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河中石兽》导学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河中石兽》导学案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河中石兽》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河中石兽》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学文化常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特殊句式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一、文学文化常识
    纪昀:字_____,___代文学家。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该书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集,短小精悍,风格质朴简淡,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内容多为妖怪鬼狐故事、奇闻轶事,也有随笔杂谈等。
    二、重点实词
    (一)课下注释逐个过(黑体为高频考查字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河干:_______________
    2.山门圮于河 圮:_________________
    3.阅十余岁 阅:_________________
    4.求二石兽于水中 求:__________________
    5.竟不可得 竟:__________________
    6.棹数小舟 棹:__________________
    7.曳铁钯 曳:__________________
    8.尔辈不能究物理 尔辈:_____________________
    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_____________________
    9.湮于沙上 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不亦颠乎 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众服为确论 确论: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转转不已 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遂反溯流逆上矣 遂: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溯流: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可据理臆断欤 臆断: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全国常考非课下注释实词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临:_________________
    2.二石兽并沉焉 并:_________________
    3.凡河中失石 凡:_________________
    4.盖石性坚重 盖:_________________
    5.求之下流,固颠 固:_________________
    6.如其言 如:_________________
    7.但知其一 但:_________________
    三、重点虚词
    (1)闻之笑曰 ________________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
    (3)其反激之力 ________________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
    (2)众服为确论 ________________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________________
    四、特殊句式翻译
    1.是非木杮。(判断句:否定副词“非”表否定判断)
    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被动句:介词“为”表示被动关系)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判断句:“乃”表示肯定判断)
    4.求之地中,不更颠乎?(省略句:“地中”前省略介词“于”)
    5.可据理臆断欤?(反问句:语气词“欤”表反问)
    中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2题。(10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选自纪昀《河中石兽》)
    【乙】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③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④,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高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易置:撤换。④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竟不可得竟然B.尔辈不能究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
    C.佯败走假装D.而绝其粮道截断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门圮于河介词,在B.如其言代词,他(的)
    C.以天下莫能当连词,因而D.而括易言之连词,表转折
    11.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作者以简洁的语言,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惊讶的结局,而且从
    中悟出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
    B.甲文中寺僧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忽视了水流的运动规律;讲学家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力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只有老河兵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C.乙文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赵括年轻时熟读兵法,后来接替廉颇为赵将,只知道按兵法行事,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D.两篇选文都阐明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甲文中寺僧和讲学家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老河兵实践经验丰富,因而能提出正确的看法;乙文中赵括虽懂兵法却不会实际作战,因而战败。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课后反思:
    学习
    目标
    1、积累重点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准确理解文意。
    2、学会用迁移法翻译课外文言文
    重点
    积累重点实词含义,掌握虚词用法,准确理解文意。
    难点
    学会用迁移法翻译课外文言文

    相关学案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诫子书》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诫子书》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常考名句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周亚夫军细柳》复习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周亚夫军细柳》复习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名句默写,合作交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复习《孙权劝学》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学文化常识,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