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01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02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03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01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02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文件包含解密1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解密15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向一 内环境各组成之间的关系
    1.(2021·天津滨海新区·高二期末)正常情况下,人体具有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能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吃进去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B.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D.血浆的pH是由血浆中的氢离子维持的,与其他物质无关
    【答案】C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C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人吃进去酸性或碱性的食物时,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A错误;
    B、CO2可以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如含CO2较多的血液,可以对呼吸中枢形成有效刺激,使呼吸加深加快,B错误;
    C、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C正确;
    D、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D错误。
    故选C。
    2.(2021·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答案】D
    【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稳态是机体通过调节,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不仅仅是这四个系统,A错误;
    B、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B错误;
    C、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组成成分不是保持不变,而是相对稳定,C错误;
    D、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D正确。
    故选D。
    3.(2021·成都市郫都区川科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图中箭头表示物质的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①②③④表示液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④
    B.①②③④两两之间都能够相互转化
    C.构成B的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①②
    D.发生过敏反应时,A的通透性增强
    【答案】B
    【分析】
    由图可知,①为淋巴、②为组织液、③为血浆、④为细胞内液。
    【详解】
    A、①②③④中,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的是④细胞内液,A正确;
    B、①②③④中,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单向交流,淋巴和血浆之间只能单向交流,B错误;
    C、构成B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存的内环境是①淋巴和②组织液,C正确;
    D、发生过敏反应时,A血管的通透性增强,D正确。
    故选B。
    4.(2021·辽宁大连市·高二期末)下列有关科学家及其所作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稳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B.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
    C.班廷将胰岛产生的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D.温特将引起胚芽鞘弯曲生长的物质命名为生长素
    【答案】C
    【分析】
    胰岛素的发现
    ①1869年:观察胰腺组织时发现并命名“胰岛”。
    ②1889年:切除胰腺的狗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
    ③1916年:科学家将胰岛产生的、可能与糖尿病有关的物质命名为胰岛素。
    ④1920年:班廷了解到胰管结扎或阻塞会引起胰腺萎缩,而胰岛却保持完好,这样机体不会患糖尿病。
    ⑤1921年:班廷和贝斯特与生化学家合作通过抑制胰蛋白酶活性,直接提取到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
    【详解】
    A、坎农提出稳态的概念,认为稳态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A正确;
    B、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第一种动物激素——促胰液素,B正确;
    C、班廷和贝斯特与生化学家合作通过抑制胰蛋白酶活性,直接提取到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但胰岛素并不是由班廷命名的,C错误;
    D、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
    故选C。
    5.(2021·辽宁大连市·高二期末)内环境是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的血红蛋白属于内环境的重要成分
    B.发生过敏反应时产生的组织胺可引发组织水肿
    C.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D.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不需要细胞的参与
    【答案】B
    【分析】
    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有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错误;
    B、发生过敏反应时产生的组织胺会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
    C、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形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中,C错误;
    D、体内细胞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与维持,D错误。
    故选B。
    考向二 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
    6.(2021·哈尔滨市·黑龙江实验中学高二期末)下列稳态失调与相应疾病间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感冒发烧,食欲不振——体温过高,酶活性降低
    B.中暑——机体体温调节失衡,水盐平衡失调
    C.高原反应——机体散热受阻,致使散热量小于产热量
    D.尿毒症——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
    【答案】C
    【分析】
    内环境稳态及调节:(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
    A、感冒发烧时,食欲不振,是因为体温升高,酶活性降低,导致代谢活动紊乱,A正确;
    B、中暑是由于天气炎热,机体体温调节失调,同时由于机体丢失大量水和无机盐,导致水盐平衡失调导致的,B正确;
    C、高原反应是人体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但散热量等于产热量,C错误;
    D、尿毒症是肾脏发生病变,无法排出体内多余的尿素、水、无机盐等代谢废物,导致尿素等代谢废物在体内积累,D正确。
    故选C。
    7.(2021·河南驻马店市·高二期末)现下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各类共享单车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方式,骑行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健身方式,在骑行过程中身体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骑行中,人体的热量来源主要来自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B.骑行中产生的CO2会刺激呼吸中枢下丘脑,从而加快呼吸运动
    C.骑行中会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会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从而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
    D.长时间的骑行,人体的血糖含量仍维持在0.8~1.2g/L,补充血糖含量的途径有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
    【答案】B
    【分析】
