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展开
2022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
- 复数,则复数z的虚部是
A. B. C. D.
- 设全集,,,则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A. B. C. D.
- 已知m、n是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则“直线且”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同时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年为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如图为2013年至2019年每年我国农村减贫人数的条形图.
根据该条形图分析,下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为
①平均每年减贫人数超过1300万;
②每年减贫人数均保持在1100万以上:
③打破了以往随着脱贫工作深入推进,难度越来越大,脱贫人数逐年递减的规律;
④历年减贫人数的中位数是万人
A. 1 B. 2 C. 3 D. 4
- 已知5道试题中有3道代数题和2道几何题,每次从中抽取一道题,抽出的题不再放回.在第1次抽到代数题的条件下,第2次抽到几何题的概率为
A. B. C. D.
- 已知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A. 24 B. 26 C. 28 D. 30
- 已知直线l将圆C:平分,且与直线垂直,则l的方程为
A. B. C. D.
- 四边形ABCD中,,,,则
A. B. 1 C. D. 2
- 现有如下信息:
黄金分割比简称:黄金比是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的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其比值为
黄金三角形被誉为最美三角形,是较短边与较长边之比为黄金比的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内角为的等腰三角形为黄金三角形.
由上述信息可求得
A. B. C. D.
- 已知抛物线上一点,F为焦点,直线FA交抛物线的准线于点M,满足,则抛物线方程为
A. B. C. D.
- 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关于此函数的下列描述:
①;②;③若,则;④若,则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①②
- 已知函数与函数的图象交点分别为:,,…,,则……
A. B. 0 C. 2 D. 4
- 已知变量x和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为______.
-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数学非常辉煌的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其中秦九韶、李冶、杨辉和朱世杰成就最为突出,被誉为“宋元数学四大家”.数学周老师将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李冶的《测圆海镜》《益古演段》、杨辉的《详解九章算法》、朱世杰的《算学启蒙》《四元玉鉴》这六部著作平均分给班级的3个数学兴趣小组,则有______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 已知函数,设,其中且,则______.
- 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点E是棱上的一个动点,若平面交棱于点F,则四棱锥的体积为______,截面四边形的周长的最小值为______.
|
- 已知的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向量,,且
求角B;
若,,求角
-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党中央坚定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决心不动摇,全党全社会戮力同心真抓实干,取得了积极成效.某贫困县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的号召,特地承包了一块土地,已知土地的使用面积x与相应的管理时间y的关系如表所示:
土地使用面积x | 1 | 2 | 3 | 4 | 5 |
管理时间y | 8 | 11 | 14 | 24 | 23 |
并调查了某村300名村民参与管理的意愿,得到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 愿意参与管理 | 不愿意参与管理 |
男性村民 | 140 | 60 |
女性村民 | 40 |
|
做出散点图,判断土地使用面积x与管理时间y是否线性相关;并根据相关系数r说明相关关系的强弱,若,认为两个变量有很强的线性相关性,r值精确到
若以该村的村民的性别与参与管理意愿的情况估计贫困县的情况,且每位村民参与管理的意愿互不影响,则从该贫困县村民中任取3人,记取到不愿意参与管理的女性村民的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参考公式:
参考数据:,,
- 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底面,,,,M是AB中点,N是中点,P是与的交点,点Q在线段上.
求证:平面;
若二面角的余弦值是,求点B到平面的距离.
- 已知抛物线C:上的点到其焦点F的距离为,过点F的直线1与抛物线C相交于A,B两点,过原点O垂直于l的直线与抛物线C的准线相交于Q点.
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F的坐标;
设,的面积分别为,,求的最大值.
- 已知函数,
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使得不等式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在上恒成立,求整数m的最大值.
-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
已知点P的直角坐标为,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
- 已知函数,
解不等式:;
记的最小值为M,若正实数a,b满足,试求:的最小值.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复数z的虚部为,
故选:
利用虚部的定义即可得出.
本题考查了虚部的定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答案】A
【解析】解:全集,,
,
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故选:
求出集合A和,再求出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即可.
本题考查集合的运算,涉及到交集、补集定义、韦恩图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基础题.
3.【答案】B
【解析】解:由m、n是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直线且,反之不成立,因为m与n不一定垂直.
