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876118/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
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化学实验基础(四)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化学实验,物质检验,链接高考,重要的定量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氧气、氢气、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①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②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③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④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潮湿的空气中能形成白雾,遇浓氨水冒白烟。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⑤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⑥硫化氢:无色有臭鸡蛋气味,使湿润的Pb(AC)2试纸变黑。⑦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遇浓盐酸冒自烟。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⑨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⑩水:无水硫酸铜变蓝。
(2)检验H2O、SO2和CO2的一般流程: 由于检验用的溶液中有水,SO2和CO2都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必须先检验水,再检验SO2,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最后检验CO2
1.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A.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B.将铁屑放入稀HNO3中证明Fe比H2活泼C.将澄清石灰水滴入某溶液证明其中存在CO32-D.将乙烯通入KMnO4酸性溶液证明乙烯具有还原性
【解析】A.SO2使溴水褪色是证明SO2具有还原性,错误;B.铁屑放入稀HNO3中不产生H2,而是产生NO,错误;C.澄清石灰水滴入HCO3-溶液中也会产生白色沉淀,错误;D.乙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发生了氧化反应,体现了乙烯的还原性,正确。答案:D。
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解析:A.向苯酚溶液中加少量的浓溴水,生成的三澳苯酚可以溶解在过量的苯酚溶液中,所以无白色沉淀,不是因为苯酚浓度小,A错误; B.沉淀部分溶解,说明还有一部分不溶解,不溶解的-定是硫酸钡,溶解的是亚硫酸钡,所以亚硫酸钠只有部分被氧化,B正确; C.银镜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的,本实验中没有加入碱中和做催化剂的稀硫酸,所以无法发生银镜反应,从而无法证明蔗糖是否水解,C错误; D.溶液变蓝,说明有碘生成或本来就有碘分子。能把碘离子氧化为碘的黄色溶液除了可能是澳水外,还可能是含其他氧化剂(如Fe3+)的溶液、稀的碘水,所以D错误。
3.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C.K+、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解析:溶液X中加过量盐酸,产生气体可能是SO2或CO2,说明有SO32-或CO32-,说明没有Mg2+或Al3+,有白色沉淀说明一定有SiO32-;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氨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此时溶液中一定有Al3+,说明原溶液中有AlO2-。A.气体甲可能是SO2或CO2,不一定是纯净物,A错误;B.沉淀甲不可能有硅酸镁,B错误;C.溶液中一定存在AlO2-和SiO32-,溶液中不存在Mg2+或Al3+,一定存在K+,C正确;D.无法确定CO32-和SO42-是否存在于溶液X中,错误。答案:C。
(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①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容量瓶。②实验步骤:算、称、溶、移、定。③误差分析:分析实验操作对溶液体积和溶质质量的影响,若实验操作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或溶质质量偏小,则浓度偏小;若实验操作导致溶液体积偏小或溶质质量偏大,则浓度偏大。
(2)酸碱中和滴定:①原理:测出恰好完全反应的酸和碱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通过计算得出未知溶液的浓度。②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等。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水解呈破性的盐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溶液和强氧化性溶液。③操作过程:准备、移液、调零、滴定、观察、读数、计算。
④误差分析:以待测液加入锥形瓶为准分析
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引起c标、V标、V待的变化,但在计算时,c标和V待是已知量,只有滴定管中所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V标随不同操作而变化,即V标是一个变量。分析时只要看操作对V标的影响如何,如果V标增大的所测的待测液的浓度偏大,反之则偏小。 滴定终点的判断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变成××××××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
(3)中和热测定实验原理:使一定量的酸与碱溶液混合,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便可计算出中和热。实验步骤:①测反应前温度 ;②溶液混合,并测定溶液最高温度;③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④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中和热。
(4)结晶水合物测定实验原理:称取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晶体,加热使之完全失水,测定生成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即可。实验关键:硫酸铜晶体完全失水。①控制加热的温度及时间;②重复操作,直到前后两次称量的质量差不超过0.1g为止。 实验步骤:①研磨;②称量;③加热;④称量;⑤再加热再称量至恒重;⑥计算。误差分析:凡导致测得的无水硫酸铜的质量偏小、结晶水的质量偏大的因素均会使实验结果偏高;反之偏低。
(5)混合物中含量测定①实验原理:利用物质之间发生反应时的定量关系,通过测定物质之间反应时的量,通过计算进行测定某种物质的含量。②具体做法:先测定样品质量,然后通过特定的化学反应测定某种成分的物质的量,最后通过计算求出某种成分的含量。
1.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A.配置溶液的精度达不到要求,移液操作不准确,A错误;B.黄色氯化铁溶液与维生素C溶液,颜色会变化,B正确;C.氢气干燥后通过KMnO4溶液,C错误;D.利用NaHSO3溶液与H2O2溶液反应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该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D错误。答案:B。
2.准确移取20.00 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 0 ml·L-1 NaOH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解析:A.滴定管应该先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再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A项错误;B.锥形瓶中盛放的是盐酸,随着NaOH的加入,盐酸不断被中和至中性,所以pH由小变大,B项正确;C.滴定终点应该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再等待半分钟不恢复原色,这时才能停止滴定,C项错误;D.悬滴没有进入锥形瓶中,但是在读数时,却被认为参加反应了,所以测定的HCl的浓度偏大,D项错误。答案: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综合实验(一)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综合题特点,考情预测,常见的量气装置,实验综合题常见考查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综合实验(三)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综合题常见考查点,分析模型,明确题型,了解原理,物质制备分离型,性质原理探究型,定量分析型,装置功能各步骤分目的,实验目的方法,物质结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届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专项冲刺:综合实验(二) 课件PPT,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综合题常见考查点,分析模型,明确题型,了解原理,物质制备分离型,性质原理探究型,定量分析型,装置功能各步骤分目的,实验目的方法,物质结构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