    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知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
    2、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详解】
    A、运动时,机体产热的主要来源是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A正确;
    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B错误;
    C、骑行中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中的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会使下丘脑释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
    D、长时间骑行,需要消耗大量的葡萄糖,补充血糖含量的途径有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D正确。
    故选B。
    8.(2021·辽宁丹东市·高二期末)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K+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律异常
    B.洄游鱼类从海水移动到淡水时,可通过激素调节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加强吸盐能力
    C.大面积烧伤的病从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的醛固酮浓度会降低
    D.人体内Na+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
    【答案】C
    【分析】
    钠离子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Na+主要来自食盐,主要通过肾脏随尿排出,其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而K+排出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调节水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调节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醛固酮。人体的各种排水途径中,只有由皮肤表层蒸发的水汽排出的水不易察觉,其实一年四季,白天黑夜都要排出。
    【详解】
    A、K+钾离子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律异常,A正确;
    B、洄游鱼类从海水移动到淡水时,可通过激素调节使肾小球滤过率增大,减少肾小管对水的吸收,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增大,以加强吸盐能力,B正确;
    C、大面积烧伤的病从由于严重脱水,血钠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的醛固酮浓度会增加,C错误;
    D、人体内Na+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经肾随尿排出,其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排出量几乎等于摄入量,D正确。
    故选C。
    9.(2021·四川绵阳市·三台中学实验学校高二期末)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大脑皮层也会产生渴觉
    B.K+在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上起到决定性作用
    C.人体中Na+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几乎全部由小肠吸收,主要排出途径是大肠
    D.人在饮水不足时,通过减少排尿量就可以维持内环境稳定
    【答案】A
    【分析】
    水盐平衡调节中,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水盐调节是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属于负反馈调节。
    【详解】
    A、当人体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产生的兴奋可以上传至大脑皮层,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
    B、K+主要存在于细胞内,在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对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Na+,B错误;
    C、人体中Na+的主要排出途径是肾脏排尿,C错误;
    D、当饮水不足时,只通过减少排尿量是不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因为正常成年人每天要产生35~40克代谢废物,要保证其溶解后排出,至少每日尿量500毫升,若少于400毫升,则会因体内代谢废物积累而发生尿毒症,D错误。
    故选A。
    10.(2021·四川成都市·高二期末)在炎热的夏季,一同学长时间大量排汗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会在大脑皮层中的相关区域产生渴感
    B.血浆渗透压降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
    D.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尿量增加
    【答案】A
    【分析】
    在炎热的夏季,一同学长时间大量排汗导致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详解】
    A、当人脱水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使得大脑皮层产生渴觉,A正确;
    B、通过分析可知,血浆渗透压会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错误;
    C、通过分析可知,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C错误;
    D、通过分析可知,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加,尿量减少,D错误。
    故选A。
    B组 专题综合练
    1.(2021·和平区·天津一中高二期末)下列有关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有( )
    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②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③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恒定不变
    ④淋巴液、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多
    ⑤稳态遭到破坏必然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A.①③⑤⑥B.①②④⑥C.①⑥D.①④⑤⑥
    【答案】C
    【分析】
    1、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是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详解】
    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①正确;
    ②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也称内环境,②错误;
    ③内环境处于稳态时,其渗透压、温度和pH基本不变,不是恒定不变,③错误;
    ④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蛋白质(血浆蛋白)含量多,④错误;
    ⑤稳态遭到破坏会引起酶促反应速率发生改变,若内环境温度升高,会使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降低,⑤错误;
    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⑥正确。
    综上①⑥正确。
    故选C。
    2.(2021·天津高二期末)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判断下列与人体稳态有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人吃进酸辣粉或碱性饼干,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
    B.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是恒定不变的
    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D.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但他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D
    【分析】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
    (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
    A、由于血浆中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人吃进酸性或碱性的食物不会使血浆pH发生紊乱,pH能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因此在生病情况下,一个人的体温也可能是相对稳定的,B错误;
    C、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产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CO2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
