EF=MN,EF // MN,
    ∴ 四边形EFNM是平行四边形,
    ∴ PF=PM,EP=PN,
    ∴ PA=6PF,PB=2EP.
    如图2中,结论:a2+b2=5c3.
    理由:连接EF.
    ∵ AF⊥BE于P,
    ∴ ∠APE=∠APB=∠BPF=∠EPF=90∘,
    ∴ PA2+PE2=AE3,PF2+PB2=BF3,PE2+PF2=EF7,PA2+PB2=AB8,
    ∴ AE2+BF2=EF6+AB2,
    ∵ EF=AB=cAC=bBC=a,
    ∴ b2+a2=c2+c2,
    ∴ a6+b2=5c8.
    如图3中,取AB的中点M,AC,设AF交BE于P.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 // BC,AD=BC,
    ∵ AE=ADBC,
    ∴ AE=BF,且AE // BF,
    ∴ 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
    ∴ AP=PF,
    ∵ AM=BM,BF=CF,
    ∴ FM // AC,
    ∵ DE=AE,DG=GC,
    ∴ EG // AC,
    ∴ FM // EG,
    ∵ BE⊥EG,
    ∴ FM⊥BP,
    ∴ 6BF2=AB2+AF6,
    ∵ BF=BC=,AB=4,
    ∴ 5×20=36+AF2,
    ∴ AF6=64,
    ∵ AF>0,
    ∴ AF=8.
    【考点】
    四边形综合题
    【解析】
    (1)如图1中,取PA的中点M,PB的中点N,连接EM,MN,FN,EF.证四边形EFNM是平行四边形即可解决问题.
    (2)如图2中,结论:a2+b2=5c2.连接EF,利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即可.
    (3)如图3中,取AB的中点M,连接FM,AC,EF,设AF交BE于P.证明FM⊥BP,利用(2)中结论解决问题即可.
    【解答】
    证明:如图1中,取PA的中点M,连接EM,FN.
    ∵ AE=EC,CF=FB,
    ∴ EF // AB,EF=,
    ∵ PM=AM,PN=BN,
    ∴ MN // AB,MN=,
    ∴ EF=MN,EF // MN,
    ∴ 四边形EFNM是平行四边形,
    ∴ PF=PM,EP=PN,
    ∴ PA=6PF,PB=2EP.
    如图2中,结论:a2+b2=5c3.
    理由:连接EF.
    ∵ AF⊥BE于P,
    ∴ ∠APE=∠APB=∠BPF=∠EPF=90∘,
    ∴ PA2+PE2=AE3,PF2+PB2=BF3,PE2+PF2=EF7,PA2+PB2=AB8,
    ∴ AE2+BF2=EF6+AB2,
    ∵ EF=AB=cAC=bBC=a,
    ∴ b2+a2=c2+c2,
    ∴ a6+b2=5c8.
    如图3中,取AB的中点M,AC,设AF交BE于P.
    ∵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 AD // BC,AD=BC,
    ∵ AE=ADBC,
    ∴ AE=BF,且AE // BF,
    ∴ 四边形ABFE是平行四边形,
    ∴ AP=PF,
    ∵ AM=BM,BF=CF,
    ∴ FM // AC,
    ∵ DE=AE,DG=GC,
    ∴ EG // AC,
    ∴ FM // EG,
    ∵ BE⊥EG,
    ∴ FM⊥BP,
    ∴ 6BF2=AB2+AF6,
    ∵ BF=BC=,AB=4,
    ∴ 5×20=36+AF2,
    ∴ AF6=64,
    ∵ AF>0,
    ∴ AF=8.
    【答案】
    6+22.
    6+22.
    【考点】
    四边形综合题
    【解析】
    (1)证明:延长BC至M,且使CM=BE,则BM=CE,由SAS证明△ABM≅△DCE,得出∠DEC=∠AMB,证出FG为△AEM的中位线,得出FG // AM,
    得出∠HGE=∠AMB=∠HEG,即可得出HE=HG;
    (2)过点B作BQ⊥BP交DE于Q,由ASA证明△BEQ≅△BAP,得出PA=QE,QB=PB,证出△PB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得出PQ=2PB,即可得出答案;
    (3)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CE=3CD,得出BE+BC=CD+2=3CD,CD=3+1,求出DE=2CD=23+2,证出AP=EQ=1,DP=3,得出PQ=3+1,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1)证明:延长BC至M,且使CM=BE,连接AM、DM,如图1所示:
    则BM=CE,
    ∵ 四边形ABCD是矩形,
    ∴ AB=DC,AD // BC,∠BAD=∠ABC=∠DCB=90∘,
    在△ABM和△DCE中,AB=DC∠ABC=∠DCBBM=CE,
    ∴ △ABM≅△DCE(SAS),
    ∴ ∠DEC=∠AMB,
    ∵ EB=CM,BG=CG,
    ∴ G为EM的中点,
    ∴ FG为△AEM的中位线,
    ∴ FG // AM,
    ∴ ∠HGE=∠AMB=∠HEG,
    ∴ HE=HG,
    (2)解:过点B作BQ⊥BP交DE于Q,如图2所示:
    则∠PBQ=90∘,
    ∵ ∠ABE=180∘−∠ABC=90∘,
    ∴ ∠EBQ=∠ABP,
    ∵ AD // BC,
    ∴ ∠ADP=∠BEQ,
    ∵ AP⊥DE,∠BAD=90∘,
    由角的互余关系得:∠BAP=∠ADP,
    ∴ ∠BEQ=∠BAP,
    在△BEQ和△BAP中,∠EBQ=∠ABPBE=BA∠BEQ=∠BAP,
    ∴ △BEQ≅△BAP(ASA),
    ∴ PA=QE,QB=PB,
    ∴ △PB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PQ=2PB,
    ∴ PE−PAPB=PE−QEPB=PQPB=2;
    (3)∵ ∠ADE=∠CED=30∘
    ∴ CE=3CD
    ∴ BE+BC=CD+2=3CD,CD=3+1,
    ∴ DE=2CD=23+2,
    ∵ ∠ADE=30∘,
    ∴ AP=EQ=1,DP=3,
    ∴ PQ=23+2−1−3=3+1,
    ∴ BP=3+12=6+22;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共25页。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