“直线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即可判断出结论.
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简易逻辑的判定方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4.【答案】C
【解析】解:由条状图易知:对于①,平均每年减贫人数超过1300万;
对于②,每年减贫人数均保持在1100万以上:
对于③,打破了以往随着脱贫工作深入推进,难度越来越大,脱贫人数逐年递减的规律;
故①②③正确,
对于④,中位数应为万,故④错误,
故选:
直接利用条状图,条状图的规律,中位数的应用判断①②③④的结论.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条状图,条状图的规律,中位数,主要考查学生的视图能力,属于基础题.
5.【答案】C
【解析】解:设事件“第1次抽到代数题”,事件“第2次抽到几何题”,
所以,
则
故选:
设事件“第1次抽到代数题”,事件“第2次抽到几何题”,先分别求出,的概率,然后利用概率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本题考查了概率问题的求解,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求解,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概率的计算公式,属于基础题.
6.【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
所以,
故选:
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7.【答案】D
【解析】解:化圆C为,可得圆心坐标为,
由题意知,直线l过点,
又与直线垂直,可得斜率为2,
直线l的方程为,整理得,
故选:
化圆的方程为标准方程,求得圆心坐标,再由已知求出直线l的斜率,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得答案.
本题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考查直线方程的求法,是基础题.
8.【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知,,
所以
故选:
求出的摸,用,,表示出,利用数量积的运算法则即可求解.
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的应用,考查向量的表示以及计算,考查计算能力.
9.【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设为的黄金三角形,角A、B、C所对边分别为a,b,c,
则有,
所以,
所以,
故选:
由题意,设为的黄金三角形,根据黄金三角形的性质结合余弦定理即可求出,从而得到的值.
本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是基础题.
10.【答案】C
【解析】解:由知A为线段FM上靠近F的三等分点,
又因为,
所以,
即点A,F,M三点共线,
有,
,
,即抛物线方程为:,
故选:
利用抛物线的性质,由题中的条件可知点M的纵坐标为点A纵坐标的3倍,即可解出.
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性质,点共线问题,转化思想,属于中档题.
11.【答案】C
【解析】解:由函数的部分图象知,
,所以,,所以①正确;
又,,解得,,
又,所以,②错误;
由函数,
若,则,
由直线是函数的对称轴,
所以,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
由函数的部分图象求出T、和的值,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判断题目中的命题是否正确.
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也考查了推理与判断能力,是基础题.
12.【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化简,,
设,则,则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关于点对称,
设,则,则关于坐标原点对称,关于点对称,
故的图象与的图象都关于点对称,
又,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由可知,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绘制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可得,与的图象有四个交点,且都关于点对称,所以所求和为4,
故选:
由题意首先确定函数的对称性和函数的单调性,然后结合零点的个数和对称中心即可求得……的值.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对称性,函数的单调性等知识,属于中等题.
13.【答案】
【解析】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
联立,解得,
由图可知,的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
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再由的几何意义,即可行域内动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求解.
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数形结合思想,是中档题.
14.【答案】90
【解析】解:根据题意,先将6本著作平均分为3组,有种分组方法,
再将三组分给班级的3个数学兴趣小组,有种分法,
则有种不同的分配方式;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先将6本著作平均分为3组,再将三组分给班级的3个数学兴趣小组,由分步计数原理计算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排列组合的应用,涉及分步计数原理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5.【答案】1010
【解析】解:根据题意,函数,则,
则有;
故…………;
故答案为:
根据题意,由函数的解析式可得,由此调整各项的顺序,计算可得答案.
本题考查函数值的计算,涉及对数函数的运算性质,属于基础题.
16.【答案】
【解析】解:由题意可得,,
则
;
将长方体展开,如图所示:
当点E为与的交点,F为与的交点时,截面四边形的周长最小,
最小值为
故答案为:20;
根据锥体的体积,利用切割法可得四棱锥的体积;将几何体展开,利用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即可求得截面最短周长.
本题考查多面体体积与截面周长最值的求法,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
17.【答案】解:由题意得,
故,
因为B为三角形的内角,
所以;
若,,,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
因为,
所以,
故或
【解析】由已知结合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可求,进而可求B;
由已知结合正弦定理可求,然后结合三角形的大边对大角可求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正弦定理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8.【答案】解:散点图如下所示.