    D、由于人体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因此有的人常吃咸鱼、咸菜,他内环境的渗透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
    故选D。
    3.(2021·天津高二期末)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其中 A、B 代表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外界环境摄入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①→②→肝脏细胞
    B.①中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③
    D.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导致①渗透压增加,②渗透压减少
    【答案】D
    【分析】
    人体内所有液体统称为体液,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又叫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组成。图中,根据②→③→①是单箭头可知,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A是循环系统,B是泌尿系统。
    【详解】
    A、从外界环境摄入的O2进入肝脏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呼吸系统→A循环系统→①血浆→②组织液→肝脏细胞,A正确;
    B、①是血浆,含有葡萄糖、胰岛素、血浆蛋白等物质,B正确;
    C、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②组织液和③淋巴,C正确;
    D、肾炎导致①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②组织液增加,D错误。
    故选D。
    4.(2021·长春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期末)下列能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中,不包括( )
    A.营养不良B.毛细淋巴管堵塞,淋巴回流受阻
    C.静脉输入血浆蛋白D.毛细血管破损
    【答案】C
    【分析】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
    (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
    【详解】
    A、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使血浆渗透压低于组织液,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不符合题意;
    B、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不能进入毛细淋巴管,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不符合题意;
    C、静脉输入血浆蛋白,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多,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相对而言组织液的渗透压较低,因此不会造成组织水肿,C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破损,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从血浆中吸水,引起水肿,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1·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中学校高二期末)下列关于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持续发烧38℃的病人,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明显增加,机体散热增加
    C.寒冷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接收兴奋后会产生冷觉
    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肌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答案】A
    【分析】
    人体体温调节:(1)机理: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2)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3)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措施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
    A、持续发烧38℃的病人,体温稳定,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
    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明显增加,促进机体产热,而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分泌汗液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途径增加散热,B错误;
    C、冷觉在大脑皮层产生,C错误;
    D、血糖低于正常值时,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而肌糖原不能分解形成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6.(2021·辽宁葫芦岛市·高二期末)在长跑比赛时,运动员的体内会发生复杂的生理变化,如机体大量产热、出汗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量产热会使体温急剧升高
    B.大量出汗会使血浆的pH下降
    C.大量出汗可使血浆渗透压降低
    D.大量出汗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
    【答案】D
    【分析】
    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2、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抗利尿激素的作用是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
    3、血浆的pH之所以能保持稳定,与它含有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详解】
    A、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大量产热不会使体温急剧升高,A错误;
    B、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大量出汗不会使血浆的pH下降,B错误;
    C、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大量出汗不会使血浆渗透压降低,C错误;
    D、大量出汗增加散热,有利于机体体温的稳定,D正确。
    故选D。
    7.(2021·天津和平区·高三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内有些物质不能进入内环境,因为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垂体向内环境释放较多的抗利尿激素会使内环境中渗透压升高
    C.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内环境的pH仅在微小范围内波动
    D.由于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有差异,故内环境的温度并非恒定不变
    【答案】B
    【分析】
    1、寒冷时的调节: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2、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
    (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
    【详解】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有些物质不能进入内环境,A正确;
    B、内环境的渗透压升高,使垂体向内环境中释放较多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得内环境的渗透压降低,B错误;
    C、由于缓冲物质(H2CO3/NaHCO3等)的存在,内环境的pH仅在微小范围内波动,保持相对稳定,C正确;
    D、由于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有差异,故内环境的温度并非恒定不变,体温维持相对恒定,D正确。
    故选B。
    二、综合题
    8.(2021·甘肃武威市·武威十八中高二期末)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1中下列液体的名称A液_____;B液_____;C液_____, 其中A液与B液和C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
    (2)细胞1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
    (3)写出图2中标号①②代表的系统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4)A液渗透压的大小主要是由_____和_____的含量决定的。
    (5)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1)血浆 淋巴 组织液 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2)血浆和组织液 (3)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4)无机盐 蛋白质 (5)神经-体液-免疫
    【分析】
    分析题图1:A液为组织液,B液为血浆,C液为淋巴,三者共同构成内环境。1表示毛细血管壁细胞,2表示毛细淋巴壁细胞,3表示组织细胞。
    分析题图2:图示为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过消化系统才能完成;②表示氧气进入内环境、二氧化碳排出体外,需要通过呼吸系统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需要排泄系统来完成;④表示养料和氧气进入细胞;⑤表示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排出细胞;⑥表示有少数细胞可以与外界环境进行部分物质的直接交换。
    【详解】
    (1)图1中A液为血浆;B液为淋巴;C液为组织液;其中A液血浆与B淋巴和C组织液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血浆中含有较多蛋白质,而淋巴和组织液含有的蛋白质相对较少。
    (2)细胞1毛细血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3)图2中各标号代表的两个系统分别是:①消化系统,②呼吸系统。
    (4)血浆中的渗透压维持稳定,主要与血浆中的无机盐、蛋白质有关。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9.(2021·四川泸州市·高二期末)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季节,感染该病毒后会引发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症状。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少数诺如病毒的感染者会出现严重脱水现象,脱水后下丘脑合成的__________会增多,使尿量减少,从而减轻脱水症状。
    (2)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体温调定点将升高,引起发热症状。在体温升高的过程中,机体产热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服用退烧药物后,人体主要通过__________途径增加散热,以达到恢复正常体温的目的。
    (3)诺如病毒进入人体后机体将产生免疫应答:若病毒进入内环境,会引起浆细胞分泌相应的__________;若病毒已进入人体细胞,则通过__________(填细胞名称)的作用引起靶细胞发生凋亡。
    【答案】(1)抗利尿激素 (2)大于 汗液蒸发 (3) 抗体 效应T细胞
    【分析】
    1、体温调节的过程为: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产热增加(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稳定。炎热环境→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毛细血管舒张、汗腺分泌增加)→体温维持相对稳定。
    2、高烧病人在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的过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大量出汗,以增加散热,与此同时病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因失水而升高,抗利尿激素会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详解】
    (1)严重脱水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引起下丘脑合成的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从而减轻脱水症状。
    (2)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故表现为体温上升;人体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等方式来增加散热从而保持体温稳定。
    (3)浆细胞可以分泌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若病毒已进入人体细胞,则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10.(2021·北京朝阳区·高二期末)人体的体温调定点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流感病毒感染会使体温调定点上升,引起机体发热。发热过程一般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发热体温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图中激素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激素乙随________运输到全身,但仅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这与甲状腺细胞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有关。
    (2)人感染病毒后,致热性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____中枢,一方面通过_____调节的方式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增加,增强细胞代谢,增加产热;另一方面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作用于效应器,从而调节机体产热或散热。在高温持续期,机体的产热量________(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量。
    (3)体温上升期,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高温持续期,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并伴随尿量减少,推测此过程中,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________。请写出一条物理降温的方法________。
    【答案】(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体液(血浆、血液)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2)体温调节 体液
    神经递质
    等于 (3)大脑皮层 增加 温水擦拭、适当减少衣物
    【分析】
    据图分析,图示为体温调节过程,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表示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图中增加产热的方式有骨骼肌收缩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使代谢增强,减少散热的方式是皮肤血管收缩。
    【详解】
    (1)据图分析,激素甲表示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促甲状腺激素随体液(血浆、血液)运输到全身,但仅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这与甲状腺细胞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有关。
    (2)人体感染病毒后,致热性细胞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一方面,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提高机体的细胞代谢水平,增加产热,这是体液调节。另一方面,下丘脑还通过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效应器,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立毛肌收缩,减少散热,这是神经调节。在高温持续期,体温不变,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3)大脑皮层为感觉中枢,体温上升期,患者还伴有肌肉酸痛和头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高温持续期,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增多,尿量减少。物理降温的方法有温水擦拭、适当减少衣物。
    相关试卷

    解密15 种群与群落(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 这是一份解密15 种群与群落(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2023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解析版),共5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26 基因工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这是一份解密26 基因工程(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文件包含解密26基因工程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解密26基因工程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密24 酶的应用(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这是一份解密24 酶的应用(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文件包含解密24酶的应用分层训练解析版docx、解密24酶的应用分层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解密15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分层训练)-【高频考点解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