由散点图知,土地使用面积x与管理时间y线性相关.
由题意知,,,
,
,
,
相关系数,
故土地使用面积x与管理时间y的线性相关性很强.
由题意知,调查的300名村民中不愿意参与管理的女性村民人数为名,
从该贫困县中任选一人,取到不愿意参与管理的女性村民的概率,
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3,
,
,
,
,
的分布列为
X | 0 | 1 | 2 | 3 |
P |
|
|
|
|
数学期望
【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和相关系数r的参考公式计算r的值,得解;
从该贫困县中任选一人,取到不愿意参与管理的女性村民的概率为,随机变量,再由二项分布的概率公式和期望公式,即可得解.
本题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二项分布,相关系数的求法,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19.【答案】证明:连结MN,因为侧棱底面,所以三棱柱为直三棱柱,
由M,N是AB,的中点,则,,
故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则,
因为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
连结PN,由P,N是,中点,则,
又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又,所以平面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解: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
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
令,则,故,
又平面ACM的一个法向量为,
因为二面角的余弦值是,
则,
又,解得,
所以,又,
故点B到平面的距离
【解析】本题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综合应用,涉及了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应用,在有关空间角问题的时候,一般会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将空间角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进行研究,属于中档题.
连结MN,先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得到,连结PN,再证明,由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以证明平面平面,从而证得平面;
建立合适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求出平面的法向量,然后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列出关于h的等式,求出h的值,然后再利用线面距离的计算公式求解即可.
20.【答案】解:抛物线C:的焦点,准线方程为,
由抛物线的定义可得,,解得,
所以抛物线的方程为,;
由可得,设,,
易得直线l存在斜率,设为k,
直线l的方程为,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消去x,可得,
恒成立,,,
设原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
所以,
易得,设Q到直线l的距离为,,
所以,
故,
设,,
当且仅当,即时,取得等号,
所以的最大值为
【解析】求得抛物线的焦点和准线方程,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可得p的方程,解方程可得p,进而得到抛物线的方程和焦点F;
设直线l的方程为,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运用焦点弦长公式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求得Q的坐标和Q到直线l的距离,以及面积,再由换元法和基本不等式可得所求最大值.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和性质,以及直线和抛物线的位置关系,考查方程思想和化简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21.【答案】解:,,
①当时,,,,
即的解集,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②当时,设,则,
故在上单调递增,且,
所以恒成立,
所以在上是增函数,
综上的单调减区间,增区间;
由知,
,,使得不等式成立,
等价于不等式在时有解,即在上有解,
设,,则,
由于,,,
故恒成立,在上单调递增,,
故a的范围为;
不等式在上恒成立等价于,
令,则,设,
,
因为,所以,,,
故,
故在上单调递增,
,
故在上单调递增,
,
故,
因为且,
所以整数m的最大值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及由不等式的恒成立及存在性问题求解参数的范围,体现了转化思想的应用,属于较难题.
先对函数求导,然后结合导数与单调性关系确定导函数的符号,进而可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由知,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在时有解,即在上有解,结合不等式的特点,构造函数,转化为求解函数的最值问题,结合导数与函数的性质可求;
不等式在上恒成立等价于,构造函数,然后结合导数与函数的性质可求,所以整数m的最大值为
22.【答案】解: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根据,转换为直角坐标方程为,整理得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代入,
得到,
所以,,
故
【解析】直接利用转换关系,在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进行转换;
直接利用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的关系式的应用求出结果.
本题考查的知识要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关系式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属于基础题.
23.【答案】解:,
,或或,
或或,,
不等式的解集为
由知,,
,
,
,当且仅当时“=”成立,
故的最小值是
【解析】先将写为分段函数的形式,然后根据,分别解不等式即可;
由可得,从而得到,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的最小值即可.
本题考查了解绝对值不等式问题,考查基本不等式的性质,是中档题.
2023届河南省高三理科数学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河南省高三理科数学二模试卷,共11页。
2022届河南省名校联盟全国高考冲刺压轴(一)理科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2届河南省名校联盟全国高考冲刺压轴(一)理科数学试题,共2页。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含答案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0,【答案】C,【答案】B,【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